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 進博會現場上演「搖滾音樂舞臺劇」
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6日報導:在第三屆進博會的現場,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上演。該音樂劇講述了一位曾經無數次幫助癌症患者的普通人,在罹患肺癌晚期後的心路歷程和生命故事,展示癌症患者身上「與癌共存」的堅韌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正能量」。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時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官方指定節目,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近日上演,作為劇中醫生角色真情出演的南方醫院腫瘤科尤長宣教授表示,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肺癌有望成為慢性病,肺癌患者可以像劇中演示的『帶癌生存』,『與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11月8日,來自世界各國和國內的肺癌治療「大咖」齊聚羊城,參加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舉辦的亞洲肺癌大會(IASLC Asia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ACLC)。這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首次主辦亞洲肺癌大會,並選擇與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合作在中國主辦本次大會。義大利都靈( Turin) 大學醫學腫瘤中心主任Giorgio V。
-
免疫治療時代 肺癌患者如何用得起救命藥|免疫|肺癌|中國醫學科學...
肺癌是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最為高發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癌症之首。在中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達78.1萬例,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上升。由於肺癌早期症狀較為隱匿,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對於晚期患者,特別是鱗癌患者而言,目前的治療手段相對有限。
-
「鼓5人生」項目為成功幫助肺癌患者實現「5年長生存」
患者經過治療能夠生存5年以上,通常醫學上可認定為已經實現「臨床治癒」,這也意味著患者有望實現長期生存。因此今年「鼓5人生」項目發起了「雲鼓5吉尼斯挑戰」,藉助短視頻分享平臺對公眾的影響力以及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號召力,將「趣味線上社交」與「疾病科普認知」及「關愛肺癌患者」相結合,引發普通公眾對於肺癌的關注和對肺癌患者群體的關愛,鼓勵他們積極對抗疾病,跨越5年生存期。
-
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專家提醒:關注腫瘤中的頭號殺手——肺癌
5個腫瘤有中1個是肺癌西安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廉娟雯主任介紹,肺癌是目前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五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是肺癌!但肺癌並非不可治癒,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早期發現的肺部原位癌五年的生存期可以達到95%以上。通過規範化治療和多學科聯合診治,晚期肺癌是可以延長總生存時間的。
-
中國晚期腫瘤患者現狀:「活人花錢,死人受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程書鈞也曾對此分析認為,我國腫瘤治療病人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比例較少,治療效果較差。例如肺癌,北京市確診肺癌80%以上都是中晚期,預後很不理想,而歐美早期肺癌患者大約佔到一半。對於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家庭,不但承擔著昂貴的醫療費用,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過度診療也讓寶貴的醫療資源出現浪費。
-
肺癌患者關愛活動「鼓5人生」音樂匯在上海成功舉辦
這場音樂匯的主角是肺癌患者群體,他們用音樂向公眾展示了肺癌患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並以此鼓勵病友們積極對抗疾病,爭取跨越對癌症患者來說有著重要意義的5年生存期之坎,同時藉此提升公眾對肺癌的認知。此次音樂匯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主辦,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協辦,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國、覓健以及公益媒體合作夥伴新浪公益的支持,還吸引了多個社會公益團體和各界人士的現場參與。
-
哈醫大腫瘤醫院參加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
近日,哈醫大腫瘤醫院院長曲國蕃帶領醫院專家一行100餘人參加了在廣州召開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 此次大會主題為「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UICC)、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辦。
-
PD-1藥物達伯舒再添適應症,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迎曙光
2020年8月8日,在世界肺癌大會上,由禮來製藥聯合信達生物,共同開發的非小細胞肺癌關鍵3期臨床數據入選全體大會口頭報告,作為該報告的主要研究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主任張力教授介紹,研究證實,作為目前唯一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單抗產品「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被證實在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可顯著延緩疾病進展,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除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將成為「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作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肺癌每年影響約210萬人,估計造成170萬人死亡,是導致男性和女性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幸運的是,在過去的六年中,免疫療法已經成為肺癌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不斷刷新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真正可能使肺癌變為慢性病。
-
英飛凡在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示出空前的生存獲益
而此次數據顯示,大約有一半的接受了度伐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存活了四年,而且約有35%的患者沒有出現疾病進展,這代表著我們在臨床治癒方面的重大進步。」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腫瘤研發部負責人José Baselga表示:「這些前所未有的四年總生存結果鞏固了度伐利尤單抗作為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為臨床治癒樹立了新的生存目標。
-
2019CSCO丨張力教授:肺癌EGFR突變患者的治療未來可期
2019年9月18-22日,第二十二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學術年會在美麗的廈門召開,本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以「創新精準研究,探索智慧醫療」為主題,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匯集,聚焦腫瘤臨床前沿,呈現一場饕餮學術盛宴。
-
這類肺癌晚期病人,能長期生存了!新療法把肺癌變成慢病!
本文專家:陳 雄,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莊 武,福建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主任、教授周向東,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教授(按姓氏拼音排序)一聽到晚期肺癌、轉移性肺癌,很多人覺得求生無望
-
「鼓5人生」項目為肺癌患者成功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雲擊掌接力挑戰吉尼斯,鼓舞肺癌患者跨越5年 對於每一個肺癌患者來說,5年生存期具有特殊意義。患者經過治療能夠生存5年以上,通常醫學上可認定為已經實現「臨床治癒」,這也意味著患者有望實現長期生存。
-
腫瘤藥物研究新進展: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至31.9%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正式落幕,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肺部小結節就是肺癌前兆?抽電子菸會不會致癌?
近日,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在廣州召開,39健康·新聞會客廳 邀請到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教授詳解肺癌的防治。2020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您對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以及腫瘤學發展的寄語,也請您分享一下您個人的防癌之道。支修益:「健康中國,科普先行」,肺癌防治科普宣傳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健康教育者、臨床醫生、主流媒體、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讓大眾真正能夠做到「坦然說癌,科學治癌」。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CA19-9是一種主要以唾液蛋白形式存在的糖類抗原,在胎兒的肝臟、腸道、胰腺等部位以及成年人的胃腸道、膽管和胰腺上皮細胞中均可表達,在正常整理狀態下表達量低,但在多種惡性腫瘤組織中高表達,是迄今為止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腫瘤標誌物。常被用作胰腺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膽管癌的腫瘤標誌物。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PET-CT中心主任、影像診斷科CT室...
父親叮囑他們:「一定要學到一技之長,不要成為社會的包袱。」這句話至今都深深地刻在吳寧的腦海裡。1982年底,22歲的吳寧從湖南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從事腫瘤影像診斷工作,一幹就是38年。她一步一步、腳踏實地,逐漸形成肺癌篩查與早診、肺癌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療效影像評估、腫瘤PET-CT等臨床專業特長。
-
關注「癌痛患者」!湖南省腫瘤醫院為難治性癌痛綜合管理傳經送寶
2020年11月13日-15日,在中國抗癌大會腫瘤麻醉與鎮痛專委會分會場,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手術中心兼疼痛病房主任楊金鳳再次強調了難治性癌痛這個癌痛治療的「軟肋」對醫患的困擾超過其他疼痛的總和,並聲情並茂地講解了難治性癌痛的綜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