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斯曼:新冠肺炎是全人類的共同考驗 公平創新、全球合作才是正解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馬克·蘇斯曼:新冠肺炎是全人類的共同考驗,公平創新、全球合作才是正解)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網易財經聯合主辦的2020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於9月25日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全球共破局》。

比爾及梅琳·蓋茨基金會執行長馬克·蘇斯曼在「全球健康治療與醫療新機遇」環節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全球共同抗疫之下,為最短時間下研發出對新冠肺炎有用的疫苗,疫苗研發方面的技術創新、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的公平性、全球合作抗疫共享解決方案的重要性,都成為了阻止這次「全球大流行」所帶來的災難性影響至關重要且必須遵守的部分,整個世界也需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這場考驗。

第一,新冠肺炎危機改寫了科技創新的時間表。為大幅縮短疫苗的研發時間以應對新發疫情,並確保這些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蓋茨基金會正在通過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向各國疫苗研究提供支持,醫療技術創新成為當下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

第二,開發和製造疫苗本身並不能快速結束疫情,除非我們公平地將疫苗送到每個人的手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在共同面對這場危機。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應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確保每一個有需要的人獲得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公平,也是終止新冠疫情的根本途徑。

第三,開發和製造疫苗本身並不能快速結束疫情,每個月,全球經濟都會損失5000億美元,而協同合作能讓世界提前好幾個月恢復正常,因此各國合作抗疫是大勢所趨。大規模的生產需要多邊合作,國際合作對抗擊疫情至關重要。

以下為現場實錄: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感謝組委會邀請我參加這個重要的活動。

今天,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和慈善界的人士齊聚一堂,令人振奮。大家為著同一個目標:共建一個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世界。

如果我能在活動現場與大家面對面交流就更好了。

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我們常常說:進步是可能的,卻不是必然的。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真切地印證了這句話。

世界發展至今天,我們已習慣於每年越來越少的孩子死去,越來越少的家庭掙扎在溫飽線上,越來越多的女孩可以去上學,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在分娩後健康活下來。

然而20年來的持續進展陷入了停滯。

而且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是災難性的。

在2020年,疫情已經令40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需要每天掙扎度日。

在全球範圍內,兒童免疫接種覆蓋率原本已達到80%,如今已跌至1990年代的水平 – 讓25年的進展在25周內付之一炬。

這場危機不僅是這50年發展進程中最大的挫折,新冠肺炎還使原本就割裂的世界愈加分崩離析。

種族。性別。地域。階級。財富。

蓋茨基金會本月發布的《目標守衛者報告》揭示了這場疫情的災難性影響。

《目標守衛者報告》每年發布一次,長期追蹤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包含的18項指標。

之所以要追蹤這些指標,是因為我們相信運用數據的力量可以推動進步。

2020年的數據揭示的現實是嚴酷的。

近年來,全球在我們追蹤的18項指標中的每一項指標上都有所改善。而今年,在絕大多數指標上,我們都倒退了。

當下最緊迫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重返正軌,在2030年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這意味著當務之急就是要儘快結束這場大流行。

我們無法重建健康系統、經濟系統、教育系統、糧食系統——更不用說讓它們比疫情之前發展得更好了——除非控制住摧毀這一切的病毒。

創新

首要任務是盡我們所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製造出儘可能多的檢測試劑、治療藥物和疫苗。

我們已經看到了非凡的應對舉措。

僅僅數月內,各國就開發出了新的檢測方法。

事實上,為了提升診斷的速度和規模,我們基金會正在支持中國加快開發新冠肺炎檢測工具,並提供給中國乃至全球有需要的人。

越南運用了創新的接觸追蹤系統,極大地限制了病毒的影響;加納的合併檢測項目正在幫助該國渡過難關。

如果世界要扭轉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態勢,檢測、追蹤和治療都是至關重要的工具。

但唯有疫苗的問世,才有可能徹底終結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

新冠肺炎危機還改寫了科技創新的時間表。

以前,疫苗研發的速度是以年來計的,甚至通常是幾十年。

而我們現在正討論新冠肺炎疫苗是否有可能在2021年就問世。

蓋茨基金會正在通過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來提供支持。

CEPI成立於2017年,為了應對西非伊波拉危機。其目標是大幅縮短疫苗的研發時間以應對新發疫情,並確保這些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目前CEPI正在支持9個新冠肺炎候選疫苗,然而若要取得成功,還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入。

CEPI最近在上海實現了快速註冊並設立了辦公室。

我們相信CEPI在與中國不斷加深夥伴關係的進程中,一定會受益良多。

公平

開發和製造疫苗本身並不能快速結束疫情,除非我們公平地將疫苗送到每個人的手上,無論他們身在何處、貧窮還是富有。

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在共同面對這場危機。

這也是為何,創新需要公平。我們需要共享解決方案。

公平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切行動的核心——在我們的指導信念中,所有生命價值平等。

習近平主席承諾,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成為全球公共產品。

確保每一個有需要的人獲得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公平,也是終止新冠疫情的根本途徑。

就以我們支持的美國東北大學的模型來說。

如果富裕國家購買了前20億支疫苗,而不是按照全球人口比例分配的話,那麼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將幾乎翻倍。

確保公平應對疫情的第一塊基石,來自四月份發起的「全球合作加速開發、生產、公平獲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簡稱「ACT-A」)。

ACT-A疫苗策略的兩大主要合作夥伴——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和自2000年成立以來為7.6億兒童接種了疫苗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正是為了解決像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而成立的。

這就是為什麼蓋茨基金會要支持ACT-A,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動員其他人加入我們,攜手共進。

高收入國家也應該考慮從雙邊協議中拿出一部分疫苗和資金捐贈給低收入國家,以確保低收入國家能夠通過全球新冠疫苗供應計劃(COVAX)等機構獲得足夠的供給。

同時,製藥公司必須確保診療藥物和疫苗的可負擔性。

全球合作

若想戰勝疫情,這樣的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一個國家為保護本國而忽視其他國家所做的任何嘗試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因為只要新冠病毒還殘存在某處,就意味著它會傳播到世界各地。

每個月,全球經濟都會損失5000億美元,而協同合作能讓世界提前好幾個月恢復正常。

因此各國合作抗疫是大勢所趨。

開發新疫苗的關鍵,尤其在早期階段,是尋找儘可能多的候選疫苗。

這將花費巨額資金,並且充滿風險。降低風險的方法之一,是各國共同投資大量的候選疫苗組合。

同樣地,一旦發現了一種或幾種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生產數十億劑。

如此大規模的生產需要多邊合作,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有動力去升級自己的生產線。

儘管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但目前尚不明確全球要如何進行協同合作。

然而,團結與協作是抗擊新冠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在這場危機中,中國在很多方面對國際合作展示出了堅定的承諾。

不論是參與制定《二十國集團應對新冠肺炎行動計劃》,還是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5000萬美元,亦或是向疫情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美元支持。

我們相信,通過和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等機構更加深入地合作,加強中國在全球衛生治理方面的合作,對多方而言都是互惠互利的。

這些以及其它多邊機構在推動基於公平的創新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增加對這些機構的支持,不僅對結束當前的疫情至關重要,還能重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

為這些機構和其他關鍵合作夥伴提供足夠的支持將花費大量資金——但這遠遠無法與不斷惡化的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相提並論。

各國已承諾投入18萬億美元用於刺激經濟,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

現在,他們應當將這筆錢的很一小部分用於消除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

結語

當比爾和梅琳達夫婦在20年前創立蓋茨基金會的時候,他們的願景是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機會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

這一使命依然是激勵我們前行的最重要準則。

新冠大流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考驗著我們實現該使命的決心。

在過去20年中,蓋茨基金會所獲得的工作經驗、積累的專業技能、以及做出的投資,讓我們能夠在應對這場全球疫情中做出獨特的貢獻。

整個世界也需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這場考驗。

上次我到訪中國僅僅是在一年之前,當時我去了基金會在北京的辦公室。

那個時候,沒有人聽過新冠肺炎,或者什麼新型冠狀病毒。當然也沒有人提到過「大流行病」這個詞。

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再次訪問中國。

當那天到來時,世界一定已經成功地實現了合作,做出了基於公平考量的創新。

那時,我們不僅已經翻過了新冠疫情這一頁,還會開啟一個新的歷史篇章,為了實現全球目標而繼續進發。

謝謝。

本文來源:中國產經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和音:攜手守護全人類共同價值
    新時代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守護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道義自覺 「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讓我們團結起來,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習近平主席著眼各國人民共同尊嚴與福祉、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倡導各方守護全人類共同價值,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厚的人民情懷與道義擔當。
  • 歐洲頭條丨總臺獨家專訪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執行董事 揭秘「新冠肺炎...
    10月25日,為期三天的世界衛生峰會以在線方式拉開帷幕,新冠疫情無疑是最重要的話題,其中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也備受各界關注。  本月初,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成為支持該計劃的最大經濟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 中外科學家齊聚這個大會,架起全球科技交流的橋梁!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全球共同面臨的災難,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百年不遇的危機。從另一個維度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引領時代變遷,世界正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而疫情更加速了這一變局。科技創新,這一歷史上曾無數次改變世界的「利器」,在新的歷史階段被賦予了更加重大的意義。
  •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詩人不能在嚴峻...
    肆虐全球並還在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生活在這個地球不同地域的人們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巨大的變化。在吉狄馬加看來,「這種變化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並不亞於上一個世紀至今所爆發過的兩次世界大戰,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國家間的關係、地緣政治的關係、不同族群的關係、不同價值體系的關係、不同經濟體的關係,實際上都已經被深刻的重塑。
  • 讓科技創新成為破解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第二屆世界...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讓科技創新成為破解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看點透視新華社記者陳芳、彭韻佳、沐鐵城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量子科學……科技創新從未像當前一樣深刻影響著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
  • 中日新時代健康論壇在青舉行 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將於明年6月...
    陳竺在致辭中指出,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類共同願景,也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健康·地球健康」是中日兩國秉持的共同理念。中國是國際衛生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實踐者,中日在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合作潛力巨大。雙方可加強多層次寬領域的衛生健康合作,擴大人員交流,實現優勢互補,集中力量攻克人類健康面臨的共同難題。
  • 中美競爭與合作關係可並存
    雙方必須採取理性觀點,尋求共同合作基礎,以在多個領域上展現全球領導力。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在《海峽時報》線上舉辦的全球展望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冠病雖加快了一些結構性調整的步伐,但各國可以通過全球合作進行重建,並走出疫情,變得更強大。中美關係是能否促進全球合作的關鍵因素。
  • 梁文道:希望我們記住,是全人類共同克服了一次危機
    人類歷史上經歷過無數次瘟疫的打擊,但很少有一次是像今天這樣,全球空前地擁有一個共同目標,需要以共同合作的心態來面對它。這是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篇章,你就在此刻當中。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它所引發的相關國際爭論,其中一個走向就是把這次新冠肺炎造成的政治反應,看成是一次對不同政治體制的考驗。但是那些最極端的例子,比如像朝鮮、土庫曼斯坦,這些國家到今天為止都還是零確診,那是不是就說明這種國家的體制最優秀,其他國家都該學習呢?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國際合作與交流...
    來源:經濟日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19日介紹了新冠肺炎防控國際合作與交流情況。自3月11日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以來,全球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50萬例,同期中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622例、本土確診病例207例。
  •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國際貿易
    因此,即使國內公共衛生狀況正逐步恢復,中國經濟復甦的速度某程度上仍然取決於世界其他地區。全球經濟環環相扣,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即使疫情在國內已經受到控制,世界其他地方的疫情爆發也會阻礙其經濟復甦。全球供應鏈也有類似的故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供應鏈仍在應對中美兩國之間長達兩年多的貿易爭端所帶來的影響。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多國推出數位化發展規劃,加大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釋放數字經濟潛力。企業加速向數位化轉型,促進供應鏈智能化、自動化,開啟新一輪投資熱潮。——「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後疫情時代,綠色和創新是各國發展的「必選項」。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2020·年終專稿)
    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多國推出數位化發展規劃,加大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釋放數字經濟潛力。企業加速向數位化轉型,促進供應鏈智能化、自動化,開啟新一輪投資熱潮。 ——「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後疫情時代,綠色和創新是各國發展的「必選項」。
  • 聚焦「人類健康·地球健康」加強中日衛生健康合作 全球健康論壇...
    相信中日兩國未來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節能環保、醫療康養、電子商務、第三方市場等重點領域合作將進一步加強。中日可在醫療衛生、養老照護、健康保險等方面開展不同層級和水平的合作。希望中日雙方優勢互補,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福田康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源於氣候變化和環境破壞等綜合因素。相互競爭、互相批評、製造不信任等不利於全球攜手應對此類國際性危機。
  • 中國數億人口脫貧是全人類的巨大成就
    本次專題論壇以「推進全球減貧事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農村發展研究所承辦。與會代表包括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日本、印度等國的重要研究機構和智庫負責人、知名專家學者及國際組織代表,他們圍繞消除貧困與人類可持續發展、中國減貧道路與實踐經驗、國際減貧合作三個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 特殊時期的「烏鎮時間」:傳遞合作聲音
    在全球疫情不斷蔓延,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引擎的背景下,今年的與會嘉賓,對國際合作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  在開幕式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致辭說,在當前的嚴峻形勢下,必須堅持開放合作攜手抗疫。不但是全國,而且是全世界。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
  • 人民日報評論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世界是各國人民的世界,世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需要各國人民同舟共濟、攜手應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一戰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強調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鄭重宣示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 KKBOX總經理王正:和網易雲音樂合作 讓音樂人起點更公平
    KKBOX總經理王正:和網易雲音樂合作 讓音樂人起點更公平   11 月 15 日,網易雲音樂與亞洲數位音樂領導品牌KKBOX在北京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 全球抗疫合作中 如何培養大愛大德大情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警示我們,需要儘快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等生態文明內容融入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是生命共同體。
  • 【地評線】長白時評:團結合作大旗高高飄揚 全球戰疫才能迎來勝利...
    學習該文章,給我們一個重要啟迪:讓團結合作大旗高高飄揚,全球戰疫才能迎來勝利曙光。疫情席捲全球,全人類團結合作方能形成強大反擊力量。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4月16日,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6日7時04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逾13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