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2020-12-23 趙趙的期待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

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

就如提到《水調歌頭》,會想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提到《滿江紅》,會想到嶽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提到《如夢令》,則會想起李清照那首「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

《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用明淨優美的語言,通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人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回憶和滿腹的愁恨,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

花每一年都開,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麼時候才會了解呢?在過去的歲月中,有很多令人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憶起故國。

舊日裡城中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吧,只不過已經物是人非。要問心中的憂愁有多少,大概就像向東流去的滔滔江水一樣,無窮無盡。

詞中一問一答,將作者的愁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憂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化的比喻更是引起後世的廣泛共鳴。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

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當時李煜已經被囚禁在汴京將近三年,相傳李煜在七夕當晚,在住所命令奏樂演唱這首詞,宋太宗聽說後便命令趙廷美賜酒將他毒死。

宋太祖本就對李煜心存懷疑,早就想殺之而後快。可以說,這首詞也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後世對李煜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歐陽修就評價他說:「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屠,為高談,不恤政事」。陸遊等人對他的評價也是不留情面。但納蘭性德是卻對他做出了高度評價:「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將李煜的詞推上了宋詞的頂峰。

歷數宋代詞人,最廣為人知也是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蘇軾、辛棄疾、李清照三人。宋代之前此人的巔峰,無疑是李煜。他們的詞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學寶庫,也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本《李煜詞傳》中包含了李煜一生所做的詩詞,更可貴的是,這本書還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對其人生經歷進行了解讀,使人更能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對詩詞的理解也更加透徹。

此外,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其中也收集了蘇軾的全部作品。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慷慨之士,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豁達,這本書能讓人了解蘇軾的一生。

書中用唯美的筆觸描寫了他由有志之士到懷才不遇再到晚年頓悟人生的轉變,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既來之則安之」的人生態度,獲得受用於自身的人生啟示。

整套書中還包含《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不僅包裝精美而且紙質優良,閱讀體驗十分不錯。

了解這些詞人的生平,品讀他們的作品,也能使我們從中學習到他們的人生態度,體會他們在不同年代的憂愁曠達。

這套書現在只需要79元,用兩杯奶茶的錢學會賞析詩詞,感悟詩人風範,是個不錯的機會!

點擊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而他在詩歌上也頗有成就,最出名的一首詩應該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出了令人嚮往的春天,堪稱千古絕唱。詩題中的「張十八員外」是他的好友,唐朝另一個大詩人張籍。張籍卻以事務繁忙為由推辭了,韓愈為了引逗好友出門遊玩,便寫下這首詩,短短四句,寫盡了春光之美。他希望通過這首詩能夠撩起張籍的遊興,也是用心良苦了。後來張籍是否應邀已經不得而知,但是韓愈的這首詩卻流傳開來,成了千古絕唱。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的皇帝,作為南唐後主,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不靠譜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文學造詣上,李煜卻是一位頂級的大文豪。他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生的李煜,就像天上的神仙一般逍遙自在,後半生的李煜,則經歷了人間的痛苦與悽涼。
  • 「千古詞帝」李煜在春天用詞將思緒表達的唯美至極,令人心醉
    提起李煜,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失敗的皇帝,但是即便李煜有治國才能,怕也是無力回天。在當時南唐滅亡已經成為了必然,其父李璟也早已對北宋稱臣,北宋一統天下將是大勢所趨。,李煜用這句詞來描繪自己一生的處境,可謂真切,往事就像凋落的紅花隨著春天遠去,今夕之別,早已天上人間 ,物是人非。李煜所留詞作不多,寫景的更不多,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首李煜在春天描寫的詞作,唯美至極 ,令人心醉,一起看一下吧。《清平樂·別來春半》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 李煜的一首「風流」韻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豔而不俗令人心動
    李煜在當上皇帝後有一首「風流」韻詞是比較著名的,這首詞詞筆香豔但豔而不俗,將歌女的大膽潑辣以及女性身上最美的部位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心動不已。這首詞就是《一斛珠·曉妝初過》: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 李煜夜晚「幽會」小姨妹,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句句令人動情
    為什麼說李煜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呢?我想是他的可愛,《菩薩蠻》作為他與小周后的愛情見證不是藏著掖著而是落落大方的寫出來被記載在正史上。李煜的妻子是大周后,大周后在19歲就嫁給了李煜,十年過後29歲去世,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在十年的時間裡面,大周后幾乎是專寵。
  • 辛棄疾一首詞,短短44個字,便寫盡了人間愁苦,成為千古絕唱
    ——辛棄疾辛棄疾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人物,都說只有學好了詩才能做好詞,而辛棄疾卻是個例外,他詩寫得一塌糊塗上不得臺面,但其詞作才華卻是震古爍今的。在宋代那個詞人百花齊放的年代,辛棄疾不善於詩卻能成為詞壇領袖,成為豪放派的掌門人。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詞,只有四句話,美得讓人窒息!
    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的許多詩詞中充滿了傷感,而且唯美、悽慘,比如《虞美人》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美得讓人窒息!如果我們現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又在觀賞美景的時候,也會隨口輕吟一下這兩句詩詞!其實,除了這兩句,李煜還有一首最經典的詩詞,只有短短四句,美得讓人心醉,甚至還把著名歌星鄧麗君唱成名曲!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被囚禁時寫的一首詞,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還是一個成語的出處
    很多成語,來自於古詩詞,比如前幾期跟大家分享的「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等,都是來源於古詩詞。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首南唐後主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是五代時期的南唐國君。
  • 歐陽修最深情的送別詞,三四句是千古寫情佳句,美得令人心醉
    歐陽修北宋的詞壇大家,他的詞,在五代詞人的基礎上,有了更多對於人生的關注,他沿著南唐後主李煜開闢的道理,更多地將人生的感受寫入詞中,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今天我推薦一首歐陽修的送別詞《玉樓春》,這首詞的三四句,是寫情的千古名句。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李煜的詞作以南唐滅國為分界點,前期多描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一首《玉樓春》極盡展現了他做帝王時的極樂生活。《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詞中描繪了宮廷晚宴的盛景:嬪妃們爭奇鬥豔,膚白如雪,排列在大殿上。殿內管樂齊鳴、香氣瀰漫,令君王李煜暢心快意、神馳心醉。宴罷踏月而歸,多麼詩意!好景不長,在他還沉浸在詩意生活的時候,南唐被滅,李煜也成為了階下囚。
  • 李益的這首詩,寫湘女的多情,短短四句很有民歌風味
    今天給大家分享李益的一首《鷓鴣詞》,感受湘女的相思情懷。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又看到長著錦色亮麗羽毛的鷓鴣。湘江水緩緩流淌,歷史悠悠的 前行,想當年屈原抱石沉江,行吟江畔,留下了忠肝義膽也有千古的思念。賈誼胸懷韜略,卻早妒忌,貶謫長沙,謫居三年,成千古奇冤。這條河流淌了千年,往事悠悠迴蕩在江畔。
  • 李煜一首小詞,寫盡浮生過客的憂傷,令人不忍卒讀,卻驚豔了歲月
    李煜的前半生是唯美的,是精雕細琢似的,宮廷宴飫,自得其樂,戲逐於丹墀鳳閣,美趣於後庭花放。有大小周后的陪伴,有四十年家國的輝煌,有三千裡地山河,獨安一隅,靜等風來,靜看雲落。人生有前半場,就一定會有下半場,只是前半場起調太高,便落得個登高跌重、喜樂不復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