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集團第九個「10億歐元品牌」為什麼是理膚泉?

2020-12-20 騰訊網

CBO記者彭適

高端美妝布局漸趨成熟後,歐萊雅集團增長最快的活性健康化妝品業務,成為其在中國市場的又一大突破口。隨著理膚泉全球銷售額首次破10億歐元,歐萊雅集團正在迎來新紅利。

點擊播放 GIF 0.1M

擁有一個抗經濟周期且能突破性增長的超級品牌,是每個化妝品集團的追求。

歐萊雅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理膚泉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7億元),增速超40%,成為歐萊雅「10億歐元俱樂部」的第9個成員,與巴黎歐萊雅、卡尼爾、美寶蓮、歐萊雅專業美發、蘭蔻、YSL聖羅蘭美妝、阿瑪尼美妝、科顏氏一起站上第一梯隊。

這其中,中國市場所做的貢獻不言而喻。1928年誕生,1989年被歐萊雅收購,理膚泉為什麼能夠近年來持續性增長並在2019年「登頂」?品牌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路徑,就是答案。

01

多渠道並行下電商「添翼」

積極拓展電商渠道,是理膚泉乃至整個歐萊雅集團在這個美妝「快時代」做出的最重要選擇之一。

理膚泉在登陸中國市場之初,參照了歐美市場的成功模式,首創了藥房化妝品零售的模式。這期間,藥店和專業醫學渠道成為理膚泉銷售的主要渠道。而後,隨著消費市場轉型升級,理膚泉又逐漸加大了百貨公司專櫃和個人護理品渠道健康護膚品類專區的投入。2017年,理膚泉又開啟母嬰渠道,成為歐萊雅集團進攻母嬰市場的首推品牌。

近些年,理膚泉則積極拓展電商渠道,並不斷加大在電商的資源投入。《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搜索發現,理膚泉目前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主流電商平臺均有銷售。在天貓,品牌官方旗艦店粉絲數已超過308萬。在京東自營店鋪,銷量最高的單品評價數已超過27萬條。

根據歐萊雅集團財報,理膚泉所在的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2019年在電商渠道的增速超55%。與電商平臺的深度合作,也從產品研發、營銷、消費者數據等方面反哺著理膚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快速做出決策。

02

爆款產品多,但不「雜」

產品「多」而「雜」,是不少本土護膚品牌的通病。這種現狀從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本土護膚產品產能同質化,從而無法形成差異化的品牌形象。

理膚泉品牌誕生於1928年,但在此之前,Thermes de La Roche-Posay(理膚泉溫泉水療中心)在1921年就已建立,是「歐洲首個專門治療皮膚疾病的溫泉中心」。根據公開資料,這裡的溫泉水具有消炎、癒合和舒緩的特性。而理膚泉品牌的產品配方,正是採用溫泉水。

在成分背景與科研的加持下,被歐萊雅收購的30年時間裡,理膚泉形成了「豐富且聚焦」的差異化產品矩陣。

聚焦體現在理膚泉對「問題肌膚」的專注。其產品涵蓋的肌膚類型,分為敏感、油性及痘痘、乾燥、受損、老化五大類,一定程度上都屬於「問題肌膚」。

從問題肌膚需求出發,品牌形成了舒緩噴霧、清痘淨膚、防曬隔離、特安舒護、B5、溫泉活化、營潤身體、男士、孕婦等豐富的產品系列。在這些系列分支下,誕生了舒緩調理噴霧、B5多效修復霜、K+精華乳、安心霜、視黃醇眼霜、小哥小防曬等明星爆品。

這種產品邏輯,讓理膚泉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專業護膚品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產品主打成分功效的同時,中端價位也被不少消費者認為性價比高。

03

「內容專業」的數位化營銷

對於專業護膚品牌而言,和大眾、時尚類美妝品牌不同的一點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反而是競爭優勢之一。但這不意味著理膚泉沒有面臨「煥新」的挑戰。

除了產品的推陳出新,理膚泉近年來還積極擁抱數位化營銷。比如嘗試無人店、派樣機,甚至人工智慧的肌膚檢測工具等。

2017年底,理膚泉與阿里巴巴雲零售事業部合作推出的噴霧「無人店」首次亮相杭州。僅僅2天時間,這臺販賣機售出噴霧數百隻,相當於理膚泉線下門店同時期銷量的數倍。

去年8月,「理膚泉艾菲卡人工智慧痘痘檢測」智能應用在其天貓官方旗艦店上線。消費者跟隨指示拍照後,艾菲卡痘痘檢測將對其皮膚狀態進行分析。檢測完成後,該應用會根據消費者的痘痘等級,為其提供專屬的皮膚護理方案。

歐萊雅中國副總裁兼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總經理陳旻在接受《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該應用上線近兩周,就收穫近30000名消費者反饋。理膚泉也從這些數據中,得到了一份品牌消費者畫像。這些愛嘗鮮的消費者呈現出年輕、活力、理性的特徵,他們的生活方式現代化、節奏快。

相較而言,專業護膚品牌的數位化營銷更加重視內容的專業性。這背後,歐萊雅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還設有一個非常「獨特」的部門——醫學教育部。基於專業理論,品牌還持續和社媒平臺、健康達人、護膚KOL、皮膚科學專家以及明星合作,開展線上直播和皮膚健康視頻諮詢等。

04

有互動的「黑科技」

過去幾年,理膚泉還一直在大膽探索「黑科技」。這種「黑科技」並非玩玩概念而已,而是更看重與消費者的互動。

2016年,理膚泉UV紫外線感應貼MyUVPatch登陸中國市場,被稱為美妝行業首款「紙聯網」穿戴設備,打破了專業護膚品的傳統產品格局,向為消費者輸出「護膚方案」升級。

2018年,理膚泉發布了My UV Sense——首款無電池可穿戴電子紫外線檢測儀。該設備最多能存儲3個月的數據、顯示長期的照射趨勢並即時更新,並可放置在大拇指指甲上,從而獲得最理想的日光照射,穿戴時間也將從My UV Patch的幾天增加至數周。

2019年,理膚泉推出My Skin TrackpH——首款可測量皮膚pH值的可穿戴微流控傳感器。能通過微型渠道網絡從皮膚毛孔中捕捉微量汗液,這款可穿戴設備能夠在15分鐘內提供準確的pH讀數。在其問世之前,測量皮膚pH值,都要使用堅硬的電子設備,或是需要大量的汗液樣本,但My Skin Track pH通過捕捉極微量的汗液,便能生成準確的讀數。

去年,歐萊雅集團提出了想要成為「全球首家美妝科技公司」。當下,美妝行業越來越趨於科技化,從而幫助消費者從美妝中獲得更多價值。藉助增強現實、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眾多技術,更多品牌試圖讓護膚產品的運用效果最大化。

05

超40%增速背後,下一個「10億歐元品牌」會是誰?

在社交平臺和美妝垂直類應用的推動下,消費者不僅愈發理性專業,還有「全民成分黨」的趨勢。這讓專業科研護膚品牌如雨後春筍,也將進一步推動專業護膚品市場如此前高端護膚品般迎來井噴式增長。

「中國的專業科學護膚品類發展正處於一個蓄力加速的發展階段,就人均消費量和美妝市場份額來說,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高達10倍的增長空間。」陳旻曾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其中最關鍵的驅動因素就是新興消費者的護膚需求與理念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者開始尋求更加健康、安全、高功效特點的護膚產品。

事實正如他所言。2019年,歐萊雅集團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排除匯率等因素影響,同比增長17.1%,成為該部門「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除理膚泉外,適樂膚、修麗可、薇姿的增速也均超40%。就在剛剛過去的2月,疫情影響之下,修麗可仍拿下了天貓護膚類目店鋪月度業績排名第一。

或許不久的將來,下一個躋身歐萊雅集團「10億歐元俱樂部」的品牌還將誕生於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

Proofreader 校對 | 周茹霜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四大歐洲奢侈品股一周蒸發2700億;歐萊雅集團旗下已有9個品牌...
    ;維格娜絲母公司錦泓集團股價累計上漲13.5%,市值約為20億元;男裝集團紅豆股價累計上漲10%,市值約為108億元;GXG母公司慕尚集團股價上漲5%,市值約為67億港元。 最大輸家是美國休閒運動鞋履品牌Crocs,股價累計大跌28%,市值約為18億美元;美國服飾品牌Guess股價累計下跌24%,市值約為10億美元;網紅電商集團Revolve股價累計下跌23%,市值約為11億美元;梅西百貨股價累計下跌18.5%,市值約為40億美元;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團股價累計下跌16%,市值約為64億美元。
  • 十一「黃金周」在即,歐萊雅攜10餘品牌集中上新
    CBO 記者 楊雪玲 為支持今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開展,歐萊雅中國集結旗下四大部門10餘品牌全力配合,繼上半年接連推出3家全球、亞太及區域首店後,剛剛又正式揭幕了巴黎歐萊雅沙龍專屬全球首家旗艦沙龍。
  • 一圖讀懂「蘭蔻何韻詩」事件帶來幾個億影響
    一圖讀懂「蘭蔻何韻詩」事件將給歐萊雅集團帶來多少個億的影響蘭蔻母公司歐萊雅集團股價暴跌受英國脫歐公投影響,整個歐洲股市都在下跌,法國cac40指數連續下跌五日,蘭蔻的母公司歐萊雅集團股價也跟著暴跌歐萊雅集團股價從6月7日168.80歐元開始下滑,連跌3日,10日收報163.40歐元,導致歐萊雅集團至少蒸發了25億歐元,約合185億人民幣。
  • 出價30億收購J姐品牌,歐萊雅在急什麼?
    1928年至今,歐萊雅都在買什麼品牌?來源 | 聚美麗作者| 汪 薇根據Celebrity Net Worth報導,美妝博主Tati Westbrook透露,此前Jeffree Star曾拒絕歐萊雅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的收購報價。
  • 歐萊雅集團宣布收購日本護膚品牌TAKAMI
    同時,歐萊雅集團還與Takami醫生續籤了一項長期品牌授權協議,並與他在東京的Takami診所籤署了相關合作協議。該收購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完成。高端護膚品牌及角質護膚專家Takami品牌創立於1999年,源自東京表參道區的兩家著名專業Takami皮膚科和美容診所。Takami品牌以其標誌性的肌底代謝美容精華而聞名,該美容精華被亞洲女性稱為「小藍瓶」。
  • 阿里與復星參與競購The Body Shop 估值或低於8億歐元
    目前Jimmy Choo的估值約為10億英鎊。      復星國際是是一個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業務橫跨時尚和零售業,也是國際上最知名的法國度假集團Club Med的持有人,截止至目前,復星國際的海外時尚投資包括在2011年出資8458萬歐元獲得希臘品牌Folli Follie 9.5%的少數股權;2013年,復星國際成為美國女裝品牌St.
  • 歐萊雅,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原來有這麼多產品!
    化妝品是我們追求美和健康的路上必須品,化妝品的種類和品牌也日益增多。在這麼多化妝品品牌中,有10個最頂尖化妝品品牌,它們的產品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化妝品,我們一直在使用,但卻不知道它背後的品牌。
  • 最前線|繼代理Prada後,歐萊雅又收購嬌韻詩兩大香水品牌
    在各大歐美品牌將香水生產線改產洗手液的當下,歐萊雅集團還是如期完成了對Mugler和Azzaro兩大香水品牌的收購。法國當地時間3月31日,歐萊雅集團宣布完成了對香水品牌Mugler和Azzaro的收購。
  • 早報|歐萊雅集團CEO將於明年退休;LVMH罕見削減股息;Dior聯名運動...
    在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LVMH銷售額同比下跌15%至106億歐元,是近10年來的首次下滑,但優於此前預期的20%跌幅。核心的時裝與皮具部門表現最抗跌,收入減少9%至46.43億歐元。延伸閱讀:深度 | LV、Dior等頭部奢侈品牌最抗跌,LVMH時裝皮具部門第一季度收入僅下跌9%02歐萊雅集團CEO將於明年離職 接班人或從內部提拔全球最大美妝集團歐萊雅董事長兼執行長Jean-Paul Agon宣布將於明年任期屆滿時離職,並希望集團在內部提名接班人。
  • 香港預計到6月將關閉5200家門店;歐萊雅集團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
    LVMH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銷售額同比下跌15%Louis Vuitton母公司LVMH昨日發布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業績,該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15%至106億歐元,是近10年來的首次下滑,但優於此前預期的20%跌幅。
  • Nike欲售旗下運動品牌Hurley 歐萊雅三季度增長回升
    截至2019年4月28日,品牌收入高達1920萬英鎊,2019財年的創紀錄收入總額為9290萬英鎊(合計1.199億美元)。Radley在達拉斯開設了辦事處專門管理美國業務,這也推動了美國市場銷售份額的增長,為集團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營收。
  • 歐萊雅關停潔面儀品牌科萊麗,美妝科技產品為什麼不好賣了?
    來源:一財網歐萊雅集團將於9月30日起停止運營旗下美妝科技品牌科萊麗的業務。根據歐萊雅集團向《第一財經》提供的官方回復顯示,「近年來,隨著美容儀市場的不斷發展,競爭愈加激烈。要做強我們產品組合中僅專注於美容儀器這個細分市場的品牌,需要巨大的投資。 儘管我們始終堅信「增強美妝「是未來成功的關鍵,但在當前背景下,我們希望專注於我們的核心業務並在歐萊雅現有品牌組合中開發可能的設備。」
  • 2020全球最有價值的50個化妝品和個人護理品牌
    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2020全球最有價值的50個化妝品和個人護理品牌」排行榜(COSMETICS 50 2020)。
  • 讓王菲代言赫蓮娜,歐萊雅能奪回高端市場主導權嗎?
    而作為歐萊雅集團旗下定位頂級護膚品牌的赫蓮娜,雖然近幾年推出的綠寶瓶和黑白繃帶系列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跟蘭蔻這樣的「10億歐元俱樂部」成員相比,生意體量還相差很遠。可是僅僅依靠蘭蔻,歐萊雅已經很難抵擋來自各大競爭對手的全方位施壓。
  • 歐萊雅中國CEO評價2019高增速:難以置信 疫情後反彈更強勁
    2019年歐萊雅中國增速超35%,點名表揚5大品牌根據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安鞏在2月份的董事會會議所言,2019年歐萊雅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0%,取得了自2007年以來的最佳表現,標誌著這個10年完美收官。具體來看,所有事業部均實現增長。
  • ...歐萊雅與阿里巴巴聯合發布全球首個移動端人工智慧痘痘檢測應用
    2019年5月17日,法國巴黎——在巴黎Viva Technology科技展上,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布了全球首個針對痘痘問題的移動端人工智慧檢測應用——理膚泉艾菲卡痘痘檢測(EFFACLAR SPOTSCAN)。
  • 歐萊雅的騙局:一家披著美妝外衣的數位技術公司
    其實還有許多知名品牌同樣歸屬於歐萊雅集團,比如: 蘭蔻、科顏氏、喬治·阿瑪尼、聖羅蘭美妝、 碧歐泉、法國歐瓏、植村秀、郝蓮娜、科萊麗、 羽西、美即面膜、美寶蓮紐約、巴黎卡詩、薇姿、理膚泉、美國修麗可…… 從大眾到高檔,從進口到國貨,歐萊雅建立了一個覆蓋全網的品牌矩陣。
  • 曾經的面膜第一品牌美即在屈臣氏全面下架 歐萊雅回應稱是品牌戰略...
    美即曾經是中國面膜市場數一數二的品牌,它的成功也與屈臣氏分不開。在大部分面膜品牌都以盒裝售賣,主打一周使用不超過兩次的時期,美即面膜就在屈臣氏率先施行了單片售賣的模式。統一為8元左右的定價,方便消費者自由搭配購買抗皺、美白、補水等15個不同功能的面膜。這種將面膜快消化、大眾化,強調自主搭配的售賣方式,在強調專業美容保健零售的屈臣氏獲得了成功。
  • 不扒不知道 原來這9大歐洲化妝品牌在中國這麼牛
    巴黎歐萊雅至少在中國市場最牛的不是染髮劑,而是護膚和彩妝。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巴黎歐萊雅在中國已經奮鬥了19個年頭。在中國市場裡,平均每秒鐘售出9支巴黎歐萊雅產品,每4個人就有1人在使用巴黎歐萊雅產品。第一護膚的位置早就坐的穩穩噹噹。據歐萊雅集團透露,在2012年時,巴黎歐萊雅已經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美妝品牌。
  • 歐萊雅在中國市場再打出一張王牌,Urban Decay上線天貓
    多年來,果敢獨立、勇於嘗試成為了品牌的DNA。從產品革新、產品包裝到產品命名,這種特有的Urban Decay風格一再顯現,令全球彩妝迷為之傾倒。而這些品牌特點,亦成為虜獲千禧一代和歐萊雅集團的重要原因。2012年,品牌大熱眼影盤Naked 2發布後不久,歐萊雅集團就收購了衰敗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