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5人生」項目為成功幫助肺癌患者實現「5年長生存」

2020-12-23 艾瑞網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再次啟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發起「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創造行動,以隔空「雲」擊掌接力的形式,鼓勵肺癌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11月17日第20個「國際肺癌日」的當天,金氏世界紀錄在上海宣布這一專屬於肺癌患者群體的世界紀錄稱號創造成功,並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今年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由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協辦,並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國、覓健以及公益媒體合作夥伴新浪公益的支持。

到場嘉賓共同慶祝「鼓5人生」項目成功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2020年是『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持續開展的第四年,相較以往,今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不容易。疫情之下,很多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似乎都被按下『暫停鍵』,這讓我們不禁去想念那些曾經觸手可及的幸福,重新思考健康的重要性。而我們的肺癌患者群體,則承受了本身肺部疾病的威脅以及疫情的雙重壓力。因此,在這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也想通過一些不平凡的行動,向肺癌患者傳遞更多鼓勵和關愛,幫助他們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向著跨越5年這個目標前進。」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項目合作與發展部總監崔曉英表示。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項目合作與發展部總監崔曉英女士現場致辭

雲擊掌接力挑戰吉尼斯,鼓舞肺癌患者跨越5年

對於每一個肺癌患者來說,5年生存期具有特殊意義。患者經過治療能夠生存5年以上,通常醫學上可認定為已經實現「臨床治癒」,這也意味著患者有望實現長期生存。因此今年「鼓5人生」項目發起了「雲鼓5吉尼斯挑戰」,藉助短視頻分享平臺對公眾的影響力以及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號召力,將「趣味線上社交」與「疾病科普認知」及「關愛肺癌患者」相結合,引發普通公眾對於肺癌的關注和對肺癌患者群體的關愛,鼓勵他們積極對抗疾病,跨越5年生存期。

本次挑戰吸引了超過1000名公眾的參與,經最終審核,有效參與視頻接龍的人數為261人,成功創造了「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鼓5人生」項目成功創造「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袁正平會長說:「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打亂了每個人的正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讓普通公眾對健康以及生命有了更強烈的觸動,對我們的肺癌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共情。這些自發來自社會各界的『鼓5』對癌症患者而言,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勵他們重拾生活的熱情,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帶癌長生存。」

科學防治結碩果,肺癌總體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癌症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肺癌年度發病人數高達78.4萬,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及26.99%,居惡性腫瘤之首。但從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中,我們仍能捕捉到一些積極的訊號。

「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十年間總體死亡率每年下降了3.3%。在2013到2016年,每年下降了6.7%。儘管肺癌仍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但死亡率卻在不斷下降,肺癌患者整體的生存期也在不斷延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簡紅介紹道。

「肺癌總體死亡率的下降與積極開展科學預防、早篩早診以及國家不斷推出提升抗癌創新藥可及性的舉措息息相關。早篩、早診、早治可有效提高我國肺癌檢出的早期佔比,越來越多的優質抗癌藥物得以被納入醫保,讓老百姓用得起創新藥,儘早用上優質藥,進而提高生存,降低死亡。因此針對肺癌高危人群,主動儘早採取措施,加強預防,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防癌體檢,密切關注癌症危險信號、接受規範化治療是肺癌防控的關鍵。」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蔡訊補充說。

眾嘉賓共同為成功跨越「五周年」的肺癌患者慶生

多方助力打造肺癌防治閉環,肺癌慢病化趨勢不斷提速

《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的目標。隨著現代醫學發展,治療癌症的手段進步,早期肺癌患者提高了治癒可能性,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不斷「進階」的創新藥物的出現則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早期治療時擁有更多選擇,從而帶來更多生存希望。

「武器庫」在不斷豐富,而如何使創新藥物真正惠及肺癌患者,並在診療全程給予患者更多關愛,助力他們實現高質量的長生存,也是政府,醫療機構,社會團體,醫藥企業等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肺癌治療領域助理副總裁朱家康女士現場致辭

「阿斯利康已經連續四年支持『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非常榮幸能成為創造了這項專屬於肺癌患者的金氏世界紀錄的一份子。」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肺癌治療領域助理副總裁朱家康女士表示:「阿斯利康一直深耕肺癌的科學防治,充分了解中國肺癌患者的需求以及所面臨的挑戰。除了將國際領先的優質肺癌藥物引入中國,並積極響應政府,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帶量採購,不斷推動創新抗癌藥的可及性。同時,阿斯利康也聯合政、產、學、研、醫等跨界夥伴一起積極推動肺癌診療一體化的建設和落地,從而覆蓋科普教育、早期篩查、精準診斷、規範治療、隨訪康復、心理關愛等各個階段和角度,全方位幫助和支持肺癌患者,推動肺癌五年生存率的提升,實現肺癌慢病化管理,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實現。」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鼓5人生」項目為肺癌患者成功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再次啟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發起「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創造行動,以隔空「雲」擊掌接力的形式,鼓勵肺癌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11月17日第20個「國際肺癌日」的當天,金氏世界紀錄在上海宣布這一專屬於肺癌患者群體的世界紀錄稱號創造成功,並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今年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由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協辦,並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國、覓健以及公益媒體合作夥伴新浪公益的支持。    「2020年是『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持續開展的第四年,相較以往,今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不容易。
  • 肺癌患者關愛活動「鼓5人生」音樂匯在上海成功舉辦
    我們開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長生存肺癌患者所展示的正能量,鼓舞更多的肺癌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並做好患者康復期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提高公眾對肺癌的關注度,提高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篩查和早期診斷治療,這將有助於大大提升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胡廣華表示。
  • 肺癌公益活動「鼓5人生」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再次啟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發起「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創造行動,以隔空「雲」擊掌接力的形式,鼓勵肺癌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
  • 2020肺癌公益活動「鼓5人生」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再次啟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發起「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創造行動,以隔空「雲」擊掌接力的形式,鼓勵肺癌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11月17日第20個「國際肺癌日」的當天,金氏世界紀錄在上海宣布這一專屬於肺癌患者群體的世界紀錄稱號創造成功,並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近兩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疑是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已經改變了NSCLC的治療前景。其中:PD-L1 <1%(90名)的5年生存率為3.5%。PD-L1 1%~49%(168名)的患者中,5年OS率為12.6%,PD-L1≥50%(138名)的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25.0%。
  • 免疫治療時代 肺癌患者如何用得起救命藥|免疫|肺癌|中國醫學科學...
    李峻岭解釋道,免疫治療會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腫瘤,並形成記憶,如腫瘤復發,免疫系統就會及時監測到,這也讓晚期肺癌真正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慢性疾病,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雖然免疫治療有種種不可替代的優勢,但其高昂的治療費用卻讓很多癌症患者望而卻步。李峻岭向記者介紹,免疫治療在進入中國之前,10個月的治療費用就高達約78萬元。
  • 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亮相中國腫瘤學大會
    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日前在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精彩上演,拉開了「禮來中國肺癌患者關愛行動」廣州站的序幕。
  • 英飛凡在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示出空前的生存獲益
    3,4,5 更新的事後分析顯示,放化療之後,度伐利尤單抗治療組的四年總生存率約為49.6%,而安慰劑組是36.3%。度伐利尤單抗組和安慰劑組的中位總生存期(OS)分別為47.5個月和29.1個月。在療程最長為一年的治療後,接受度伐利尤單抗治療的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約35.3%的患者在入組四年後仍未出現疾病進展,而安慰劑組是19.5%。
  • 肺癌來臨前的5次「暗示」
    從確診到病逝,短短不到1年時間,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不免讓人對肺癌產生恐懼。為什麼肺癌一旦發病,發展速度如此之快?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392.9萬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其中有約5成病人被確診為肺癌。每年因肺癌而死的人數達到約63萬人。在中國,肺癌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 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 進博會現場上演「搖滾音樂舞臺劇」
    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6日報導:在第三屆進博會的現場,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上演。該音樂劇講述了一位曾經無數次幫助癌症患者的普通人,在罹患肺癌晚期後的心路歷程和生命故事,展示癌症患者身上「與癌共存」的堅韌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正能量」。
  • 從5 項著名臨床研究數據,看阿法替尼為肺癌 EGFR 突變患者帶來的獲益
    研究結果顯示,阿法替尼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PFS) 為 11.1 個月,而標準化療組(培美曲塞/順鉑)則為 6.9 個月。 值得重視的是,在 EGFR 敏感突變(del19 和 L858R)患者中,阿法替尼組的 PFS 為 13.6 個月,而化療組則為 6.9 個月。在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中,阿法替尼組的停藥率為 8%,而化療組為 12%。
  • 腫瘤藥物研究新進展: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至31.9%
    「這個是很了不起的,過去在化療時代,還沒有免疫治療的時候,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基本在5%左右,很少有患者能夠活過5年。」KEYNOTE-024試驗數據顯示了現在這部分患者可以有31.9%的5年生存率,也就是三分之一可以活過五年,是歷史數據的6倍以上,已經可以說是肺癌「慢病化」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K藥,中文通用名是「帕博利珠單抗」,屬於PD-1抑制劑,是腫瘤免疫療法的一種,即通過調節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治療腫瘤的治療方法,因為其英文商品名是KEYTRUDA,常稱之為K藥。
  • 覆蓋5大高發癌種 醫聯發起腫瘤患者院外網際網路隨訪管理項目
    該項目邀請腫瘤學界多位專家共同參與,加速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等5種常見高發腫瘤的患者院外網際網路管理研究,多維度分析臨床數據,最終形成腫瘤患者院外網際網路隨訪管理專家共識,為通過網際網路對腫瘤患者進行院外管理的規範化提供指引參照。與此同時,會上還正式發布了MDT全球治項目。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時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官方指定節目,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近日上演,作為劇中醫生角色真情出演的南方醫院腫瘤科尤長宣教授表示,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肺癌有望成為慢性病,肺癌患者可以像劇中演示的『帶癌生存』,『與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 程穎教授:小細胞肺癌迎來新標準治療模式
    程穎小細胞肺癌侵襲性強,與吸菸密切相關,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腫瘤倍增時間短、生長迅速,早期就會出現遠處轉移,約60%~70% 患者診斷時已為廣泛期。儘管小細胞肺癌對初始治療非常敏感,但很快復發進展,復發後缺少有效的治療手段,5年生存率不足5%。
  • 晚期肺癌可以活多久?
    不同個人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比如通常晚期肺癌比早中期肺癌的生存周期短,但是也有個別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存周期長於早中期肺癌,這取決於患者的病理類型、治療方式、治療效果以及身體狀況,所以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肺癌,只要確診後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 60%的肺癌患者是腺癌 與大氣汙染密切相關
    核心提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的肺癌患者主要以鱗癌為主,約佔40%,腺癌約為25%~30%。從統計數據來看,鱗癌比例近年來逐漸降到30%以下,與空氣汙染密切相關的腺癌比例已猛增至60%以上。   由於影響因素變化,近年來,因吸菸導致的肺鱗癌比例逐漸下降,與大氣汙染密切相關的肺腺癌則「異軍突起」。
  • 多種新療法聯用,肺癌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肺癌漸成慢性病
    在過去20年,肺癌患病人數直線上升,目前是中國第一癌腫,在城鎮人口癌症患病率排名中高居第一,農村人口當中第二。大部分肺癌患者是在出現相關症狀到醫院檢查時發現的,此時基本上已經是中晚期,少部分患者實在體檢中發現,這裡面又有少部分人為中晚期,但大部分是早期,早期的肺癌患者是可以通過手術根治的,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 京東大藥房與阿斯利康合作升級上線兩款肺癌特效藥
    靶向藥物的出現和應用,使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生存期跨越5年,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全球首個肺癌原研靶向藥吉非替尼,開啟了肺癌的精準治療時代,為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了顯著的生存獲益。目前,針對EGFR突變NSCLC的EGFR-TKI靶向治療藥物,已經由一代的吉非替尼發展到三代的奧希替尼,為患者進一步延長生存時間。
  • 肺部長了5個結節,確診為肺癌!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60歲的李奶奶體檢查出兩肺長了5個結節,大小均在0.8—1.5釐米。這5個結節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困擾著李奶奶一家人。莫慌!早期肺癌,通過微創手術來解決。經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呼吸科、放射科、腫瘤科、放療科、病理科組成的肺結節多學科專家討論後,考慮李奶奶是早期肺癌可能,建議行胸腔鏡下微創手術治療。為減少患者兩次分期手術的創傷,並降低了手術費用,最終專家們決定對患者進行兩側同期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