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堅強,都是從選擇性失憶開始

2021-03-02 蜂虻


文 / 蒙蒙王

這是[蜂虻]的第44篇原創文章



前段時間,迪士尼的玫玫上了熱搜。

 

在一場巡遊表演中,人偶玫玫因為天氣炎熱,體力不支,完成一整套的動作後,突然站住不動,慢慢倒在地上。

 

就在幾分鐘前,她還在很賣力的表演,看不出絲毫的不適。

 

讓人心疼的是,即使渾身癱軟跪倒在地,她依舊遵守公司規定,沒有立即摘掉厚重的頭套,脫掉毛絨絨的演出服。

 

我們永遠不知道頭套下面是怎樣的一張臉,卻可以從她的一舉一動中看出她是多麼地盡力。

 

像玫玫這樣的人,很多。生活很苦,可是他們早已經習慣了把辛苦拋在腦後。

 

正如《奇葩說》裡邱晨說的:我看到每一個人,實際上都在扛著,而且都扛得挺好的。


 

不容易但依然很努力,正是成年人的日常。

 

雖然苦,雖然累,或許也有過一瞬間的崩潰,但轉身又要馬不停蹄地奔向生活——

 

這就是成年人,一邊喪一邊選擇堅強。

 

苦痛少想一點,日子就好過一點

 

《天堂電影院》裡有一句臺詞: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啊……要辛苦多了。

 

朋友娟姐經常在朋友圈曬和兒子的日常:母親節、母子二人的生日、晨跑路上互拍的背影……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幸福,濃濃的愛意。

 

其實,她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婚,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把孩子撫養長大。

 

一次, 我忍不住問她:「自己帶孩子,一定很辛苦吧?」

 

她笑笑說:「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上,我寧願自己糊塗一點,不要算的那麼清楚,只有這樣才會覺得,一切都還好,都不是那麼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個性溫和幽默。

 

但實際上,他非常的不容易。

 

他的兒子大江光,在出生的時候,頭蓋骨嚴重不全。他曾一度非常地絕望。當時廣島正在舉行反核大遊行,原爆犧牲者的家屬都聚集在河邊,為逝去的人放河燈。他也為自己的孩子放了一盞。

 

可後來,他和夫人決定放下痛苦。

在他們的細心照護下,孩子一天天長大,並且表現出超凡的音樂才華,兩張個人專輯《大江光的音樂》《薩爾斯堡》在日本樂壇引起轟動,被稱為「日本古典樂壇的奇葩」。

 

有人說,命運是公平的,它拿走多少,日後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悉數奉還。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撐到最後,迎來命運的垂憐呢?

 

是希望和愛,是苦日子裡那些微不足道的甜。

 

馬東說過:「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

 

少想些苦,多想點甜,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智慧,是和命運進行的一場不動聲色的溫柔較量。

 

生活不能選擇,但是記憶可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一場海難後,帕特爾成了唯一活著的人。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一共漂流了227天。

 

他說:

失事後的生活就像象棋殘局,沒有幾個棋子,輸贏不能再多了,可是你仍能從每一步贏棋中獲取快樂。

 

無論生活以怎樣的方式向你走來,你都必須接受它,儘可能地享受它。

 

人生便是如此。風起雲湧的命運不能選擇,但態度可以;撲朔迷離的生活不能選擇,但記憶可以。

 

淡化傷痛就能發現快樂,忘記失望就更接近希望。

 

十一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讓舞者廖智失去了家人、10個月大的女兒,和一雙腿。

 

如今,回憶起那一幕,她平靜地說:

「我自己在截肢手術上簽了字,手術是在半麻下進行的,做了一夜,第二天爸爸找到我時,我躺在地上,腿已經沒了。」

 

「截肢手術後兩個月我就去跳舞,跳舞第二天又二次截肢,因為我當時住帳篷、下大雨,水漏進來,傷口受到感染。」

 

康復後,廖智開啟了新的生活。

 

她繼續跳舞,沒有雙腳,就跪著跳,戴著假肢跳;在雅安地震中做志願者,送糧食、送衣服、搭帳篷;參加演講,用樂觀和堅強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

 

就像她自己說的,「活著還有什麼好說的」,往前走,就是了。

《千與千尋》裡說:發生過的事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為了好好活著,放下傷痛,才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好好活著,只需要記住快樂

 

朱迅在她的自傳《阿迅》中寫到:

 

我認定,命運有兩隻手。一隻手給糖吃,另一隻手會緊跟著抽你耳光!這是規律,一左一右,力度相同,像個鐘擺。

 

吃糖的時候,我竊喜於甜蜜,然後攥緊拳頭,等著挨巴掌。巴掌呼嘯而至,有時變成了鐵棒,疼得蜷在牆角,想著下一顆糖。

 

一個人若是看透了生命的本質是快樂與苦痛相隨,幸福與悲傷相伴,就不會再執著於苦樂,糾結於成敗。 

 

甜的時候,做好吃苦的準備。

 

苦的時候,就放下煩憂,去和那糟透了的生活較量一場。

 

最後,你一定會發現,你變強了,生活變甜了。

 

就像朱迅在書裡寫到的那樣,「我曾遍體鱗傷,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記性太好,該記的,不該記的,都留在記憶裡。

 

選擇性失憶不是逃避,而是不在悲苦中自怨自艾。它不僅是自我修復最好的方式,也是和生活對抗最好的利器。

 

忘掉該忘掉的,是為了即使負重前行,也能撐得漂亮。

成年人的堅強都是從選擇性失憶開始。不為別的,只為了好好活著。

/作者/

/今日推薦/

責任編輯x擰發條鳥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

相關焦點

  • 天涯日記:選擇性失憶
    於是常會出現很尷尬的場景,人家熱情地招呼你,可你卻怎麼也想不起對方是誰,只能含糊應答,心裡滿是歉意。 生活中,自然也有丟三拉四現象,或腦子突然斷片,呈空白狀。比如晚上你找那盒尚未啟封的顏料,可怎麼找都影蹤全無,似乎你從沒有買過。 你搜索記憶。
  • 不是不痛,而是選擇性失憶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評分很高的電影《星際穿越》,當看到中途,庫珀和曼恩博士在一曠無垠的雪地裡對打的場景時,總覺得這個畫面好像在哪部電影裡見過,十分熟悉,繼續往下看時發現好多個場景都似曾相識,仿佛自己看過這部電影一般。
  • 臺灣新聞晚播報:賴清德選擇性失憶?網友批「假鬼假怪」
    「假鬼假怪,選擇性失憶?」「兩套標準的執政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農產公司總經理吳音寧日前因為率團到帛琉,遭議員質疑「假考察真觀光」,如今又被爆料,將在10月初率團到歐洲,據傳相關行程僅有第三天訪問荷蘭花卉批發市場,行程中甚至安排紅燈區參觀,引發外界質疑。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28日受訪表示,「看她的業務是什麼,看她的理由是什麼,這不要隨便去評論。」
  • 愛與恨交織的苦痛:心因性失憶
    愛與恨交織的苦痛:心因性失憶湖北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 韋耀陽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歸來》,一部平靜而動情,看似淺顯又引人深思的電影讓,讓一種精神疾病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心因性失憶症。 一、 什麼是心因性失憶症心因性失憶症,是一種選擇性的反常遺忘現象,簡稱失憶症。是指患者對新近重大事件(如創傷、喪親、失戀等)因震撼過大不堪回首而產生部分性選擇性遺忘,或暫時性(通常1至2天,或更久)將記憶解離,使其不出現在意識中。
  • 放下一個人的最好辦法:「失憶」
    文:愛情搖籃用最簡單的文字,給你溫暖,給你陪伴,引你成長,助你堅強。
  • 《三十而已》揭露成年人心聲,生活有太多無奈,都是先妥協後堅強
    《三十而已》揭露成年人心聲,生活有太多無奈,都是先妥協後堅強《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性,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是很多大城市裡現代女性的縮影。就目前播出的影響力來看,和曾經正午陽光的《歡樂頌》有得一拼。三位女性的人物性格都比較飽滿,針對性也很強。
  • 高偉光林志穎集體失憶,成年人的記憶為什麼只有七秒鐘?
    1 成年人的記憶,都只有7秒鐘演員高偉光憑藉《三生三世枕上書》中的東華帝君和《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中的鷓鴣哨為人所知。他在2019年接受了綜藝《非常靜距離》的採訪。其實這很正常,畢竟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但主持人李靜卻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的角度來解釋他「失憶
  • 吳昕發文回應被《乘風破浪的姐姐》淘汰,成年人的堅強就是這樣
    這個夏天要問什麼最火,無疑是芒果TV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個30+的小姐姐,把娛樂圈的熱度炒的風生水起,幾乎一舉一動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每天熱搜榜上幾乎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這30個姐姐中,有已經在娛樂圈打拼多年的老戲骨,也有剛剛跨入30門坎的女孩子,他們許多人主業是演員、主持人、歌手,卻開始組成團隊成了唱、跳、舞都能行的女團成員,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今年疫情原因,很多行業都面臨著破產,失業。又有多少個家庭面對的除了柴米油鹽的小事爭吵外,更多的是面臨的家庭的經濟危機。又有多少成年人背負了房貸,車貸,疫情的影響遲遲不能復工,除了著急上火別無他法,被經濟壓在身上難以正常呼吸。
  • 《失憶24小時》人物角色介紹 黑色幽默喜劇 一切由失憶開始
    (翡翠臺由二月十五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八時三十分播映)集數:27集監製:王心慰編審:冼翠貞、翁善瑩、曾保華演員:郭晉安、譚俊彥、姜大衛、王君馨、江欣燕、譚凱琪、劉思希、湯洛雯、張達倫、何遠東、胡楓、單立文《失憶
  •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認慫」開始的
    在去年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直到現在我想起來都感覺特別的心酸,每一個生活在底層的成年人太不容易了。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因為快遞員配送的過程中少了一個芒果,引發顧客不滿。為避免顧客投訴,快遞員自己買了一箱芒果,以快遞公司的名義賠償顧客。
  • 生命八卦 童年失憶症
    於是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著他東奔西跑,今天帶他去內蒙古騎馬,明天帶他去香港海洋公園看鯨,希望他從小就多見世面,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還記得多少?忘得差不多了吧?
  • 黃珈悅新歌《選擇失憶》,忍不住單曲循環
    黃珈悅新歌《選擇失憶》已經上線,這首歌由上海顏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行,由克芮斯團精心製作,楊洋作詞作曲,歌手黃珈悅傾情獻唱。歌手黃珈悅的嗓音具有獨特的辨識度,深情的唱法也為這首歌曲增加了獨特的魅力。談到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也十分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 《17歲少女失聯一夜》追蹤:少女甦醒 腦挫傷失憶
    當天並未途經小康佳園 昨日上午10時許,在福州市第一醫院,東南快報記者見到了醒來後的小麗。她額頭和膝蓋上的外傷已經結痂,意識清醒,能夠和家人正常交流,但對於事發當晚的遭遇,卻一點印象都沒有。
  •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瞬間
    成年人可以哭泣嗎?莫泊桑曾說過:「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身為成年人,我們被告知有什麼事要堅強,要咬著牙挺過去,要不能害怕不能流淚,可誰又知道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哭泣似乎被人當成是懦弱,而不是發洩情緒,似乎變成了放棄的表現。成年人的世界好像沒什麼容易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瞬間。
  • 認識失憶症——電影推薦(15)
    所有的電影導演都是心理專家?這肯定不是真的。所有的好導演都懂點心理學?這肯定是真的。因為不管是電影,還是心理學,關注的都是人心。電影撩撥人心、安撫人心,心理學分析人心、治療人心。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就是有關失憶症的電影——《記憶碎片》。失憶症是什麼?失憶症是由於腦部受創而產生的病症,主要分為心因性失憶症和解離性失憶症。
  • 關於失憶症——看電影學心理學(《記憶碎片》影評)
    這部片子之前曾連續看過三遍方才看出點門道,我以為這次再看會容易些,但看過之後,要想把片中的每一細節都串聯起來恐怕還要再看一遍
  • 成年人的崩潰都在一瞬間,再堅強的印小天也繃不住了,還是哭了
    因此「樂天派」,「堅強」都是印小天給我們的深刻印象。印小天一直是一個愛笑、俏皮的男演員,哪怕是在沉積8年之後才迎來自己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在今年的金雞獎頒獎禮上拿到「最佳男配角獎」,印小天也沒有哭哭啼啼,沒有噙著淚控訴這些年的不公遭遇,而是俏皮地舞蹈,表達著自己的喜悅,將快樂傳達給大家。
  • 盤點《名偵探柯南》裡的「失憶梗」,柯南小蘭都失憶過
    「失憶」這種懸疑劇中常出現的梗在《柯南》也多次出現了,其中有些人是真的失憶,而有些人是假裝失憶,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玩「失憶梗」的人都有誰。1、毛利蘭出自《瞳孔中的暗殺者》。在京都地區出現了針對警察的連續殺人案件,小蘭親眼目睹了兇手拿手槍對佐藤警官進行射擊。
  •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哪一刻開始的?」
    ,倒不如說從哪一刻開始不再沉默。聽什麼歌都像在唱自己2019年那個人生中第一次逆行就被交警抓住,崩潰到跪地大哭,衝到橋上抱住圍欄,現場的交警都急忙趕上去安撫。「我曾把墮落的原因,都丟給時間」1、沈騰說: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艾倫說:我的願望很簡單, 我就是想多掙點錢, 能夠攢錢買個房子 ,周末能去下個館子, 給媳婦買幾身漂亮衣服 ,我的事都是小事 ,照樣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