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南城君,每天為你解讀不一樣的詩詞。在對比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李煜的《虞美人》時,其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頗為相似,甚至有人質疑李清照抄襲李煜,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絕無抄襲之說。
今日話題: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煜的這句詞,向來被詞家推崇,不過李清照的同樣不俗。都使用了相同或者類似的意象,去表達個人的情感,這是兩代詞人之間的默契和共鳴。如果實在要說是抄襲,南城君倒是認為,這是「化用」之妙,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意象和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且有更出色的表現,不是為抄襲。
寫這首《武陵春》,趙明誠去世已久,中年孀居的易安,或許是相思和愁苦,諸多複雜的情感匯聚,產生了填詞的背景。不過這並非一般的閨怨詞作,易安借用了晚春時節的景色與意境,營造出唯美的故事氛圍,抒發了她的真情實感,這與尋常閨怨詞作不同,易安的感受,是源於生活和真實的故事。
晚春時節,每次風來,都將是一次傷感。風剛剛停,滿院凋落的花朵,殘敗殆盡的氣息,顯然格外壓抑。花雖凋落,落在塵土上,卻依然帶有香氣,這是一種高貴、高傲的品質,也象徵著易安的情感,在明誠故去之後,她的生活發生了極轉,國破家亡,對於一個中年婦女來說,這是無比的傷痛。
從前的美好,國家繁榮,與丈夫志同道合,一起讀書、寫書,那些賭書潑茶的歲月早已經向晚!如今孤身一人,即便是日上三竿,易安也沒有起床和梳洗打扮的意思。她年過半百,早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姿色,打扮得再好看,也無人欣賞,最愛她、最疼她的男人,已經陰陽永隔,再無相見之日。
這樣的慵懶姿態,反而與晚春十分貼切,人與環境融為一體。放眼望去,庭院裡的花花草草依舊,房間的擺放也和從前一樣,一切都仿如昨日,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老公趙明誠不在了!這也是最大的遺憾,每當想到這,想要傾訴內心的情感時,話還沒說出來(不知道對誰講),眼淚就先流了下來。
獨自霜居的李清照,或許已經很久沒有出門了,但是她依然聽聞,很多人都說雙溪的春景尚好,即便是晚春時節。因此,易安也打算前去賞春,抓住最後的機會,不辜負人間春色。但是轉念一想,雙溪的小船,恐怕載不動她內心沉重的憂愁!她對明誠的愛太深,她現在所擁有的,只剩下回憶和相思。
你認為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李煜的《虞美人》哪個成就更高?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文分享。好詩一起讀,我是南城君。南城古風文化,解讀、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