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年,英國牛津大學英語系教授、作家傑克·路易斯收到美國女詩人喬伊· 格雷沙姆的來信。她目前正在英國逗留,想和路易斯見一次面。他為她準備了茶點,兩人談得很投機。不久,她和小兒子道格拉斯也成了路易斯忠實的小書迷。喬伊婚姻不幸,與丈夫分居多年後離異,她打算和兒子長期生活在倫敦。傑克為了方便喬伊,同意和她舉結婚,這樣她就可以得到英國的公民證,長期留在英國。在牛津大學校園舉行的宴會上,喬伊被傑克超然物外和不問外事的態度所激怒,她憤而離去。喬伊病倒了,經醫生診斷她得的是晚期骨癌。
這時傑克才恍然醒悟:他已經深深愛上了喬伊。他向喬伊第二次求婚,這次他們在醫院由教區牧師主持結了婚。不久,喬伊病重,從此,她再也沒離開過病榻。就在傑克和道格拉斯身邊,她與世長辭了。在她臨終前,傑克向她保證要照顧好她的兒子道格拉斯。在為喬伊舉行過葬禮之後,傑克又恢復了他熟悉的大學日常工作。
路易斯是牛津大學著名學者,神學家、文學評論家和作家,對於中古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文學尤有研究。而鮮為人知的是,路易斯不但在學界馳名,同時他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在教會也早已聲名鵲起,他的著作的漢譯本也早已在港臺教會出版。因為他的諸多的關於基督教信仰的著作有著持久和廣泛的影響力,教會視其為當代基督教信仰的傑出護教士。
電影《影子大地》就是拍攝這位基督教護教大師的真實故事,雖然這部影片早在1994年已經攝製完成投入放映,但是對於大陸觀眾而言,或許當時因為對路易斯的陌生,少有人能留意這部影片。筆者無意間在一家基督教影視網站上面看到這部影片,也可以隨著影片電光倒影也可以來了解這位大師,在閱讀路易斯著作的同時,電影《影子大地》給人們講述了這位基督教護教大師的一段感情傳奇。
路易斯1898年11月29日出生於北愛爾蘭,父親是律師,母親為教會牧師的女兒。據說,他在兩歲時就可以開口說話,在幼童時即顯示其卓越的才智。他在牛津大學受教,後曾在部隊服役,並被授以中尉軍銜。部隊退役後,又回到牛津大學求學,並留校任教,擔任牛津大學教授。在他的學術生涯中,集三種職業為一身,他即是一位傑出的文學作家,寫出以《納尼亞傳奇》為代表的優秀的文學作品;同時路易斯也是一家哲學論壇的主持人,在哲學界有著自己的發言席和發言地位;另外,如前所述,他更是一位傑出的基督教神學家,是教會信仰二十世紀的護教士。
不過,路易斯的信仰歷程曲折,頗具傳奇色彩。在他8歲時,母親患病,路易斯開始不斷為母親禱告,但是2個月後母親最終亡故,自此,路易斯開始對上帝存疑——這點,在影片中也有提及。但是在他16歲時為了取悅父親,路易斯還是走進教會,接受堅信禮開始領取聖餐。到了他的青年時期,他變成一個不可知論者,「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神話,是人自己的發明」。直至他在牛津大學任教時,他受兩位基督徒同事柯格希爾教授和託爾金教授的影響,最終在31歲時,才悔改歸主。據一些資料可以了解路易斯歸主的心路歷程,他自稱自己是「整個英國裡最令人沮喪和最不願意的一個歸信」,甚至是 「史上最反基、最不情願信主的人」。
在路易斯信主後,他即常常在自己的課堂上和著作中為主「辨明福音」,《影子大地》中,常常可見路易斯在和他的學生談及信仰談及「愛」的情節,他的諸多回應人們對於基督信仰的問詰的著作也說明了這一點。在影片中,他更是常常要到教會中對會眾講道,而他講道的主題是「苦難是神化妝的祝福」、「苦難是神讓我們長大」。我們看到路易斯的宣講是成功的,他的這種「神義論」常常可以成功說服聽他講道的會眾,以至於在影片中,當路易斯講道結束後,深受感動的會眾會打斷路易斯和喬伊的會面。另外,在影片中多處的迴蕩在牛津大學的教會聖詩獻唱的畫面中也顯得更是貼切,讓人可以和電影中的主人公路易斯一起隨時進入這敬虔的所在。
路易斯對苦難的宣講雖然是成功的,但是魔法師終於要書寫他的傳奇了,而傳奇的著筆即是路易斯所樂於宣講的「苦難」。一直持守單身的路易斯和美國筆友猶太裔女詩人喬伊在牛津謀面,喬伊典型的美國作風讓路易斯這位身體內流淌著盎格魯撒克遜高貴的藍色血液的英國紳士刮目相看。隨著交往的深入,路易斯對喬伊也越來越有好感。1956年,時年58歲的路易斯「技術性」地和離異後的喬伊結婚,以便幫助這位美國女詩人喬伊和她的兒子更加方便的居住在英國,而此時的喬伊年40歲。
有情人已成眷屬,新郎新婦成為一體,但是魔法師的傳奇並沒有到此為止。兩人「偽結婚」後不久,喬伊即被發現身患絕症,行將就木,已經時日無多。在喬伊的病榻之側,路易斯才真正體會他曾經對自己的學士所宣講的「愛」,因而在病榻上由牧師證婚,兩人在上帝面前立此婚姻之約,路易斯和喬伊正式結婚。婚後,路易斯虔誠的為自己的妻子向主禱告,祈求主憐憫醫治,但是喬伊還是在1963年12月22日因病不治而終。影片中,路易斯在他的牛津大學同事面前情難自禁,失聲責問——當有人試圖安穩這位傷痛的老者,告訴他「神仍然在愛著我們」時,路易斯卻在哭訴「若是失去要如此痛苦,為何要愛」,他在質問「這苦難到底是為了什麼?!」
影片的最後,路易斯和喬伊的兒子漫步在英倫的綠地。這位當代文學大師、哲學家、學者、基督教護教大師,是否已經領會自己的宣講:「苦難是神化妝的祝福」、「苦難是神讓我們長大」。當年,他與詩人喬伊第一次謀面時,兩人談起路易斯的暢銷著作《納尼亞傳奇》,喬伊曾戲言問路易斯「是做魔法師,還是做領受魔法的孩子?」時間雖然無法定格,上帝的恩典仍然同在!這位擅長撰寫傳奇故事給別人看的文學大師,卻在用他自己的這段溫情悽美的愛情故事,成為他人生傳奇。而對於他對上帝的信仰,他用自己的受苦作出詮釋,「痛苦是快樂的一部分」,正如在電影最後的鏡頭中,路易斯所說的:「我沒有答案,只有經歷」。
點擊左下角的「原文連結」,欣賞影片!歡迎觀後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