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各種單反、小白等暢銷的時代,攝影已經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一門技術,它更多的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深情。當你不辭辛勞地手握攝像頭,用心地選擇景色、調試鏡頭、後期製作,只希望透過這樣一份小小的用心留住生活轉瞬而逝的美麗。
在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或職業或業餘的攝影師,在越來越多的攝影教程在市場上橫流,當人們習慣用照片記錄生活,當人們習慣用鏡頭回憶時間,另一份曾經的記憶也漸漸呼之欲出——拍立得。
▲Instax mini 90
20世紀90年代,那個時候,數位相機還沒有大行其道。人們熱衷於這樣一個方式去記錄。當每次小巧的相片漸漸浮出時,伴隨著湧現的是同樣人們的喜悅;白底的相紙和稍顯空餘的沿邊相得益彰,維度把握得剛剛好——沒有擁擠,也沒有單調。因為它總是立拍立得,人們給它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拍立得。
1948年11月26日在市場上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個即時成像相機Polaroid95,是由1937年成立的寶麗來公司研製而來。1972年,寶麗來推出SX-70袖珍型即時成像相機,隨即風靡世界,到70年代中期時共售出了600萬臺。直到2001年,寶麗來宣告破產。當時的拍立得主要有美國iGood和日本富士兩個品牌。但由於相機結構較複雜笨重,攜帶不便;而且相紙價格較高,成本較大,逐漸退出市場。
▲寶麗來彩虹機
但是拍立得還是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在旅遊景點,遊客們也熱衷於用拍立得留戀。除此之外,很多小資青年男女以及發燒友仍然樂此不疲地在收集拍立得的身影。
特別是在當今信息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在跟隨社會快速節奏的同時,似乎也越來越想念復古的東西。其中,拍立得就成了顯著代表。
拍立得深植人心的就是它的立即顯像技術。以及一按下快門就可以出片所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其實與一般的照相機相比,拍立得的鏡頭和快門沒有什麼不同。一次成像的感光材料是由兩種片基組成。
第一層的片基是負片,它的表面塗有含銀量高、塗層薄的滷化銀感光劑;第二層的片基是正片,表面塗有一層由活性炭、硫化物、膠料等組成的層。兩層片基中間隔著-只盛有藥漿的塑膠袋。藥漿由顯影定影劑、滷化銀溶劑、膠料等配製而成。
負片受到感光後,兩基同時從一對滾軸中壓過,塑膠袋被擠破,藥漿均勻地塗布負片和正片的疊合面上。正、負片之間會發生一系列迅速的化學反應。在負片的乳劑層中,感光部分的滷化銀還原生成金屬銀,在負片上;未感光部分的滷化銀則被藥漿溶解,擴散到正片的接受層上,與接受層中的硫化銀等催化劑接觸,還原成金屬銀,在二層片基上,形成人們所需要的正像。這樣,一張照片就形成了。
市面上目前免衝洗相機的成像膠片都是盒裝的,每盒8張,拍攝時,片盒裝在機身後部。拍攝後,先拉出引紙,使正、負片面疊合,再把片子從一對滾軸間隙中拉出。過幾秒鐘,將正片從負片上揭下,再塗上一層上光漿,就能得到一張光亮平滑的照片。
如今市場上盛行的拍立得主要是富士拍立得。其主要系列有:Instax 210、Instax mini 7S、Instaxmini 25、Instax mini 50S、Instax mini 8以及富士發布新款拍立得相機Checky Instax mini8。它是趣奇家族中的全新機型,其可愛靚麗的外觀,別致有趣,更加吸引了大眾的眼光。
隨著市場的日新月異,拍立得的需求不僅是滿足人們攝影的興趣,還有用拍立得做手帳、設計相片牆等等生活樂趣,這使拍立得的市場化更加廣闊。不論是從生活方式,還是情懷樂趣,拍立得的復出已經成了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