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邪見。譏毀三寶。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死雖日淺。未知生處。】
我母親知見不正,不信三寶,譏諷毀謗三寶,我以種種方便勸誘,母親有的時候覺得有道理,有那麼一點信心,可是有時候她又不相信,失去信心又不恭敬三寶了。她過世沒多久,不知道現在生到哪裡?
【邪見】,六道凡夫知見都不正;斷見思煩惱才是正知正見。阿羅漢的知見是正知正見,因為阿羅漢已將見思煩惱斷盡了,無我了。
六道凡夫起心動念有我,有我就有成見、有主觀觀念,對於一切事理自然會看錯。
我們初學佛,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唯一的辦法是依靠佛,隨順佛陀的教誨。
"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我們的信心是露水道心,若有若無,禁不起考驗,遇到小小風浪,道心就失掉,信心就沒有了。
"敬"更不容易,敬從信生,沒有信哪會有敬心?對佛菩薩、對父母尚且不恭敬,怎能敬人、敬事、敬物。
【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
無毒鬼王又問:"你母親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
婆羅門女回答:"我的父母親都是婆羅門種姓,父親叫尸羅善現,母親叫悅帝利。"印度自古以來四姓階級很嚴,最尊貴的是婆羅門。
【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
無毒鬼王聽了之後,很恭敬地向婆羅門女報告:請你回去,不必憂念。
【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雲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
悅帝利罪女確實曾在地獄受苦,但已生忉利天三天了,因為她有個孝順的女兒為她修福,供佛布施。
婆羅門女供養覺華定自在王佛形像,感動佛教她修行的方法,她回去之後勇猛精進依教奉行,這是修福、布施。
修福、布施給誰?給她的亡母。她修的布施是法布施,供養之中,依教修行供養為最,這個福太大!
真誠的孝心,感動天地鬼神。孝養父母,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兒女將來能出類拔萃,這是父母之志。
超越六道、超凡入聖,成佛、成菩薩,才是真正的出類拔萃,世間所有一切成就都不能與之相比。
【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不但她的母親離開地獄脫離苦海,同時在地獄受刑的人都沾她的福報一起生天。
婆羅門女布施的福報不可思議,依教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議!
恭錄自《地藏經》講記
1998年於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