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一:來自敵人的致敬
1937年9月7日,是十四年抗戰戰場上,空前慘烈的淞滬會戰的第二十四天,整個淞滬戰場已經打成一片火海,驕橫的日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到處都是炮火轟鳴與兇狠廝殺。但是,剛剛歷經七天惡戰的上海寶山縣城,卻陷入了奇特的寂靜中。
一片斷壁殘垣的寶山廢墟裡,作為佔領者的數千日軍,此刻完全沒了登陸時的囂張狂妄,相反卻在一片震驚之中,默默的為剛剛與他們殊死搏殺的中國軍人斂葬屍骨。斂葬完畢後,震驚整個淞滬戰場的一幕發生了:這些從來嗜血成性的日軍們,竟然整齊的列隊,虔誠的向天鳴槍,向這些剛剛殉國的中華軍人——致敬!
作為亞洲戰場上一支兇殘到滅絕人性的軍隊,在日軍的作戰詞典裡,幾乎從未有「致敬」二字。但是,這場剛剛結束的寶山保衛戰,七天的生死相搏裡,一位中華鐵漢率領的五百熱血勇士,卻終以浴血殉國的悲壯,叫兇殘的他們也誠心折服,虔誠祭奠!
這支勇士軍團,就是國民革命軍九十八師二九二旅五八三團第三營,帶領這支勇士軍團的鐵漢,正是營長:姚子青!
二:客家英雄赴國難
姚子青,字若振,1909年生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一個客家農民家庭。儘管家境貧寒且幼年喪母,但在父親的全力支持下,天資聰穎的姚子青,依然堅持完成了中學學業。純良樸實的家風,還有這片曾誕生過「黃花崗四烈士」的鄉土,更以耳濡目染的薰陶,造就了他一生堅韌勇敢的性情!
也正是從那時起,姚子青確立了浴血終生的理想:以身許國,更在十七歲那年,如願考取了黃埔軍校。入學後的相當長時間裡,戴著厚厚眼鏡每天低調刻苦攻讀的他,一度成了好些同學私下嘲笑的文弱書生。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卻終於叫同學們刮目相看:槍林彈雨的轟鳴間,看似「文弱書生」的姚子青,卻是毫不猶豫的挺身惡戰,而且不管多兇險的作戰任務,他總能用最聰明的方式漂亮完成。
於是,這位有勇有謀的熱血少年,就在北伐戰場上鋒芒初露,十八歲那年在戰場上就任排長,次年北伐戰爭結束後,他轉入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就讀,二十歲畢業後榮升連長。而後又幾次獲得重點培養機會,二十六歲那年正式就任98師292旅583團3營營長,與這支後來書寫熱血偉業的隊伍,從此生死與共!
作為黃埔軍校第六期裡,當時最為仕途得意的青年俊才,袍澤們眼中的姚子青,卻依然是個性情穩重的人物,多少次立功表彰,他卻從沒有自得之色,唯一一次失態,卻是因為一次突發戰事: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正在中央陸軍學院就學的姚子青,聽聞了十九路軍血戰日寇的場面,竟當時興奮得如孩子般手舞足蹈。那一刻熱血迸發的他,更在驚訝的同學們面前立下鏗鏘誓言:以後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也要像這次一樣把他們殺得膽寒!
功名富貴,於他從來如浮雲,抵禦外辱,慷慨赴國難,從那個年歲起,身為軍人,他早已枕戈待旦!
就職營長後,他更像一隻熊熊燃燒的烙鐵,以各種言傳身教,叫每一個身邊的士兵都跟著燃。他擔任營長的第三營,更是九十八師裡出名作戰不用動員的鐵血隊伍!1937年,隨著八一三事變爆發,慘烈的淞滬會戰大幕拉開,原本駐守漢口的姚子青與他的隊伍,也慨然擔當了這場血戰裡,至為兇險殘酷的任務:守衛寶山縣吳淞口炮臺灣!
寶山縣吳淞口炮臺灣,三面臨海易攻難守的防區,卻更是關乎會戰全局的要地。守住了它,也就扼住了長江的咽喉,保住了上海側翼。但日軍的高素質作戰能力與絕對優勢的技術裝備證明,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
臨危受命後的姚子青,更以漢口碼頭告別時,對妻子的一句話,見證了他面對這場戰爭的決心:「如有不測,亦勿悲戚,但好好撫養兒女,孝奉翁姑」。
1937年8月30日,經過馬不停蹄的急行軍,這支滿懷死戰之心的鐵血之師,火速抵達了寶山縣城,在暴露的城池與低矮的土牆間,有條不紊的完成了布防,等待即將到來的,刀山火海般的惡戰!
如前一段所說,這是一場敵我力量空前懸殊,防禦條件極為惡劣的險戰,但在姚子青部剛剛趕到時,戰局又雪上加霜——寶山的南北兩處都已丟失。姚子青部還未開打,就已經落入日軍三面重圍中。淪陷,似乎已是時間問題!
面對這險惡之戰,姚子青早在開戰之前,就率領全營將士,完成了莊重宣誓:「剪滅倭奴兇焰,洗雪國恥,愛我河山!誓與敵不共戴天,誓與陣地共存亡!」
9月1日,淞滬戰場上空前激烈,被許多日本文獻驚嘆為「絞肉機」的寶山血戰,轟然打響!
三:六百將士齊殉國
對於已經在淞滬戰場的血火裡搏殺了十七天的日軍來說,寶山戰役開打時,正是剛剛歷經血戰的他們,十分惱羞成怒的時候。對正處於他們火力覆蓋範圍下的寶山,更是開打就是彈藥傾瀉!二十多架轟炸機輪番轟炸,五十艘戰艦炮火轟鳴,還有三十輛坦克一次排開,囂張的噴吐火舌。立體式的轟炸,幾乎不分晝夜!
但是,當日軍滿以為寶山城已是一片廢墟,他們可以輕鬆收割勝利果實時,迫近寶山城牆的他們,卻立刻遭到中國軍人的迎頭痛擊!不管多洶湧的炮火覆蓋,只要日軍迫近,寶山陣地上,中國軍隊的火力就會劇烈打響。眼看近在咫尺的中國陣地上,橫七豎八倒下大批日軍屍首!姚子青,以他表率的勇敢和獨特的指揮,率領著眾志成城的第三營將士,死死頂住!
甚至9月3日這天,叫日軍抓狂的逆天一幕更發生了:滿以為姚子青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日軍,放心大膽的集中大量軍艦坦克飛機,與兩千日軍一線平推,打算將寶山城徹底碾平。誰知卻突然挨了姚子青一記悶棍:一支第三營突擊隊,竟神奇出現在了日軍金家宅和寶山外圍,逮住日軍就是一陣痛打。就連日軍平日無比自豪的肉搏戰,這下都吃了血虧。僅全家巷一地,就扔下了二百多具日軍屍首!
就這樣,一直自詡戰鬥力和裝備絕對優勢的日軍,面對一個易攻難守,幾乎唾手可得的寶山陣地。卻在中國營長姚子青,還有他麾下這五百多名鐵血男兒面前,竟然碰的頭破血流。開打超過三天,依舊寸步難行!
但是,如果說在9月4日之前,姚子青部還有全身而退的機會的話,伴隨著三天裡一場場浴血阻擊,不停增兵的日軍,已經徹底切斷了寶山城與外界的增援撤退通道。姚子青和他的勇士們,已經成了被重重圍困的孤軍。險惡之戰,至此已是絕境之戰!
就在這絕境面前,明白全營處境的姚子青,給旅部發了最後一份電報:一息尚存,戰鬥到底!
然後,就是絕境面前,全營將士一如既往的死戰。拼紅了眼的日軍,已經不再講戰略戰術,就是用絕對優勢的人員火力硬砸!9月5日起,日軍開始了暴風驟雨般的全面衝擊,炮火轟炸空前猛烈,數千日軍連續發起多次瘋狂衝鋒。僅僅是當天中午後,姚子青麾下連排級軍官就已陣亡九人,全營五百將士人人帶傷。一道悲壯的命令更是貫徹全營:連長如果犧牲,排長接替指揮,排長如果犧牲,班長接替指揮,班長如果犧牲,老兵接替指揮。姚子青如果犧牲,連長接替!
這道悲壯命令下,突入寶山城內的日軍部隊,再度遭到劇烈重擊,哪怕日軍的硫磺彈,已經把寶山城區燒的一片火海。烈火熊熊間,傷痕累累的中國軍隊們,依然用各種方式頑強抵抗。甚至面對日軍坦克的兇猛碾壓,很多戰士們捆滿手榴彈衝上去,劇烈的爆炸聲裡與日本坦克同歸於盡。這支只剩三門迫擊炮和二十多支輕機槍的隊伍,殺到只剩一百多人,卻再次奇蹟般打退日軍。連日本六十八聯隊長也身受重傷,幾乎抬下戰場!
但是戰局,依然無法扭轉!
當慘烈的血戰持續到九月七日時,日軍終於潮水般湧入了寶山城區,彈盡糧絕的姚子青,率領著全營僅剩的二十多名勇士,與日軍進行了最後的慘烈肉搏戰,全數壯烈殉國。殺至最後的姚子青,全身多處中彈,卻依舊搏殺不止。直至愴然倒下前,留下人生最後的高呼!
「弟兄們,殺身成仁,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
寸土寸血的寶山大戰,就在姚子青最後一句黃鐘大呂般的呼喝裡,悲壯落幕!第三營全體官兵,近六百名只有簡易迫擊炮和老式步槍的中國士兵,在鐵漢姚子青的率領下,浴血阻擊日軍八晝夜,叫擁有飛機軍艦火炮且兵力絕對優勢的日軍,付出更加慘重的傷亡。即使放在整個二戰戰史上,這壯烈一幕,也是不可思議的奇蹟!
創造這個奇蹟的,就是一個叫姚子青的鐵漢,和他慷慨擔當,至今生生不息傳承的中華鐵血精神!
以生命書寫偉大的姚子青和六百勇士們,也從此得到了永恆的紀念。1938年3月,延安各界隆重舉辦的悼念儀式上,姚子青的英雄事跡,就被毛澤東稱讚為「崇高偉大的模範」。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正式追認姚子青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姚子青更被民政部列入全國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英雄從未離去,依然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傳承,默默守護著今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