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電影《八佰》和《捍衛者》哪部更真實?18軍戰場表現好於88師

2021-01-09 網易

2020-08-23 15:58:08 來源: 軍史縱橫

舉報

  就戰鬥的慘烈程度和戰爭史實而言,《捍衛者》要比《八佰》客觀和真實許多,這兩部戰爭電影都是以1937年淞滬會戰為背景的,所不同的是分別描繪了寶山戰鬥和四行倉庫戰鬥,參戰的也都是中央軍精銳,前者為「土木系」老本第18軍第98師292旅583團第三營,後者為「德械師」第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雖然都是營級戰鬥規模,但是從進程和結果來看,《捍衛者》所反映的寶山戰鬥其實要慘烈和悲壯的多。

  

  姚子青劇照

  首先是戰場位置,寶山縣城是日本陸軍「上海派遣軍」增援海軍陸戰隊實施登陸的必經之地,並且是無險可守的海岸地帶,日軍可以集中海軍大口徑艦炮、轟炸機和裝甲部隊,進行肆無忌憚的轟炸和掃射,這樣的火力密度和強度,對一個營的中國守軍來說,那簡直是滅頂之災。所以第18軍的這個營,所處的戰場環境要比88師那個營固守的四行倉庫殘酷的多,因為後者與公共租界僅一河之隔,日本人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炮直接轟擊,而在輕武器對射中,抗日軍隊其實並不吃虧。

  寶山這座江南小城,位於吳淞口和川沙之間,日本陸軍如想把登陸點連成一片,則寶山是必取之地,所以在淞滬會戰第二階段,它率先遭到日軍第3和第11師團的夾擊,中國軍隊原守軍第6師遭到重創後棄城,換句話說,一個整師都不能守住它。其後陳誠嚴令夏楚中第98師奪回寶山:「寶山不下,提頭來見」,這個黃埔一期生用幾乎一個整旅的犧牲才將日軍逐出恢復陣地,戰鬥之慘烈可見一斑。

  

  捍衛者劇照

  雖然縣城奪了回來,第98師也無力再戰,並且寶山只是座彈丸小城(遠沒有今天寶山區那麼繁華),不可能駐守太多的兵力,所以夏楚中只好留下一個營作為警戒部隊,師主力則撤下去整補。而就在胡宗南第1軍奉命來援的空檔期,日軍對寶山發動了更為瘋狂的進攻,在寶山戰鬥中,日軍精銳第3師團得到了30多艘海軍艦艇的支援,還有獨立戰車中隊、獨立炮兵聯隊的火力加持,所以黃埔六期姚子青少校所率領的500多人,面臨的壓力遠遠超過四行倉庫保衛戰,因為這是純粹的野戰。

  然後是戰鬥堅持的時間,由於援軍不及,姚子青營從1937年9月1日到9月8日整整硬抗了日軍八天,以不滿編的500多人(之前恢復寶山時有一定傷亡)抵抗日寇第3師團主力第68聯隊的進攻,兵力至少相差六倍,火力乾脆要弱於對手幾十倍。而四行倉庫保衛戰實際只打了四天,10月27日奉命堅守,謝晉元率部10月31日就撤了,苦戰時間剛好差了一半。

  

  八佰劇照

  再然後是戰鬥的慘烈程度,僅1937年9月5日這一天,日軍第68聯隊就發起了四次進攻,不僅有陸海空的猛烈火力掩護,鬼子還向城內發射大量硫磺彈,遂使寶山一片火海,房屋盡被燃燒毀壞,姚營只能依靠戰壕和殘垣斷壁進行殊死戰鬥,期間還有慘烈的肉搏戰。而四行倉庫則是堅固異常,加上日軍不敢動用重火力,守軍居高臨下點殺鬼子,防禦起來要從容得多,《八佰》為了藝術效果,其實對戰鬥場面有所誇大。

  最後當然是戰鬥結果,寶山戰鬥打到最後,姚子青營戰鬥兵已經傷亡殆盡,姚少校下令:「所有勤雜人員,包括架線員、炊事員、傳令兵,一律到前沿陣地去」,即便如此也僅剩100餘人,而戰至9月7日,姚營全部倖存戰士還剩30餘人。歷經八天血戰,佔據絕對火力優勢的日軍傷亡達到600餘人,聯隊長鷹森孝大佐也被擊成重傷,而583團第三營500餘人上至營長下至士兵全部戰死,被譽為「田橫五百死士」。

  

  八佰劇照

  相比之下,守衛四行倉庫的謝晉元部戰鬥傷亡只有25人,加上撤退期間的損失,到達公共租界的仍然有355人,戰損率不足15%,與姚營100%的犧牲自不可同日而語。並且88師的這個營斃傷日軍數量也比較有限,某科的介紹是200多,其實達不到此數,所以跟姚營的戰果比較,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

  那麼為什麼四行倉庫保衛戰更加出名呢?無它,主要是因為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區,戰鬥打響後對於僅一河之隔的萬千市民和西方人士來說,簡直就是「現場直播」,所以很快成為關注的焦點和記者們的素材。而寶山當時屬於上海偏遠郊區,市民只聞槍炮聲響,卻並不知道戰鬥的殘酷程度,如果人們有機會到寶山現場觀戰,估計嚇尿的絕不是一個兩個。

  

  八佰劇照

  所以結論就很清晰了,儘管兩部電影都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是《捍衛者》更接近於真實的戰史,不過是因為小成本製作,所以知名度不如《八佰》而已,如果有好的導演、大的投入、大牌演員,用寶山戰鬥的歷史拍出來一部《五佰》,恐怕其震撼程度遠大於《八佰》。關於國軍抗戰的歷史,現如今的認識和評價在走兩個極端,要麼惡貶,要麼海吹,其實均非成熟的歷史觀,而《八佰》在這方面當然要虛無得多。

  儘管老蔣以下的高級將領執行的是片面抗戰的方針,大多數仗打得也比較窩囊,但是黃埔生的國家和民族觀念之強,仍然值得稱道,他們也是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中堅力量,類似於謝晉元中校、姚子青少校、楊瑞符少校這樣的基層軍官,堪稱民族英雄。

  

  劇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八佰》的背後,推薦五部正面戰場國軍抗戰的影片
    文 | 李嘯天一波三折之後,《八佰》終於上映了。作為一部提振國民士氣的影片,《八佰》目前最大的作用是用來提振因疫情而瀕於困境中的院線行業。大家都期望《八佰》的票房能夠達到10億以上。才算能夠起到為電影院線注入強心針的作用。目前來看,《八佰》有望完成這一任務。據點播觀影的第一波反應,《八佰》的口碑總體來說還不錯。
  • 【影視題材】十二部展現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
  • 中國戰爭電影編年史1:十二部抗戰正面戰場題材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 和《八佰》一樣的勇士:相對於四行倉庫戰鬥,血戰羅店更顯悲壯
    很多軍迷或者電影愛好者一直期盼的電影《八佰》終於不再跳票,即將要登上大螢屏,電影中淞滬會戰背景下四行倉庫的400勇士擋住了數倍於己的日軍,雖然戰役的規模相對較小,但這一仗也沉重的打擊到了侵略者的氣焰,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的力量,也極大的鼓舞了抗戰軍民的士氣。
  • 從《八佰》的八百壯士到《捍衛者》的姚子青營,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近上映的《八佰》在網上被炒的熱火朝天,被眾多網友評為「史上最精彩的戰爭片」。這是一部根據淞滬會戰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背景而改編的電影,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一其實,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激烈。
  •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全
    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全導語: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演習,當晚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後,八年抗戰開啟。下面勵志故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家快來看看吧。
  • 中國戰爭電影編年史1:抗戰正面戰場篇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 電影《捍衛者》首映 致敬抗戰老兵
    《捍衛者》首映禮現場正值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淞滬會戰爆發80周年以及「九一八」事變86周年之際,電影《捍衛者》於昨日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廖希攜主演白恩、赫子銘、呂星辰、王璐、宋撼寰、曉凡、李安等集體亮相,電影聯合發行方大地時代電影發行(北京)有限公司發行負責人餘玉三、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也應邀出席。
  • 《八佰》:和平年代的人們,欠真實的歷史一張電影票
    據管虎自己說,他從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對抗戰的歷史感興趣,由於他的父親管宗祥(現年98歲的著名演員)很早就加入了八路軍,管虎從小就是聽著父親講的打仗的故事長大的。當他開始學電影之後,自然會想要把那些故事影像化,其中就包括四行倉庫保衛戰。雖然都屬於抗戰題材,但是管虎的這三部電影在形式和表現手法上卻大相逕庭。
  • 《八佰》真實遠比電影更慘烈
    電影院復工之後,相信最近大家都被電影《八佰》刷了屏。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國軍士兵的故事。然而真實的戰爭遠比任何電影特效都慘烈,當時的中國大地處處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中日戰爭自古以來就有,近代則是從甲午海戰開始糾葛不斷。1937年78月7日日本製造的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而在盧溝橋事變之前日本已經全面佔領東北建立滿洲國,以求擺脫國內經濟困境和政治危機,並想稱霸世界。
  • 談談電影《八佰》中的一些軍事細節
    該片確實不負廣大影迷與軍事迷的期待,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戰爭電影。電影在軍事道具採用上,可以說是相當到位,軍事細節也非常的認真注意,。當然作為死軍迷還是在這部出色的作品裡努力找到些瑕疵。下面就簡單談談《八佰》中的一些軍事細節問題。首先,從中日雙方的軍服來看,已經算是在近年來最接近外觀還原的。國民革命軍88師作為德式調整師,裝備了M35 鋼盔。
  • 電影《八佰》中的德械師究竟是什麼?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值得敬佩
    想必很多讀者都看過管虎的戰爭巨製《八佰》,這部電影導演寄予厚望,而馮小剛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的開路先河。雖然電影上映以來有很多的評價,但是有一點是無可置疑的,這部電影確實是影院復工後,最為火熱的國產電影。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沒有看懂《八佰》?那就更應該看看這部紀錄片了
    ,輾轉中國臺灣、日本、上海等地,不僅親訪已是耄耋之年的參戰老兵,更有資深學者分析實時戰況,嚴謹、專業的還原了淞滬抗戰。而《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抗戰的最後一次戰役。日本以此為藉口往上海增兵,中央軍的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則奉命調遣陸軍第87師、88師趕往上海。
  • 《八佰》只是一部抗戰神片,更慘烈的是這場戰爭
    《八佰》最致命的弱點不在於導演,也不在於劇情,而在於史實。這是一部基於歷史事實改編的電影,講的是國軍第88師254團第1營保衛四行倉庫的戰鬥。當時的國民政府已經放棄上海,蔣介石勒令88師254團堅守四行倉庫,打一場表演戰。蔣介石希望通過這場戰鬥,讓英美媒體能夠看到,並傳播到英美世界,來博取英美政府和國際社會的同情和幫助。但254團團長謝晉元不忍讓一個團的官兵全部死在四行倉庫中,只留下了一個營。
  • 八部淞滬會戰題材抗戰電影,有一部你肯定看過
    受不同年代政策的影響,至今淞滬會戰題材的抗戰電影尚有八部,筆者今天就來逐一介紹(不包括尚未上映的《八佰》),其中有一部想必絕大部分中青年觀眾都看過。1、保衛我們的土地(1938,民國)本片由史東山執導,被譽為戰時第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時間跨度較大,講述原籍東北的主人公劉山一家,在九一八事變後,來到南方小鎮洛店(羅店)生活。
  • 《八佰》封神!為何更悲壯的《捍衛者》無人問津
    《八佰》點映五天,票房突破1億元,無疑是今夏暑期檔當之無愧的票房黑馬。有人預測,隨著《八佰》的正式上映,最終很有可能會突破《哪吒之魔童降世》49.34億票房,穩坐國產電影第二把交椅。《八佰》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除了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宣傳之外,電影本身所講述的故事也足夠吸引觀眾。
  • 《八佰》壯士的抗戰 不只是八百壯士的抗戰
    ,謝晉元副團長率領的88師524團1營總計423人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堅守四行倉庫七天,把蔣介石要求的「表演戰」硬生生地打成了讓全世界都能看見的硬仗惡仗,最後在按照命令退入租界,他們的勇氣和意志絕對值得稱道並為青史所載。
  • 寫在《八佰》上映之前,八十八師的弟兄們後來都去哪了
    電影《八佰》預告片電影《八佰》劇照,頭戴M35鋼盔的國軍八十八師的戰士8月21日就將上映一部國產戰爭電影——《八佰》,這部本該去年上映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