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這部作品,也許是想表達一個女人的成長吧,對兩位男士,越寫越走偏鋒,漸漸都變成了讓人不喜歡的樣子。

故事的最初,希禮風度翩翩,家世良好,屬於自帶光環的白馬王子形象,上等男士該熱衷的騎馬打獵、喝酒賭錢,他無一不精通,但衛家人心裡真正喜歡的是音樂和書本。他和身處的美好時代無限融合卻又保持獨立,他是區裡年輕人最喜愛的朋友,是郝思嘉暗戀的意中人。
白瑞德看似和希禮完全不同,他蔑視世俗的規則,凡事只求合自己心意,很多體面人家都不肯招待他。

十二根橡樹莊園的野宴,作為衛老先生的客人,瑞德第一次出現在思嘉面前行,面對無知人群的叫囂「只消一個月就能幹掉北佬」,瑞德嘲笑老南方沒有一家工廠,只剩棉花和傲慢,差點招來一場決鬥。當時思嘉憑直覺認為瑞德講的是常識,因為她本人就沒有看見過一家工廠,而希禮不是憑直覺,以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明白這場戰爭老南方必輸無疑,他最依戀的美好時代即將被摧毀。明知要輸,戰爭一開始,希禮還是積極加入了軍隊。而借戰爭大發國難財的瑞德,雖然對戰爭一直充滿嘲笑,卻在老南方潰敗前夜也加入了軍隊。一個高尚的青年楷模,一個卑劣的真小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奮勇,他們骨子裡都是深愛著老南方的時光。

關於愛情,希禮當然是愛思嘉的,愛她區裡頭一等的美貌,愛她健康的食慾活潑的性格,也愛她看他時眼中的光。只是他從未將愛說出口,更不會向思嘉求婚,他明白他和思嘉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愛情的發生沒有條件,而婚姻是有條件的,他和思嘉都走不進對方的世界,他們之間,沒有婚姻的可能。

白瑞德第一回看到思嘉就被她吸引了,他看到她假裝的良好教養之下不管不顧的真性情,看到她為引起心上人注意而使的小手段,看到她那樣大膽的爭取自己的愛情,看到她失敗後扔花瓶發洩怒火。
白瑞德想要得到她,並終於在她死了兩個丈夫之後,娶到了她。

對希禮來說,媚蘭是他婚姻對象的不二人選,他們互相了解,有共同的精神世界,他對媚蘭也許缺乏男女間的激情,但沒有人比媚蘭更適合他,他一定會尊重並且忠誠於他們的婚姻。
媚蘭對希禮做過的唯一也是最大的錯事,是和思嘉一起阻止了希禮換個環境去北方發展。隨著舊時代的毀滅,希禮的一部分已經死去,他完全不能適應這個新生的、粗糙的、對於部分人而言卻生機勃勃的新時代,他也不願一直依附思嘉而生活,無論在陶樂種地還是到木材廠當監工,都不是他情願的工作,可是媚蘭強烈地表達了希望能和老南方的朋友們一起,媚蘭和思嘉聯手撲滅了他想嘗試的新生。自此開始,希禮就變成了一無用處的廢柴,而思嘉也是在潛意識裡感覺到了希禮由王子向廢柴的轉變,進而移情白瑞德卻不自知。

白瑞德扯下了思嘉寡婦的黑紗,幫助她重新成為舞會的中心,欣賞她盤剝窮人的手法,又鼓勵她跟北佬交易,大賺特賺他們的錢。但是在他們婚姻的後期,他已經越來越不喜歡思嘉精明算計又務實到冷酷的性格,而這明明是他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
所以在愛情的口味上,白瑞德和衛希禮也非常接近,他們喜歡的是那個穿著一襲綠衫、活潑嬌媚、任性執拗、勇敢直接的思嘉小姐,而不是後期這個打不垮的強硬婦人。

媚蘭之死,希禮表現出來的不是一個傷心欲絕的丈夫形象,卻更像一個迷茫找不著家的小孩,媚蘭是希禮的精神依靠,是他與舊時代的唯一聯繫。他讀過的書和住過的房子,都在戰爭中毀滅;他一起喝過酒打過獵的小夥伴們,經歷過戰爭非死即殘;他曾經愛過的女孩,早已失去了當初的明媚天真,這都不要緊,只要媚蘭還在,他依然擁有現世安穩。
可是媚蘭死了!

而白瑞德對思嘉由最初的熱愛迷戀,到漸生不滿,終於漠視。在兩人最後的聯繫小女兒美藍意外身亡後,白瑞德決定結束這段錯誤的婚姻,離開這個冷冰冰的家。他不再是勇敢的白船長,四十五歲的白瑞德想回到故鄉曹氏屯,跟他的親人們和解,並且尋一尋舊日時光的痕跡。

衛希禮和白瑞德,這相互厭惡的兩個人,猶如一片樹葉的正反面,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展現出關於愛情和夢想相同的脈絡。只不過白瑞德還有個故鄉可以回去,而從前那個騎著馬兒來到陶樂,金髮在陽光下閃耀著光澤的好看青年衛希禮,卻只能徘徊在老南方的廢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