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2020-12-23 一個人精彩1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

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李煜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仍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最為人所稱道的兩句了。無限的愁苦湧上心頭,直接抒情已無法表達,所以作者使用了比喻。

在一問一答的設問中作者巧妙地運用比喻,抒發了內心的愁苦。到底有多少愁苦?說不清楚,就像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去。

李煜的詞,可以鮮明地分為兩個階段,以南唐亡國為界限: 前期的詞,充滿著宮廷的享樂浮誇之風,無比綺麗但尚未達到一流境界;後期的詞,風格沉鬱,充滿著故國之思,語言精練,意境開闊,與晚唐以來的香豔詞風「格格不入」,影響了中國詞史的發展。

李煜本人,對中國詩詞的發展,更是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的確是中肯之言。

起筆漂亮,落筆驚豔!千古詞帝!李煜當之無愧!

即使已經過去了千年,但是依舊能夠在他的詞裡面,看到曾經李煜眼中的此情此景,與他遙遠而又寂寥的情感惺惺相惜,仿佛他所經歷的,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深深契合。

想要一品李煜詩詞的朋友,我力薦這本《李煜詞集》

《李煜詞傳》以李後主流傳於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收錄了30多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

而且它不僅僅是收集了詩詞,還對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把李煜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讓我們充分的了解他的一生,也懂得了他。

除了李煜的詩詞,這套書中還包括了《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也是我一併想要推薦給大家的。

辛棄疾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說的就是二人!

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除了大量的美文乾貨,還配上了唯美的插畫,符合詩人意境的封面,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極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一些都不如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李煜的詩詞具有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要想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它的動不動就長篇大論的宋詞不一樣。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這首詞用明淨優美的語言,通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人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回憶和滿腹的愁恨,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花每一年都開,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麼時候才會了解呢?在過去的歲月中,有很多令人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憶起故國。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的皇帝,作為南唐後主,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不靠譜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文學造詣上,李煜卻是一位頂級的大文豪。他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生的李煜,就像天上的神仙一般逍遙自在,後半生的李煜,則經歷了人間的痛苦與悽涼。
  • 李煜被囚禁時寫的一首詞,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還是一個成語的出處
    很多成語,來自於古詩詞,比如前幾期跟大家分享的「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等,都是來源於古詩詞。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首南唐後主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是五代時期的南唐國君。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李煜的詞作以南唐滅國為分界點,前期多描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一首《玉樓春》極盡展現了他做帝王時的極樂生活。《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39年紙醉金迷、光陰虛度,3年苟且偷生、度日如年,李煜回首往事再看今朝,不禁有感而發寫下千古絕唱:《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悔恨欲絕,在中秋節寫下一生最悲憤的詞,道盡人生悽苦!
    李煜,南唐後主,他是一個入錯行的男人,明明可以風花雪月吟詩作賦度過一生,但老天卻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他22歲那年,他的兄長太子弘冀病逝,太子之位從天而降,這本來是個天大的喜事,但對李煜來說皇位卻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清代學者趙翼說:「國家不幸詩家興,賦到滄桑句便工」。這句話,正是對李煜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詞作句句都是經典,尤其是國破被俘之後的作品,更是意境開闊,情真意切。
  • 李煜被囚禁之後,寫下一首詞,感嘆國破家亡,訴說命運的無奈
    李煜不同於宋代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李清照是在經歷了家破人亡,顛沛流離之後的所產生悲情愁怨。而李煜則是從骨子裡就是悲觀的心態,所以李煜大多數詩詞都是悲情憂鬱的,讀李煜的詞,不由得對他的一生感嘆。李煜在繼位之時,整個國家兵力衰弱,因此就南唐也一直處於被宋軍隨時攻破的危險中。國家存亡處於危難之際,身處亂世的李煜,雖然貴為帝王。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千古詞帝李煜)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此時的李煜,已經在異國他鄉度過了3年的囚徒時光。某夜,他午夜夢回,夜不能寐,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一生中最悲傷的詞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們對於李煜的了解,好像還是停留在他亡國之後的幾首千古名篇上,很少會觸及到李煜做皇帝時期的創作。原因大概是是那時候的創作題材庸俗,詞筆爛豔,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不符合自古以來儒家的思想理念。
  • 害怕被太子迫害,李煜寫下一首詞裝糊塗,千年來卻令世人豔羨不已
    李煜能夠當上南唐國君有十足的偶然性。在被立為儲君之前,他前方有皇兄李弘冀與皇叔李景遂兩座大山,而李煜為了不捲入這場權力的遊戲,首要任務就是咀嚼文字,痴迷山水。權力漩渦因而無暇顧及至李煜這個小弟弟,這也是李煜能夠長久生存的一大根基。最後事情竟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皇宮玩權的李景遂悠哉悠哉,而在外多年徵戰的李弘冀屢立戰功,威望逐漸超過了李景遂,迫於輿論壓力,皇帝只好選立李弘冀為太子。李景遂見勢不妙,於是自請出宮回封地,不料卻在返鄉的途中遇毒身亡,經調查確為太子李弘冀所為。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一首小詞,寫盡浮生過客的憂傷,令人不忍卒讀,卻驚豔了歲月
    李煜的人生起伏,就像是一場世事春夢,似春水悠悠,又似秋雲脈脈,是那歲月風雲裡的不盡愁怨,也是時光匆匆裡的無盡的慨嘆。當他寫下林花謝了春紅的時候,時光如畫屏幽幽,在他眼前鋪展開去,是色彩的,是浪漫的,雖憂傷,卻驚豔了時光。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兩首《相見歡》,一首寫離愁,一首寫別恨,已經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驚世佳作了。但是,李煜最驚豔世人的名篇卻是他的絕命詞《虞美人》。李煜42歲生日寫下無人超越的最驚豔詞作,卻成催命符當天慘死宮中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既是牛郎織女的相會日,也是李煜42歲的生日。曾經的九五之尊,此時已經在汴京度過了三年屈辱囚禁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