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傑給百位老人做了30年的好閨女
來源:
遼寧日報作者:
編輯:
楊金鳳10月25日,重陽節。在丹東市振安區五龍背鎮敬老院,彭傑一邊手腳麻利地忙著,一邊輕聲細語地同老人聊著。老人們都說:「有了小彭這閨女,給啥樣的兒女都不換。」
今年51歲的彭傑在五龍背鎮敬老院工作已是第30個年頭。她的孝心和耐心使她成了敬老院裡100多位老人的好閨女。
1990年,22歲的彭傑走進了五龍背鎮敬老院。「那時敬老院的條件差,沒有暖氣,爐子都不是鐵製的,而是盤起來的土爐子。」彭傑說,那時候她每天要把木棍撅成一段一段的,為老人燒炕。有時遇到「倒風」,濃煙滾滾,嗆得她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可看到老人舒服地睡上熱炕,她的心裡也如爐火般熱乎。
後來,彭傑被調到食堂工作。雖然彭傑在家裡也做飯,可面對大鐵鍋,她還是有些發蒙。「100多號人的菜全靠一雙手,切出幾大盆後累得手脖子酸疼。一袋面倒進大盆裡,全憑一雙手來和面。等面和好了,膀子胳膊全酸了。」100多位老人吃飯,眾口難調。為了讓老人吃得滿意,彭傑可是費盡了心思。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她想方設法給老人改善夥食、換口味。老人願意吃酸湯子,她就靠笨功夫和面、一根根擠面,為老人做酸湯子;老人想吃山菜餡大包子,她就和同事漫山遍野捋野菜,洗淨剁餡包包子;老人想喝豆腐腦,她就找師傅學習,反覆嘗試,「到最後,我們敬老院的豆腐腦好吃,已是聲名遠播。」
俗話說,老小孩兒,彭傑每天得像哄小孩兒似的哄著這些老人。彭傑清楚地記得,剛參加工作時,一位智力殘障的老人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給了她一巴掌。彭傑委屈得眼淚奪眶而出。敬老院院長和同事都勸她,「咱不能跟老人計較,誰都有老的那一天。」彭傑想開了,心態也平和了。從那以後,遇到老人不高興或者鬧點兒小情緒,她就像老人的親閨女一樣,這個哄哄,那個勸勸,有時還得動點兒腦筋,直到把老人哄得咧嘴笑了為止。
30年養老院的工作經歷,讓彭傑感受到老年人生活的巨大變化。「現在,人們敬老、愛老的意識都在不斷增強,院裡經常有志願者來為老人服務,養老院條件越來越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彭傑說,「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我就把自己當成老人的親閨女,盡心侍候他們,讓老人安度晚年。」
本報記者 王盧莎
北國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