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0-12-24 南城古風文化

前言:

大家好,我是南城君,每天為你解讀不一樣的詩詞。在對比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李煜的《虞美人》時,其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頗為相似,甚至有人質疑李清照抄襲李煜,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絕無抄襲之說。

今日話題:李清照抄襲李煜嗎?兩人的經典名句,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煜的這句詞,向來被詞家推崇,不過李清照的同樣不俗。都使用了相同或者類似的意象,去表達個人的情感,這是兩代詞人之間的默契和共鳴。如果實在要說是抄襲,南城君倒是認為,這是「化用」之妙,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意象和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且有更出色的表現,不是為抄襲。

寫這首《武陵春》,趙明誠去世已久,中年孀居的易安,或許是相思和愁苦,諸多複雜的情感匯聚,產生了填詞的背景。不過這並非一般的閨怨詞作,易安借用了晚春時節的景色與意境,營造出唯美的故事氛圍,抒發了她的真情實感,這與尋常閨怨詞作不同,易安的感受,是源於生活和真實的故事。

晚春時節,每次風來,都將是一次傷感。風剛剛停,滿院凋落的花朵,殘敗殆盡的氣息,顯然格外壓抑。花雖凋落,落在塵土上,卻依然帶有香氣,這是一種高貴、高傲的品質,也象徵著易安的情感,在明誠故去之後,她的生活發生了極轉,國破家亡,對於一個中年婦女來說,這是無比的傷痛。

從前的美好,國家繁榮,與丈夫志同道合,一起讀書、寫書,那些賭書潑茶的歲月早已經向晚!如今孤身一人,即便是日上三竿,易安也沒有起床和梳洗打扮的意思。她年過半百,早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姿色,打扮得再好看,也無人欣賞,最愛她、最疼她的男人,已經陰陽永隔,再無相見之日。

這樣的慵懶姿態,反而與晚春十分貼切,人與環境融為一體。放眼望去,庭院裡的花花草草依舊,房間的擺放也和從前一樣,一切都仿如昨日,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老公趙明誠不在了!這也是最大的遺憾,每當想到這,想要傾訴內心的情感時,話還沒說出來(不知道對誰講),眼淚就先流了下來。

獨自霜居的李清照,或許已經很久沒有出門了,但是她依然聽聞,很多人都說雙溪的春景尚好,即便是晚春時節。因此,易安也打算前去賞春,抓住最後的機會,不辜負人間春色。但是轉念一想,雙溪的小船,恐怕載不動她內心沉重的憂愁!她對明誠的愛太深,她現在所擁有的,只剩下回憶和相思。

你認為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李煜的《虞美人》哪個成就更高?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文分享。好詩一起讀,我是南城君。南城古風文化,解讀、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李煜的《長相思》妙啊,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容若27歲仿出一篇
    唐後主李煜,他的詞美的讓人心痛,讀之令人斷腸,造詣之高,引得後世文人墨客爭相傳唱模仿。但是有李煜有一首詞,精妙絕倫,誕生600年來無人能模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清照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明清幾位文人認為「西」字多餘
    少女時的李清照,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式的調皮姑娘。婚後夫妻恩愛時,她是「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式的可愛小媳婦。丈夫不在時的李清照,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式的相思婦人。可是遇到大是大非,她是能喊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霸氣才女。這樣性格十足,個性多變的才女,確實很難拍出來。上下5000年,我們才得了這樣一個如此有才情又有個性的女子。
  •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李煜和李清照到底誰的水平更高些呢?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詩詞的上尤為突出,而且在文壇中,一直有「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的說法,事實也的確如此,李煜和李清照在填詞方面,確實有著過人之處。其實我感覺兩人的詩詞經歷和風格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同樣都是從濃濃的歡快之風變為深深的愁思之風。李清照的詞前期都是一些少女的撒嬌小心思,但後期因為家庭變故,她的詞漸漸變成「悽悽慘慘切切」了。李煜同樣也是,當初還是皇帝時,他的詞充滿了濃濃宮殿風,奢侈華麗。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當場回答了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
    李煜當場回答了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南唐後主李煜,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作為帝王他毫無建樹,但作為詩人,他的詞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南唐後主李煜,可以說身為一國之君他的所作所為是失敗的,但是在詞作上卻是非常有才華的,李煜無心國事卻對藝術非常有造詣,不僅精通書法、繪畫、音律,更在詞作上造詣極高,留下許多千古經典之作。後歷經600多年竟無一人敢模仿李煜這首《長相思》,直到清朝時期被「清代第一詞人」納蘭容若模仿後,一首新的《長相思》便成為了經典,與600多年前李煜之作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 婉約詞宗李清照的「抄襲」路:每「抄襲」一首,便成一首千古名篇
    影像之於文字是這樣,唐詩之於宋詞,也大概如此吧?最近常讀婉約詞宗李清照的詞,發現她有許多詞作中的「佳句」,都是「化用」前人的作品。要是換到如今,鐵板釘釘算是抄襲了。可是從來沒人說李清照抄襲,因為她「抄」得巧妙。她針對不同的詞,根據其本人或者詩作的知名度,採用了各種先進的「抄襲」手法。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比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就在名詞的使用和堆砌上和李煜詩中的經典之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將詞人心中孤寂冷清之感描寫的淋漓盡致。
  • 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經典雅練,結果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站立在窗邊看著庭院發呆,小小的庭院有藏不住的春色。但是這時已經是暮春,是否過不了多久,春天就又即將過去?一個「小」字,一個「閒」字,點出了空閨的許許惆悵,看起來揮灑自如的詞,卻頗為應情。門口厚重的門帘子,還未可以翻卷,這或許是古時候少女房間的習慣性,為了更好地遮擋住少女如花的容貌,和房內的風景,門帘子老是垂落。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 你真的了解李清照嗎?不如看看她的這些介紹!
    你真的了解李清照嗎?說起李清照,大家並不陌生。在初中的時候,老師就已經告訴我們李清照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而蘇軾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什麼叫婉約?什麼又叫豪放呢?簡單地說婉約就好比女人,豪放就相當於男人;前者有陰柔之美,後者有陽剛之氣。
  • 才女李清照,十六歲的驚豔之作,後世人讚不絕口,果然文採超群
    後世人經常拿李煜和李清照對比,李煜作為南唐後主,他寫的詞也是頗有個人特色的,並且文採也不錯,後人稱他為詞中之帝。可見李煜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子,一個帝王有如此才情實屬不多見。但是相比之下,李清照還是更加出色,這是因為她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更加出色。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這是李煜早期的一首詞,其核心是在寫愁緒,但是縱覽全文卻沒有一個「愁」字出現。
  • 李煜的「封神之作」,4句話無一不是千古名篇,開頭6個字流傳千年
    為啥說它經典?因為古詩詞中西樓經常和月相伴組隊,李清照在《一剪梅》中正有一句「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佳句。王實甫的《西廂記》中也有一句「到晚來悶把西樓依,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自古以來有「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說法,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和梧桐是分不開的,李煜的這首詞更是最好的代表。其實寂寞的怎麼會是梧桐,不過是李煜自己罷了,王國維早有定論,「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深深庭院,重重壓抑,李煜有一種被「鎖」住的感覺。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李清照,你能矜持一點嗎?李清照:不能
    可李清照不在乎,所謂「千金難買我樂意」。套用現在的話語,或許便是:「李清照,你能矜持一點嗎?」李清照果斷的回覆:「不能!」前半生美好,後半生悽涼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又不拘小節的小女子李清照,18歲時,在街上被京城才子趙明誠瞧見,心生歡喜。隔天,趙明誠到李清照家拜訪,李清照正在家中院裡蕩鞦韆,看到陌生男青年來訪,匆忙地跑了,邊跑邊回頭偷看,後來做了一首《點絳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