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預告片
電影《八佰》劇照,頭戴M35鋼盔的國軍八十八師的戰士
8月21日就將上映一部國產戰爭電影——《八佰》,這部本該去年上映的影片,因為諸多原因,一直延遲到如今,我相信導演管虎和製片人們,在決定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應該已經意識到會有諸多困難。影片講述的故事,是以1937年的淞滬會戰為背景,當時日軍從金山衛登陸,包抄國軍背後,堅守上海三個月的國軍,被迫全線撤退。而負責斷後的部隊,就是影片中的「八百壯士」,他們是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1營的四百多名戰士,對外號稱八百人,這也是該片名為「八佰」的由來。「八百壯士」所在的八十八師,是國軍少有的幾支德械部隊,為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之一。八十三年前的8月13日,中日在淞滬爆發了抗戰中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八十八師在這次會戰,真正做到了第一個到場,最後一個離開,而最後離開的,就是影片中的「八百壯士」。這樣一支王牌部隊的弟兄們,按理說應該像74軍那樣,在抗戰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是翻開抗戰的時間線,八十八師所佔據的時間並不多,為什麼?八十八師264旅少將旅長黃梅興,淞滬會戰中第一個陣亡的國軍高級將領
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的第二天,八十八師264旅少將旅長黃梅興將軍就犧牲了,他是黃埔一期,徐向前和陳賡的同學。他也是淞滬會戰中第一個犧牲的國軍高級將領。此後八十八師一直堅守閘北陣地,堅持時間貫穿整個淞滬會戰,長達七十六日,部隊傷亡慘重,兵員前後補充過五次,後來的補充兵都是剛上戰場的新兵。10月26日,大場陣地失陷,上海市區內已無險可守。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認為,倘若八十八師全師繼續留守上海,最終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因此向第三戰區副司令顧祝同爭取到僅留下一個團死守斷後的命令。孫元良將「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親手交給了524團中校團附謝晉元,命他率部死守四行倉庫,也就是影片《八佰》的故事。國軍的ZB26輕機槍陣地
八十八師這些弟兄們的英勇,不僅僅限於「八百壯士」。淞滬會戰結束後,八十八師退守南京,隨即參加了慘烈的南京保衛戰。他們負責守衛南京城南的中華門和雨花臺,而雨花臺,是日軍王牌第6師團重點攻擊的地方。八十八師一直堅守到12月12日上午,日軍出動飛機和重炮連續猛轟八十八師陣地。防守雨花臺右翼陣地的262旅旅長朱赤組織敢死隊與日軍對戰。1小時後,百名敢死隊員僅剩4人,朱赤將軍身中彈數彈,堅持至11點的時候,壯烈殉國。高致嵩率264旅與日軍來回拼殺,也傷亡慘重,戰至最後,只剩下不足500人,高致嵩的右耳也被日軍咬掉。最終,日軍攻佔雨花臺陣地,262旅和264旅的將士盡數戰死,高致嵩將軍亦犧牲殉國。高致嵩是在黃梅興將軍犧牲之後接手的264旅,和朱赤都是黃埔三期。根據日軍第6師團戰史記載:「高致嵩怒目圓睜,雖死而目光如炬,周身彈片無數,左懷握步槍,右手猶握未擲出手榴彈。」很多人因為八百孤軍而稱謝晉元為謝團長,而不知524的團長韓憲元,也是一位英雄人物,他最後和朱赤、高致嵩兩位旅長一同犧牲在了南京雨花臺。犧牲在雨花臺的262旅旅長朱赤、264旅旅長高致嵩、524團團長韓憲元
南京保衛戰中,八十八師陣亡旅長2人、團長3人、營長11人,連排長傷亡十分之八,第88師戰前約6000餘人,戰後僅500人歸隊,重新組建的八十八師也幾乎沒有了原來的老兵。記住這些人
長河滾滾東去,餘音縈繞耳畔。記住他們吧,這些八十八師的弟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