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
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
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李煜的詩詞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風格,都是簡單幹練,只用寥寥幾字就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場景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頗高,後世人都成他為「千古詞帝」。
李煜一生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絕命詞《虞美人》:
這首詞是李煜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但是卻正是因為這首詞讓李煜丟掉了性命。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是宋太宗的階下囚,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然後認為李煜有不臣之心,所以命人賜了一杯毒酒,把李煜毒死了。
慶幸的是宋太宗能夠要了李煜的性命,但是卻沒能阻止這首經典的絕唱代代相傳!
知道了這首詞背後的故事,大家再讀就不禁的為李煜感傷,不禁落淚。這首詞雖然通篇一氣呵成,但是卻在情感的抒發上卻曲折動蕩,李煜把自己心中的苦悶,心中的憂愁都寫在了這首詞中,表達了一國之君無限的哀怨愁思。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的結尾李煜更是直接抒情,在一問一答中直接抒發了自己的心中的苦楚,並且還巧妙的運用了比喻,把自己的愁苦比喻成一江春水,也是十分生動形象了。
李煜寫下這首詞的時候大概沒有想到,它能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其實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的心中只有對自己當初判斷失誤的悔恨,但是當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朵裡,卻聽到的都是李煜想要造反的聲音,所以便賜了這杯毒酒,讓這首詞成為了李煜的絕命之作!
從古至今能夠以一首詞定義個詞牌名的並不多見,然而李煜卻做到了,一提到《虞美人》,立馬就能想到蘇軾的這首詞,這首詞中的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縱觀古今,每一位詞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李煜的詞帶著無盡的悲愴,蘇軾的詞帶著無限的灑脫跟豁達,辛棄疾的詞帶著他與生俱來的豪放,納蘭性德的詞則無比深情。
在宋代的詞人中,最為著名的有三位: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而在宋代之前詞人的巔峰,則非李煜莫屬,他們的詞都帶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雖然這些詩詞的作者距離我們已有千年之久,但是他們的詩詞卻依然是我們的精神力量。
小的時候讀詩詞就是機械的背誦,根本理解不了詩詞中的含義,長大以後再讀這些詩詞,才明白了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這套詩詞全集,大家可以重新讀一讀這些朗朗上口的作品,或許可以收穫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在這本《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最為經典的詩詞,結合他的時代背景跟生平際遇,對他的詩詞進行解析,更加方便我們理解詩詞的含義,理解李煜想要轉達給我們的人生道理。
在這本《蘇軾詞傳》中,我們不但能夠讀到蘇軾經典的作品,還能了解他的一生經歷,讀懂他的豁達,學習這位「性情中人」的人生觀,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輕鬆。
在這本《辛棄疾詞傳》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辛棄疾,讓我們學習辛棄疾的堅持不懈,學習他的執著,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另外這套詩詞全集中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詞傳》,一共六本。
每一本都是一位作者的人生經歷,每一本中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而且這套書的包裝十分精美,紙質優良,大家買來自己讀或者送人都不錯。
在社會發展如此快的今天,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讀一讀古詩詞,不但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情操,還能提升自己的氣質,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