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之白瑞德,這位神秘的巴特勒船長,勾走了無數少女的心魂

2020-11-29 薛丁格的流浪貓

深愛斯嘉麗的白瑞德,最終為何又要離她而去?

十二棵橡樹莊園裡的初遇,白瑞德在斯嘉麗身上仿佛找到了另一個自己。他實際上成了幫助斯嘉麗擺脫舊觀念、告別舊時代的啟蒙導師。在亞特蘭大的慈善舞會上,他冒天下之大不韙,請穿著喪服卻早於躍躍欲試的斯嘉跳舞。

這一突破舊有藩籬的大膽舉動,替斯嘉麗打開了她自己沒有勇氣掙脫的道德枷鎖;換句話說,斯嘉麗邁向舞池的一小步,是她走向自由之路、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大步!這一步對後來那個堅強、自立的她影響至深。

而這一切,首先取決於白瑞德,這個睿智男人敏銳的洞察力,是她發現了斯嘉麗身上的新女性潛質。他很快看透了斯嘉麗。我始終認為,充分了解一個人後還能繼續愛她,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只有對人生、社會有足夠深刻的體悟,才有可能在洞悉一個人所有的缺點後去包容她,繼續愛這個不完美的人。這才是成熟、深沉並基於現實的愛情。這種愛從斯嘉麗的少女時代開始,白瑞德曾對她說:

我一直在等你長大,等那個有對憂傷眼睛的艾希禮從你心裡消失。

而這愛又磨滅於斯嘉麗的真正成熟與獨立。婚後,藉助白瑞德的力量,斯嘉麗幾乎實現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唯獨對於艾希禮的舊情,她依然念念不忘。直至梅蘭妮死後才幡然醒悟。

《飄》之白瑞德,這位神秘的巴特勒船長,勾走了無數少女的心魂!米切爾在白瑞德身上,似乎也寄予了她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形象。如魯迅所說「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手法,其實米切爾就是將世上各種好男人的特質集中於白瑞德一個人身上。可惜這樣的人,現實世界是不存在的!白瑞德那風趣幽默的語言,不羈中略帶狡黠的成熟男性形象,給人以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就像他曾對斯嘉麗說過的那句話:

我是唯一一個16歲以上,60歲以下,陪在你身邊,給你解悶的男人。

白瑞德最終為何會選擇離開斯嘉麗?而且是在斯嘉麗「長大」成熟、拋開艾希禮愛上自己以後。我覺得很大的原因在於女兒邦尼的死。如果邦尼還在,白瑞德一定不會走,或者說不一定會走。

或許真的沒有哪一種愛,是完全不圖回報的。等待斯嘉麗成熟的白瑞德早已身心俱疲,面對她時,他既要卸下偽裝、保持真誠,又不敢完全袒露心聲。所以他們之間總是以冷嘲熱諷的方式對話,最終難免會演化成為一種傷害。

有了邦尼,她看著童年時代的女兒,白瑞德感覺她是斯嘉麗的化身。也或許白瑞德真正愛的,永遠是塔拉莊園裡那個叛逆少女斯嘉麗。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瑪克麗特·米切爾十年磨一劍的深思熟慮。如果白瑞德和斯嘉麗兩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那麼這部偉大的小說也就平淡無奇了,真的成了一本老套的愛情小說。而實際上《飄》意蘊多含,有許多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

何況斯嘉麗,這時只有28歲,她才是《飄》真正的主人公,為了預示斯嘉麗的成長,也為小說留有懸念,白瑞德必須離開。

相關焦點

  • 放蕩不羈的白瑞德,比貝克漢姆還「女兒奴」:要星星,不敢摘月亮
    《亂世佳人》被稱為好萊塢「第一巨片」,根據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改編而成。1940年在美國上映後,引發萬人空巷。因為這部「老掉牙」的電影,太過於經典,上映80年來,竟無人敢翻拍。,成為萬千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
  • 《如果愛》:難怪「霸總」祁樹禮那麼有魅力,原來他是白瑞德啊!
    小編今天要告訴你,祁樹禮不是馬文才,而是白瑞德。是的,就是《飄》裡面的男主,白瑞德。《飄》這部巨著被拍成電影《亂世佳人》,成為永恆的經典。但是小編還是習慣叫《飄》。在我看來,或許是電影時長限制的原因,並沒有完全淋漓盡致的表現出裡面所有的內容,很多經典橋段也沒有拍出來。但是選角真的很棒。男女主的形象完全符合我閱讀原著時的想像。
  • 書評:飄-白瑞德
    前天寫過了飄裡面衛希裡和斯佳麗的故事之後,自然而然有一種衝動想要繼續就著這本小說展開點什麼。不過這一次,我準備把目光放在白瑞德身上。
  • 《飄》——衛希禮和白瑞德,一片樹葉的正反面
    《飄》這部作品,也許是想表達一個女人的成長吧,對兩位男士,越寫越走偏鋒,漸漸都變成了讓人不喜歡的樣子。一個高尚的青年楷模,一個卑劣的真小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奮勇,他們骨子裡都是深愛著老南方的時光。只是他從未將愛說出口,更不會向思嘉求婚,他明白他和思嘉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愛情的發生沒有條件,而婚姻是有條件的,他和思嘉都走不進對方的世界,他們之間,沒有婚姻的可能。
  • 《飄》:感情的世界裡沒有人能縱橫不敗。白瑞德一走,即是訣別
    《亂世佳人》劇照白瑞德最後離思嘉而去,也給《飄》這部小說留了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懸念。03、艾希禮是思嘉和白瑞德之間一個始終化不開的結如果說,《飄》這部小說裡,沒有艾希禮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故事,但是有了艾希禮,註定不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 《飄》中白瑞德與郝思嘉的感情告訴我們:愛,是消耗不起的
    在《飄》裡,白瑞德第一次看到郝思嘉,就愛上了她。他一眼就看穿郝思嘉真實面目,看穿隱藏在美麗的外表下,郝思嘉的那顆不羈放蕩的心。他看出她是難以馴服的,他看出她對每個男人都在施展魅惑之術,卻又都不愛他們。當然,他也看出她的眼光,只在一個男人身上有所停留——衛希禮。郝思嘉從小就暗戀著衛希禮,自以為他也會像其他男人一樣,臣服於她的石榴裙下。
  • 《飄》:白瑞德有多愛斯嘉麗,看這三件事就知道
    這部傳奇之作就是女作家瑪格麗特 米切爾一生唯一一部小說《飄》。 楊絳先生曾這樣評價《飄》: 「橫看全書,是一部老南方種植園文明的沒落史,一代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而縱觀全書,則似一部令人悲慟的心理劇,以戲劇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與內心的衝突中走向成熟的過程。
  • 《飄》中白瑞德和斯嘉麗:男人有多大的耐心,來等待女人的成長
    有些人對《飄》這部書並不熟悉,但是對根據《飄》改編的亂世佳人卻耳熟能詳,裡面白瑞德與斯嘉麗的感情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大家都希望著斯嘉麗能儘快從對艾希禮的迷戀中走出來,看清楚誰才是對她最好的。可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卻在這時峰迴路轉,讓白瑞德看到艾希禮抱著斯嘉麗痛哭的那一幕,頓感萬念俱灰。在梅蘭妮難產去世後,艾希禮又抱著斯嘉麗痛哭流涕,這原本就相愛的兩個人在白瑞德的心目中應該可以排除一切,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而他應該就是剩下多餘的那一個,也沒必要賴著不走了。
  • 《飄》: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艾希禮,卻未必有幸遇到一個白瑞德
    讀完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不由想起張愛玲寫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一段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亂世佳人》男主角白瑞德和衛希禮原型是誰?探究下作者愛情經歷
    當苦盡甘來之時,她卻失去了此生最愛的人。每一段經歷,就仿佛活生生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不禁想問的是,有人說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留下的這部經典作品《飄》就是她的自傳。郝思嘉就是她本人。的確,在之前一篇文章《亂世佳人》郝思嘉和作者米切爾演員費雯麗,三人悲劇命運太相似我們也分析過米切爾和郝思嘉的生活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白瑞德和衛希禮的原型又是誰呢,在米切爾的生活中是否有原型?她和他們是否也有特別豐富又難忘的情感糾葛呢?
  • 瑪格麗特《飄》:白瑞德是理想型嗎?最合適的伴侶應該什麼樣
    瑪格麗特巨著《飄》講述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圍繞著南方種植園塔拉農場主的大女兒斯佳麗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毋庸置疑,白瑞德的外形俊朗,作者也不止一次描寫到他的外貌,單只是外表,白瑞德作為理想型一點兒也不為過。 白瑞德是個成熟的男人,他有著無與倫比的智慧,看待事前的眼光更長遠,可能在南方比較閉塞的貴族之中口碑並不太好,但其實他從未做過實質的傷天害理的事情。
  • 郝思嘉和白瑞德:註定要錯過的愛情
    1935年,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在美國出版,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銷售記錄,平均每一天都要賣出五萬本,一本三美元的書被炒到了六十刀,市面上一書難求。直到遭遇車禍,米切爾每天都會收到無數來自出版社,影視公司和讀者的請求,求她再出一本《飄》的續集,但米切爾斷然拒絕,她在聲明上寫----故事已經自然而合適的結束了。
  • 《亂世佳人》中,白瑞德離開斯嘉麗是必然的,因為他自身的矛盾
    白瑞德,人稱巴特勒船長,白瑞德第二次見到斯嘉麗的時候,是在義賣會上,她第一次成為寡婦,他看到穿著黑色喪服的斯嘉麗,並無為丈夫守喪的半點悲戚之色,聽著音樂,腿在喪服下抖動。白瑞德知道她是無視規矩禮教的,這和白瑞德如出一轍,白瑞德也是個率性不羈、視規矩教養如無物的人。白瑞德重金請她跳舞,並讓她領舞。
  • 亂世佳人:可能遇見艾希禮,人間難覓白瑞德
    改編自著名小說《飄》的《亂世佳人》,是標誌著好萊塢電影進入「恢弘巨製」時代的作品,它有著好萊塢「第一巨片」之稱,是好萊塢影史的驕傲。該影片長達四個小時,卻不顯冗長枯燥,是無數人心中的典藏佳作。故事背景設置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費雯·麗扮演)辛苦堅韌的半生歷程。
  • 讀《飄》原著:又瘦又小的媚蘭,為什麼是白瑞德唯一尊敬的女人?
    在《飄》原著中,赫思嘉形容媚蘭又瘦又小,長的不好看,偏偏衛希禮裡就看中了她,要娶她做老婆。從那時開始,赫思嘉就對她有偏見,比較討厭。可偏偏相反,白瑞德自始至終對媚蘭都尊敬有加,稱她很偉大,是他接觸的這些女人裡面唯一值得尊敬的人。
  • 瑪格麗特《飄》:年少不懂白瑞德,再讀方知斯佳麗
    瑪格麗特巨著《飄》中,白瑞德在第一次看到斯佳麗的時候,便被她深深的吸引。 那時的斯佳麗只有17歲,並不算是最漂亮的女人,但她身上的韻味卻吸引到了白瑞德。 她甜美、果敢,敢愛敢恨,但同時也是自負、自私、任性的女人。
  • 《飄》:風流成性的白瑞德,真的愛斯嘉麗嗎?愛,愛到骨子裡
    文|不愛看書的花花晨01 白瑞德真的愛斯嘉麗嗎?電影《亂世佳人》是根據世界文學名著《飄》改編而成,於1939年在美國上映,隨即引起國內萬人空巷,一舉拿下奧斯卡十項大獎。在美國,它的地位僅次於聖經。81年後的今天,這部電影依然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 瑪格麗特《飄》:白瑞德真的愛斯佳麗嗎,答案可能你意想不到
    瑪格麗特《飄》中白瑞德愛斯佳麗,斯佳麗卻愛著阿希禮,等到白瑞德愛累的時候,斯佳麗卻祈求他能夠留下來,她發現自己愛的其實是白瑞德。 然而白瑞德還是離開了,用他的話來講「你愛我就是你的不幸」,「再也無法相信冰釋前嫌、從頭開始的說法,也沒有辦法承受為了生活在幻滅中一直編織謊言」。
  • 《飄》我哭得最厲害的兩個地方:媚蘭去世,白瑞德離家遠行
    我重讀次數最多的書有兩本,一本是英國作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另一本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飄》是瑪格麗特短暫人生中唯一的一部文學小說,發表於1936年。這部作品凝結了作者10年的心血,一經問世就引起轟動,第二年就拿下了普利茲文學獎。1939年,《飄》被拍攝為電影《亂世佳人》,一舉攬獲十項奧斯卡大獎。
  • 選白月光還是白瑞德?她是亂世佳人的原型,最終歸宿卻超越小說……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一輩子就寫了這一本書,跟曹雪芹似的,用一本書打天下。不光跟白瑞德名字同音,連人生經歷都差不多:厄普肖因為讀書不行被美國海軍學院退學,而白瑞德是被西點軍校退學;厄普肖後來靠賣酒發財,而白瑞德是走私棉花;厄普肖還有一個外號,叫船長。。。瑪格麗特從未遇到過這樣的男子,穿著講究的衣著,行為卻很粗野,專橫霸道,充滿男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