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高橋鎮:「農民詩人」自創對聯,書寫鄉風文明

2020-12-22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2月5日訊(通訊員 陳靜明)在長沙縣高橋鎮有一群「農民詩人」,他們在茶餘飯後喜歡吟詩作對,讓鄉村成為充滿詩意的「芳草地」。

在金橋家風家訓舞臺上,村民羅燦林自創的「忠魂奉慰殷殷血脈傳承古今俊拔人才出,道義擔當朗朗家風丕振仁善賢招德政來」讓人忍不住品讀。

羅燦林的這首《高橋老街明清勝景圖》表達了對家鄉的讚美。語言純樸、朗朗上口、情感真切。

錦繡東鄉碧水長,巍巍高橋氣勢磅。

百舸千舟相競渡,漁樵耕販各匆忙。

巷立七十二店鋪,街臨四十八茶莊。

驛站人熙涼亭憩,閣樓客滿酒茗香。

甘清泉湧明德井,道義匾懸慈善堂。

蜿蜒兩岸柳枝翠,縱橫田疇稻穀黃。

老叟悠然垂竹釣,孩童愜意放牛羊。

雋永描繪昔日景,久視漸入畫中央。

高橋老街明清時的勝景圖

董國安和周克儉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平日裡他們互贈自擬自寫的對聯,陶冶情趣。「數千年未絕輝煌文明之聲於世界,新時代更見騰飛巨龍傲立在中華」……他們將對聯張貼在大門兩旁,提升了美麗庭院的生活品味。

董國安、周克儉平日喜好琴棋書畫詩酒花。

董國安是一名鄉村醫生,他的妻子是一名退休教師。鄉鄰為感謝夫妻倆的照顧,特贈對聯一幅,「國手懸壺堪濟世,園丁樹蕙者斯馨。」

在周克儉夫婦八十大壽時,兒子自擬了一首七律感念父母的辛勞:「茗香萬裡越山艱,葉嫩枝枯雙雁還。銜絮哺雛白晝苦,翔雲扶翅夜雨寒。遙看群羽行陣列,喜覺新枝七彩翻。八十功名樂會聚,朝霞暖耀眾生喧。」

老黨員李漢權家的院子庭前,月季開得正豔。門前對聯「玉皇殿祥光映屋,金沙洲瑞氣臨門」是他創作、書寫的。李漢權從不打牌,通過寫對聯、畫畫、唱歌等來充實身心。「白水映亭人來車往揚盛世,石山沿路鳥語花香誦福音」「百官施策光禹甸,萬眾揮戈耀乾坤」「百官兩手描福地,萬眾一心繪藍天」「高仰維漢百錄添錦繡,橋連範林白石靚金橋」……一副副對聯為樸實平淡的生活增添亮色。

老黨員李漢權創作、書寫的對聯。

相關焦點

  • 長沙縣高橋鎮規範經營戶行為 利民又利商
    星辰在線8月22日訊(通訊員 陳靜明)以長沙縣高橋鎮綜治辦牽頭的志願服務隊通過6年「馬拉松」式的攻堅克難,近期終於取締了6個「臨街馬路市場」。有效的避免了交通「頑瘴故疾」,營造了「攤清、人清、路暢」的文明和諧生活環境。
  • 長沙縣高橋鎮老街舊貌換新顏 還碧水藍天
    長沙縣高橋鎮金橋村新貌。日前,家住長沙縣高橋鎮金橋村的劉阿姨提起村裡河道發生的變化,欣喜地說道。高橋鎮自美麗河流啟動建設後,沿線水生態和景觀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加之當地政府對生態旅遊的大力支持,河流兩岸的村莊農舍逐漸興起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閒度假、民宿旅遊等產業,使老百姓的錢袋子日漸「豐滿」,真正的享受到了鄉村生態旅遊帶來的紅利。
  • 長沙縣高橋鎮:疫情當前倡導新文明 古稀老人吟詩勸防疫
    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七旬老翁李漢權在家看書習文,編寫抗「疫」詩文,呼籲村民在家堅持不出,自覺抵抗瘟神。熱愛娛樂不賭博 保護環境講衛生鍛鍊身體心態好 勞逸結合不傷神結交朋友滿天下 品德第一保終身艱苦奮鬥不奢侈 人生知足樂無窮作者名片李漢權,男,70歲,共產黨員,離退村幹部,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村民
  • 長沙縣深化移風易俗,助推文明鄉風向善向好
    長沙縣新明村村民紛紛籤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新明村供圖近日,長沙縣果園鎮新明村倉場組一家喪戶門口,簡單放著一對花圈,沒有燃放煙花鞭炮。據了解,喪主是一名78歲的老人,其子楊國棟告訴記者,父親去世後,村上紅白理事會成員第一時間上門,幫忙處理後事的同時,宣傳文明辦喪規定、協助籤訂移風易俗承諾書,親友們都很支持。2018年以來,新明村將深化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倡樹文明鄉風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系列工作,讓村內勁吹文明鄉風。日前,新明村還獲得「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 康縣碾壩鎮:五大舉措推進文明鄉風建設
    通訊員 燕兆林近日,康縣碾壩鎮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文明鄉風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通過五大舉措著力推進文明鄉風建設,引導廣大農民摒棄落後習俗,養成文明素質,過上文明生活。
  • 凱裡市:文明鄉風扮靚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標誌;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是關鍵。近年來,凱裡市深化鄉村文明建設,努力建設規劃科學、設施完備、村容整潔、鄉風文明、鄰裡和諧的美麗鄉村。特色村寨、文明村寨鑲嵌在苗嶺之中,成為凱裡文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文明鄉風漾山寨
    七改三清」清除農村「四堆」(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圈、改廁、改灶,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土堆、糞堆、柴堆、垃圾堆)行動計劃,實現農村「五化」和「六通」(硬化、淨化、綠化、美化、亮化;通安全電、通自來水、通硬化路、通電視、通電話、通網絡),建成「八有」村寨文化(有村寨規劃、有管理制度、有專管員、有文體活動場所和器材、有圖書閱覽室、有宣傳欄、有電教室),4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建成文化活動場(農民文化大院
  • 長沙縣: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厚養薄葬成村民共識
    星辰在線2月13日訊(通訊員 陳靜明)2月13日,長沙縣高橋鎮百錄村大友組83歲的王巧文娭毑壽終正寢,她的兒子響應號召,生前盡孝厚養,身後文明薄葬。  (長沙縣高橋鎮百錄村紅白理事會成員上門慰問逝者親屬。
  • 長沙縣首屆民宿帳篷露營節暨高橋鎮第二屆紅楓節隆重舉行
    華聲在線10月24日訊 (通訊員 董靜 陳靜明)10月24日上午,長沙縣首屆民宿帳篷露營節高橋分會場活動暨高橋鎮第二屆紅楓節在高橋老街蘆筍基地正式啟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相遇楓情小鎮,賞楓、品茶、住民宿,過上了與城市截然不同的「高橋慢生活」。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紅白理事會 「理」出文明鄉風
    婚事簡辦、厚養薄葬等,已成為鄉村文明的風向標。  「倡導文明新風,厲行節儉辦事,就等於減輕了群眾的家庭負擔,增加了農民的『隱形收入』。」淅川縣文明辦主任楊士元說,必須遵從群眾意願,建立健全完善倡導節儉之風的長效機制。
  • 長沙縣:移風易俗入心間 村民帶頭簡辦喪事
    11月18日,長沙縣果園鎮田漢社區老屋組72歲的宋菊華老人因病去世。23日下午,宋菊華的兒子黃勁松來社區衛生室辦理死亡證明。去年以來,果園鎮專門出臺《果園鎮開展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的實施方案》,制定了獎懲措施,給出了指導意見,並對工作任務進行分解、督查,強力推進移風易俗淳化民風鄉風。為更加有效推動移風易俗的落實,田漢社區還組織全體黨員、居民群眾籤訂了移風易俗承諾書樹立新風文明,喪事簡辦,做到文明節儉治喪,不搞封建迷信,火化後只在殯儀館開辦告別儀式,以示悼念。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文明鄉風成亮麗風景
    在金蘭村,幫老扶幼、扶危濟困、共建鄉村的文明鄉風已經成為一道亮麗風景。「金蘭村鄰裡之間特別和諧,紹興嵊州市金蘭村村民王李勇對身患白血病的妻子不離不棄,現在村民們正在為王李勇一家積極捐款。村民們有情有義、守望相助、孝順老人,已經形成奉獻為村裡、共建金蘭村的好鄉風。」紹興嵊州市金蘭村村嫂王美華告訴記者。
  • 郟縣冢頭鎮:抓鄉風文明 促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楊冰冰)六月炎夏,豔陽高照,在郟縣冢頭鎮35個行政村遊園廣場、街頭巷尾弘揚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的標語牆畫醒目亮眼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近年來,冢頭鎮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鄉風文明建設,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 憑祥夏石鎮:念好「五字經」文明鄉風徐徐來
    「會說話」的文化牆美村更美,戶廁改造讓鄉村更文明,「勞動積分」可以兌換日用品,從前是村兩委求著村民改,如今是村民主動搶著變……美麗鄉村,美在環境,美在產業,更美在人心。憑祥市夏石鎮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念好「整、爭、育、豐、樹」五字經,把文明鄉風種入村民心田,鄉風鄉愁醉鄉村,鄉土鄉情睦鄉鄰。
  • 2020北京社區申論範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_北京中公教育
    從2005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十九大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要求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鄉風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富庶而文明,此謂『澤惠綿亙』」。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於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質,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明鄉風樹起來——永昌縣城關鎮趙家莊...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明鄉風樹起來——永昌縣城關鎮趙家莊村發展變化紀實之三 2020-12-07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鄉風文明新氣象 鄉村振興新圖景
    10月16日上午,獲得「文明衛生家庭」榮譽,萬寧市北大鎮北大村村民胡小燕臉上綻放笑容。當天,北大村委會對6位村民及28戶家庭進行了表彰,並現場發放獎金。  這次表彰是北大村委會自發組織開展的,分別評選文明衛生家庭、最美婆媳家庭、勤勞致富家庭以及「紅榜」先進個人。  接過村委會頒發的「勤勞致富家庭」證書,北大村脫貧戶卓亞海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