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對於多少人來說,從步入社會的那一刻開始,已經變成了記憶中「很久以前的事情」,變成了那些年錯過的大雨,那些年錯過的愛情,那些年錯過的我和你。
步入社會後,時常會感覺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匆匆而過。
回想青春時期,總以為時間會一直這樣慢,慢到我們可以花一下午的時間,看籃球場上帥氣的男生;慢到可以在課間十分鐘,倚在欄杆上評論隔壁班走過的女孩哪個好看;慢到可以花整整一節課的時間,為心儀的人寫一封滿含情愫的信。
那時候,仿佛慢到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而轉眼,青春已逝,那時以為可以走到最後的兩個人,最終也都消失在了人海中。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作為臺灣青春愛情故事影片的代表,由九把刀執導,柯震東和陳妍希主演,講述的是那些青春歲月裡,壞男孩柯景騰和好女孩沈佳宜的「那些年的大雨、那些年的愛情」的青春故事。
相對於現在動不動就墮胎、擁吻、三角戀的校園青春片,這部電影顯得清新脫俗。柯景騰和沈佳宜之間,從片頭到片尾,除了在幻想中有過一段擁吻之外,再無其他。
可是誰的青春不留遺憾呢!片中柯景騰為沈佳宜拼命,只為獲得芳人心,但也最終因為種種幼稚行為,導致沈佳宜選擇了。這種因為「太過幼稚」而分手的行為,像極了每個戀愛中的少男少女。
說實話,誰的青春裡邊沒有一個柯景騰和沈佳宜呢?只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只能看著曾經的女神嫁做人妻,曾經的男神淪為禿頭大叔,然後一邊哀嘆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一邊感嘆為什麼以前的自己不知道珍惜呢。
影片的最後,當柯景騰看著沈佳宜嫁做人妻的時候,也早已沒有了青春歲月裡的衝動!所以幻想中那不顧一切擁吻沈佳宜的場景,最終也只是存在於柯景騰的幻想中而已。
不知道為什麼,這部片子總讓人想起高曉松的那首《同桌的你》,那曲中的歌詞十分應景: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看了你的日記,誰把你的長髮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
青春,或許代表著一種衝動、一種幼稚。
看看片中的柯景騰,為了沈佳宜,他可以拼了命的去學習,只是為了看沈佳宜留披肩發時好看的模樣;也會為了沈佳宜,去創辦拳擊比賽,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男人味,吸引她;也會在地震後的第一時間,仰望星空,問候對方是否安好。
只是這些青春歲月裡的故事,慢慢的變成了我們的回憶,變成了當我們想起時,嘴角那一絲淡淡的笑。
步入社會,或許是對青春的一种放棄。
放棄了曾經不顧一切的衝動,放棄了那些幼稚的行為,懂得了三思而後行,也懂得了「社會需要」。
從此,我們「藏起那些年的大雨、那些年的愛情」,開始流連於這個燈紅酒綠的社會。我們放棄了青春歲月裡的種種,然後感概這個社會已經沒有純潔的愛情,已經沒有下課時,隔壁班走過的沈佳宜。
也從此,青春終將逝去,我們也終將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