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平:李清照《武陵春》

2021-03-01 丁中廣祥













































































【往期回讀】

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全

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全

蔣勳這一代 | 合集7集全

蔣勳為你讀詩 | 合集40集全

本素材來自於網絡。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更多精品資源,見我號菜單欄「老夫廣祥」—「精品資源」 

中國人愛寫詩,也愛讀詩。長期讀詩的人,不鳴則已,一開口就讓人驚豔。長期讀詩的人,讓人久處不厭,閒談不煩。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

彭玉平,江蘇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人文社科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詞學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詩文與詩文批評研究,學術重點是中國詞學史、唐宋詞、王國維等研究。著有《詩文評的體性》《中國詞學史》《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人間詞話疏證》《唐宋詞舉要》等,發表論文150多篇,先後榮獲教育部、廣東省科研獎多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詩歌裡的春天


在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眼中,春天是如此的美好,它滿懷著「沉醉不知歸路」的豪情逸致,又有「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天真爛漫。然而在人生步入垂垂暮年之際,李清照卻在國難家愁的動蕩不安中,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在那滿目荒涼、無人愛惜的日子裡,她痛徹心扉,李清照多麼渴望記憶中的春天還能如約而至,用花的芬芳、草的幽香,樹的青翠,水的溫柔,來衝淡她那瀰漫心底的濃鬱愁情。

花已凋零,香歸塵土,春色漸遠,李清照心緒起伏難平,愁情滿懷。但是,僅僅一個春天的消逝不應該引起詞人這麼沉痛的感慨,因為春去春還會回,這是世間萬物固有的規律,為什麼眼前的景致會令她如此哀婉惆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究竟因為什麼而潸然淚下?她心中的愁苦究竟是什麼呢?

歡迎加入我號微信群(此碼3月6日前有效)

相關焦點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女詞仙,她寫詞不以辭採取勝,而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意。通俗中見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樸素之美的最高境界,在這一點上李清照開了一代詞人先河。李清照寫詞的風格多數以婉約而著稱,藝術手法上主要以白描手法,語言精煉凝重,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約束,自成一家。李清照的詞聲調和諧,旋律優美,很重視音律聲字,強調協律,善於運用錯綜變化的聲調韻律的不同節奏,來表達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
  • 【名師講堂】《武陵春》李清照詞裡的春天
    我想我們還是先看一首詞:《武陵春》作者:李清照 (宋)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首詞作於宋高宗的紹興五年,也就是公元的1135年。這一年李清照多51歲。51歲的李清照這時候正流落在浙江的金華一帶。這首詞寫了什麼?
  • 《武陵春》詞牌寫作指南
    《填詞名解》雲,調名取自唐人方幹《睦州呂郎中郡中環溪亭》詩「為是仙才登望處,風光便似武陵春」。其源出東晉陶潛《桃花源記》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語,故名。 另,賀鑄詞中引用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句,所以又稱《花想容》。 武陵春以毛滂詞為正體,雙調48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
  • 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對比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李煜的《虞美人》時,其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頗為相似,甚至有人質疑李清照抄襲李煜,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絕無抄襲之說。今日話題: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 李清照寫起詩來,豪氣不輸男兒,短短4句,讓人熱血沸騰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古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且在百花齊放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成一家,人稱「易安體」。然而在詞苑中的超高成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掩蓋了她在詩壇的璀璨光芒。即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雖然所存詩作不多,但可以說每一首都是佳作。
  • 知否知否:李清照與趙明誠是金玉良緣麼
    李清照出身於文學世家,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官至禮部員外郎,藏書豐厚,工於詞章 。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她從小飽受文學藝術的薰陶,十七八歲已是聲名在外。——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然而好景不長,很快李清照家道沒落,父親被罷官貶回原籍,李清照也被牽連逐出汴京。於是兩人開始了雙城奔波的婚姻生活。趙明誠生在太學,學業繁重,每月只能回家幾次。但是李清照堅信自己和丈夫的愛情不是區區異地能夠打敗的。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 當李清照遇上張愛玲,說不盡的傷感情事
    李清照與張愛玲,文學史上的「雙壁」,當兩位才女的文字碰撞之時,又是一番沁入心魄的美。點絳唇·蹴罷鞦韆宋代:李清照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 描寫憂愁的古詩詞,李清照的這首最能深入人心!
    《武陵春·春晚》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主要是通過對暮春時分景象的描寫,來表達李清照內心深處的憂愁和苦悶。全詞詞調深沉哀婉,寓情於景,塑造出了一個孤苦悽涼、無所依靠的才女形象。其中因「物是人非事事休」而產生的悲傷之情,最能深入人心,催人淚下。
  • 同樣是遊湖,李清照16歲時,和51歲寫的詞,意境截然不同
    李清照,這位不平凡的女子,就在同樣是「遊湖」的時候,寫下了兩首詞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及《武陵春·春晚》。而就是這兩首作品,成就了後世人眼中的李清照。前一首是李清照追憶16歲時候的遊玩之樂,且這一首,就讓她從此之後一作成名;後一首則是人過中年,51歲的時候的再次遊湖的心境,也使其成為了文壇上不朽的作品。
  • 李清照51歲作詞,開篇就是名句,最後兩句更是精闢,堪稱宋詞佳作
    他人彬彬有禮,對李清照關懷備至,這讓困境中的李清照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幾年的顛破流離和無依無靠讓李清照舉步維艱,而一向多愁善感的她也被張汝州的行為所打動,於是李清照和張汝舟走到了一起。可是誰能想到,張汝州並非良人,而是圖謀不軌之輩!
  • 彭玉平:李白《清平調》
    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
  • 秋天的早晨,在桂花的幽香裡,邂逅李清照
    (《武陵春》)身處百花叢中,李清照目不暇接,對各種花卉愛不釋手,文房四寶甫上,文思泉湧,才華橫溢。而這個秋天的早晨,且讓我們在桂花的幽香裡,一起去邂逅易安居士李清照。李清照新婚不久,因為父親李格非捲入朝廷新舊黨爭,被罷官治罪,李清照亦受到牽連,被迫離開京城,回到丈夫趙明誠的老家。
  •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直欲壓倒鬚眉
    936年前的今天,1084年3月13日(農曆二月初五),南宋傑出女文學家李清照出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
  • 4首韻味十足的古風歌曲,《與妝》強勢登榜,《武陵春》新鮮登場
    人間最美四月天,小糖又來給列位看官分享美美的古風歌曲啦~武陵春——排骨教主《武陵春》為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之作,由排骨教主演唱,是古詩今唱為網易雲音樂獨家音樂企劃,由古詩今唱×國風堂聯合出品,發布於今天凌晨。金華郊外春光明媚、遊人如織,是多好的出遊時節,而今非昔比,一葉扁舟又如何承載這滿腔愁緒……此曲中排骨教主一人分飾兩角,前塵與今夕對話。
  • 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美詞共賞
    ——(宋)李清照劇名來源於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原文。電視劇好壞不去管它,我們且來重溫一下李清照令人動容的幾首詞。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 南宋女詞人。濟南(今山東濟南)人。長於詩、文、詞,兼書法、繪畫,且通音律。詩文筆力雄健,情辭慷慨。詞則繼承婉約派風格,南渡前以造語新麗見稱,南渡後以情調悲涼為主。
  • 李清照改嫁卑鄙小人張汝舟
    點左上藍色塗東雲名字可關注公眾號李清照志同道合的夫君趙明誠病逝後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
  • 才女李清照,十六歲的驚豔之作,後世人讚不絕口,果然文採超群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非常有名的才女。對於李清照,她雖然是一個女詞人,但是她的作品卻是非常清新典雅的,並且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從她的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古代才女的讓人佩服的才情,後世人對於李清照的詞更是讚不絕口。
  • 風中景致白無香——詠菅芒花,調寄《武陵春》
    武陵春·菅芒花智體富看盡浮雲飛過眼,從不弄奢華。瘠地荒坡是我家,風雨度生涯。縱是放花頭已雪,蘆荻共諮嗟。不入丹青不著紗,寫個白無瑕。武陵春·菅芒花王龍友一縷霞光描嫵媚,晨露透輕柔。蹊徑園邊結伴遊,橫笛了閒愁。
  • 李清照《小重山》:春草春花,及春好試春茶
    周末讀詩061期本期詩人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其父李格非為東坡門下士,母親為狀元王拱辰孫女。十八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成婚,時趙父為吏部侍郎,後進左丞相。元佑黨爭時父罷官,蔡京當權後趙父卒,兩人屏居鄉裡十年,雅好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後流寓南方,趙明誠病死,晚景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