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最初的《之乎者也》

2021-02-09 最後的夢田

最近羅大佑總是音樂演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在我們的眼裡,他是教父,他的歌超越了娛樂,有時代意義,不管時代怎麼變都不會過氣。
       來聽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那是1983年,這是最初的羅大佑,醫學院的青年羅大佑,接受過美國搖滾運動的羅大佑。在這張專輯裡,他寫出了與世面上的音樂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像校園民歌那麼舒緩清新,不像鄧麗君那麼纏綿悱惻,不像臺灣本土民謠那麼悲情迷失,而是帶出了搖滾般的質問。有迷失都市的漂泊人情懷《鹿港小鎮》,懷疑現世人文情懷《之乎者也》,民謠與詩歌的融合《鄉愁四韻》、《錯誤》,孩童真實心理描寫《童年》,少年聊發老夫狂《光陰的故事》,文人性情抒懷《將近酒》、《蒲公英》,個人愛情心路的變遷《戀曲1980》,簡短又不落俗套的希望《搖籃曲》。關注了童年、青年、飄泊、鄉愁、愛情、社會、人文關懷等普遍又深刻的話題。或許覺得羅大佑沒有出色的聲線,但不能否認他深厚的創作才氣。我用深厚來形容他,因為很少有人把作品「從上到下」寫得這麼大起大落的,要麼憤青,要麼深情。在這些歌裡可以看得見父輩生活過的影子,但也是自己會面臨的生活影子。

      那一年還是1983年,一副墨鏡一頭長髮的羅大佑,刷著濃鬱的電吉他嘶吼地唱《鹿港小鎮》的時候,很多人說是搖滾青年問世了。據說羅大佑做這張專輯的時候,他還在醫學院畢業實習,他寫了歌之後,把母帶寄到日本去請專業樂手來編曲演奏,輾轉找了臺灣多家唱片公司找發行。但當時多家公司是不接受的,羅大佑是想,如果沒有結果,那麼他就繼續去做他的醫生。最後還是滾石唱片答應籤約,一直覺得滾石是很有人文情懷又能在音樂方式上走在前端的廠牌。發片後羅大佑一炮打紅。雖然現在聽這張專輯不算最搖滾的,臺灣在音樂史上也沒有出現過真正的搖滾作品。甚至它有點偏向唯美,有日本的相對前衛的編曲方式,也有中國傳統音樂的影子在裡面。那是獨一無二的羅大佑,也是獨一無二的臺灣歷史,因為他展現的是那個年代的臺灣青年的心理風貌。不管是不是真正的搖滾,羅大佑所側重的還是深刻的人文主義,還是在語言表達上深入人心。

最有名朗朗上口的《童年》,你可以說它簡單,可以說它老套,可是它和《外婆的澎湖灣》一樣,通俗易懂不失情懷又能流傳,寫歌寫成這樣是最成功的。羅大佑寫的童年,那是在課堂上跑題的事,遊戲啦,想女生啦,萬花筒啦,誰的童年沒開過小差?但是想歸想,他還是會回到時光流逝的大方向來,遊戲給考試留下什麼結果,幻想的世界換不回成人的流散,該珍惜的還是要珍惜。或許嚮往的長大成熟後換來的代價是對這些過往的幻想一笑而過,可是,誰不是這樣過來的呢,不想這些東西還像童年嗎?

最悲情的理想幻滅《鹿港小鎮》,這是種社會現象,那麼多人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討生活,但大城市並沒有給他們理想的生活,很多人都會寫家鄉,不外乎貧窮還是美好,但他會用臺北的繁華來襯託家鄉的落寞,看似熱鬧的車流其實是無窮孤獨,雖然繁華,還不及沒有霓虹燈的家鄉小鎮那樣溫情款款。雖然繁華,卻抹不去過度經濟開發帶來的汙染和和破壞。唱家鄉的歌都說家鄉好,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出去流浪。人說城市遍地是財富,可是他們卻依然尋不到站立的根,「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繁華是不是追求的全部,辛勞是不是價值的比重呢,追夢的人沒有靈魂,這麼一個深刻的問題似乎怎麼想都是矛盾。

最唯美的鄉愁感觸《鄉愁四韻》,「給我一瓢長江水呀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中學課本裡久負盛名的余光中詩句。在最安詳的鄉愁詩裡沉醉,余光中的雪花白與海棠紅,怎麼也沒想到要羅大佑來讓它古典。是不是說到母親,都會讓一個男人安靜下來,哪怕之前他有多麼憤怒譏諷的一個人。這個版本是民謠為主,真正唱的難度不多只有幾句詩句重疊的節奏,難在那些吉他獨奏,中間大幅度地運用古典吉他SOLO勾音滑音,做出了古箏般的行雲流水之感,讓人安靜瞑想又嚮往。學習吉他的時候必學的曲子,最好用古典吉他來彈,很美很安靜,讓這鄉愁四溢,唱到人心裡。

 最尖銳的諷刺《之乎者也》:「知之為知之,在乎不在乎。」之乎者也是中國古代老先生留下來的,是知識分子賴以標榜的東西,是現代政治還想去維護,卻有新的思想去衝擊的東西。那個時候,臺灣這個小島,既有傳統文化的固守,又有西方思想的融入,還面臨新紀元的經濟世界圈,祖先是怎麼想的,現在的青年又是怎麼想的,有人批判,有人對抗,還有一些人裝聾作啞。羅大佑也是想通過之乎者也,表明一種知識分子的態度,現代青年人應該怎麼做呢?不是躲在書堆裡的風花雪月,也不是只會咬文嚼字的文化衛士,我們的文化應該在歷史發展中怎麼應用,年輕人應該做點什麼改善這社會,傳統文化也要實用主義,教育是照本宣科嗎?

最玩深沉的《光陰的故事》,羅大佑寫這個歌的時候還沒到三十吧,卻一臉深沉地唱著「年輕時為你寫下的歌你早已經忘了吧」,青春還沒有截止,心中卻已經看到了流動的雲煙。「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不管你站在歲月的哪個位置,流水是這樣流過你也流過我的,《童年》是活的光陰,而《光陰的故事》則是抽象的轉變。給上面「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長大的童年」有了一個答案。

最像浪子的詩句《錯誤》,「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羅大佑並不太準的音調在唱鄭愁予的詩句,相比與李泰祥的古典正派,他用民謠修飾了一個不羈的「浪子」形象,少了唯美,多了滄桑。因為「達達的馬蹄」,路過的時候是偷偷的,小心翼翼地不想聲張的,不是歸人當過客,只留輕輕裝做不屑的一回顧。羅大佑編配的更像是一幅油畫。

最大氣的文人情懷《將近酒》,似乎天才的詩人總愛豪情高歌一曲「黃河之水天上來」類似的激情詩句,羅大佑也不例外。但是基於臺灣當年的情況,羅大佑表達的句子裡沒有親眼見過黃河的澎湃,只有故國的沉默。關於歲月的流轉,風花雪月的青春終究抵不過面前的濁酒一杯。人生的總結,不管你是聖賢還是少年,擋不住光陰流水,只有一飲而醉。

最直白變遷的愛情《戀曲1980》,這時候的羅大佑已經理智地在說,愛情沒有永遠,曾經承諾過明天就要分離。就像那光陰似流水,流過的水已經不是曾經的水了,人都是會變的.

最心傷的《蒲公英》,除了民謠和搖滾,羅大佑玩轉唯美也有一派,像聽《蒲公英》充滿了芭莎風情?只是這樣的作品在他的風格裡很少聽到。關於這個歌也有點政治因素,當年的臺灣,孤立無援地在太平洋上,於是只好自己對自己安慰,「等待命運的消息」。

最溫情的《搖籃曲》,不是嬰兒的祝福,而是母性的芳香。溫情的羅大佑也一樣動人,讓孩子睡在母親的懷裡,小時候母親給我們唱搖籃曲哄我們入睡,而現在是我們唱搖籃曲安撫著母親看她安詳地休眠去,再回味一遍童年母親乳香的回憶吧。

羅大佑寫的歌,風欲靜而樹不止,小橋下的流水匆匆湍急,橋上的人淡定。偉大的詩人表達出來的感情就像打太極,不用太張力,卻可以打中要害。

相關焦點

  • 唱片酷|羅大佑 · 之乎者也
    在這份名單中,唯一倖免的反倒是排名第一位這個最水深火熱位置的專輯——羅大佑的《之乎者也》。 雖然羅大佑一直對這個民歌潮持不敢苟同的態度,在《之乎者也》裡甚至嘲笑了一些只知風花雪月的民歌手,但事實上處於同一歷史時期和地域的羅大佑,卻同樣難以避免民歌的影響。
  • 羅大佑|之乎者也
    ——鮑勃·迪倫《羅大佑:之乎者也》這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僅僅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已經有著極高的完成度和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
  • 之乎者也羅大佑
    之乎者也羅大佑 2000年09月15日 13:15  南方日報 張立憲 >    十年前,如果羅大佑的演唱會能在內地舉行,我們去看,為的是朝聖。  十年後,終於羅大佑的演唱會能在內地舉行,我們去看,為的是埋葬。  埋葬掉羅大佑,埋葬掉屬於羅大佑歌曲的那個年代。  事實上從北京趕到上海看羅大佑的演唱會更像是一種社交,一幫當年視羅大佑為圖騰的人們如今能夠包專機赴滬了。
  • 羅大佑:《之乎者也》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82年4月21日羅大佑發行的專輯《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羅大佑於1982年4月21日發行的個人第一張音樂專輯。由坂部一夫、羅大佑共同製作。也是羅大佑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僅僅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但是專輯《之乎者也》已經有著極高的完成度和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
  • 羅大佑《之乎者也》
    春節假期閒來無事,就水一水羅大佑的第一支專輯《之乎者也》吧。一、鹿港小鎮寫在臺灣省政府因出臺鼓勵移民、開發山區政策造成出現一系列城市糜爛、農村消亡問題的時代,羅大佑直截了當地批判政府,作為藝人是史無前例的。同時,羅大佑始終站在普通人的視角審視社會、政治,最後把對生活的迷茫與思考寫在歌裡。這種創作理念一直貫穿在他今後的作品中。哈哈,扯遠了。
  • 一期一會 羅大佑 「之乎者也」
    本期,跟大家分享的是羅大佑「之乎者也」這首歌。大家都知之 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觀者 你我 是也這首歌是「臺灣中文百佳專輯」第一名「之乎者也當年羅大佑推出「之乎者也」這張專輯,於華語流行樂壇而言,好比魯迅「狂人日記」在於白話文運動的地位,很多人把這張專輯當成一張聖經式的唱片,儼然已經成了一個符號。「之乎者也」專輯封面不多點評,如此作品,僅作欣賞。想必大家心中自有想法.
  • 臺灣流行音樂百佳唱片No.1羅大佑《之乎者也》
    當時的臺灣,70年代楊弦、胡德夫掀起的民歌運動已走向自然的衰落期,曲風單一,曲高和寡成了限制其發展的絆腳石,而臺灣當局執行將近30年的文化審查制度也到了土崩瓦解的邊緣,在這個各方面都蠢蠢欲動的時刻,敢為天下先的羅大佑出現了。
  • 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系列——羅大佑《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羅大佑  歌手:羅大佑  監 制:果實(GOSH)音樂製作有限公司  發 行: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 作:阪部一夫、羅大佑  編 曲:山崎稔  錄 音:加門清邦、葉垂青、徐崇憲  錄音地點:大阪SOUND CREATION STUDIO、臺北 白金錄音室、冠音錄音室
  • 題外話 |「所謂民歌者」羅大佑出道作《之乎者也》狂懟臺灣民歌運動往事
    在這個周杰倫都不太被年輕人認識的時代裡,65歲的已經算是退休老年人的羅大佑似乎更沒什麼人關心了。但是羅大佑卻偏偏又是很有分量的人,因為他剛好碰到了80年代大陸高度開放的時代,所以他的歌也非常有名。前幾年他也上過一些電視節目,2012年他才有了自己的孩子,後來又發了一張新的專輯,我本來以為2004年的《美麗島》之後羅大佑不會再發歌了。
  • 羅大佑這三十年
    這第一張唱片的名字很另類:《之乎者也》。這個年輕人就是羅大佑。在處女輯的文案中,羅大佑夫子自道地寫道:「這一趟音樂的路,走得好辛苦。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嚴肅與通俗間,我幾乎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索過來的。」作為一個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音樂人,羅大佑的所有摸索都源於自身的靈感、才華和不懈的努力。
  • 音樂 |《之乎者也》:袖手旁觀者,你我是也
    電影《三人行》主題曲,王蔻之演唱,改編自羅大佑同名經典老歌《之乎者也》,林夕改詞。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鮑勃·迪倫在《之乎者也》時代的造型。從東方到西方,我們能從那時候的羅大佑身上看到與他的共性。正在演出的羅大佑。圖/視覺中國三毛無論是「音樂教父」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這樣的稱謂,始終都只是一個管中窺豹的側影。
  • 2015.03.07【之乎者也】In House臺灣民謠彈唱會
    胡德夫太遠,所以羅大佑正好美麗島太老,所以橄欖樹正好鄧紫棋太近,所以陳綺貞正好龍捲風太新,所以木棉道正好高曉松說:有人,就有民謠。現在,我們的人來了,滿山遍野。假如把中國民謠歌手集合起來,每人一小時,唱足三十天餘音未了。胡德夫說:一個時代要反省,需要民謠。
  • 未來的主人翁:羅大佑最黑暗的專輯 I
    在這張專輯後,羅大佑的音樂變得多元,不再像《之乎者也》和《未來的主人翁》一般純粹。這張從藝術造詣和思想深度上也超過了處女作《之乎者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一張是羅大佑的巔峰之作,位列臺灣百佳唱片第九名。這張唱片的時代背景,也是決定了今天世界格局的八十年代,具體請閱讀《之乎者也》的時代背景。
  • 《之乎者也》,臺灣新民謠運動的扛鼎之作
    1982年,羅大佑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橫空出世,這是他棄醫從樂幾年來的嘔心瀝血在當時的臺灣文化審核機制非常嚴格,歷經多次才由滾石唱片在1982年4月出版發行。《鹿港小鎮》,用搖滾的方式詮釋了民謠的精髓。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一個對自我身份的重新強調,立刻讓內心與繁華都市產生了距離感。迷惘與困惑躍然紙上,鄉土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的矛盾原來一直都存在著啊。
  • 臺灣流行樂壇教父,羅大佑十大經典歌曲盤點
    羅大佑  1、童年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專輯:1982年發行的《之乎者也》  《童年》絕對是華語樂壇傳唱度最高的流行音樂之一,由羅大佑作詞作曲2009年,羅大佑憑藉該歌曲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2、光陰的故事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專輯:《童年》《昨日至今》  《光陰的故事》也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 光陰的故事是由羅大佑填詞和譜曲,原唱是張艾嘉,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
  • 羅大佑這張專輯你真的懂嗎?
    輯目:之乎者也製作人:羅大佑、阪部一夫(日)歌手:羅大佑編曲:山崎稔、羅大佑風格:搖滾、流行、雷鬼類型:個人專輯語種:國語(發行時間:1982年4月21日發行公司:滾石唱片發行地區:(中國)臺灣專輯《之乎者也
  • 《童年》《光陰的故事》原唱,都不是羅大佑
    《童年》由羅大佑作詞作曲,但原唱其實是張艾嘉。當時初露才華但還沒有大火的羅大佑,正和風華絕代的張艾嘉,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不流俗、隨心走的才子與才女走到一起,可想而知,得有多麼大的火花。而優秀的人在一起,除了親親我我,還會相互激發,相互成就。滾石唱片當時很想給羅大佑發唱片,但羅大佑還是新人,張艾嘉已經紅透半邊天,於是決定先為張艾嘉出,由羅大佑擔任製作人。
  • 羅大佑經典歌曲音樂有哪些 羅大佑好聽的歌曲介紹賞析
    羅大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有著「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創作了許多的經典作品,其歌曲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對象,那麼羅大佑經典歌曲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整理出的羅大佑十大經典歌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1、《光陰的故事》1981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