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放映沙龍 | 很多人的第一次,從這部電影開始

2021-02-22 看什麼策展

「餘為政初次指導電影,餘為彥初次擔任製片,楊德昌初次寫電影劇本,杜篤之初次擔任錄音師,陳博文初次剪輯電影,還尚未拍攝過電影的杜可風也差點來當攝影師,青年時的徐克和李宗盛出演本片,這部片創造了很多人的第一次。」

——節選自豆瓣影評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正值青春年華的臺灣青年餘為政,正為將來從事電影還是動畫工作而迷惘。於是他先去美國念了電影,又跑到加拿大和日本搞動畫,再回到美國,隨後前往香港,期間遇到了楊德昌、蔡繼光、方育平、王正方、徐克等一批來自港臺的電影青年。

▲在美國求學時期的楊德昌

▲年輕時的徐克

在香港時,餘為政每月都能收到楊德昌來信,彼時楊德昌已經在美國西雅圖做電子工程師,但始終不忘電影夢想,就在餘為政回臺灣一年後,他飛回臺灣勸好友拍電影,並願意留下出力幫忙。餘為政受此慫恿,又想起在香港目睹同事好友的電影新浪潮運動如火如荼,激情再難抑制,當即拿出自己的積蓄,與弟弟餘為彥湊出350萬臺幣(時價可兌10萬美金),作為拍攝資金。

《1905年的冬天》是餘為政導演拍攝於1980年的一部長片,徐克當時是電影中的男二號,飾演一位激進的進步青年。在眾多的特約演員中,有一位叫李宗盛的青年,那張年輕的臉或許是很多鐵粉都認不出來的。其他一些客串的演員中不乏後來影響臺灣電影的大咖級人物,侯德健更是在看過電影後,自薦為影片作曲。以上參與創作的人員大多都是不計酬勞,正因為有著一股年輕的衝勁和勇氣,才成就了這樣一部既沉穩又熱血的影片。

這也是楊德昌第一次參與電影創作的影片,他是編劇,同時在裡面出演了一位在日俄戰爭中負傷退伍的日本軍官。正是在這部電影中,楊德昌認識了餘為政的弟弟,製片人餘為彥,開啟了他們重新書寫臺灣電影的合作歷程。

▲《光陰的故事》劇照(1982)

▲《恐怖分子》電影海報(1986)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1991)

 影片概覽 

1905年在中日韓的近代史中是蔚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日本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藉機開始對朝鮮殖民統治,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民報》在日本東京創刊,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揭「三民主義」。面對風起雲湧的外部革命,清政府內部也力圖進行體制變革,實施了最重要的教育機制變革——廢除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而這一舉措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通過讀書改變身份的上升性社會被徹底撼動。

1905年以後留學海外的人數暴漲,日本作為西方政治文明、西歐文化、藝術的亞洲中轉站,也是亞洲其它地區開放初期,留學生最易到達的學習園地,在這裡聚集了日本、朝鮮、臺灣等各地而來的留學生,也儲備著力圖改變國家命運的年輕的政治家和藝術家。影片的主角李維農就是這樣一位由上海到日本求學的中國留學生,他腳踏在日本的土地上,卻背負著複雜的家國情仇。面對國族身份與個人情感的抉擇,以李維農為代表的年輕人在「大我」與「小我」、理智與情感、家國情懷與個人情感之間自我拉扯。

《1905年的冬天》完成後曾被邀請參加康城影展,但最終參加的是杜維爾影展,並被法國《電影手冊》報導。但讓人沮喪的是,《1905年的冬天》在臺灣被禁,餘為政由此轉向專心發展動畫工業,反而是楊德昌辭掉美國電子工程師回臺與《1905年的冬天》其他主創投身電影事業,謀劃醞釀臺灣的新浪潮。

 導演簡介 

餘為政,資深電影及動畫製片人,導演,早年留學美國、加拿大。畢業於NYU,曾長期擔任臺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音像學院院長、動畫研究所所長、香港電視臺動畫指導、臺灣宏廣動畫製片公司企劃總監及導演。

代表作品:動畫長片《Phantom City》、《青秀山莊》、《牛伯伯與牛小妹大破鑽石城》;電影《1905年的冬天》、《巴黎夜合花》等影片;紀錄片《航》,《花車人生》;著有《動畫電影探索》、《動畫筆記》、《新媒體》、《新藝術》、《影像筆記》等多本,兩度獲北京學院獎「最佳創作指導獎」及臺灣工業局4C最佳創作指導獎。

▲ 2010年,時任臺南藝術大學動畫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左二)的餘為政在香港影人王贊先(左三)家中合影。

 導演放映沙龍 


電影:《1905年的冬天》

嘉賓:餘為政(影片導演)

活動時間:

7月23日(周一)19:00 坐忘書房(斜塘老街店)

7月24日(周二)19:00 開玖(蘇州大道東278號領匯商務廣場一樓125)

活動內容:「一一真實影像計劃」邀請臺灣導演餘為政親臨現場,與觀眾進行映後交流。本次放映為公益性質,觀眾可聯繫微信(xucheng1983)免費報名參加。



註:

1.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一真實影像」,轉載時有補充;

2. 參考《餘為政偶遇香港新浪潮》一文,作者魏君子,2010-07-18。

📝 編輯 / 秋涼


看 什 麼 不 看 什 麼

用 藝 術 發 聲  向 世 界 表 態

Born to be cool

看什麼客服微信:lookurating8

WEIBO: @看什麼策展LOOKURATING

 ADDRESS: 蘇州市滄浪區十全街892號

WEBSITE:  http://lookurating.sxl.cn



相關焦點

  • 他們說,這部電影創造了很多人的第一次
    本次放映為公益性質,觀眾可聯繫微信(xucheng1983)免費報名參加。「餘為政初次指導電影,餘為彥初次擔任製片,楊德昌初次寫電影劇本,杜篤之初次擔任錄音師,陳博文初次剪輯電影,還尚未拍攝過電影的杜可風也差點來當攝影師,青年時的徐克和李宗盛出演本片,這部片創造了很多人的第一次。」
  • 本周日,費穆版《小城之春》電影放映+戲劇沙龍
    1948年,導演費穆將李天濟的一篇短劇改編為電影《小城之春》。
  • #沙龍邀約:先鋒華人女導演,李小龍三個月大就演了她的電影(演一女嬰)
    伍錦霞的個人經歷也蠻傳奇,喜歡短髮男裝,除了拍電影,還善於經商,紐約經營的中餐館更成了傳奇地標,出現在麥當娜的首張唱片封面中,伍錦霞去世後在《紐約時報》有訃告標題是「Esther Eng, Owner Restaurants Here" ……小鐵的沙龍邀請函在這裡,參與的嘉賓還有小驚喜——沙龍主題:#那些讓人念念不忘的女性導演 沙龍主人:小鐵,電影女青年,
  • 本土的力量 ︳山河故人•家廚電影沙龍放映計劃
    現在的電影放映活動不少,但愛電影的人聚在一起看片交流的機會不多,這就是山河故人•家廚錄像廳能夠為大家提供的。歡迎你來。【策展人】徐志鵬           青年獨立電影導演,生於1987年,山西汾陽人,2007年畢業於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影視製作專業。同年開始從事影視編導工作,組建成立"恪崧映畫"進行獨立電影的創作與研究。
  • 著名導演吳天明經典影片《變臉》成都點映,這部老電影看哭很多人
    《變臉》編劇魏明倫,美術師吳緒經,執行製片人、吳天明導演的弟弟吳繼明,演員黃元文;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總監、吳天明的女兒吳妍妍出現在現場。電影放映結束後,幾位主創談起影片的拍攝幕後。3年前,中國著名的第四代電影導演吳天明猝然離世,引發了電影界的集體懷念。吳天明在擔任西影廠廠長期間,一手提拔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等一大批青年電影人,被稱為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伯樂。
  • 放映交流沙龍:汾陽小子賈樟柯
    放映時間 12月26日 周六 19:00 放映地點 北京 海澱區 蝸牛會藝室(展春園西路五道口嘉園3號樓3單元D入口地下室 ,下方有詳細行車路線)放映形式 影片放映+觀眾交流報名方式如果說一部電影是從影院燈光熄滅時開始,那麼賈樟柯的電影對我來說,永遠不會結束。」2015年,又是一屆坎城電影節,賈樟柯獲得象徵終身成就的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導演。此時,鳳凰紀錄片中心便開始溝通《汾陽小子賈樟柯》的版權事宜,最近這部紀錄片終於和國內觀眾見面,本周六等你來約。電影作者
  • 力量的綻放丨山河故人.家廚 電影沙龍放映計劃(第二輪)
    家廚錄像廳在未來的一個月裡繼續推出電影放映計劃,第二輪「力量的綻放」將從2017年元旦開始,展映來自全國各地五位優秀青年導演的電影作品。現在的電影放映活動不少,但愛電影的人聚在一起看片交流的機會不多,這就是山河故人.家廚錄像廳能夠為大家提供的。歡迎你來!      徐志鵬,青年獨立電影導演,生於1987年,山西汾陽人,2007年畢業於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同年開始從事影視編導工作,組建成立"恪崧映畫"進行獨立電影的創作與研究。
  • 陳英雄導演電影放映和學術交流活動
    5月14日晚,「『亞洲影視周』之北京電影學院學術沙龍」第一場「陳英雄導演電影放映和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電影學院中等放映廳舉行。
  • 【影視沙龍 本周放映】侯麥《秋天的故事》
    作為《四季故事》的終結篇,影片依然沿襲了導演一貫的清新淡漠的散文式風格,儘量弱化戲劇性的同時,以幽默生動而又富於智慧的對白取勝,將現代男女那種不能言的愛情觀感通過自然的鏡頭逐一呈現,當然還有侯麥對愛情精闢的解讀,是一部文藝氣息相當濃厚的小資必修教程。
  • 沙龍|杭州一周電影活動·盡選(8.12-8.16)
    沙龍來咯!後窗放映的發起人是衛西諦、高達、水怪和楊城,我們為藝術電影拓展影院放映空間,為青年導演提供更多的交流平臺,讓「看電影」的意義也不僅僅在於看到電影,而是與一群人的相遇,那種通過電影完成的相識或認同,是電影給我們的珍貴饋贈之一。
  • 周四 | 例外 | 這部電影關於尼採 | 一位導演的封山之作 | 2011 |《都靈之馬》| 艾力瓦客電影沙龍
    電影中所寫的苦難,其實也是尼採的苦難,也正是我們自身的苦難。他在影片中要說明的,正是我們人類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而這也是我們必須體驗的,即使痛苦,即使絕望,也得經受。明日周四,在這座城 WENZHOU 向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尼採的朋友發出邀請,一起浸泡在這部「非黑即白」的光影中。
  • 活動預告 • 迷影沙龍24期 | 《浮雲》——日本小市民電影中的悲喜劇(11.02)
    關於本期分享影片《浮雲》,名人溢美之詞甚多,「頭號粉絲」小津說他自己拍不出,是枝裕和把它放在自己的影史十佳第一位,王家衛則表示從中學到了疏離情感的表達,於是我們看到《花樣年華》有《浮雲》的影子(巧的是,在很早之前的第3期迷影沙龍,分享的正好就是《花樣年華》)。本期主講人意欲從「日本家庭電影」的角度切入來好好聊聊這部片子,感興趣的朋友就趕緊掃描文中二維碼報名參加吧。
  • 沙龍|杭州一周電影活動精選(12.23-12.29)
    放映電影:《狂躁節拍》放映電影:《迷牆》放映電影:《眼淚之鹽》(2020)電影亮點:本片編劇卡裡埃爾,是新浪潮那撥包括布努艾爾的御用編劇。沙龍簡介:純真年代書吧舉辦各種講座、沙龍、讀書會,是杭州首屈一指的文藝空間,地理位置也十分優越,在寶石山的半山腰,面朝西湖,可謂喧囂俗世中的一塊幽靜之地。書吧放映的電影均為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對文學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容錯過。
  • 【周末大放送】石門電影沙龍邀您今晚觀看《洋芋片》
    親愛的小夥伴們,石門電影沙龍致力於為喜歡電影的朋友,提供一個交流探討的平臺。我們通過定期組織放映活動,深入性的解讀電影,通過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和想法,來拓寬眼界,並上升到對世界、社會、生命的探討。
  • 【德國領事館系列電影沙龍三】 Goodbye Lenin《再見,列寧》
    德國領事館聯合大象電影客廳,開啟德國電影放映沙龍,為期四個月,每月放映一部優質德國電影。本期放映第三部電影:Goodbye Lenin,《再見,列寧》,幽默溫情的影像基調,精緻悠揚的配樂風格,以親情視角描摹時代的變遷下的悲歡離合。大象書店誠邀喜愛電影、對德國文化有了解願望的你,前來觀影。
  • 影視沙龍|DVD高清放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編劇電影《柏林蒼穹下》
    DVD高清放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編劇電影《柏林蒼穹下》10/20 周日  19:30—21:30>放映員:宇文方水 茶位費:20元 會員免費   知無知蘇格拉底大廳  電影導演: 維姆·文德斯編劇: 維姆·文德斯 / 彼得·漢德克主演: 布魯諾·甘茨 / 索爾維格·多馬爾坦 / 奧託·山德爾 / 科特·博伊斯 / 彼得·法爾克類型: 劇情 / 愛情 / 奇幻製片國家
  • 放映 電影沙龍:《同居時代》He + He
    為慶祝2016年國際殘障人日,國際助殘、北京紀安德諮詢中心和義大利使館文化處誠意邀請您參加:2016
  • 至美至簡 | 10.2 | 英格瑪.伯格曼導演 | 《假面》| 1966 | 艾力瓦客電影沙龍
    裡兩個孤獨相對的人形成張力,從而使影片突破了純心理學的意義,直指動蕩的20世紀60年代社會局勢對人的內心所構成的強大壓力,如同這個2020的當下。電影作為造夢的機器,它不僅有娛樂功能,從伯格曼開始,電影也可以聊哲學和心理學。同時代誕生的弗洛伊德的夢境分析理論,也為電影理論的補充發展做出了無法估量的貢獻。對於伯格曼的這部《假面》很適合用精神分析的一些淺顯理解試圖解讀。
  • 【大象電影客廳】德國領事館系列電影沙龍第二場:《走出寂靜 Jenseits der Stille》
    冬讓人收斂沉默,藏起熱騰騰的喧囂,我們在冬夜放映電影,邀您來看《走出寂靜》,願冬至而不寒,光影流轉,交流有聲。【德國領事館系列電影沙龍】德國領事館聯手大象電影客廳開啟德國電影放映沙龍,為期四個月,每月放映一部優質德國電影。文化巷的夜晚涼風如醉,我們關閉燈光放映光影,我們點暖燈光準備啤酒,邀您看德國電影人鏡頭裡的世間人生,和在場的各國觀影人聊聊電影侃侃德國。
  • 坐標長沙和廈門,為這周末兩個臺灣導演親臨的放映活動打CALL
    本次分享會是廈門的雙棲電影沙龍的第十一期活動,由雙棲放映計劃和廈門最具藝術氛圍的首星影城聯合主辦,邀請第54屆臺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得主1尊大佛、1間工廠、8個不同背景的小人物一同刻畫出最荒謬的甘味人生…《大佛普拉斯》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他的紀錄片《沉沒之島》獲得臺北電影百萬首獎之前,黃信堯就一直在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生態,也曾投入多項社會運動,在拍攝了多年的紀錄片之後,終於從短片《大佛》開始進入劇情電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