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以好故事為底座,美食等高光元素為包裝,《我,喜歡你》充分揭示了如何跳出模式化工序,如何從之前版本的光環中脫穎而出,並在同類題材的混戰中搶奪觀眾注意力。對於一家業務尚在擴展中的公司來講,這看似是強化市場認知度的捷徑,背後沉澱的卻是難以輕巧複製的生存智慧。
作者 | 鄒迪陽
編輯 | 周亞波
翻拍類型化小說,正在成為新生影視傳媒公司的試金石。
拿備受女性市場追捧的偶像劇來說,近年來市面上相關的IP數量扎堆,但能打破同類題材臉譜化限制,成功「出圈」的卻並不多見。
在這些作品中,上月13日圓滿收官的《我,喜歡你》成為了一部「預料之中的黑馬劇集」——播出4天後牢牢佔據單日播放量冠軍,7次登頂貓眼熱度值榜單。亮眼的播放數據之外,圍繞劇集的話題也多次引爆社交平臺熱度,成為內容營銷的典範。
之所以是「黑馬」,是因為上線前,不少人因為電影作品的珠玉在前,擔憂劇集是否能夠在不落窠臼的同時找出自己的特色;之所以是「預料之中」,項目劇本呈現在騰訊視頻平臺時,就受到了平臺的重視,並迅速地推動了籌備和拍攝工作。
作為該劇出品方之一,橙芯傳媒總裁楊丹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我,喜歡你》在立項和選題上,做對了兩件事情,一是錨定年輕女性的群體,堅決做『垂直爆款』;二是不懼怕之前電影改編已很優秀或許很難超越,仍然相信好故事的生命力。」
依靠紮實創作技巧,進步的營銷與合作眼光,這家成立僅三年的新銳影視公司,已推出兩部質量上佳的代表作——其擔綱製作的首部作品《局中人》6月份在三大視頻平臺和兩家衛視首播後,由於反響優異,前不久入圍第29屆華鼎獎「2019-2020中國電視劇滿意度調查百強榜單」位列第52名,並且正在廣東衛視和貴州衛視黃金檔再次播出。而此次《我,喜歡你》的成功,無論對於亟需注入「新」要素的偶像劇市場,還是對於和橙芯同等規模的中小製作團隊,皆有著不菲的借鑑意義。
01 |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我,喜歡你》的原著叫《終於等到你》,最早連載於網絡。橙芯傳媒是兩年前在與鳳儀娛樂的溝通中發掘到這個故事的,便認定其含有成為市場爆款的基因。
「藍白色的小說文風幽默,情感細膩,細節到位,而且她很擅長運用男女主人公強反差的身份設定來製造故事的矛盾衝突,營造喜劇效果。」楊丹告訴三聲,他們很快與鳳儀聯手,找來2018版《泡沫之夏》的編劇李田、吳忠全等進行劇本創作。
然而對這部劇而言,改編有著天然的劣勢。電影版《喜歡你》已在2017年上映,且市場反響很好。觀眾經由橫向比較,對內容的苛求在所難免。
為了與其區分開,劇集選擇了深挖「故事」做為重心,編劇團隊在保留原著氣質的基礎上,對人物的星座屬性、CP故事線、臺詞等進行合理化擴充和改寫,以此將劇情打磨得更為豐富,精準觸達女性目標受眾的審美和心理特點。
隨後,稻草熊影業的團隊也加入進來,他們在項目開發、資金支持等方面都給予了專業幫助。「開機前,在騰訊總製片人張娜、導演陳暢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又對劇本和呈現細節進行了大幅地修改和完善,記得有一段時間,導演帶著騰訊同事、後期加入的編劇趙曉磊以及我們公司的所有責編,一起在北京白兔糖咖啡廳開會,重新梳理劇情,增加人物。」 楊丹表示,「我記得一個細節,因為給的時間有限,出來的24集劇本共有250多個場景,一下子難壞了美術和統籌。由於拍攝周期已定,看到導演和演員很可能把大好的拍攝時間都浪費在轉場上,我就下死命令給製片人,帶著大家連夜合景,硬生生把250個場景壓縮到180個,為拍攝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和時間。」
整個劇組在春節前三天順利殺青。《我,喜歡你》憑藉靈活的人員調度和組織,保證了高效生產,幸運地避開了疫情的衝擊。
故事的創新只是個引子,要讓更多人記住劇集本身,形成專屬的記憶點是另一個砝碼。
電影版《喜歡你》中,菜品本身作為男女主情感連接的橋梁得到了大量呈現。為了延續這層賣點,製作團隊找來在美食視頻界名氣頗高的「日食記」,負責劇中所有食物的創想和拍攝。
但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遇到些挑戰,「日食記原來的拍攝風格日系風比較濃鬱,原著中的菜品大多又偏西式。」楊丹表示。為了提升二者的契合度,「日食記」的創始人姜老刀帶領團隊進行反覆研究,最終,在導演的啟發下決定選用「融合菜」這一形式。女主演趙露思也在開拍前接受了系統的廚師技能培訓,以期完美呈現出導演要求的效果。
以好故事為底座,美食等高光元素為包裝,加上導演對幽默橋段的設計和令人捧腹的精準呈現,《我,喜歡你》充分揭示了如何跳出模式化工序,如何從之前版本光環中脫穎而出,在同類題材的混戰中搶奪觀眾注意力。對於一家業務尚在擴展中的公司來講,這看似是強化市場認知度的捷徑,背後沉澱的卻是難以輕巧複製的生存智慧。
02 | 「做時間的朋友」
橙芯傳媒將自己定位成一家「網際網路+文娛」公司,含義具有三重:以優質內容為核心,以年輕人為主流受眾,和以網際網路思維為依託。
「想要做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融入他們,真誠地和他們做朋友。」橙芯傳媒聯席總裁周穎嘉介紹說。為了準確把握和預測年輕群體的偏好,公司除追蹤C端用戶的數據和反饋外,還會通過多家第三方數據平臺、業內媒體機構收集各個維度的信息。此外,團隊較低的平均年齡,加上扁平化管理結構,都使其和當下年輕消費市場有著天然的親近。
目前,橙芯傳媒在以項目為中心的基礎上,形成了橫跨內容製作、宣傳、營銷的全產業鏈開發能力。創作方面,公司與御霖映像編劇公司擁有長期合作關係,此前推出的口碑諜戰劇《局中人》,很大一部分貢獻便源於御霖映像創始人、國內知名編劇、導演劉譽。
通過深耕垂直細分領域,不斷進行創新挑戰,橙芯逐漸探索出了製造市場刺激點的秘訣。而在找準受眾需求的同時,遵循基本的故事創作規律也格外重要。
「《我,喜歡你》這部劇,可以說是經典的「灰姑娘遇王子」模式,我們在情節、橋段中採用了很多經典的戲劇手法。」楊丹表示,這種對劇本原則的敬畏,是後續融入流行元素、使其更符合當下社會審美的前提所在。
除了創作上的高要求,在宣傳和營銷環節,橙芯傳媒近來也開始面向市場發展形勢,做出相應的升級。
不同於此前臺網聯播、跨多個視頻平臺的《局中人》,《我,喜歡你》在騰訊視頻獨播,渠道對內容強大的賦能得到了進一步的顯現。「從每一場活動的組織策劃,到每個宣傳點的挖掘和傳播,騰訊視頻的團隊都做得很用心,這可能也是獨播網劇的優勢。」周穎嘉表示。
這與近年來平臺和製作公司合作模式的進化相輔相成。對體量並不算行業頭部的公司而言,一方面,在多方力量的博弈下,製作利潤的謀求空間實際上已經相對透明,回歸內容的本質在平臺和製作公司的語境中共同出現;另一方面,平臺對用戶喜好和需求的了解,也讓傳統創作者有了拓寬視野、謀求更多生存空間的機會,促使其能更好地推進精細化創作。
談及橙芯傳媒接下來的布局,楊丹直言依舊以故事為本,立足於自身和優秀內容團隊的能力,持續開發包括偶像愛情、現代特工、懸疑科幻等類型劇。而在劇作項目之外,公司還將展開研究,切入點是內容與新消費之間的對接方式。
「聚焦核心能力,做時間的朋友,這是我們的核心發展理念。」楊丹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
原標題:《《我,喜歡你》火熱背後,橙芯傳媒的做劇「秘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