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道三山滴血五十字法派字輩(正一派)
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
至誠宣玉典, 忠正演金科。
衝漢通元蘊, 高宏鼎大羅。
三山愈興振, 福海湧洪波。
穹窿揚妙法, 寰宇證仙都
全真派:王重陽七位弟子分別創立七個全真支派:
馬鈺(丹陽子),遇仙派(亦作遇山派)
譚處端(長真子),南無派
劉處玄(長生子),隨山派
丘處機(長春子),龍門派
王處一(玉陽子),崳山派
郝大通(廣寧子),華山派
孫不二(清靜散人),清靜派
歷任全真教掌門第一任:王重陽(3年)
第二任:馬鈺(13年)
第三任:譚處端(2年)
第四任:劉處玄(18年)
第五任:丘處機(24年)
第六任:尹志平(11年)
第七任:李志常
第八任:張志敬
第九任:王志坦
第十任:祁志誠
第十一任:張志仙
第十二任:苗道一
第十三任:孫德彧
第十四任:藍道元
第十五任:孫履道
第十六任:苗道一
第十七任:完顏德明
太上混元邱祖真人百代派 (全真龍門派)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
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
未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
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心,
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金山派:
玄至一無上 天元妙理生 體性浮空坐 自然是全真
常懷清靜意 合目得金丹 道高扶社稷 留名萬古傳
宏揚開大化 正法度賢宗 溫良恭儉讓 寬仁慈善容
潛心存本位 密念守規中 勤修延壽命 內息潤黃庭
安義黍珠成 凝照慧光靈 衝舉雲霄外 永與太虛同
金山派百字明 孫玄清原本是山東壽光的一名瞽目僧人,後來聽說嶗山道士徐復陽也曾雙目失明,但經過苦苦修行,20年後雙目復明,於是來到嶗山明霞洞,改釋從道。恰好當時著名高道張三丰就在這裡修行,便收他為徒,對他進行傳授與點撥。經過長時間的刻苦修行,孫玄清終於雙目復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世宗皇帝知道後,召孫玄清進宮,敕封他為「護國天師府左贊、金山子海嶽真人」,令他「掌管真人府事」。孫玄清由此開創了全真道教龍門派下的一個支派——金山派,嶗山明霞洞也因此成為金山派的祖庭。目前遼寧千山、山東嶗山和泰山等風景區的道教廟宇多屬於金山派。
金山派祖師爺孫玄清
全真教龍門金山派23代弟子弟子朱宗泰道人恭敬
現在巨我所知在嶗山著名的太清宮泰山碧霞祠千山無量觀五龍宮
千山娘娘廟
都是金山派比較有名的祖挺
遇仙派(亦作遇山派)是為全真派內部繁衍出七個支派之一,為丹陽子馬鈺所創,其主要派旨為清靜修練,「遇仙」一名,即指通過道法的修練而得羽化成仙。馬鈺在王重陽逝世之後,在各地傳道,其有弟子曹頊、雷大通、劉真一,於志道、李守寧等人,進一步發展該派,其中李守寧在元初的有不小的影響力,被稱作當時的十大高道之一。
遇山派的百字「字輩表」自元來正志 衝壽成仙丹 忠靖得禮義 瞭然見朝天
致虛端篤悟 本理淳全玄 清微通大化 真常合妙言
崇教和法本 守仁有功夫 恭敬明智慧 聖體立遐齡
宏應演音信 高復現祥光 誠慈惟黃貴 全木會王逢
雲升龍虎交 嗣希直用行 榮茂乾坤秀 蓮開衍寶興
南無派字輩為:道本崇真理,玄微至妙仙,立在雲霄上,
功成必有名,大教明清靜,宏演德惟良,
悟元(源)光性體(本),一志(忠)復圓融,衝壽通旅泰,
瞭然衍注興,中和宗正巧,智慧化全家,
新友聖書詔,煉就寶金丹,裕謙常禮義,
慈行滿乾坤,龍虎廣修理,模照永遐齡,
山川千古秀,盛希守忠賢。
按《南無道派宗譜》云:「立派南無,暗合修真之始。南者離也,離者,心之火也;無者,火滅也。故曰仙派傳教,後裔永皈遵守,謹持五戒,不可有始無終……」
隨山派隨山派百字「字輩表」思道明仁往 全真性復常 景高和禮義 嗣信守忠良
裕謙賢旅泰 宗友茂惟祥 盛益希誠樸 玄元世永昌
金木萬古續 智慧保寧光 聖體通三界 廣大演自清
志虛空教化 月盈妙中黃 用功悟仙號 丹書現榮陽
行滿乾坤秀 圓融衍相逢 蓮開龍虎詔 超升崇利享
嵛山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王處一所傳。他堅持「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鍊形九年,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召赴闕,主持萬春節醮事。時金章宗好長生之道,曾問以養生之道和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靜無為,內丹造化,不為而成諸說,「所對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貞祐五年[1217]於聖水玉虛觀羽化。傳有全真道侖山派。元世祖時被封為「玉陽體玄廣度真人」。著作有《雲光集》四卷,《西嶽華山志》等。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王處一為開派祖師。
王處一金宣宗貞佑六年(1217年)飛升,仙化後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贈「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為「北七真」之一,以修煉、傳承他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道嵛山派。簡稱嵛山派。
百字「字輩表」清靜無為道 至誠有姓名 金玉功知巧 通此加地仙
玄衝宗義德 茂演教宏元 中和真法永 智慧保神全
恭敬成希盛 璞福世康寧 蓮開丹書鑑 廣大復圓融
旅泰萬古續 常義現榮陽 潔淵威錦量 行滿卯惟祥
未修空妙瑞 闡言守忠良 虞悟客一回 樸極獻崶馥
華山派的百字「字輩表」至一無上道 崇教演全真 衝和德正本 仁義禮智信
嘉祥宗泰宇 萬裡復元亨 清靜通玄化 體性悟誠明
養素守堅志 虛靈慧業生 希賢遵秘法 慎修保純真
敬謹規良善 默功毓秀英 勤能扶世運 積久大丹成
永建根基厚 仙瀛書盛名 圓滿光華照 雲天慶上升
清靜派
道教輩分表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清靜散人孫不二為開派祖師,於洛陽近郊的鳳仙洞立教。孫不二,馬鈺之妻,全真教祖王重陽弟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為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生於金太祖天輔三年[1119],生而柔淑,有真懿之態,又挺乎自然。知馬鈺有真仙之材,後嫁馬鈺為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至山東寧海傳播全真道教,夫妻倆拜師王重陽,學全真道法,又築全真庵於南園。接引弟子甚眾,共同宏道暢玄,傳播全真清靜派。卒於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清靜淵貞順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清靜淵貞玄虛順化元君」。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中,記有該派傳代派字,不知其傳承與活動詳情。
著有《孫不二坤道功夫次第》(十四首)和《女功內丹》(四首)合稱為《孫不二元君法語》,成為該派的主要信仰依據,其中女功內丹為專為女性所設的內丹修練法等女丹著作傳世。
清靜派的百字「字輩表」全真通玄理 大道德無為 性合灰屍解 只此百功夫
虛靜明常應 宏仁守至誠 嗣教宗元化 悟本自遐齡
保命登華會 妙中演洞清 超升廣智慧 三界永康寧
長存修萬古 行滿法光明 勤用生利益 金木續乾坤
丹書祥速現 普照瑞龍麟 高上神霄太 煉成運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