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之乎者也》:袖手旁觀者,你我是也

2021-02-07 1905電影網


電影《三人行》主題曲,王蔻之演唱,改編自羅大佑同名經典老歌《之乎者也》,林夕改詞。


羅大佑版本,發表於1982年羅大佑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歌詞充滿黑色幽默。


生老病死,貪嗔痴怨。人生在世,無可奈何。


電影延續了銀河映像的宿命感與悲情氛圍,王蔻之輕細的聲線配合緩慢的節奏,於輕描淡寫間滲透著宿命的空曠。


《之乎者也》


知之為知之 在乎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孔老夫子也

知之為不知 在在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寒山之子也

不知為知之 不在乎在乎
  此人何其者 齊人是也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曾經這麼說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曾經這麼說
  現在看看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
  最後你要想想到底他們為何這麼做

溫故知新之 處變不驚乎
  尊師重道者 莫過如是也
  風花雪月之 譁啦啦啦乎
  所謂人生者 是否如是也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曾經這麼說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曾經這麼說
  現在聽聽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
  但是你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

知知知知知 乎乎乎乎乎
  者者者者者 也也也也也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曾經這麼說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曾經這麼說
  現在聽聽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
  但是你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

眼睛睜一隻 嘴巴呼一呼
  耳朵遮一遮 皆大歡喜也
  大家都知之 大家都在乎
  袖手旁觀者 你我是也



相關焦點

  • 臺灣流行音樂百佳唱片No.1羅大佑《之乎者也》
    這裡有我們喜歡的人,喜歡的歌,我們的原則是先悅已,後悅人。如果當時的臺灣,70年代楊弦、胡德夫掀起的民歌運動已走向自然的衰落期,曲風單一,曲高和寡成了限制其發展的絆腳石,而臺灣當局執行將近30年的文化審查制度也到了土崩瓦解的邊緣,在這個各方面都蠢蠢欲動的時刻,敢為天下先的羅大佑出現了。
  • 羅大佑|之乎者也
    ——鮑勃·迪倫《羅大佑:之乎者也》這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僅僅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已經有著極高的完成度和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
  • 一期一會 羅大佑 「之乎者也」
    本期,跟大家分享的是羅大佑「之乎者也」這首歌。> 清湯掛麵乎尊師重道者 莫過如此也風花雪月之 譁啦啦啦乎所謂你歌的 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 皆大歡喜也大家都知之 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觀者
  • 羅大佑《之乎者也》
    我算不上羅大佑的忠實歌迷,也不是專業的樂評人,羅大佑的幾首歌總是我的心頭好,這幾年幾次更換音樂APP,他們始終在我的私人歌單中佔一席之地。
  • 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系列——羅大佑《之乎者也》
    羅大佑在另一首歌《之乎者也》中也頗為戲謔唱到「風花雪月之,譁啦啦啦乎,所謂民歌者,不過如此……」那種對於民歌現狀的不屑,對於一場音樂革命的期盼袒露無疑。而在《之乎者也》整張唱片中羅大佑大量採用西洋搖滾的表現形式也使得當時臺灣樂壇耳目一新。
  • 羅大佑:《之乎者也》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文學是這樣,對音樂,更是如此,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聽眾,每一位聽眾也有自己心中的一首歌,我說的都只是些難登大雅之堂的皮毛而已,要想真正欣賞《鹿港小鎮》,還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感悟,也許就在這「似懂非懂」之間,你才能理解音樂的真正內涵。《戀曲1980》,羅大佑作詞作曲,山崎稔編曲。
  • 唱片酷|羅大佑 · 之乎者也
    時至今日,這張唱片似乎也已經成了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的一個符號,其文化的光芒甚至已經蓋過了其音樂的品質,以至於諸多根本沒有聽過這張專輯的年輕人,都會因為親朋好友膜拜式的傳頌,以及各自偶像心服口服的推崇,而將這張專輯當成一張「聖經」式的唱片。而「聖經」自然是不會有人反對的,除非你是撒旦。
  • 羅大佑最初的《之乎者也》
    在這張專輯裡,他寫出了與世面上的音樂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像校園民歌那麼舒緩清新,不像鄧麗君那麼纏綿悱惻,不像臺灣本土民謠那麼悲情迷失,而是帶出了搖滾般的質問。最後還是滾石唱片答應籤約,一直覺得滾石是很有人文情懷又能在音樂方式上走在前端的廠牌。發片後羅大佑一炮打紅。雖然現在聽這張專輯不算最搖滾的,臺灣在音樂史上也沒有出現過真正的搖滾作品。甚至它有點偏向唯美,有日本的相對前衛的編曲方式,也有中國傳統音樂的影子在裡面。那是獨一無二的羅大佑,也是獨一無二的臺灣歷史,因為他展現的是那個年代的臺灣青年的心理風貌。
  • 之乎者也羅大佑
    之乎者也羅大佑像我這種年齡的人,大家大多過久了狼狽不堪的生活。羅大佑的歌不幸一語成讖,但被磨成老繭的心怎麼能不堅硬呢?  演唱會後,有關部門要為羅大佑舉辦慶功宴。在朋友的撮合下,通過道道關卡,我得以進入到宴會現場,為的是贈給羅大佑一本我們編的書:《之乎者也羅大佑》。  坐在酒桌旁,將書拿出來,才想起應該留下點兒什麼的,我便在扉頁上寫下:「一代人的路,一代人的紀念品。」
  • 杜琪峯《三人行》的音樂只牛在長鏡頭?錯!
    一個封閉、壓縮的處境,心有執念的三人各懷鬼胎、恐怖平衡的對峙,竟然配上莫扎特體現和諧統一、完美對稱的音樂古典主義(musical classicism),聽來格外諷刺荒謬。杜琪峯透過與荒謬情境格格不入卻恰到好處的音樂告訴觀眾,若想在《三人行》中尋找寫實爆米花警匪片必然會失望,因為這是一部挑戰觀眾腦力、聽力,要觀眾「想想到底他們為何這麼做」的電影。
  • 「無法忘記那些袖手旁觀者」貼歌詞鼓勵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曾一度是韓流女神的韓國女團AOA,被已退團的成員珉娥爆出霸凌內幕,還PO出驚悚自殘照證明當時心理壓力有多大,而另一位前成員「有慶」無獨有偶也更新自己IG,寫下意味深長的話,「老實說那時候在我看來大家都是一樣的吧?
  • 《之乎者也》,臺灣新民謠運動的扛鼎之作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一個對自我身份的重新強調,立刻讓內心與繁華都市產生了距離感。迷惘與困惑躍然紙上,鄉土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的矛盾原來一直都存在著啊。《戀曲1980》,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兩代人的青春回憶。那時的愛情還沒有現在這麼現實,還沒有現在這麼快速。《戀曲1980》已經超越了眼下所有的愛情歌曲,並且一直超越著。《童年》,經典中的經典,所有的語言來描述都顯得過於淺薄。
  • 「無法忘記那些袖手旁觀者」貼歌詞鼓勵:要戰勝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 曾一度是韓流女神的南韓女團AOA,被已退團的成員珉娥爆出霸凌內幕,還PO出驚悚自殘照證明當時心理壓力有多大,而另一位前成員「有慶」無獨有偶也更新自己IG,寫下意味深長的話,「老實說那時候在我看來大家都是一樣的吧?我無法忘記那些袖手旁觀者的眼神。」
  • 2015.03.07【之乎者也】In House臺灣民謠彈唱會
    於是,我們開始架起一把吉他,開始反省:橄欖樹、木棉道、蘭花草、美麗島、閃亮的日子、光陰的故事、外婆的澎湖灣、童年、愛的箴言、野百合也有春天、再別康橋、恰似你的溫柔、歸去來兮、羅大佑組曲,齊秦齊豫,之乎者也……於是,讓我們放下壓力,放下煩惱,放下憂愁,放下愛恨情仇,來In House,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那些純粹,那些人那些花兒!
  • 題外話 |「所謂民歌者」羅大佑出道作《之乎者也》狂懟臺灣民歌運動往事
    如果說20年前羅大佑出道的時候用一首《之乎者也》撕爛了臺灣民歌的臉皮,那麼20年後他疑似又用這首《美麗島》對民歌派進行鞭屍,繼續狂懟1977年那首著名的臺獨歌曲《美麗島》。但是臺灣本土沒有唱片公司,所以臺灣人聽得最多的還是英美流行音樂,這也不奇怪,那個年代全世界都流行英美流行音樂,那個時候歐美的經典多得現在的人都在吃老本。
  • NO.1羅大佑:山登絕頂我為峰
    不想當詩人的歌手不是一個好醫生,《之乎者也》對於社會巨大的影響力打破了羅大佑平靜的生活,並最終促使他放棄了醫院的工作,走上了波瀾壯闊的的音樂之路。千古滄桑,百年人傑 .誰與爭鋒,之乎者也大家都知之 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觀者 你我 是也《之乎者也》《之乎者也》體現出羅大佑與普通音樂人不同的思想境界,空前絕後的將歌詞詩化為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多年前的歌如今聽來仍不過時。羅大佑不僅指出了社會的頑疾,而且還有更深層的顧慮,那就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這種音樂態度才是我們需要的社會擔當。
  • 《我去上學啦》熱播 百度音樂K歌大賽邀你重返十七歲
    由浙江衛視與愛奇藝聯合打造的大型明星校園體驗真人秀節目《我去上學啦》,將十七歲、青春、校園,聯繫到一起,在偶像明星體驗青蔥歲月的過程中,帶領觀眾回到屬於他們的校園生活。《我去上學啦》第一季在去年收穫超高人氣後,節目第二季也在近期如約而至,加入第二季的嘉賓中不僅有人氣偶像鹿晗、潘瑋柏,同時也不乏大張偉、ELLA這樣的搞怪愛豆,而近兩年人氣爆棚的影視藝人張丹峰、劉敏濤也入駐到這支「明星校園體驗團」,共同開啟十七歲校園生活。嘉賓分屬不同年齡段、橫跨音樂影視雙棲,個性迥異的六位偶像,為這場趕赴青春的約會增添更多活力。
  • 薛之謙:你可以辱我罵我但音樂不可兒戲!那是用生命守護的東西!
    他的音樂登上各類榜單第一......或許,這個世界與我們而言他是不公平的,但薛之謙用十年向我們證明——事在人為!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薛之謙一首《認真的雪》其實在他當時一發布出來就引起了一陣熱度,傳唱度也是很高的,但是卻是「歌紅人不紅」當時的他沒有任何背景關係,沒有出眾的表現自我的能力,有的只是對音樂的一腔熱血的熱愛!
  • 臺北不是我的家!
    這是羅大佑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鹿港小鎮》中的歌詞。 我相信當年臺灣的聽眾把這張專輯放到家裡的唱片機上,撥上唱針,當這第一首歌響起時肯定是被嚇了一跳。憤怒的電吉他,沙啞的嗓音,這是典型的搖滾樂。在這之前,臺灣本土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