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電影節之旅:中國電影的坎城往事

2020-12-22 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3月20日,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宣布無法如期舉辦,至於最終是推遲還是取消仍未可知。70多年來,坎城電影節曾3度停辦。其中,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則是受「五月風暴」影響,被迫中斷。

一般認為,中國電影最早與坎城電影節有交集是在50年代中期。1955年,第八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為中國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組織了特別放映。而1956年,應坎城電影節邀請,著名導演蔡楚生帶隊的電影代表團前往法國交流。

其實,中國電影與坎城電影節的故事還可以追溯到更早。最遲至1949年初,坎城電影節便邀請中國電影參展,而且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也接受了邀請,並選定了參展影片。有趣的是,1949年第三屆的坎城電影節正是夾在1948年和1950年兩個停辦年度之間。在這個電影節再度停辦的歷史巧合點,本文試對當年這段中國電影與坎城電影節的往事稍作鉤沉。

未完成的電影節之旅

初創階段的坎城電影節,並不像今日這般聲名顯赫。無論是參展的國家範圍,還是影片的品質都還有提升的空間。據曾參觀過前兩屆電影節的國民黨政府駐法使館工作人員表示,電影節的影片「其中佳構固屬不少,但大多均屬平凡普通之出品」。可見今日電影界的盛世,也曾有過篳路藍縷的往事。

1949年初,坎城電影節(舊譯為法國國際電影演賽會)籌備會發函國民黨政府駐法使館,邀請中國參加當年9月舉行的電影節。國民黨政府外交部從駐法使館得到消息後,隨即行文內政部,函請其在國產影片中選擇若干適當影片送展電影節。

外交部的公文是4月2日發出的。許是內政部公文流轉效率低下;又或是彼時戰事吃緊,內政部事務繁多,無暇顧此;抑或是在等待法國方面正式請柬寄到。總之,外交部的公文發出數月間,內政部並無動靜。直到7月8日,內政部部長李漢魂才籤發訓令,令內政部電影檢查處馬上開具詳盡意見,並要求電檢處廣州辦事人員速速聯絡警政司,落實影片遴選工作。而此時,距離外交部來文已有三月有餘。

部長訓令一出,底下人自然得加速完成任務。7月11日,警政司司長鄭澤光親自主持專題會議,會同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社會局等單位商議遴選參展影片事宜。會上,一則明確了以藝術價值、民族特質、攝影技術、國語片為選片的四條標準;二則指定《國魂》《一江春水向東流》《假鳳虛凰》三部影片參加預選;三則決定其餘預選影片由各家電影公司自由申請。

《國魂》海報

《假鳳虛凰》海報

隨後,內政部便公告發布《國產影片參加國際電影演賽申請選定辦法》,向各大電影公司徵集影片,稱「凡技術精良,富有藝術價值,足以表現中華民族特色之國語影片,均得申請預選。」徵集時間從7月13日-21日,為期9天。

《國產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演賽申請選定辦法》

這些社會徵集而來的影片,在經過內政部核准參與預選後,還需要在廣州進行一輪播映,供審查人員進行審評打分。審查人員則分為專門人員和機關代表兩種,由內政部警政司、廣東省教育局、廣州市教育局以及廣州市社會局等單位出具人員名單。

最終結果於8月3日塵埃落定。經過審評,香港永華影業公司攝製的《國魂》一片以總分811分的最高分被選定為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送展影片。8月6日,內政部行文外交部,述明選片經過及選定影片,並函請外交部辦理後續送展事宜。同日,內政部也批覆永華影業公司,令其速與內政部電影檢查處和外交部對接送展事宜。至此,為期一月的影片遴選便畫下句號。

《國魂》劇照

永華影業公司總經理、創始人李祖永

但我們查閱當年坎城電影節的參展影片,卻並未找到《國魂》的蹤影。到底送展的過程中出了什麼事情,目前暫無史料可查,只能成為一宗懸案。不過以後見之明觀之,彼時國民黨政府忙於戰事,自顧不暇。在這樣緊張的局勢下,影片最終未能成功送展,倒也是不難理解。

在這裡,稍微插幾句閒話。1955年在坎城電影節特別放映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其導演桑弧正是《假鳳虛凰》的編劇。而1956年帶隊訪問坎城的蔡楚生則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導演。當年兩部落選影片的主創,以不同的方式成為中國電影與坎城電影節往來的先驅。反觀《國魂》一片,則徹底無緣坎城舞臺。歷史車輪的兜兜轉轉,也是有趣之極。

《一江春水向東流》

選片背後的意識形態

儘管最終參展並不成功,但從持續月餘的影片徵集、審評來看,彼時國民黨政府也算重視。而作為官方選定的代表,《國魂》一片到底有何過人之處,這背後又蘊含了何種意義?頗值得爬梳一番。

電影《國魂》改編自吳祖光在抗戰時創作的話劇《正氣歌》,講述了南宋末年文天祥抗擊北方元軍的歷史故事。影片由民國時期著名導演卜萬蒼執導,匯聚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劉瓊、袁美雲等近40位明星出演,於1948年9月、10月分別在香港、上海上映。

作為香港永華影業公司創立後拍攝的首部影片,《國魂》在醞釀之時便被定位為「場面宏偉的豪華巨片」。據編劇吳祖光回憶,當時永華影業之所以選中他的《正氣歌》為底本,正是由於這個劇本場景多、人物多,可以讓他們選用儘可能多的明星演員。除了「明星大會串」,《國魂》在製作上也不吝投入。據朱劍、汪朝光等學者研究,該片在攝製時使用了當時國內並不多見的高光度水銀燈、自動印片機,還有花17萬港元購買了可以進行內外景合成的背景放映機。據說當時國內僅此一臺,日本也僅有兩臺。

場面恢弘、製作精良,又是民族主義題材,看似這一切都與國民黨政府在遴選影片時所提出來的標準頗為吻合。但箇中玄機不僅於此。

《國魂》在上映後,市場表現不俗。在香港的首映禮,明星匯聚、中外名流雲集,場面十分熱鬧。在上海上映時,也是連場客滿。但在報章輿論中,卻是另一番光景。人物扁平,流於表面;布局鬆散,詳略失當;導演手法呆板,鏡頭運用少變化;對話拘泥書面,動作有如「做戲」……時論的批評不一而足。除此之外,彼時知識青年更是對影片中所宣揚的封建主義忠君思想多有指摘。有趣的是,當原作《正氣歌》以相似主題在抗戰時期演出時,輿論多讚許其民族主義精神。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正如時人在《哀<國魂>》一文中指出的:「在抗戰已告結束,時代已向前跨上一步的社會所要求的主題已轉了方向的今日,仍抱著過時貨搬上銀幕並妄稱之為『國魂』。這是意識上莫大的錯誤。」

《國魂》在香港首映

更值得玩味的是國民黨政府的態度。對於抗戰時期的《正氣歌》,國民黨政府是屢作刪檢。而《國魂》上映後,國民黨電影檢察機關則譽為三十年來未有之佳片。究其原因,同樣是時局變化。影片中宋元格局成為當時國共戰場的隱喻,而文天祥抗北的場景以及忠君精神恰好適應了國民黨政府維護統治的需求。據上海《益世報》記載,蔣介石在看完影片後,極為讚許,「飭屬加印拷貝30份,運至前線各地,以發揮先賢衛國精神,而振士氣。」於是乎,儘管電影《國魂》並無影射政治之心,但還是淪為了國民黨政府政治宣教的工具。

《益世報》報導

看到國民黨政府的態度之後,《國魂》被最終選定為坎城電影節的送展影片便不難理解了。對於當時國民黨政府而言,選片送展國際電影節大多抱有政治宣教之心。以同時期紐西蘭坎特伯利省各國電影展覽的邀約為例,當時國民黨政府內政部的回覆稱:國內符合16釐米制式的影片「其內容亦皆劣低,不足用以宣揚我國文化」,故而建議外交部與教育部會商,教育部所辦的中國教育製片廠的影片中選片,既符合制式,又有教育意義。

其實,選片送展國際電影節,素來是國家輸出形象的問題,所考量的不僅是藝術層面,更是政治層面。彼時國民黨政府之所以選中《國魂》,也正是看重該片被賦予政治意涵的可能,哪怕當時對影片的藝術價值多有批評,仍舊將其作為對外文化的國家代表。而我們今日審視國際電影節的選片,也可在藝術之外再多上一重視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與紀蘭熙同赴68屆坎城電影節,享華彩「中國之夜」
    紀蘭熙作為護膚領域的高端品牌,此次非常榮幸獲邀參加第68屆坎城電影節,屆時我們將攜紀蘭熙優秀代理商團隊一同踏上這次法國坎城之旅。
  • 徵片 | 坎城電影節
    )2.參選的影片媒介必須在2021年3月12日前寄達坎城電影節(四)媒介無論影片拍攝時採用何種媒介(迷你數碼攝像機,超八膠片,35毫米膠片⋯⋯),預選僅接受以下媒介的電影作品:HDCAM / HDCAM-SRDCP (Digital Cinema Package):Serveur JPEG 2000
  • 倪妮攜電影《勇士之門》亮相坎城電影節!
    法國坎城當地時間5月11日晚,第69屆坎城電影節在法國南部城市坎城拉開帷幕。
  • 這九部改編自文學作品的中國電影,斬獲了坎城電影節大獎
    海報展示的是瓦爾達站在技師的肩膀上拍攝她的第一部電影時的情景,當時她只有26歲。5月14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大幕拉開。曾經憑藉《白日焰火》捧回柏林影展金熊獎的中國導演刁亦男,帶著新片《南方車站的聚會》出徵坎城。這部《南方車站的聚會》,也是本屆坎城影展上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該片由刁亦男導演,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等主演。
  • 徵片中 | 坎城電影節
    從創辦以來,坎城電影節一直忠實於它最初的信念:發掘並弘揚影片來促進電影發展,扶持世界電影業並成為第七藝術國際性的盛事。在坎城,短片既可以參加競賽單元,由短片評審團頒發金棕櫚獎(Palme d』or),也可以參加短片角(Short Film Corner),它是特別為會面、交流和影片推介設立的專業場所。
  • 坎城電影節開幕,中國電影真的隨處都在啊
    坎城電影節是一個法國的電影節,這毋庸諱言。以法國人對自身文化藝術的驕傲,電影節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了那種只在法國才看得到的藝術至上的態度。這是坎城電影節能夠成為全世界每年藝術電影展映中心的原因所在。 不過支配坎城電影節運轉的另一大力量,是無處不在的好萊塢。
  • 坎城電影節:都有哪些中國電影在坎城拿過獎你知道嗎?
    華語電影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1959年,臺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蕩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坎城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李翰祥(臺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
  • 坎城電影節的神話:華語電影的坎城之路(多圖)
    今年的5月9日,被視為華語電影新驕傲的臺灣新新電影三大代言人又齊齊在第54屆坎城聚首:侯孝賢、蔡明亮帶著自己剛剪好的新片《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雄心勃勃亮相坎城,而剩下的另一位楊德昌則是早已經坐在電影節評審委員會的椅子上等他們了。   坎城電影節上的「中國神話」看來又將被續寫一年,而華語電影創造這個「神話」卻花費了整整四十年的時間。
  • 徵片中 | 坎城電影節(日期更新)
    從創辦以來,坎城電影節一直忠實於它最初的信念:發掘並弘揚影片來促進電影發展,扶持世界電影業並成為第七藝術國際性的盛事。在坎城,短片既可以參加競賽單元,由短片評審團頒發金棕櫚獎(Palme d』or),也可以參加短片角(Short Film Corner),它是特別為會面、交流和影片推介設立的專業場所。
  • 在坎城電影節上獨家中國眾生相
    導語:中國在中國大陸首次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棕櫚獎至今已有。近年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坎城電影節增加了「煙火氣」,失去了一些藝術、專業和電影精神。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煙火氣」打折了中國電影市場,一些個人和團體甚至把坎城電影節作為合法的商業鍍金渠道。事實上坎城電影節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從未商業化左右,中國電影追求電影藝術的人也從未停止過追求。
  • 我們想念你,坎城電影節
    在電影世界裡,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坎城電影節的非凡魅力。每年5月的坎城電影節,明星和導演們都會聚集在這裡,接受媒體和同行們的審視、讚美和評判。在這一周半的時間裡,年度的電影傑作逐漸掀開了面紗並開始贏得了世界級的聲譽,狂熱的掌聲和喧鬧的噓聲此起彼伏。今年因為疫情,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但是我們並沒有就此放棄。
  • 簡要概括第73屆坎城電影節片單、《釜山行2》《心靈奇旅》均在列
    #第73屆坎城電影節無法按期於5月舉行,目前、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完整片單已經出爐,雖然該屆無法實地舉行,但組委會仍然公布了「坎城電影節2020」片單,共計56部作品,未細分單元。皮克斯《心靈奇旅》、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阿雅與魔女》等動畫新作也令人期待。備受觀眾期待的皮克斯年度原創力作《心靈奇旅》也入選第73屆坎城電影節。
  • 坎城影展正式取消線下活動,56部電影入圍2020「坎城電影節」
    電影節總監福茂表示,這56部電影將在官方指定的影院或其他電影節陸續上映,有些影片也會被挑選至明年的坎城電影節。這意味著本屆電影正式取消線下活動,而不是延遲。而隨著法國政府的演唱電影院歇業的行政命令的頒布,坎城的窗口期,也幾乎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取消本屆電影節,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坎城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 2015坎城電影節開幕在即 電影海報集錦(多圖)
    北京時間14日凌晨,2015坎城電影節就要拉開帷幕。今年有兩部中國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分別是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以及侯孝賢的《聶隱娘》。為紀念美國影人英格麗·褒曼誕辰100周年,今年坎城主海報延續了前幾屆以人物為主題的風格,並且為配合褒曼「新寫實主義繆斯」的身份(褒曼的丈夫、義大利導演羅伯託·羅西裡尼以《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被認為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開山之作,1945年第一屆坎城電影節還獲得評委會大獎),海報風格簡潔寫實。
  • 2018坎城電影節電影申報 快速攻略
    今年所謂的新開中國特供單元,目前為止坎城電影節官方沒有任何新聞通告,拭目以待後續情況。Q:坎城電影節評選方式?A:官方單元最主要的就是電影長片,短片,非競賽展映單元和一種關注單元,所有的長片(大於60分鐘)都可以被考慮是否符合競賽片標準,如果不符合會被考慮非競賽的展映單元。主競賽長片- 提前邀約的影片和極少數從申請的影片中選擇。
  • 坎城電影節70周年提名公布 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或「0入圍」
    坎城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和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莫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入圍主競賽單元的18部影片名單。此外,「一種關注」、非競賽片、午夜展映、特別展映等電影節單元也公布了選片名單,令人惋惜的是,今年的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0入圍。
  • 全息解讀坎城電影節內地影人眾生相
    踏上坎城之旅的充分條件想在坎城電影節裡面露臉,有以下六種方式:第一種就是你主演的電影入圍了坎城電影節或者被主辦方邀請展映你就具備了走紅毯的資格
  • 【深度】坎城電影節「失約」五月
    從電影市場上來說,坎城電影節中有全球最大的電影交易市場,全球的買家與賣家,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合作夥伴。坎城電影節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影人之間進行交流的盛會,不論歐洲、北美,還是中國、日本、伊朗,乃至其他並不太知名的國家地區,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齊聚坎城,許多超出預期的合作,就在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中展開。
  • 兩大超級影帝匯聚坎城電影節,《好萊塢往事》究竟說了個啥?
    導讀:兩大超級影帝匯聚坎城電影節,《好萊塢往事》究竟說了個啥?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王不見王,意思就是同樣是在娛樂圈,甚至是好萊塢美國電影界呼風喚雨的影帝,顏值擔當以及拿獎無數的大咖,一般都不會共同出演一部作品,在某種情況之下既是對雙方的保護,也是讓人們知道他們確實是有獨佔鰲頭的本領。
  • 上海電影節:《左撇子》《烈日灼心》《岸邊之旅》等入圍競賽
    新浪娛樂訊 繼上周宣布9部金爵獎入圍影片後,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6月3日公布第二批入圍影片,《烈日灼心》《岸邊之旅》《1980年代的愛情》《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