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新郎

2020-12-22 讀書明智見微知著

一個新郎,兩個新娘,何為真假?《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假作真時真亦假「,《聊齋志異》

中的《新郎》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新郎成婚日,發現新娘奇怪的舉動

話說德州某一村莊 ,這一天,鑼鼓喧天,喜氣洋洋,極為熱鬧,村中一位姓封的村民,正在為他的兒子舉辦婚禮,親戚朋友,鄉裡鄉親都趕來祝賀,拜過天地後,新娘被送入新房,新郎和父母在外面為眾人敬酒。

酒喝到一更天時,新郎發現自己的娘子,穿著大紅的喜服從房裡出來,徑直走向屋後,新郎心生疑惑: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在房間裡靜候嗎?緣何獨自出來?這與禮數不合!「

屋後是一條小河,有座竹橋可以通過,眼看新娘走過竹橋,毫無回頭之意,新郎大驚,高聲的呼喚新娘,新娘也不應答,只是遠遠地向他招手,叫他過去。

新郎著急自己的新婚妻子,這是要離家出走嗎?他無奈的去追趕新娘,奇怪的是無論他走得多快,兩人總是相隔一尺遠,根本抓不住她的手。

就這樣,一前一後走了幾裡路,他們來到一個村子,新娘子這才開口對新郎說:「你家裡太冷清了,我恐怕住不慣,請郎君先在我家住段時間,我們再回去看望二老吧。」說完抽出簪子敲門,門吱扭開了,一個挽著總角的女童開了門。

新娘快步走入,新郎無奈跟著,嶽父嶽母正在堂前坐著,他們和顏悅色地對新郎說:「我兒從小嬌慣,從未離家一步,對我們甚是依戀,還望女婿諒解,先在這裡住幾天,以後你們熟悉了再回家吧。」又喊來丫環,為他們整理房間,收拾被褥,自此新郎住了下來。

新郎無蹤,家人著急

新郎家中的客人見他久去未歸,不由得四處尋找,可新房內只有蒙著蓋頭的新娘,而新郎則蹤跡全無。封家老夫婦急得大哭,好端端地一個人,怎麼說不見就不見,肯定是遭遇了不測。

新娘子在婆家獨守空房了半年,眼看新郎遲遲不歸,她的父母怕女兒守寡,就商議著重新為女兒擇一門親,新郎父母一聽悲憤不已,兒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還沒有結果,可花重金娶來的媳婦卻想改嫁,天理何在?

兩家為此爭執不休,新娘的父母無奈告了官,總不能讓如花似玉的女兒,為了影都沒有的新郎老死在婆家吧。

官府斷案,平事端

官府受理了此案,對這種毫無頭緒的案子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最後判決新娘在家等候三年,如若新郎到期還未歸家,兩家再無瓜葛,新娘可自行改嫁。

新郎對家中的事一無所知,他在嶽父家住了快半年,雖然全家對他禮遇有加,殷勤備至,可想到家裡的父母,他還是想早日回家。

幾次和妻子商議,每次都答應得很好,卻遲遲不見動靜,他不好意思和他們爭執,心裡越來越焦慮不安,想自己回家,新娘卻堅決不讓走,看到梨花帶雨的妻子,他不由得又心軟了。

新郎平安歸家

有一天,新娘一家人不知因為何事,看起來惶恐不安,嶽父對新郎說:「賢婿,本想等車馬用具備好,過兩三天就送你們回家,誰知道現在家裡突然有點麻煩事,你先一個人回去吧。」說完把新郎送出門,囑咐了幾句,又急匆匆地回去。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新郎出門後,想找條路回家,哪知道一回頭,什麼院子房子一概沒了影,眼前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巨大墳墓。

新郎嚇得魂飛魄散,順著一條小路狂奔而去,還好最終回了家,他把經過原原本本的告訴父母,他們也很吃驚,看到兒子完好無損的回來,總算放了心。他們又到官府,說清事情的緣由,兒媳也被娘家人送了回來,小兩口正式完婚。

結束語:

這篇小說清新獨特,與其他失蹤案血腥場面的描寫,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是帶有喜劇性質,且有點浪漫。

可我們從中也得到諸多體會,新郎憑空失蹤沒有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官府即使多方打探也毫無頭緒,新郎父母每日焦急如焚,提心弔膽的過日子。

新郎卻在所謂的嶽父家,享受新婚之樂 ,和自己的妻子柔情蜜意,沉浸在溫柔鄉裡不能自拔。

全然忘記了,自己作為主角不告而別,自己的父母該有多著急。

雖然他一次次要求回家,可還是次次屈從於妻子的規勸,真不知道如果不是假新娘家遭難,他何時才能歸家。

奉勸天下的兒女,時時記得父母的恩情,不要因為一時的貪慾,忘記了自己的歸路。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人鬼情未了,消失的新郎
    一部《聊齋志異》道盡了人世間的鬼怪傳奇,妖有著人的身形,人有著鬼的靈魂,恩與怨、愛與仇,演繹著人與鬼之間不一樣的版本。美麗的姑娘、落魄的書生、善良的妖怪、醜陋的人類,看似寫著妖其實抒著情,看似道著不平其實述著哀怨,蒲松齡將所有的愛都給了那些善良的狐,把所有的怨都給了那些恩將仇報的人。
  • 聊齋志異:新郎新婚之夜跟著假新娘遠走,半年後回家與真新娘圓房
    古代,有一戶人家結婚,新郎和親戚喝了很多酒,正準備洞房花燭,他正好看到新娘鬼鬼祟祟地往外走。新郎好奇,就跟著新娘看她到底要幹什麼。第二天,新娘卻說新郎根本就沒有到新房來,這下一家人都著急了,新郎到哪裡去了? 新郎是孫老頭家的兒子。新郎沒有說謊,他真的跟著新娘出門去了。 新郎喝了就準備回新房去了,但是他看到新娘穿著衣服走了,他就跟了上去。
  • 《聊齋志異》:新郎失蹤,新娘苦等半年欲改嫁,引出真假新娘奇案
    新郎突然看到新娘子身穿鮮豔的衣服往屋後走去,新郎心中納悶,這時候新娘子不是應該在洞房等著我嗎?心中生疑,便跟了上去。宅後是一條彎彎的小河,有一座彎彎的石橋連接河水兩岸。當夜月色涼透,石橋倒映在水面上,如夢似幻。新娘婀娜多姿地走過石橋還一直往前走,新郎怕她出什麼意外,就在後面喊她。
  • 石隱園:《聊齋志異》誕生地
    蒲松齡書館工作人員介紹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故事(資料片)。畢氏一族興衰變遷、《聊齋志異》創作成書都與一座名園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座園子就是石隱園。明朝尚書畢自嚴隱居於此  石隱園是魯中地區古代園林建築的傑出代表,其主人原為明朝崇禎元年戶部尚書畢自嚴。西鋪畢氏家族,世稱「淄西畢氏」,原籍為冀州棗強,第二世畢敬賢因樂其風水,再遷崔家莊為業。
  • 《聊齋志異》與中國狐鬼文化
    自古以來,狐鬼觀念深入人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狐鬼文化是一種堅定信念,也是一種無形的束縛,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展示了神仙狐鬼精魅的千姿百態,跨人、妖、鬼、狐四界,揭露社會黑暗,批判科舉弊端,歌頌人鬼相戀,追求美好理想。本文將深刻分析狐鬼的性格特徵,並以各類文學作品為例,詮釋狐鬼文化之所以崛地而起並且經久不衰的原因。
  • 數據集示例【聊齋志異】
    很多影視作品的創作都是從傳統文化汲取營養和尋找靈感,在所有被改編的古代文學作品中,《聊齋志異》是其中最重要而特別的文化ip,瑰麗奇譎的神魔鬼怪、逼真奇趣的妖法幻術帶給觀眾的感官刺激,在高超的拍攝技巧和後期特效製作方面更顯得遊刃有餘。《聊齋志異》不像《封神榜》在厚重的歷史背景下演繹利益鬥爭和壯烈的國家戰爭,也不像《西遊記》需要搭建龐大的仙魔體系和完整的敘事結構。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蒲松齡(1640—1715)世稱聊齋先生,他出生於沒落的儒商家庭,少年時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第一,稱為神童,名震一時。
  • 【聊齋】孫啟新:聊齋志異刪去唐夢賚納婿的篇章
    淄川翰林編修唐夢賚以事至青,試之果驗,遂以其女字之,淄川蒲松齡以登《聊齋志異》。逾數年,知識不異常人。今國學生懷曾,其子也。"文中的「華齡」,《青城縣誌·選舉志》記載,其為歲貢。按乾隆《青城縣誌·祥異志》記載,唐夢賚將女兒許配神童範祖禹,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間專門記述此事,但現有《聊齋志異》篇目中卻沒有此文。對此深感意外。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於19世紀末葉傳入法蘭西。當時,法國東方學學者於維樂率先將蒲松齡的《種梨》譯成法文,刊載在《亞洲志》上。于氏的法譯文相當準確,且保留了「異史氏曰」的作者結語,表達蒲松齡對「蠢爾鄉人」慳吝昏聵的鄙棄,讓法國讀者得以對《聊齋志異》管中窺豹。
  • 聊齋志異之小謝——唐寧
    當初的《聊齋志異》系列真的聚集了好多美人,風情靈動的女子、古靈精怪的女子、妖豔動人的女子在小編心目中,既溫柔又可愛的女子就是唐寧姐姐飾演的小謝啦當初真的好喜歡小謝哦,她溫柔知禮,又不缺乏可愛的師妃暄也是驚豔了小編的童年那個時候年少,關注的點竟然是在師妃暄的名字上,就覺得怎麼會有人叫這麼好聽的名字呢嘿嘿嘿戴著面紗也難掩唐寧姐姐的盛世美顏,她在小編心目中也是小仙女般的存在了電視劇中的小謝最後投胎重生成人啦,和陶望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霍思燕姐姐也在《聊齋志異
  • 聊齋志異|清朝一男子新婚之夜,被假新娘騙走,入墳墓住了半年
    聊齋志異|清朝一男子新婚之夜,被假新娘騙走,入墳墓住了半年(靜月山人說聊齋|第1期)「色令智昏」說的是某些人一見美色,腦子就不靈光,智力明顯下降,以至於去幹愚蠢之事在著名短篇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就有這樣一個喝酒後「色令智昏」的新郎,他幹了一件可以說是整個聊齋中最荒謬,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此人在婚禮當晚,被一女鬼引誘,騙入一座墳墓中,與鬼新娘和她父母,一起生活了足足半年。幸好這女鬼新娘一家,並沒有害他的意思,可能僅是「借種」而已,他沒有被鬼氣入侵,到頭來平安歸來,實屬非常之僥倖。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達摩祖師轉世?!
    2017年9月2日至13日,我把25集電視劇《聊齋先生》慢慢看完,這之前有通讀《聊齋志異》的基礎,第一次通讀時間是2013年11月24日到2014年4月18日。這首次的通讀,與我1989年6月18日在廈門新華書店購買《聊齋志異》這本書,竟然相隔25年。我的深切體會是,學佛修行到需要「打開窗戶」看「六道」的時候,通讀《聊齋志異》有助於更深地理解佛法奧妙。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引言:《聊齋志異》中經常出現人或鬼或狐或精等的起死回生現象,其中不同故事中的死亡與復活都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起死回生的奇妙在蒲松齡的筆下顯得不再如往常我們所讀過的故事那樣平淡。02《聊齋》中的「起死回生」世界在《聊齋志異》當中的起死回生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 聊齋志異之「新郎」
    新郎這喝的就有點高了出來放放水。就看見自己老婆從屋裡出來往屋後走去,這新郎好生奇怪:這是要幹啥去,就趕緊跟了上去。屋後有條小河,河上有座小橋,就見新娘子走上了小橋。新郎就叫:二丫,你嘎哈去啊。新娘沒有回答,走過小橋站在橋的那邊衝他招招手,那意思讓他過去。這新郎有點蒙圈,但是媳婦兒叫自己肯定是要過去看看的。
  • 好書推薦——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好久沒寫書評了,今天給大家講講耳熟能詳的《聊齋》故事。記得最開始知道這本書,還是在語文書上《聊齋志異》中的選段《狼三則》,大致講的是一位屠夫夜晚挑著擔子回家,途中被兩隻狼跟隨,屠夫躲到稻草中,一隻狼站在前面假裝睡覺,想讓屠夫放鬆警惕,另一隻狼從後面悄悄靠近,最終被屠夫識破,手起刀落,成功反殺兩匹狼的精彩故事。書頁的下面小字部分會對這些古文中一些字詞進行解釋,《聊齋志異》的解釋,一直印象深刻。
  • 淄博聊齋俚曲:蒲松齡繼《聊齋志異》之外的另一大創作
    聊齋文化,是一張舉世皆知的名片,是山東淄博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日前,「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活動拉開序幕,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淄博淄川夢幻聊齋城、蒲松齡紀念館品讀聊齋文化,穿越時光的輪迴與一代文豪蒲松齡相遇。
  • 我與聊齋志異結緣是從席方平開始的
    從此就對蒲松齡和聊齋志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了解到蒲松齡後人闖關東的坎坷經歷,以及聊齋志異手稿輾轉流失的曲折過程,也就有了去山東省淄博市蒲松齡的故鄉遊覽的願望。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我到山東青島的途中正好路過淄博,就決定順路去蒲松齡故居看看。
  • 聊齋志異10件服飾撞衫,劇組雖窮,聊齋群星卻經得起貨比三家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聊齋志異中的10次撞衫,劇組雖窮,聊齋群星卻經得起貨比三家,一起來比比看。2、《聊齋志異》李冰冰飾演小翠VS《秦王李世民》陳秀麗飾演長孫瓏兒3、《聊齋志異》5、《聊齋志異》蔣欣飾演蛇姬VS《聊齋志異》萬妮恩飾演明霞公主
  • 好看的古裝神怪電視劇推薦:《新聊齋志異》
    最近劇荒,酷愛看古裝劇的我在記憶裡找出了一部讓我童年印象深刻的劇,那就是我要推薦的這部2005年播出的《新聊齋志異》。《新聊齋志異》劇照《新聊齋志異》由六個小單元構成,全部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作為新式系列劇的典範之作,你仔細看這部劇的劇照你就會發現,這部劇簡直是眾星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