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
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李煜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仍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最為人所稱道的兩句了。無限的愁苦湧上心頭,直接抒情已無法表達,所以作者使用了比喻。
在一問一答的設問中作者巧妙地運用比喻,抒發了內心的愁苦。到底有多少愁苦?說不清楚,就像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去。
李煜的詞,可以鮮明地分為兩個階段,以南唐亡國為界限: 前期的詞,充滿著宮廷的享樂浮誇之風,無比綺麗但尚未達到一流境界;後期的詞,風格沉鬱,充滿著故國之思,語言精練,意境開闊,與晚唐以來的香豔詞風「格格不入」,影響了中國詞史的發展。
李煜本人,對中國詩詞的發展,更是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的確是中肯之言。
起筆漂亮,落筆驚豔!千古詞帝!李煜當之無愧!
即使已經過去了千年,但是依舊能夠在他的詞裡面,看到曾經李煜眼中的此情此景,與他遙遠而又寂寥的情感惺惺相惜,仿佛他所經歷的,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深深契合。
想要一品李煜詩詞的朋友,我力薦這本《李煜詞集》!
《李煜詞傳》以李後主流傳於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收錄了30多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
而且它不僅僅是收集了詩詞,還對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把李煜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讓我們充分的了解他的一生,也懂得了他。
除了李煜的詩詞,這套書中還包括了《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也是我一併想要推薦給大家的。
辛棄疾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說的就是二人!
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除了大量的美文乾貨,還配上了唯美的插畫,符合詩人意境的封面,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