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為大家帶來2個我們很熟悉的成語,分別是紙上談兵和膠柱鼓瑟,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要我們讀懂了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自然就會知曉其意。
膠柱鼓瑟 (jiāo zhù gǔ sè)
這條成語出自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話說在春秋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出名的將軍,一個是趙奢,另一位是至今都耳熟能詳的廉頗。因為有這兩位大將,所以其他的國家都不敢來犯。趙奢一輩子奮戰在戰場,殺敵無數,立下汗馬功勞。
趙奢平時熟讀兵書,晚年時他把戰場上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總結了很多戰場上用兵的計謀。他有個兒子叫趙括,受他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歡讀兵書,對打仗很感興趣。
成人以後,他讀的兵書很多,對他父親寫的用兵戰略的書,更是背得滾瓜爛熟。他經常和外人談用兵的計謀,談理論連他父親都比不過他。雖然沒上過戰場指揮,但人們對他很是崇拜,都說他以後和他父親趙奢一樣,是國家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