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被囚禁時寫的一首詞,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還是一個成語的出處

2021-01-11 憶江南音樂坊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一顆璀璨明珠。成語,是語言經過長期使用和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的短語。很多成語,來自於古詩詞,比如前幾期跟大家分享的「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等,都是來源於古詩詞。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首南唐後主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是五代時期的南唐國君。開寶八年,趙匡胤率領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率領文武百官投降,被押解到汴梁。被封為「違命侯」。這首詞,是李煜被幽禁時期,懷念故國的感傷之作。

從低垂的門帘外,時斷時續地傳來潺潺的春雨聲。一場春雨,花園中的花朵,又不知要凋零多少。時令已是暮春時節,春天即將過去了。在這悽涼的雨夜,雖然身上蓋著綢緞做的被子,但還是耐不住五更時分的寒冷。昨日還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今天卻被囚禁在這裡,成為異鄉之客。只有在夢中才能品嘗昔日的歡娛。

獨自一人,在暮色蒼茫中,佇立在小樓上,憑欄遠眺。故國的萬裡江山,離別時是那樣的匆忙,那樣的容易,而再想見到,卻是難上加難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春天伴著這濤濤的流水,和隨水漂流的落花,一起遠去了。過去的美好時光,和現在悽慘的境遇相比,那可真是天上人間的反差啊!

李煜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是個「門外漢」,然而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對音律、繪畫、書法都很精通,尤其是在詩詞方面,成就最大。給後人留下很多優美的詩詞,比如《虞美人》、《浣溪沙》、《烏夜啼》等等,被後人稱為「詞帝」。這首《浪淘沙》,寫的情真意切,悽涼哀婉,讀後令人垂淚。感嘆自己遠離故國,淪為階下囚,過著囚徒一樣的生活。自己和家人備受凌辱,而自己卻敢怒不敢言。只能通過書寫詩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對故國深深的懷念之情。即使這樣,自己也沒有避免被毒殺的命運。

這首詞的上片,寫的是在春雨瀟瀟的夜晚,自己倍感悽涼的感受。其中「春意闌珊」,被後人提煉為一個成語。春意,是指春天的氣象。闌珊,是即將結束或者即將衰退的意思。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春天即將結束了。春意闌珊,在這首詞中,也可以理解為春天即將過去了。

元代詩人方伯成寫的一首《端正好 憶別》中,有一句「柳飛棉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闌珊」,說的是柳絮翻飛,像棉花瓣盛開一樣,又是一番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跟李煜這首詞中的「春意闌珊」,是同一個意思。表面意思是春天即將過去,其實也包含著作者對美好春光的依依不捨之情。

但就「闌珊」這個詞語來講,在這裡是即將結束的意思,而在另一個詞語「燈火闌珊」中,則是「稀少」的意思。燈火闌珊,這個成語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思是詩人猛一回頭,卻看到自己苦苦尋找的那個人,在燈火稀少的昏暗角落裡。

李煜在被囚禁時寫的一首詞,催人淚下,感人肺腑。其中的上片,還是一個成語的出處。大家對李煜的這首《浪淘沙》以及其中的「春意闌珊」這個成語,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留言探討。

文章中的圖片來自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告知以便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被囚禁之後,寫下一首詞,感嘆國破家亡,訴說命運的無奈
    一提到南唐後主李煜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他被公認為是帝王中最具才華的一個。不得不說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詩詞大家,他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佳作。李煜生在帝王之家,不知道是他的幸還是不幸。作為一國之主,他沒有治國安邦的才幹,國家也沒有抵禦外敵的實力。可以說他一身的才華全用在了詩詞上,作為一個詞人他能算得上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
  • 因一晌貪歡而丟了無限江山,李煜這首詞充滿了悲涼和悔恨!
    李煜是南唐後主,雖然他接手的的確是一個爛攤子,南唐滅亡也不能全歸咎於他一人。但是自從他登基後除了一味向宋朝稱臣納貢委曲求全外,並沒有任何勵精圖治的措施,而且沉迷於歌舞美色,寫詞作賦,以至於國力日漸衰落,最後為宋所滅,李煜也成了階下囚,被宋太祖封為「違命侯」。
  • 落魄帝王李煜筆下的一首詞,抒發對故國的懷念,道出亡國的悲哀
    李煜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公認最有才華的皇帝之一,也不知李煜是幸運還是不幸,幸運的是不費吹灰之力就登上了所有人做夢都想要的皇位,不幸的是他根本就無心政事,也沒有做帝王的才華。亡國之後的李煜被宋太祖俘虜,從一朝皇帝變成了階下囚,巨大的轉變讓李煜整日活在巨大的恐懼之下,這是他作為帝王的悲劇,但是這個時期恰恰是他作為一個詞人的高光時期,他在亡國後寫下的那些至情至性的詞作成為了不朽的經典之作。《望江南·閒夢遠》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 失去了自由後的李煜心灰意冷,在一個雨夜,寫下一首充滿憂愁的詞
    而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那自然也就處處充滿了憂愁,寫得也是極為感人。李煜寫這首詞時正是淪為階下囚,他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內心的無奈,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詞顯得與眾不同,當時李煜正是在一個雨夜,看到了外面淅淅瀝瀝的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畢竟對於他來說,故鄉是永遠也回不去了,再加上整個南唐也成為了歷史,這一切的一切,那都使得他悲痛不已,所以在這首詞,他把這樣的一種悲痛之苦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宋太宗看到這首詞後大發雷霆,認為李煜這是在懷念故國,於是以此為由毒死了他,這首《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作品。李煜後期的作品在風格上大抵如此,總是透著一股離愁別緒,其實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麼可能不追憶過往的繁華呢?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這首詞不好仿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詞中具有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另一方面,李煜不用一個連接語,只淡淡幾筆,就將主人公的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700年後,李煜的這首詞傳到了納蘭性德的手中,便被仿成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
  • 李煜這首詞,其實是他的人生總結,是字字血、聲聲淚的真心話
    1989年秋天,《開國大典》上映,在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老蔣的孫子,在廬山山頂給即將下野敗逃的老蔣背了一首詞,儘管他的背誦被趕來的蔣經國打斷,但是,這首詞的大部內容還是背出來了: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 感天動地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驚天動地,反義詞有:平淡無奇,感天動地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十分感人。感天動地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感天動地(gǎn tiān dòng dì)成語釋義:使蒼天和大地為之感動。形容誠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無情天地受感動。形容冤屈極大。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最香豔的一首詞,大膽描寫男女幽會,最後兩句尤其肉麻
    李煜作為一代千古詞帝,他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詩詞。其中有很多頗為值得玩味。比如下面這一首,一直被人們稱讚為比較香豔,因為他在詞中赤裸裸的描寫了一次男女幽會的場景。這首詩是以一個女性的口吻,來描述的一個幽會的場景。很多人認為,這首《菩薩蠻》便是描繪李煜與小周幽會的情景。李煜曾有兩任皇后,也就是大周后與小周后姐妹倆。
  • 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話劇《索瑪花盛開的地方》開啟巡演
    為宣傳海安寧蒗支教教師群體先進事跡,弘揚支教精神,南通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廣旅局聯合市藝術劇院等單位,集中力量,用時三個月,編排了話劇《索瑪花盛開的地方》,邀請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博士、教授,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盧昂擔任總導演
  • 李煜生病時,思念亡妻,寫了一首傷感詩,道盡了人生惆悵無奈
    寫詩的人,或者興盡時隨便幾筆,彰顯言歡勝意,或者悲苦時淚添兩行,訴說難言之隱,這些都讓文人騷客的豐富情感躍然紙上,也讓所有的離合悲歡有了去處。豪邁的,悲情的,愉快的,歡樂的,歷史都照單全收,流傳下來的,就是精品,其中,李煜的詞就讓人不自覺地想要流淚。
  • 李煜的一首「風流」韻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豔而不俗令人心動
    李煜在當上皇帝後有一首「風流」韻詞是比較著名的,這首詞詞筆香豔但豔而不俗,將歌女的大膽潑辣以及女性身上最美的部位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心動不已。這首詞就是《一斛珠·曉妝初過》: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這首悽婉的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個字,道盡人生悲涼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結合了許多矛盾為一體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受人議論。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個失敗的皇帝,卻不知他在詩詞方面的造詣頗深。李煜身在皇室卻不善也不思朝政,整日夜夜笙歌,貪戀奢靡華貴的生活。可同時他也是個寬宏的人,總是記掛著修繕廟宇,為窮苦百姓分發糧食和銀兩。雖經常不採納大臣們的良諫,但對於上諫時以下犯上的臣子,他不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