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要的就是一個「發」字

2020-12-19 騰訊網

年俗都是古人對美好的嚮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都是寓意吉祥的,「二十八把面發」更是如此,要的就是一個「發」字,新的一年發發發,即便發麵不需要那麼長時間,也要今天只發麵,明天做饅頭。

絕日,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立春後木旺而水則絕;立夏後火旺則木就絕;立秋後金旺則火就絕;立冬後水旺則金就絕)。

離日,指的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春分前一日為木離;夏至前一日為火離;秋分前一日為金離;冬至前一日為水離 )。

去年,年二十九這一天是絕日,年三十是立春,立春代表著下一年了,因此只能二十八貼年紅(對聯等)。

現如今,我們講科學,對這些陰陽五行學說裡的特殊日子不是那麼重視了,只是大事情擇個好日子等。

在古代不同,行軍打仗、婚嫁、遠行等重要的大日子都不會選擇絕日和離日。

今年過年,沒有遇到絕日、立春等不適合的日子,有朋友很早就問書生,想二十八貼年紅行不行,書生告訴他,完全可以。

咱還是先聊聊這臘月二十八吧,畢竟年俗還是有的。

一、把面發

南方人很少吃饅頭,所以這「把面發」特指北方人。

饅頭不是主食,或者是主食卻對發麵做饅頭不熟悉的朋友肯定會問,發個面用得著一天嗎?

現如今是用不著了,有一種東西叫發酵粉,又或是這樣那樣的小妙招,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但古人發麵,時間就很長了,天太冷了,用熱水泡著發麵盆也不行,容易燙了面,只能靠時間。

當然,古人大多窮苦,不一定能吃上饅頭,但不管怎麼,再窮的家庭,過年也得換點兒面啊,也因此出現了不少窮人過年換面的故事,都很悽慘。

過年現做不行?

當然不行了,舊年俗年初一到年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現在即便不在意這些,誰也不想在過年團聚的日子裡費力八叉的去蒸饅頭啊。

我們知道,年俗都是古人對美好的嚮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都是寓意吉祥的,「二十八把面發」更是如此,要的就是一個「發」字,新的一年發發發,即便發麵不需要那麼長時間,也要今天只發麵,明天做饅頭。

二、貼花花

何意?

就是貼對聯、橫批、「福」字、年畫、窗花等年紅。

這回簡單了,臘月二十八可以貼對聯,只要不是那八日和立春就好,並且是正日子,老輩兒延續下來的。

其實,臘月二十五之後就可以貼了,按照舊俗來說,玉皇大帝查察人間之後,在下界當值的神仙就全部回到天界了,百無禁忌,貼對聯等都可以。

那為何現在大多家庭除夕上午才貼,甚至很多人從出生開始便認為對聯等需要除夕當天貼呢?

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當地習俗;二是擔心冬日天冷風大,貼對聯的漿糊被凍住,對聯容易被風吹跑,特別是北方;三是前幾天專心忙其他事情,除夕當天貼對聯。

可能有朋友會問,二十八貼年紅吉利還是除夕貼年紅吉利呢?

其實呀,哪一天貼都吉利,過度的在乎,就是迷信了,怎麼做舒心,還能傳承我們的傳統年俗,就怎麼做,一切隨心,視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大過年的別虧待了自己。

三、聚會

在古代,有些窮人在大戶人家工作,過年也是要回去工作的,所以他們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在家裡聚餐,提前過了團圓年。

現如今,很多崗位上的人為了確保大家過好年,不能休息,他們有的也會提前與家人聚一下,但不限於臘月二十八。

在此,向奮鬥在一線的偉大的工作者致敬。

二十八這一天,在外的遊子很多也回家了,大家也可以聚一聚,來個新年預熱,也是一件幸事。

說在最後:

年俗,的確是固定的,但人是活的,怎麼做怎麼好,我們是新時代的人,該傳承的東西去傳承,可以打破的舊習俗也可以去打破,只要不忘本便好。

註:本文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2019年,必須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2019年,必須臘月二十八貼對聯?過年貼對聯,是流傳了千百年的民俗,而至於對聯要在哪一天貼,其實沒有太明確的規定,大部分人都是在春節前兩三天,也就是在臘月二十八至臘月三十這天貼春聯,還有人提前四五天就開始貼春聯。
  • 二十八,炸糕、蒸饃、貼花花;看似不同的三個年俗,背後都是同一個字
    民諺稱「臘月二十八,炸糕蒸饃貼花花」。炸糕就是炸年糕,蒸饃就是蒸饅頭,而貼花花就是貼窗花。炸糕寓意:祈求上天,讓所有奸人都下油鍋。炸糕的風俗源於油炸檜(即:油炸秦檜),是民間為了祭奠抗金英雄嶽飛而自發形成的。嶽飛被秦檜誣陷致死的時間為南宋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日。
  • 【過年啦】農曆二十八 把面發 紫薯蝴蝶結饅頭
    距離過年只剩2天啦~每年過年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們啦,吃各種好吃的、穿好看的衣服、收壓歲錢……今天呢,我特意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份小驚喜,媽媽們過年的時候給孩子準備起來吧~臘月二十八,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舊俗講究,初一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於是各家各戶就在二十八這天發麵做饃,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 臘月二十八日記
    臘月二十八
  • 二十八把面發!簡單易做,多種花樣的麵食饅頭,口水要流下來了!
    二十八把面發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八
  • 為何面發得挺好,蒸出來的饅頭卻發死?3個步驟直擊問題關鍵
    本期問題:為什麼面發的挺好,蒸出來的饅頭卻發死?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將饅頭靜置一會進行二次餳面,讓饅頭裡面的酵母再次產生一些氣體,這樣才能擺脫沒有氣體用來膨脹的尷尬,避免饅頭蒸好了「發死」沒有彈性的問題。
  • 過年蒸(饃饃)饅頭是件大事——印象·過大年:二十八 把面發
    記憶中的過年,蒸(饃饃)饅頭是一件大事,年前要蒸出足夠吃一個正月的饅頭來。要蒸饃饃,就要發麵。那會兒還沒有現成的酵母粉,家家面盆裡都有一塊「坯豆」(酵子),要蒸饅頭了就用這酵子開始發麵。冬天氣溫低,就得把面盆擱在暖暖的炕上,還要在上面捂上厚厚的棉被。記得每年奶奶都要用三四個大號的瓦面盆放在火炕上發麵,晚上睡覺都把人擠得沒地方了呢。
  • 過年日記(臘月二十八—正月初六)
    臘月二十八(大掃除)         多雲轉晴☁️⛅ 昨晚有點興奮,心想老子明天不上班,還專門自酌一杯泡酒,看了一部電影《冷山》,發現了一個寶藏樂隊「麻園詩人」。 晚餐一個可樂雞翅,一個蒜苗炒臘肉,還有一個清炒土豆絲,找個藉口犒勞一下自己,又喝了二兩小白酒。 吃完兒子說要幫忙洗碗,穿上了他媽做飯的罩衣,洗得有模有樣的,其實也沒洗乾淨,浪費我的水。
  •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歌》裡面唱到: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這讓思念家鄉的人想起了兒時長輩們蒸饅頭時的那些情景……人們盡情發揮想像,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其次有些地方風俗少不了年二十九蒸饅頭的習慣。
  • 一個竅門教你判斷面是否發過了,學會了再也不怕面有酸味
    我們在製作發酵麵食的時候,發酵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即便是揉面揉得很好,假如發酵步驟失敗,做出來的麵食一定是失敗的,醒發不足和發酵過度都是造成在蒸製麵食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首先,發酵的時間太久首先會在味道上發生改變,因為發酵時間太久,味道很變得很酸,假如發過了,拿來當作老面,再添加一些新鮮的麵粉、水、酵母重新進行發酵才不會把麵食做的味道過於酸;其次,面發過了後,麵筋的力就洩了,不容易包裹住空氣,在蒸的過程中會產生「回縮」、「長不高」這些現象,自然做出來的麵食口感也就不會鬆軟。
  • 二十八,把面發,最有年味兒的元寶饅頭,寓意招財進寶,日進鬥金
    二十八,把面發,今天我就來分享一款過年應景的元寶饅頭。畢竟對於北方的朋友來說,饅頭是首選主食,沒有之一。平時就經常在家做一些饅頭花卷之類的簡單造型,馬上過年了,為了討個吉利,做一款土豪版的元寶饅頭,金元寶有招財進寶的美好寓意,添加了南瓜後色澤金黃,吃起來暄軟香甜,食材天然健康,造型可愛討喜,營養成分也更豐富,大人孩子都會對這款饅頭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