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念你,坎城電影節

2020-12-24 弧光電影藝術中心

在電影世界裡,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坎城電影節的非凡魅力。每年5月的坎城電影節,明星和導演們都會聚集在這裡,接受媒體和同行們的審視、讚美和評判。在這一周半的時間裡,年度的電影傑作逐漸掀開了面紗並開始贏得了世界級的聲譽,狂熱的掌聲和喧鬧的噓聲此起彼伏。

今年因為疫情,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但是我們並沒有就此放棄。因此,《紐約時報》邀請世界各地的電影人撰寫了名為《我們想念你,坎城電影節》的文章。這群電影人們寫下了他們對於坎城電影節的回憶以及精彩瞬間。

以下是10位電影人的節選:

韋斯·安德森

2012年他帶著《月升王國》來坎城

你有任何關於坎城電影節的特別回憶或趣聞嗎?

至今我只去過一次,電影節的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真的很懂如何運營一個電影節。那裡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各種類型的好電影,還有什麼比在地中海的海岸邊,觀看一部完美修復的251分鐘的《美國往事》更美好的事呢?

目前你在忙什麼?看了哪些電影和書呢?

我有一個4歲的女兒,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我現在就是一個兼職的老師。我現在讀的很多書都關於古埃及、恐龍、昆蟲和亞馬遜雨林,不過也讀派翠西亞·海史密斯、詹姆斯·鮑德溫和埃爾莫·倫納德的作品,以及一本關於瘟疫的書。

我每晚都會看一部電影,最近比較喜歡的電影有:《寂寞芳心》、《戰勝惡魔》、《毫不神聖》、《為所應為》、《歸途路迢迢》、《近松物語》、《極樂大餐》、《深情的朋友》、《撒哈拉六號基地》、《好萊塢的價值》和《殺機》

是枝裕和

坎城展示影片中包括《距離》《小偷家族》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在坎城走紅毯的瞬間。那是2001年,我38歲。我對那一刻的記憶與驕傲、自尊甚至是成就感無關。

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我的敬畏之情

因為我親身體驗到了電影的博大精深和豐富的歷史。然後,一旦我接受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以及作為一個導演的不成熟,我開始體驗到了快樂。

我有了一種意識,雖然我只是一滴水,但我也會流入電影的大河之中。我意識到我與這個世界有了緊密相連,以往拍電影時產生的孤獨感此時頓然消失

這是我在坎城電影節中最大的收穫。

賈樟柯

坎城電影節的常客,《天註定》《江湖兒女》等多部影片在坎城電影節亮相

2013年,我收到了電影節午餐會的邀請。我英文英文不好也有點累,出於禮貌,我打算現身後就儘快離開。

當我抵達的時候,看到福茂、李安導演和一個坐在輪椅的人。我過去和他們打了聲招呼,就去外面吸菸。

李安導演的助手過來找我,李安帶我去見了坐在輪椅的人,說:「賈,貝託魯奇導演想和你聊幾句。」

「沒開玩笑吧!」我大聲喊出來,這讓我很震驚,「這是老B(Old B)。」

這稱呼沒有不敬的意思,貝託魯奇在中國拍攝過《末代皇帝》,中國的電影人用中國人的方式稱呼「老B」,表示他是自己人。

2018年,《江湖兒女》記者招待會擊

貝託魯奇導演握著我的手開始說話,李安來幫助我翻譯,「怎樣能看到《無用》?那是你的作品中,我唯一沒看過的。」我有些受寵若驚。

作為前輩,貝託魯奇不吝表達對晚輩的讚揚。自己的作品被他注意到,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鼓舞人心了。

2008年,《二十四城記》坎城新聞發布會的時候,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導演站在門後,我走過去,他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們什麼都沒有說,他轉身離開,但是擁抱的餘溫仍留在我身上。

2015年,《山河故人》拍照環節時,阿涅斯·瓦爾達導演路過,在幾十臺相機面前突然徑直走了過來,一隻手拉著我,一隻手拉著趙濤。之後我再看那天的照片,她的視線一直看著我們,目光中有一種外祖母般的慈愛。

貝託魯奇、阿巴斯、阿涅斯·瓦爾達如今都去世了,但在坎城電影節,他們留下了對年輕一代電影人的關注與溫暖,讓我們從中吸取力量,並堅持拍電影。

愛麗絲·洛爾瓦徹

她的《幸福的拉扎羅》和《奇蹟》曾入圍了坎城電影節

坎城改變了我的生活。

它向我展示了那些可以拓展我天馬行空思想的電影,也為身為導演的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當我寫下這些想法的時候,我聽到了窗外傳來的鄰居Carlo的聲音,他與坎城也有些聯繫。

Carlo Tarmati是一名卡車司機,我以前從來沒有和他交談過, 因為他是我父親最大的宿敵。我們兩家的房子就坐落於相鄰的小山坡上。每當我父親和Carlo互相斥罵的時候,他們的叫喊聲就會在樹林裡迴蕩。

在我為《奇蹟》選角時,Carlo來試鏡了。當時我很尷尬,因為他是敵人,但是他是天生的演員。

隨著我們的合作,我們也開始越來越了解彼此。接著我們的電影入圍了坎城電影節,我有些心慌。我想帶Carlo去,但我也想帶我的家人,但是他們萬一在電影節期間打起來應該怎麼辦?

我還記得《奇蹟》劇組的紅毯儀式上,我的姐姐阿爾芭牽著我的手,亮相的還有參演電影的四個小演員、我的父母、我的女兒、光彩奪目的莫妮卡·貝盧奇,當然還有Carlo。

我一直緊張的看著父親。放映開始後,Carlo和父親在電影中找到了自己,他們又哭又笑,還分享恐懼。他們很喜歡我們共同完成的電影。在放映結束後的派對上,他們彼此開玩笑,幾天之後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形影不離。

樹林裡再也沒有傳來憤怒的叫喊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彼此友好的問候。

在隔離期間,Carlo Tarmati是我父母唯一見的外人。他們彼此幫忙一些無法獨自打理的農活,他們成為彼此的陪伴,每天晚上就睡前都會打電話給對方問候。

這是坎城改變我生活的一種形式。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坎城的寵兒,曾有五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在2009年獲得終身成就金棕櫚獎

我去過坎城很多次。幾年前,他們舉辦了《不可饒恕》25周年放映會,那是我最後一次去那裡。很高興有新的觀眾去看一部老電影。

我有好多年沒看這部電影了,所以再次看到自己,感覺很有趣。

這部電影依然不錯。有時候,我還能跟讀當年的臺詞,我也好奇是怎麼回事。但是當我看到這部電影時,很多記憶都會重新湧上心頭。

第一次帶著《蒼白騎士》去坎城的時候非常有趣,也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周圍有很多人,很多事情都需要當即決定。

後來再去的時候,就會相對輕鬆,因為你會說,好吧,我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緊張,因為最終你都需要回答很多問題。

阿貝爾·費拉拉

《壞中尉》、《異形基地》《絕色驚狂》曾在坎城放映

《異形基地》首映式那晚,我整裝待發,計算好了從酒店到放映廳的五分鐘走路的完美時間,然後準備去系領帶,但是發現沒有領帶,我害怕極了。

當時我妻子對所有的領結都持懷疑態度,但公關部的人要求我把襯衫扣好就可以了,「你是導演,你不需要領帶。」就像所有的癮君子都能在最後一刻找到解決辦法,我也想到了一個好點子。

我打電話給酒店服務,告訴(服務員)我想用五十美金換他的卡夾式領帶。他先是拒絕了,但在我又給了五十美元的法郎後,我得到了這條領帶直到午夜的使用權。

我們到達紅地毯時整整遲了五分鐘,這對於負責人來說,無異於在行禮時掐死了戴高樂!

現在我們回到《絕色驚狂》的時間。那部電影並沒有入圍主競賽單元,不過因為有丹尼斯·霍珀、碧翠斯·黛爾和克勞迪亞·席弗參與,我們要在非競賽單元做特別放映。

我提前很多時間到達現場,沒系領結,有點焦急地繼續等待演員們的到來。我聽到我們的公關人員(拿著兩部手機)重複說:「好的,碧翠斯還在她的化妝間,好的,她現在拒絕出來。」然後從另一個電話中傳來聲音,「克勞迪亞終於穿上她的鞋子了,她又脫了它們。」

四十五分鐘之後,碧翠斯和克勞迪亞到了。沒有人對她們說過一句話,她們開始踏上了紅地毯,世界上所有的燈光都為之閃爍。

達內兄弟

《羅塞塔》和《兩天一夜》入圍坎城

這個五月對每個熱愛電影的人來說都會失去一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損失,因為坎城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收養我們的第二家鄉,它擁抱我們的電影並讓它們受到更多的關注。

我們希望明年回來時還是繼續以斯派克·李擔任評委會主席。在我們等待2021年5月的時間裡,我們覺得應該利用這次活動的停頓來反思我們的工作,反思電影,反思電影在社會中的作用。

有人說,電影的未來存在流媒體平臺的私人空間裡。疫情隔離期間這些平臺快速增長的用戶就是證明。

但這種增長難道不是只能證明,流媒體符合一個現實社交生活已經消失的禁錮社會的需求嗎?

我們真的要生活在這樣一個偏執的世界裡嗎?

我們這些社會人難道不就是渴望在公共空間裡與他人相處,尤其是在電影院裡,我們可以一起在比自己大的銀幕上看電影,然後聚在咖啡館和餐廳裡聊一聊看了什麼嗎?

這難道不應該喚醒我們去要求我們的領袖們,要制定和擴展對健康、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權利嗎?

我們也許正處於新型社會團結的萌芽期。這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願望。

克裡斯託夫·奧諾雷

參與坎城《喜歡,輕吻,快跑》

我的生日是在四月份。一般這個時間,巴黎就會捕風捉影地傳播著哪些電影會入圍坎城電影節的風言風語。

對我來說,春天總是與避開喧囂和活躍在電影院裡聯繫在一起。

我在生活中失去的,可以在電影院裡獲得。

當青少年時期,我從布列塔尼大區夢見的那些電影似乎是法國南部最美的生活。之後我成為了一個電影人,從而開始經歷坎城選片美妙而有悽慘的冒險之旅。

今年,從我的巴黎陽臺上,如果有一兩部電影的名字傳入到我的耳朵,那微弱的聲音聽起來猶如墓志銘般的共鳴。

我並不想說沒有了坎城電影節,它們就成了死電影,但它們會錯過一些東西。它們被剝奪了有仙女和女巫靠在搖籃邊的誕生儀式。它們被剝奪了可能的脫胎換骨的機會。

所有的電影都不希望有童話般的命運,但觀眾需要這些傳奇故事的延續,我們需要相信電影能拯救我們迷失的生命。沒有坎城的一年是缺失生命力的一年。無需去否認它。它是一個洞,一片真空,一次無法彌補的缺席

羅伯特·艾格斯

第二部長片《燈塔》入圍了「導演雙周」單元

整個經歷對我來說太瘋狂了,因為滿場的能量和激情。顯然我並不知道坎城會給我帶來什麼,羅伯特·帕丁森和威廉·達福他們來過很多次了,他們給我講了很多事情。

就在我們放映之前羅伯特告訴我在坎城電影節被人喝倒彩的感覺。我當時真的挺擔心的。

在了解到人們不僅接受了這部電影,並且還能理解我和我哥哥的意圖,那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然後我知道還有那麼多影痴希望能看到這部電影,我想說的是,那真是一次令人難以忘懷的體驗。

克萊爾·德尼

處女作《巧克力》

在這場疫情發生之前,不管我去不去坎城,它對我來說都代表著春日裡的一陣溫暖。

即使我不去,我也會知道所有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名單,我會緊跟著媒體報導,閱讀所有的文章。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一個沒有坎城電影節的五月。

科洛·塞維尼

曾擔任「影評人周」單元的評委

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是因為史蒂夫·布西密導演的電影《傷心樹屋》。我記得當時是和製片人克裡斯·漢利和羅伯塔·漢利一起飛過去的,他們也都是演員。

然後我的行李丟了,這是坎城無需言說的故事之一,每個人都丟過行李。

我記得我必須借用羅伯塔的東西,跟著他們去了他們住的伊甸豪海角酒店,但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那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下榻的地方,可關鍵是我也不知道哪些人是有頭有臉。

我記得我和羅伯塔在動物公墓裡拍了一張照片,我們兩個人慢悠悠得走著,就像是,「我們到底在哪裡?」

翻譯自:《紐約時報》

相關焦點

  • 我們想念坎城|賈樟柯的坎城瞬間:目光與體溫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將在何時以何種方法舉辦還沒有定論。5月13日,《紐約時報》發表了該報影評人Manohla Dargis和A.O.Scott採寫的報導《我們想念坎城:23位電影人重溫難忘瞬間》,報導採訪了來自全球的23位與坎城國際電影節淵源頗深的電影人,講述他們記憶中的坎城時刻。
  • 他們,我們想念你,坎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疫情將另一位面的坎城展現在世人眼前。前不久,一頭野豬現身坎城街頭,而這頭野豬走的路線便是從坎城電影宮嚮導演雙周、影評人周放映場地去的那條海岸線雖然電影節仍在努力,但時至今日,我們都知道今年,對於坎城,對於電影,它都是異於往年,如不出意外,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將是我們見到的最與眾不同的一屆。
  • 我們想念坎城|23位電影人重溫難忘瞬間
    原來他多年前就從部隊退休了,現在在電影節工作。他笑著拉著我走進了辦公室大樓,「你看!我們認識吧!」原來,他一直和那裡的工作人員講我們熟識的故事,但是沒有人相信他。以下這張照片我們一起拍攝於2008年。感謝你的邀請,我很遺憾,所有的電影人都不能、也無法讓他們的電影參與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但我希望很快就能看到你們的電影。也祝你們一切順利。謝謝你。
  • 如果坎城電影節取消,我們會錯過哪些新片?
    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原定5月12日至23日舉行的第73屆坎城電影節始終沒有發布確切的舉辦日期
  • 沒想到,我們竟用這種方式「參與」了坎城電影節
    然而轉眼到了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坎城電影節可謂一路坎坷,作為觀眾和報導者的我們,更是只能在遺憾中繼續等待著電影行業全面復甦的消息。可沒想到,就當我們以為今年要和坎城無緣時,卻意外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參與到了坎城電影節裡。
  • 【深度】坎城電影節「失約」五月
    3月12日,坎城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和團隊仍然在繼續籌備坎城電影節,「我們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坎城電影節是夏季的第一個標誌。為了保持樂觀、保持我們的鬥志,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將是第一個歌頌生命、讚揚生活,如再生般的國際性活動。」
  • 不存在的電影節,2020年坎城入圍片單
    九月通常是威尼斯和多倫多電影節舉辦的時候,所以九月舉辦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的。至於把坎城電影節移到十月或者十一月,所有秋季影展之後,也沒有可能性。可無論如何,取消從來都不是我們考慮的選項之一。你或許知道,坎城電影節只在1939年停辦過一次,除此之外,只有1968年一屆未能完整結束。
  • 坎城電影節2015紅毯
    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 坎城電影節日程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縱觀今年,無論是華語明星跑來的熱鬧勁,還是中國電影參展參賽的數量值,都比不過去年…[詳細]  20年前,《低俗小說》在坎城奪下金棕櫚。
  • 6次出席坎城電影節紅毯,還擔任第70屆坎城電影節評委,你覺得範冰冰...
    2010年5月13日,在第63屆坎城電影節盛大開幕上,範冰冰以「龍袍加身」首次亮相坎城電影節,驚豔全場。2011年5月11日,範冰冰一襲「仙鶴裝」亮相第64屆坎城電影節開幕紅毯。第65屆坎城電影節開幕紅毯,範冰冰以瓷娃娃裝亮相。較以往精心準備服裝相比,第66屆坎城電影節開幕紅毯範冰冰則穿的比較「隨意」!
  • 我為什麼討厭坎城電影節
    答案並不像你想得那麼簡單…… 一位受人德高望重的英國電影公關曾說:「每個影評人都應該去一次坎城電影節,因為這能教教他們什麼叫羞辱。」我認為他的意思是,即使是最直率的記者,在面對每年蜂擁到法國南部的全世界的媒體時,也會發現他們的意見是多麼微不足道。
  • 徵片 | 坎城電影節
    所有提交長片的權利所有人、製片人或代理人必須承諾遵守該條款(二)影片長度1.參選長片競賽單元的影片必須超過60分鐘2.坎城電影節不接受任何影片長度介於15分鐘和60分鐘之間的作品(三)報名和提交影片截止日期1.註冊期限為2021年3月5日(必須在此日期前完成報名表並得到批准
  • 歷屆坎城電影節海報賞
    每一款海報都有其背後的意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歷屆坎城電影的經典海報。[/alert]2014年 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海報海報是以義大利已故著名導演費德裡科的名片《八部半》的劇照為基礎設計。劇照主角為義大利已故知名演員馬爾切洛·馬斯特羅揚尼。《八部半》1963年曾在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展映,後來獲得美國奧斯卡獎優秀外語片獎,成為經典影片。
  • 坎城電影節將在威尼斯舉辦?
    您是在考慮線上電影節嗎?或者某種縮小規模、減少單元、縮短電影節時間的方案? 答:我們曾經說過,坎城電影節不可能走向線上,尤其考慮到坎城電影節的本質,這就是無稽之談。而且也不會有縮短時間或者減少單元的坎城電影節。如果坎城電影節要舉辦,它會以最完整最豐富的形象面世。
  • 坎城電影節因恨而生
    要談坎城國際電影節,不得不先提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雖然如今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威望似乎不如坎城國際電影節,也比不上奧斯卡,可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卻是國際電影節的龍頭老大。彼時奧斯卡雖然創辦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三年,可其評獎範圍還是在於好萊塢,尚未國際化,而柏林電影節、坎城電影節都尚未誕生。如果說電影是為金錢服務的,那麼,國際電影節除了是名利場之外,還很難脫離政治因素。
  • 坎城電影節的神話:華語電影的坎城之路(多圖)
    今年的5月9日,被視為華語電影新驕傲的臺灣新新電影三大代言人又齊齊在第54屆坎城聚首:侯孝賢、蔡明亮帶著自己剛剪好的新片《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雄心勃勃亮相坎城,而剩下的另一位楊德昌則是早已經坐在電影節評審委員會的椅子上等他們了。   坎城電影節上的「中國神話」看來又將被續寫一年,而華語電影創造這個「神話」卻花費了整整四十年的時間。
  • 坎城電影節八卦指南
    今天,咱就來聊聊坎城電影節的那些八卦——關於紅毯、關於醜聞、關於愛情、關於死亡、關於情色……關於那些大小女明星的種種……其中,花園最精華的地界,就是坎城;而坎城最精華的地界,無疑就是科特達祖爾。據說盧米埃爾兄弟最早的那幾段「電影」,就是在科特達祖爾「取景」的——從此之後,坎城的科特達祖爾便成為歐洲無數導演的聖地。這一聖地無疑成就了坎城,成為1930年代法國人對抗威尼斯電影節的最後落地點。
  • 坎城電影節的前世今生
    19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決定在坎城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之所以選擇坎城是因為那邊的氣候相當舒適。
  • 徵片中 | 坎城電影節
    2010年,電影節開闢了坎城短片 (Cannes Court Métrage) 單元,它有機地結合了以上兩個單元,組成了一個新單元。從而為全球短片創作提供一個全景平臺,並激發短片創作者的創造力。電影節很關注對新興人才的發掘和對創作的扶持。
  • 電影節|第74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
    你想知道的問題,也許可以在下面找到答案。A:可以找我們代為申報,也可以根據上方官網連結自行申報。我們的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 請點擊 這裡A: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們會根據影片特點,為影片量身定製申報方案。幫你跨越語言障礙。Q:合作流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