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讀】
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全
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全
蔣勳這一代 | 合集7集全
蔣勳為你讀詩 | 合集40集全
本素材來自於網絡。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更多精品資源,見我號菜單欄「老夫廣祥」—「精品資源」 。
中國人愛寫詩,也愛讀詩。長期讀詩的人,不鳴則已,一開口就讓人驚豔。長期讀詩的人,讓人久處不厭,閒談不煩。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彭玉平,江蘇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人文社科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詞學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詩文與詩文批評研究,學術重點是中國詞學史、唐宋詞、王國維等研究。著有《詩文評的體性》《中國詞學史》《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人間詞話疏證》《唐宋詞舉要》等,發表論文150多篇,先後榮獲教育部、廣東省科研獎多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詩歌裡的春天
在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眼中,春天是如此的美好,它滿懷著「沉醉不知歸路」的豪情逸致,又有「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天真爛漫。然而在人生步入垂垂暮年之際,李清照卻在國難家愁的動蕩不安中,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在那滿目荒涼、無人愛惜的日子裡,她痛徹心扉,李清照多麼渴望記憶中的春天還能如約而至,用花的芬芳、草的幽香,樹的青翠,水的溫柔,來衝淡她那瀰漫心底的濃鬱愁情。
花已凋零,香歸塵土,春色漸遠,李清照心緒起伏難平,愁情滿懷。但是,僅僅一個春天的消逝不應該引起詞人這麼沉痛的感慨,因為春去春還會回,這是世間萬物固有的規律,為什麼眼前的景致會令她如此哀婉惆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究竟因為什麼而潸然淚下?她心中的愁苦究竟是什麼呢?
歡迎加入我號微信群(此碼3月6日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