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車長
在陳少傑的鬥魚直播間內,這位王者榮耀黃金水平的選手常常會選擇用青銅號虐菜,興致來了的時候,一播就到凌晨兩三點,偶爾還會帶觀眾去查女主播的房。
都說創投圈裡CEO的娛樂時間和公司境況成正比,去年之前,放陳少傑身上也是一樣的。
但很快,事情出現了變化,他再也沒來直播過,直播間最後一次打農藥還定格在2018年的10月9日。
這位鬥魚CEO,上一次公開露面還是在去年騰訊電競發布會上,很少坐在聚光燈下的陳少傑被請到臺上,左手邊緊挨著的是一直以來刺刀見紅的對手,虎牙的CEO董榮傑。
嘉賓講話是依次進行的,相較於董榮傑的西裝革履、意氣風發,時不時地「n」、「l」不分大舌頭,一身休閒裝的陳少傑更多時間是低著頭數羊狀態,只有輪到自己講話了,才切換成笑臉模式,語速極快,像是在電療。
在現場有不少好事的文娛媒體,看笑話一樣兒在報導中描寫道「陳少傑有些心不在焉、悶悶不樂,只有在發言時,他才會暫時露出略顯勉強的笑容」,頗有春秋筆法的意思。
媒體這樣寫是有原因的,這次騰訊主持的發布會前一個月,董榮傑的虎牙剛剛登陸紐交所,而陳少傑的鬥魚仍然活在一波一波要上市的新聞裡,反差明顯。
就像一個學霸天天對著學渣吆喝自己考試沒發揮好,結果裝著裝著突然有一天學渣變成了班裡的第一。學霸失去了班主任的寵愛。
前兩年媒體對鬥魚吹得飛起,動不動滿屏幕就是陳少傑的講話,一會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會兒鬥魚要從輕平臺變成重平臺,一會兒網際網路企業要保持基業常青就要拼技術,就連鬥魚二把手張文明也魔怔了,不去解決平臺拖欠主播薪資的問題,反而代表80後企業家,大談鬥魚的成功之道是運氣。
講來講去,兩個沉不住氣的年輕人,時間都花在了pr上,把鬥魚從賽道第一硬生生講成了第二。
直到今年4月22,鬥魚才提交了5月16日紐交所的上市申請,還因為財務報表有誤,被SEC給駁了回來,17號的今天,又要再上一次。
你看,騰訊佔鬥魚的股份比虎牙多,上市比競爭對手晚,講話還比老冤家的CEO靠後,現在陳少傑還能笑得出來嗎?還有空播王者榮耀麼?
得益於本土資本的崛起,中國的早期網際網路創業者可以通過模仿、本土化和規模化擴張,照搬國外產品,帶著原罪做出不錯的成績,馬化騰就是其中翹楚。
騰訊早年以模仿聞名,因此被不少國內遊戲玩家臭罵。QQ堂模仿泡泡堂、QQ飛車模仿跑跑卡丁車、QQ三國模仿冒險島,一件不落。
否則當年耿直的王興也不會在《計算機世界》報刊上發問:「還有什麼業務是騰訊不做的嗎?」
馬化騰在經歷過和周鴻禕的3Q大戰後,開始反思,還對媒體開了場三思會,讓媒體指出騰訊的問題,外界對騰訊的口碑這才有了改觀。
在遊戲直播行業,排資論輩的話,陳少傑的鬥魚和董榮傑的虎牙同樣也只能算是第二批。
因為遊戲直播也同樣不是我國網際網路圈的首創,首創的是美國的Twitch。
國內最早得知Twitch的是遊戲風雲的賽事負責人沈偉,而把這股妖風吹向神州大地的是華山資本的楊鐳。
根據林軍老師的左林右狸描述,沈偉早在2012年就接觸到了還叫Justin.tv的Twitch,並且有機會以300萬人民幣收購,無奈因為高層認為太貴而放棄。
那時候錢真的是錢啊,300萬人民幣就能買下Twitch,現在300萬能做什麼?
華山資本和DCM一樣,屬於成績很好但國內沒有名氣的基金,這是因為華山其80%以上的case都在國外,但其投資的公司反而名氣很大,比如做遊戲引擎的Unity、喜馬拉雅和Twitch。
而DCM如果不是因為快手,估計都沒人知道這三個大寫的縮寫字母是什麼,林欣禾無論出來講多少次話,世人唯一記得的是51talk上市時他鼓掌鼓得太出戲。
華山資本的創始合伙人楊鐳是行業老兵,他是中國第一代SP創業公司掌上靈通的創始人,當時Twitch的CEO正在尋找C輪融資,無奈矽谷的投資人談了一圈沒有人認可的,都是一副見了鬼,What's your problem的表情:「為什麼會有人要花錢看別人打遊戲?」。
隨後楊鐳在中美兩國的團隊發起調研,發現美國投資人確實不懂,最終決定投資,投資後沒多久就迎來了Twtich和騰訊在國內建立合資公司,但緊要關頭,貝佐斯快了一步,亞馬遜9.7億美金買下了Twitch,這是亞馬遜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
很難想像,如果Twitch聯手騰訊進入國內,如今的鬥魚、虎牙是否能在賽道上經得住騰訊的碾壓,投資可能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帶著哨的裁判下場比賽,其他運動員是沒有活路的。
國內最早模仿Twitch產品的,其實是虎牙的前身,YY。
古豐是媒體出身,曾任網易科技的副編輯,10年加入YY,在見到Twitch後決定切入遊戲直播,並很快在內部立項,但苦於沒有流量。
恰逢11年英雄聯盟火了之後,YY做了一款叫做「LOL盒子」的產品,這款產品是多玩產品&技術負責人胡天宇的成名作,通過對英雄聯盟的輔助功能(顯示紅藍Buff時間等),從騰訊手中搶到了大塊蛋糕,高峰時有2000萬的日活。
曾有人形容陳天橋的盛大盒子夢想太大,說「整個巴黎都可以裝在一個盒子裡,如果這個盒子足夠大的話」,用這句話來形容LOL盒子似乎也不為過。
同年11月,YY母體歡聚時代成為雷軍投資中首家赴美上市的主角,100萬美金的天使輪投資帳面回報超過100倍。
騰訊對遊戲的護城河一向非常謹慎,戰略從來都是能買就買,不能買就要直接打,看到YY的上市更是箭在弦上。
LOL盒子的巨大流量讓騰訊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因為盒子的事情,騰訊和YY從井水不犯河水,變成關係緊張,加之YY在珠海也有遊戲運營團隊,一向頭鐵的李學凌算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李學凌乾脆硬著頭皮打了,兩次微博發話「騰訊的敵人都是我們的朋友」,雙方被迫進入了了決鬥場,有人揶揄李學凌「你好大的膽子,騰訊都沒發話,你急著表什麼態」。
在這種情況下,LOL盒子開始向直播導流,騰訊官方也推出了TGP盒子,對LOL盒子進行攔截,對標YY語音的QT語音也捲土重來。
但擋不住的是,到13年底的時候,YY遊戲直播通過LOL盒子,已經積累了1億的註冊用戶,3000萬的月活。
李學凌不但有種,還當著馬化騰的面,在他增長最快的遊戲下,暗度陳倉,偷襲了珍珠港。
遠在武漢的陳少傑,此時也開始逐漸發力,08年創辦「掌門人」遊戲對戰平臺後不到一年,他轉頭就賣身盛大旗下的邊鋒,自己也出任邊鋒武漢的總經理,在內部開始折騰一個叫酷秀的直播項目,為遊戲直播探路。
隨後陳少傑用賣掉掌門人獲得的400萬,從A站創始人xilin的手中私下買了A站,實現了xilin在長沙買車買房的夢想,陳少傑也拿到了二次元的入場券。
看到Twitch前景和二次元的盈利無望,一心在遊戲直播上「求死」的陳少傑,將A站剛剛上架沒多久的直播欄目「生放送」更名為鬥魚TV,並從A站單獨剝離出來。
這只是A站幾經轉手的開始。
奧飛動漫有一位副總裁叫陳德榮,他當時對A站非常感興趣,本身就是動漫口玩家,對這個產業非常熟悉。加上當時國內就A、B兩家二次元網站,後者還不成氣候,陳德榮就直接跑到了武漢,想跟陳少傑商量收購的事情,碰巧還聊到了鬥魚TV項目。
陳少傑提出的條件就是A站可以賣給你,但是鬥魚你也要投才行,兩個是捆綁在一起的。
陳德榮見陳少傑態度非常堅決,就在附近訂了酒店,兩個人在同一家咖啡館連著撕逼了三天,最後口乾舌燥的陳德榮得到的結果是——蔡冬青作為個人天使同時投資A站和鬥魚,畢竟陳少傑已經拿到了IDG童晨的200萬投資承諾了,所以難免硬氣。
所以你看,有時候創業者有多硬,就是取決於是不是偷偷拿了投資人的TS,籤沒籤SPA。
鬥魚獨立後,因為陳天傑的打法激進,一個月燒了天使輪2000萬中的1500萬,紅杉中國看到了他燒錢的效果,又在雪夜給他送來了A輪2000萬美金的木炭。
充足的彈藥帶來的是鬥魚向YY直播的正面進攻。
因為YY直播做的早而且是大戶,已經盤踞了一批直播明星,鬥魚開始通過高價的籤約費挖人,摸李學凌「老虎的屁股」。
跟騰訊戰局已定的李學凌犯了所有成功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他沒有出軌也沒有找小三,而是YY直播剛剛守住自己的城池,他就把下一個五年規劃的重心放到了教育上。
創立YY直播項目的古豐此時因為未知的原因離職,胡天宇接替他作為YY直播項目的負責人,但投身教育的李學凌一年只給他1000萬的市場預算,只是鬥魚籤約一個主播的價格,怎麼打?
同年,師出同門的二師弟戰旗也出現了,戰旗是邊鋒旗下的遊戲平臺,創立後通過購買賽事版權、籤約知名主播,引進第三方內容製作方等方式,想要跟進鬥魚,一決高下。
與此同時,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現任書記吳協恩之子孫喜耀,其手中的耀宇文化也也成立了火貓TV,通過綁定遊戲廠商完美世界,將DOTA2的玩家逐一收攏,電競直播圈一度傳出「貓吃魚,火燒旗」的口號。
直播行業第一次迎來了百團大戰。
YY直播業務被人胖揍了一年,眼看節節敗退,李學凌這才把項目單獨剝離了出來。
李學凌把YY直播做了劃分,單獨成立了虎牙直播,交給董榮傑來運作,深耕遊戲直播領域。原YY直播則重點做泛娛樂內容,去跟唐巖的陌陌直播、奉佑生的映客直播打。
此時鬥魚剛剛超越了虎牙的市場份額。
但進入2015年,新的玩家也來了,那就是龍珠直播。
龍珠早期外界是資源最好的,創始人陳琦棟早在2003年就創辦了玩家公會CPU,後來改名為PLU進行電競轉播和節目製作,12年又跟騰訊遊戲合作了TGA競技平臺,屬於上中下、海陸空通吃的圈內神人。
龍珠成立之初,陳琦棟就直接拿下了騰訊旗下包括LOL、穿越火線在內32款遊戲賽事的直播權,且大部分都是獨家內容,可以說是開局就迎來了天胡,騰訊領著軟銀一起也下了重注,白衣騎士揮舞著鈔票開始入場。
陳少傑這邊的鬥魚董事會很快感受到了騰訊帶來的壓力,明白了站隊騰訊的重要性,就想通過紅杉做說客,幫助自己也獲得騰訊的支持,但騰訊已經開始顧忌口碑,當時內部一直堅持著一個賽道只投一家的原則,不想成為當年的經緯,看好一個賽道,前三家公司就全部投完。
龍珠這邊也感受到了來自直播賽道的頭號玩家的力量,鬥魚頻繁挖走龍珠主播,讓陳琦棟的龍珠倍感壓力。
在紅杉中一名掮客的努力下,雙方開始尋求合併了。
本身兩家經過談判已經籤署了合併協議,最終卻由於股份的具體問題談崩,江湖傳言股東們一直想讓對直播沒有幫助的奧飛系離場,陳少傑不同意。
合併不成,雙方從握手言和又切到了正面交鋒,可就在雙方打到掐脖子踢褲襠的時候,王思聰帶著熊貓直播入場了。
2015年9月5日的英雄聯盟四周年慶典的表演賽中,王思聰隊所有人的ID之前都加了潘達踢威的字樣。
王思聰還在微博宣布,「Panda TV」 遊戲直播平臺將上線,而他將出任視頻直播平臺熊貓TV的CEO。
國民老公的這條微博為當時只有一張圖片的網站,帶來了每天100多萬的訪問量,我當時還上去刷了一下,發現什麼都沒有才關閉了網頁,原始碼也只有HTML。
早在2014年,王思聰就曾經在鬥魚上直播過,ID是「俺是王校長」。
出於和陳少傑的私交,王思聰還曾多次為鬥魚站臺,鬥魚與龍珠之間打得火熱的時候,他堅定的站在鬥魚這邊,鬥魚欠薪主播時,王思聰為鬥魚主播支付工資,能用錢和人脈幫到陳少傑的,王思聰都幫了。
但隨著熊貓直播的誕生,兩個人的友誼畫上了句號,開始向對方丟肥皂。
熊貓直播上線後,便從鬥魚挖走了一批人氣主播,鬥魚對原旗下跳槽熊貓的主播進行了起訴,並暗指熊貓直播,稱其「為了上位,惡意用畸形待遇並承諾解決違約官司,誘導鬥魚某些主播毀約跳槽」,鬥魚的法務部也自此開始,在直播界中日漸聞名。
我搶不過你,我就搶我搶得過的。
2015年底,因為王思聰的介入,龍珠失去了已經擁有三年的LPL承辦權,轉由王思聰創辦的香蕉計劃負責,後來的兩年內,LPL賽事經常因為設備問題暫停比賽,被觀眾彈幕怒刷「講個笑話,香蕉計劃」。
王思聰的不差錢,「能拿到的資源我都要拿」戰略,也引起了整個行業的動蕩,主播籤約費開始了又一輪瘋漲。
龍珠直播的創始人陳琦棟後來評價王思聰說「他帶著資本殺入,一下子把行業搞得很混亂,並且不計成本爭搶主播,從 2016 年開始主播薪酬大幅上漲,很多平臺撐不下去最終倒閉」。
在「香蕉計劃」出現的同期,全民直播也開始入場,背後的老闆侯閣亭是上市公司雛鷹農牧集團董事長侯建芳之子。
諸多富二代帶著資本進軍遊戲直播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混亂和紛爭,但混亂和紛爭帶來的結果就是行業的洗牌。
2016年底,龍珠因為擴張太過激進,雖然打到了遊戲直播賽道的第二名,卻欠債3.6億,被騰訊戰略性放棄,最終以9億人民幣價格賣身蘇寧,如今每個直播間顯示不到2000個觀眾。
賣掉龍珠的騰訊開始向鬥魚伸出了橄欖枝,陳少傑6個月內連續獲得騰訊領投兩輪投資,總計約22億人民幣。
而等到騰訊開始投資虎牙,執行賽道雙保險戰略——同時押注虎牙和鬥魚的時候,已經是2018年了。
圈內一度傳出鬥魚上市太慢,騰訊有點著急,用投資虎牙逼宮的說法,但這其中的資本角逐和錯綜複雜的利益矛盾,沒有一個人能講清楚。
而熊貓直播這邊一開始背後就有360系的力量,在整體的的努力下,從遊戲直播平臺切換為泛娛樂直播平臺,雖然躍居行業第三,但後續也因為22個月沒有外部資本進來,無人承受得起如此快速的燒錢,最終倒閉破產。
一直支持熊貓的周鴻禕,不但在花椒直播碎了夢,在熊貓上也沒能如願以償。
遊戲直播行業是有變革期的,第一代遊戲是英雄聯盟,第二代遊戲是王者榮耀,第三代遊戲是絕地求生,誰能在合適的時間,拿到足夠多某品類的主播,誰就有機會取勝。
其中王者榮耀這款全民級別的遊戲出現,更是將PC直播帶入了手遊直播時代,真正改變了遊戲直播的格局。
一度保守的虎牙,因為董榮傑及時引進王者榮耀主播,彎道超車,重回行業第一名。
而戰旗、火貓、全民等其他平臺,也因為資金問題,無法挖到大主播,招攬更多用戶,紛紛偃旗息鼓。
老大吃肉,老二喝湯,老三看著,是亙古不變的市場真理。
陳少傑這邊的鬥魚,雖然一直深陷主播欠薪醜聞中,在18年跌落第二,但這個行業第三名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創投圈只記住了鬥魚和虎牙。
2018年這一年內,鬥魚曾經多次放出風聲想要搶先上市,成為遊戲直播行業第一股,獲得二級市場的認可。
卻因為同股不同權的問題,無法達到港股上市的要求,內部資方的矛盾也需要處理,兜兜轉轉過了一年,今天又要在紐交所上了,而且被虎牙搶了先。
李學凌說過:所有不是騰訊的,是騰訊的敵人的,都是我們的朋友。
董榮傑也表示,從YY到虎牙,我跟李學凌的信任就是背靠背。
但兩個人轉身爽快地在騰訊SPA上簽了自己的名字,該姓馬就姓馬。
錢進來,錢出去,創投圈是沒有仁義禮智信的,只要公司能活著,怎麼都行,這點王思聰驗證了,陳琦棟驗證了,陳少傑也驗證了。
從一開始就虧損,持續至今的鬥魚,剛剛放出第一季度淨利潤1820萬元的消息。
而招股書上顯示,鬥魚歷史上共計融資87億,虧損了22億,這也是第一次迎來盈利。
如今又要面臨各路神仙分析師們的質疑:鬥魚的盈利能力堪憂,不能持續,虎牙市值是50億美金,鬥魚估值只有11億美金,上市一定是流血上市。
計算機專業有個詞叫「Yak-shaving」,是指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過程中不斷發現了新的問題。
陳少傑剝離鬥魚時,以為最大的問題是流量;通過A站解決了最初流量問題,以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主播,就花大價錢從YY直播挖;挖完了主播,騰訊扶植的龍珠直播又成了心頭大患;打贏了龍珠,和熊貓對峙時,虎牙又悄咪咪地騎到了自己的頭上。
永遠在救火,永遠在善後。
周鴻禕曾在年會上反思360,「我在不合適的場合睡了一覺,當我睡醒了之後,我發現這個世界都變了,我發現除了我成網紅之外,網際網路遊戲規則真的都變了。」
陳少傑,輪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