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如果李煜的詞牌第二,那麼沒人敢稱第一。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的皇帝,作為南唐後主,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不靠譜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文學造詣上,李煜卻是一位頂級的大文豪。
他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生的李煜,就像天上的神仙一般逍遙自在,後半生的李煜,則經歷了人間的痛苦與悽涼。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
公元978年,李煜在生日之際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太宗看到這首詞後大發雷霆,認為李煜這是在懷念故國,於是以此為由毒死了他,這首《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作品。
李煜後期的作品在風格上大抵如此,總是透著一股離愁別緒,其實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麼可能不追憶過往的繁華呢?
首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曾經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但早已經匆匆結束,匆忙到讓人來不及回憶。
次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明知道過往回不去,但依然剪不斷心中的愁苦,這種精神上的折磨讓他無比痛苦。
三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把思念的對象進一步縮小,「雕欄玉砌」和「朱顏」帶來強烈的畫面感。
有了前面幾句的鋪墊,最後這句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橫空出世,這句詞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極富感染力。
無論是措辭還是格律,這首《虞美人》都堪稱是詞中翹楚,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李煜卻在其中道盡了人生的痛苦。
正因為如此,這首詞才引得後世文人們競相模仿,但無論是崔木的「春來秋往何時了?心事知多少」,還是黃舜英的「一從骨肉相拋了,受了多多少少?」等仿作,沒有一個能模仿出《虞美人》的精髓所在。
千百年來,《虞美人》引起了無數人心靈上的呼應和共鳴,被人們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讀李煜,體驗百味人生;品李煜,可以讓我們奮發向上
在這本《李煜詞傳》不但收錄了李煜的詩詞作品,通過它們讓我們認識到一個真實而深刻的李煜。
難得的是《李煜詞傳》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將李煜的從王到囚,愁思百結,以詞為命,以淚書情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李煜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