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老人的健康,自疫情開始,很多養老院、養老驛站不得不暫時封閉,如今已過了兩個月。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度過了一個個見不到家人、期盼團聚的日夜,養老院的老人們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精神依靠。他們既是心頭放不下兒女的父母,也是不忘尋開心的「老小孩」。
最近幾天,在誠和敬養老驛站八千平站裡,88歲的焉爺爺時不時會摸著牆走到前臺,卻不說話。而當站長陳麗問焉爺爺有什麼需求時,老人有時候搖搖頭,有時候欲言又止。
「老頭是想兒子了。」有一天,陳麗專門扶著老人回房間時,貼著他的耳朵邊兒問,「爺爺,您是想孩子了嗎?」
焉爺爺一下子抓著她的手,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兒子好多天沒來看我了,他是不是有什麼事啊?」
「爺爺估計忘了我們已經封閉管理了。」陳麗特別理解他的心情。焉爺爺的眼睛已經不太好使了,只能隱隱約約看到眼前東西的影兒,耳朵也幾乎失聰,老人對當下的疫情完全不了解。之前,他的兒子每周都會來探望他三四次,「如今封閉這麼多天,他見不到兒子,也聽不到兒子的聲音,老人的心裡受不了。」
「您兒子現在出差了,等辦完事兒就回來看您,昨天他還給我打電話,問您好不好呢。」陳麗大聲向焉爺爺說著瞎話。
「只要他沒事就好。」焉爺爺努力聽著,捕捉到了「昨天還打電話」這個關鍵的信息後,心滿意足地擦了擦眼睛。
知道外面正在鬧病,原本想回家過年的老人們心情低落到了極點。馬奶奶86歲了,從養老驛站剛封閉開始就吃不下去飯,特別想家,連續幾天的飯菜幾乎都一動不動地端了回來。
馬奶奶偶爾出房間參加活動,多數時間都悶在自己房間裡,電視一直開著,反覆播放著老人喜歡的《康熙王朝》、《前門樓子九丈九》等幾部電視劇。陳麗觀察到她的狀態比較低迷,「奶奶的眼神常常是呆呆的,感覺並沒有在看,只是把它當個背景聲音,顯得不孤單。」
陳麗常常抽出時間陪她聊天,「您小時候,前門大街是什麼樣的?」「您那會兒都吃什麼呢?」
有時候陳麗也會小小地「嚇唬」她一下:不好好吃飯,免疫力低,回頭能出去了,也不敢第一批放您走啊。
您要是生病了,是不是還得兒女們帶著去醫院,還得給他們添麻煩呢……
使出這一招來果然百試百靈,馬奶奶很快想通了,開始踏實吃飯了,還說「咱這兒安全,我們可不能給兒女添麻煩。」
馬奶奶的緊張情緒緩解了,每次跟兒女視頻的時候,馬奶奶都是誇自己身體很好,吃得好,反過來安慰和提醒孩子們,「你們千萬別出門,也不用來看我,自己多保重。」
藺爺爺今年92歲了,之前是位醫生,如今雖然長年臥床,不能活動,但頭腦還比較清楚。性格開朗的他,之前每天的樂趣就是和鄰床的爺爺逗貧嘴,「兩個老寶貝兒,耳朵都聽不太清楚,經常都是自說自話,但還笑得歡天喜地。」
最近一些日子裡,藺爺爺想孩子卻不好意思說,所以每次都會找轍,隔三差五就在屋裡「哭喊」:「陳麗,你快來」,然後對著陳麗哭訴:「我不行了,快把我兒子或者閨女叫來吧。」
「最初我也有點兒驚慌,好在我也學過醫,能看出來老人的狀態還不錯。」陳麗想起來就笑。每次陳麗都和老爺子耐心溝通,甚至和他開玩笑,「您且得健健康康地活著呢,還有這麼多好吃的等著您啊。」
兩人聊開心了,陳麗再幫助老人跟家裡人打電話或者視頻通話,每次通話完後,老人就精神起來,也不再嚷嚷自己全身疼了。
2月28日是藺爺爺的生日,家人特意為他錄製了一段視頻發到了陳麗的手機裡。視頻裡,藺爺爺的重孫子輩都給他拜壽,這段視頻,老人百看不厭。
這幾天,陳麗又專門給藺爺爺和他的家人建了一個群,老人更開心了,常常拿著陳麗的手機開著視頻和家裡人挨個打招呼,邊聊天還邊點評:「這個不錯,看得還挺清楚。」
陳麗逗他,「那幾天,是誰說哪哪都不舒服的呀?」
藺爺爺也笑,還自我調侃:「本來是不舒服,你們給治好了唄。」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