揭秘 當紅炸子雞綜藝片酬大爆料,驚人數字帶來高收視.《最強大腦》卻拒絕邀請他們,連收視率都不care了?

2021-02-08 芒果媽媽


來來來,2017首波大爆料,土豪資本家們的綜藝片酬大揭秘!

 

2014年,章子怡綜藝首秀《中國最強音》,酬勞為1200萬天價;鄧超錄製《奔跑吧!兄弟》,一期可拿100萬,相當於劉在石16期片酬~

 

據芒媽非常靠譜的朋友爆料:目前一線明星參加綜藝酬勞3000萬起底,準一線2000萬左右;某位電影大咖的電影片酬800萬,但其參加一檔綜藝的酬勞就能翻8倍;某知名的電影導演曾經被幾千萬邀約當導師,並且還是非常不高的友情價。

 

羨慕你們掙得多的!接個綜藝就抵芒媽接三輩子的廣告了!

 

明星綜藝片酬如此妖魔化,用高三政治經濟生活來回答: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比較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供求關係變化。立足於市場對綜藝嘉賓的需求,投資方只有花了高價請到有流量的嘉賓,才能更好地招商,賣到更好的平臺,一切為了流量,一切為了市場。

 

合格嘉賓是收視率的保障。何為合格?芒媽自己總結了三標準。

 

插科打諢類:最適於棚錄綜藝

 

貧嘴與逗趣無縫對接,三句一抖包袱,五句藏個梗,以大老師為例,被他屠過的綜藝,哪個不是視頻網站的流量擔當?

 

《飯局的誘惑》在選擇嘉賓上略有前瞻性,大鵬喬杉、沈騰馬麗,《屌絲男士》的老搭檔,小品屆的好CP,接梗接的順嘴,我們看著也舒心。

 

迅速入戲類:最適於煽情類、couple類綜藝

說著這兒,我最佩服《我們相愛吧》,且不說有木有劇本和大綱,當兩個人嬉笑、擁抱、睡覺,旁邊總有一群人和攝像機圍著的時候,竟然還能如此脈脈深情

 

要雙眸泛紅,要眉梢微蹙,一切都進行的如此自然。

 

以至於綜藝下檔之後仍有粉兒們對CP粉紅念念不忘。

 

做派誇張類:適於ALL OF THESE

 

不知有木有人注意過,日本很多綜藝節目都會在畫面下方添加一個小窗口播放嘉賓的反應,嘉賓會根據短片內容做出各種表情,怎麼浮誇怎麼來!

 

(畫面辣眼,已打碼,沒有原圖,真的)

當然,盛產表情包就更好辣!

 

雖說嘉賓的三個標準線能助力節目增色不少,但綜藝收視率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回事,也有節目組花了高價邀嘉賓、收視率卻屢遭碰壁的,芒媽就不特指的說一下《我們的挑戰》吧:嶽雲鵬,沙溢,黃曉明,薛之謙,阮經天,劉燁。

 

德雲社一哥、綜藝屆扛把子、電影電視劇的一線演員們……片酬的數字我就不多說了。然鵝最終呈現的結果呢,黃曉明沉溺於炫妻,劉燁少了諾一看點大打折扣,薛之謙依舊嚷著聽膩的「你神經病啊」,無趣。並因請嘉賓扣去了大半的預設資金,導致遊戲環節與場景設置都是一副粗製濫造的姿態。

 

典型的吃力不討好。我要是投資方,我也頭疼。

 

So,面對這種出了大價錢也很有可能得不到回饋的窘境,《最強大腦》第四季乾脆想了個法子:儘可能縮減流量咖的數量,省出資金在道具和項目設計方面力求創新,跟自己死磕。


昨晚,《最強大腦》第四季首期播出,嘉賓陣容裡只有陶晶瑩與章子怡兩位娛樂圈人士。其他嘉賓席位挺令人驚喜的:中國名人堂的輪值主席王峰


「比起能力者,更欣賞策略家」的桌球隊總教練劉國梁;


有些人你可能沒看節目,這輩子都不會知道,譬如諾貝爾獎獲者,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愛德華·莫澤教授,百度百科告訴我們,他和妻子在過去數十年中領導了一系列腦機理的前沿研究

 


還有老朋友Dr.魏,魏坤琳,他不僅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導,還在2007年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人腦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運動的。他機智沉穩,一直是carry全場的重要角色。


第四季,節目流程賽制升級,情節更加燒腦,前三季的超能力者齊聚名人堂,並且擁有一票否決權,可極大影響Dr.魏的選擇,決定新選手的命運。


新選手也是厲害了!先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初中生黃政,一上臺就直接點名前三季的實力選手王昱珩、鄭才千,稱「他們有的能力我都有,不過是晚來了這個舞臺一些」。言外之意就是:早晚P掉你們,不過是時間問題!哼!


100萬顆釘子做成的二十副畫,嘉賓會選擇一副做一點手腳,換幾顆釘子。而黃政要做的,就是找出其中被替換的釘子的範圍,並指出他的具體範圍。

第二位選手是一名來自武漢大學的女研究生尤冬梅,她的挑戰項目和黃政有異曲同工之妙,考驗的神記憶力、觀察力。

這是一座氣勢恢弘的由樂高玩具拼成的「小人國」,在尤冬梅花六天的時間熟悉它後,嘉賓將會從其中抽走三個小部件。


尤冬梅不僅需要找出小部件,還要復原其具體位置

對此,芒媽只能:


其實作為一檔專注於傳播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技的益智類綜藝,《最強大腦》從第一季就保持著高水準。

 

且看挑剔的豆瓣觀影群體的評分:

 

它的模式是運用明星元素的偶像效應,使娛樂和科學相結合,但卻不以流量小生小花旦作為常駐嘉賓,而是全程邀請科學家坐鎮。

 

用於邀請流量咖而省下的大部分的開支,用在道具和項目上還是相當喜聞樂見的。每個挑戰項目的設置,都將科學與視覺效果巧妙結合,道具也都頗費苦心。

道具「幻立方」


巨型蜂巢迷宮


3D頭骨


完美七階幻立方更是改了五次,才呈現出最後的實體道具。

 

第四季還最新引入人機大戰模式,百度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以選手的身份亮相,芒媽好友透露,這些創意道具的造價加起來,大抵就是三四個一線明星的綜藝片酬吧。



所以綜藝節目一定要抽出一大半預設資金來邀請一線明星嗎?沒有流量咖的坐鎮就不能取得高的市場份額嗎?

 

不一定吧。

 

只要有層出不窮的小鮮肉,就會有永遠邀請不完的嘉賓,就會有居高不下的綜藝天價片酬。眾口難調,大部分綜藝已然習慣了往撕逼和湊CP萬年不變的套路上走,哦,如今戶外挑戰類還多渲染了個「兄弟情」。

 

而《最強大腦》背道而馳,將鏡頭更多的對準素人,未必不是個新思路。

看看實時關注度就知道了,第一期剛播,就已經佔了冠軍的座兒。


 

減少節目的明星元素、減少高片酬的流量咖,並不是真的不care收視率,而是寧願冒著風險也要將節目質量做細做精,讓科學流行起來。芒媽已經在《最強大腦》四季的影響下,變身成了熱愛科學的社會主義好少年,如此良心節目,必須得心甘情願的當一回安利的自來水。

而如何在不藉助明星光環的前提下讓節目有亮點、有熱度,也是節目從業者普遍需要考慮的問題。

 

END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走下收視率神壇,腦力競賽引入流量明星以後收視慘澹
    比如說有位選手叫做中國雨人――周瑋,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不藉助任何的計算工具進行十位數和十位數的乘除運算,以及多位數的次方和開根號運算,簡直如同神一樣的存在;再比如說水哥――王昱珩,在100杯水當中通過微觀差別很快的將目標的那一杯水拿出來,關鍵還都是對的觀眾直呼不可能;最後說記憶大師――王峰只需要8秒鐘就記住兩副272張麻將牌順序花色絲毫不錯……所以每次看最強大腦都相當於是一次自虐的過程,越是做不出來越是想要挑戰
  • 收視領先,觀眾呼喚第五季,然而《最強大腦》又爆出了「懸案」
    收視率第一,人機對戰和人工話題引發全民熱議,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全國兩會上重點提及,核心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澎湃等為節目點讚……雖然主持人蔣昌建表示可能沒有第五季,眾多大腦粉仍紛紛在《最強大腦》官微裡留言呼喚下一季,他們更願把這一說法當成節目高門檻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畢竟,第三季時也曾有過「沒有第四季」的傳言,長期領跑的收視率和眾多高光時刻就代表著觀眾的選擇。
  • 《最強大腦》: 優酷土豆的2015年綜藝開場白
    第二季《最強大腦》將於2015年1月2日回歸江蘇衛視,並在優酷土豆全網獨播。該節目創意源自德國SuperBrain,在國內,2014年3月28日的第一季完結篇在CSM48城市獲取收視率2.74%,收視份額10.42%,再度排名周五檔所有節目第一。
  • 收視碾壓《中餐廳》《最強大腦》,第八季《奔跑吧》憑什麼逆襲?
    上一季《奔跑吧》大換血後的慘澹收視及口碑還歷歷在目,沒想到的是第八季《奔跑吧》也是新成員即將過半,卻贏得口碑和收視。,這檔老牌國民綜藝憑什麼逆襲。在談逆襲原因之前,我們先看看《奔跑吧》的數據。第八季《奔跑吧》刷新了綜藝收視新高——榮登csm59城市組第一,全國網收視第一等一系列第一,不斷給我們展現這檔已經讓觀眾有審美疲勞的節目真的涅槃重生,給了觀眾不一樣的體驗。從59城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收視率上《奔跑吧》排名第一,遠超最新一季的《中餐廳》和《最強大腦》。
  • 經歷黑幕質疑的《最強大腦》悄然收官,綜藝沒有炒作就沒有熱度?
    沒有了炒作的《最強大腦》,不論是熱度還是口碑都難以重現早年間的輝煌,豆瓣評分更是從第一季的8.1分,跌落至如今的6.0分。面對競爭激烈的綜藝圈,《最強大腦》是應該秉持初心,還是走「娛樂化」炒作的路線呢?《最強大腦》雖然是綜藝節目,但節目最初的內容核心是科技+腦力,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競技真人秀,也成功了吸引了許多觀眾。
  • 《最強大腦》還有第八季?擬邀陣容令人滿意,頂流小生也在列
    但大家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因為最近《最強大腦》又迎來了新的一年的綜藝官宣會,並公布了將會擬邀的嘉賓陣容,看來節目組確實是要繼續製作新的一期啦。不知道大家是否期待呢。而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嘉賓陣容方面,也在這一次放出擬擬邀名單,其中就有不少大家熟悉的老面孔呢,這下粉絲們應該是非常期待了。
  • 《最強大腦》還有第八季?擬邀陣容令人滿意,頂流小生也在列
    但大家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因為最近《最強大腦》又迎來了新的一年的綜藝官宣會,並公布了將會擬邀的嘉賓陣容,看來節目組確實是要繼續製作新的一期啦。不知道大家是否期待呢。而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嘉賓陣容方面,也在這一次放出你擬邀名單,其中就有不少大家熟悉的老面孔呢,這下粉絲們應該是非常期待了。
  • 《最強大腦》第四季完美收官,「綜N代」如何「別出心裁」,收視率壓群雄?
    但也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這種收視慣性在幫其輕鬆獲得觀眾之餘,「綜N代」也不得不面對創新性和可看性的瓶頸。這其中,將科學和綜藝進行大膽融合的《最強大腦》突出重圍,不僅沒有顯示出絲毫的疲態,反而以三期國際賽分別達到CSM52城收視1.709%、1.928%、1.368%的成績蟬聯榜首!最後的「腦王盛典」更是逆流而上,創造出收視佳績。
  • 芒果臺最可惜綜藝,每期邀請幾十位當紅明星,因收視不敵跑男停播
    說到當紅的綜藝節目,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哪一個呢?是《嚮往的生活》還是《奔跑吧兄弟》又或者是《極限挑戰》,但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很久之前的一檔綜藝節目。當時這檔綜藝節目每一期都邀請了幾十位的當紅明星來參加,而是題材十分新穎,在當時特別受網友們的歡迎。
  • 美國紅房子當紅炸子雞「Sean Lew」
    都說出名要趁早,今年16歲的Sean lew,已經是美國紅房子的當紅炸子雞了。這位如彗星般閃耀的天才少年,如今已成為全世界最受關注的年輕舞者之一。Sean lew來自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沃爾納特。比賽,唱歌,舞蹈,電影電視劇、知名綜藝出演,明星藝人合作,品牌主理人,烹飪。。。簡直是十項全能。▼年齡雖小,卻擁有著不亞於「老手」的舞蹈實力
  • 金秀賢成「當紅炸子雞」 盤點《dream high》主演現狀
    2013年秀智主演了韓國大熱古裝劇《九家之書》,憑藉著出色的演技獲得了MBC演技大賞「迷你劇最佳演技獎」。同時,與組合成員共同舉辦的香港演唱會,也達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而近日,以高慧美身份客串《來自星星的你》,也被網友大讚愈來愈美麗了。IU(李智恩)
  • 水準高、道具牛、選手能力最強的《最強大腦》第二季
    文/關小俗2014年1月3日,江蘇衛視製作團隊借鑑德國的電視節目《Super Brain》模板,結合中國本土收視製作模式,開闢了一檔以展示科學與腦力為主要內容的真人秀電視節目《最強大腦》。《最強大腦》以「讓科學流行起來」為口號,適當加入娛樂元素,通過藝術性編排與加工,讓節目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觀賞性。
  • 《最強大腦第8季》強勢來襲,王俊凱張若昀加盟,選手人均凡賽爾
    國內綜藝市場混雜,各種類型的都有,其中有一檔可以說在國內是最特別的了。那就是江蘇衛視推出的《最強大腦》,這欄節目是從德國節目《super brain》引進來的大型心理學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節目的核心是傳播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爭,圍繞著邀請科學家,從科學角度去分析天才的世界展開的。
  • 今年娛樂圈五大當紅「炸子雞」,哪位男明星您覺得更火力十足?
    如今的娛樂圈是一個流量明星當道的年代,進入2020年,隨著好的電視劇不斷更新,既有仙俠劇,也有都市劇,我們熟悉的那些當紅「炸子雞」們一如既往地給我們奉獻著好劇,下邊小編就盤點了一下今年的當紅流量明星帶來的熱劇,您覺得誰更火力十足呢?
  • 《最強大腦》獲白玉蘭獎最佳綜藝獎 科學真人秀娛樂化探索獲佳績
    2015年,在綜藝節目爆棚的大背景下,第二十一屆上海電視節首設白玉蘭獎國內綜藝節目評獎。今年的「白玉蘭」獎包括「最佳綜藝欄目」在內的各項獎項競爭鬥非常激烈,共收到近800部作品報名參評,分為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等四大單元。
  • 《最強大腦》因醜聞"出圈" 娛樂法則"過了火"
    原標題:《最強大腦》娛樂法則「過了火」   本周五《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2季》剛剛結束了終極團隊戰,將由丁若虛、凡正陽、鄭林楷、欒雨、宋一驁、王易木、劉仁傑、楊易組成中國戰隊陣容,中外國際對抗賽即將拉開序幕。外部智力對抗尚未開啟,節目內部卻因各種爆料亂成了一鍋粥。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在一季度綜藝中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然而,《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似乎跳脫出了一季度的扎堆分布,呈現出獨特的收視魅力與市場價值。 一言以蔽之,獨特性,便是《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在一季度電視綜藝中的核心價值。 為什麼音樂類、喜劇類、遊戲類乃至文化類,在一季度中都能形成派系,甚至能出現不止一兩個的優秀節目,而唯獨在益智類的象限中,僅有《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一個能做到國民級綜藝? 因為,它的技術門檻是更高的。
  • 《好聲音》花3年才請到他,卻被那英淘汰,現成當紅炸子雞
    最近這幾年,國內的綜藝節目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湧現出來和觀眾見面。其中有一種選秀類型的綜藝節目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來可以給觀眾們帶來精彩的表演,二來還可以為娛樂圈選拔有實力的人才。比如《中國好聲音》。
  • 世界腦力錦標賽將在重慶舉行 看看「最強大腦」是如何煉成的
    在極短的時間裡,閱讀大量的數字、詞組或是一整副撲克牌,然後按照順序、倒序花式複述……在綜藝節目《最強大腦》中,你或許看過並為這樣的「記憶狂人」感到匪夷所思。
  • 沒有「鮮肉」和「小花」,主打「素人」的《最強大腦4》制勝法寶在哪裡?
    就在鋪天蓋地的「韓國stlye」綜藝下,《最強大腦》如同一股清流淨化著觀眾的眼球。在中國電視公認的成功綜藝中,「第三季魔咒」時常被媒體評論人掛在嘴邊。也就是說節目走到第三季就很容易陷入瓶頸,遭遇口碑和收視率的雙重壓力。的確,在如今「綜N代」的大環境下,如何在變與不變中尋求平衡,保持住持續的吸引力,是電視人繼續破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