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白鹿原》的人可能都會被它開篇的第一句話所震撼,畢竟這樣的一句話不是誰都能說出的。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這短短的21個字,竟包含了白嘉軒這一生的情感糾葛,而這21個字也就註定了白嘉軒這一生的不平凡,也註定了《白鹿原》的不平凡。
但是我卻認為它的最後一句話才是最精彩的,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結局。
「天明時,他的女人鹿賀氏才發現他已經僵硬,剛穿上身的棉褲裡屎尿結成黃蠟蠟的冰塊……」
雖然這句話很有畫面感,但是他所代表的的是一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社會現實,讓我們知道原來鹿子霖最後是」不得好死「的。
小說刻意安排了以白嘉軒的「豪壯」開頭,以鹿子霖的「惡死」結尾。
在陳忠實的筆下,白嘉軒和鹿子霖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的代表赫然躍然於紙上。
一個本分,一個鑽營;一個正直,一個風流;一個顧全大局,一個貪圖小利;一個以德報怨,一個睚眥必報;當然最後二人的結局也是涇渭分明。
一個雖然被打折了腰杆,卻堂堂正正地活了許多年;另一個雖然毫髮無傷,卻瘋瘋癲癲地不得善終。
在《白鹿原》的卷首引用了巴爾扎克說的一句話: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而陳忠實的《白鹿原》,就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這本書一共50萬餘字,是以陝西中關地區的白鹿原裏白鹿村為背景,故事寫了半個多世紀的變化。
它既是一部民族的苦難史,也是一部民族的心靈史。
而《白鹿原》的出版也完成了陳忠實創作一本可以放在棺材裡枕的書這個願望。
為了完成這本書,光查閱和準備資料就用了2年,資料堆滿了一個房間。閱讀和寫作花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他精心準備了數年,最終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
1992年,《白鹿原》在《當代》上連載,陳忠實想買一本看看自己,但被告知已經賣沒了,這讓他很高興。
1997年,《白鹿原》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而《白鹿原》自從問世以來,銷量一直穩增不降,教育部將《白鹿原》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被評為"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
著名學者範曾稱《白鹿原》:
「一代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
當代作家雷達:
"我從未像讀《白鹿原》這樣強烈地體驗到,靜與動、穩與亂、空間與時間這些截然對立的因素被渾然地扭結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異的魅力。"
中國作協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先生說: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已經成為了我們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在讀完這本史詩之後,獲得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覺自己做了一場「歷史之旅」,在久遠的歲月裡讓你意外的獲得消閒之感,把你早有準備的莊重和沉重可以得到消除,因為你完全可以不用認真對待這一切。
《白鹿原》是陳忠實可以放在棺材裡枕的書,而他的這部作品也帶給我們極大的震撼。
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絕望是無止境的,沒有什麼過不去,終究有一天什麼都會過去,像從未發生過一樣。也正因此,你會發覺好像沒有什麼會堅持不下去,生活本就是多磨難。
恰逢新年大促,這本經典僅需38元,也就是兩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值得一看的好書,喜歡看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