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白瑞德有多愛斯嘉麗,看這三件事就知道

2021-01-09 騰訊網

美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本書:

該書出版的頭三個星期,就售出了176000冊;第二年,拿下普利茲文學獎;據作品拍攝的同名電影在作者的家鄉首映時,市人口增長了70萬。

這部傳奇之作就是女作家瑪格麗特 米切爾一生唯一一部小說《飄》。

楊絳先生曾這樣評價《飄》:

「橫看全書,是一部老南方種植園文明的沒落史,一代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而縱觀全書,則似一部令人悲慟的心理劇,以戲劇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與內心的衝突中走向成熟的過程。

所以看《飄》,就猶如走進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飄》凝結了作者十年心血,洋洋灑灑百萬餘字。書中的文字或令人忍俊不禁,或讓人潸然淚下。它講戰爭,講成長,講愛情。

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白瑞德對斯嘉麗的一片深情;最讓人惋惜的是相愛的人最終沒能在一起,獨留一紙遺憾。

01愛你,所以挖空心思對你好

「先生,你不是上等人。」

「小姐,你也不是個上等女人。」

這是斯嘉麗和白瑞德第一次見面時,給彼此下的定義。

那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的和平歲月,斯嘉麗和白瑞德因為被邀請參加十二橡樹的宴會而初遇,而結緣。

白瑞德一臉痞笑,斯嘉麗滿腔怒火,的確不怎麼美好。

但誰也不曾想,這正是愛情故事的開始,白瑞德對斯嘉麗一見傾心。

她的大膽,她的潑辣,她的張揚,她的熱烈,都印刻在白瑞德的心坎上。

一年以後再相見,是在為醫院募捐的義賣舞會上。

此時的斯嘉麗不僅嫁過人,生了孩子,還不幸成了寡婦。她費盡心思來到義賣舞會上,卻因為孀居不滿一年,不能跳舞而苦惱。

白瑞德一眼看穿了斯嘉麗的小心思,他不顧眾人異樣的眼光,以150塊金元邀請她領跳蘇格蘭舞,讓她再次成為全場的焦點。

之後,白瑞德每次來亞特蘭大,都會抽出時間帶斯嘉麗駕車兜風,陪她跳舞,帶她看音樂會,還會等在醫院門口,親自送她回家。

其實,白瑞德比斯嘉麗大了將近20歲,他未必喜歡音樂會舞會,只是愛屋及烏而已。

聖 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裡說:「評判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了什麼,應該看他做了什麼。」

白瑞德雖然沒有向斯嘉麗口頭表明心意,還常常引爆她的火爆脾氣,但他的行為已經暴露了他對斯嘉麗深刻的愛意。

而斯嘉麗這時也產生了「我莫不是愛上他了」的感覺,只是這種感覺很快被她忽略掉了。

02愛你,所以冒著生命危險也要護你周全

整部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瑞德冒著生命危險送斯嘉麗回塔拉。

那時亞特蘭大被包圍,炮聲不斷,戰火連天,北佬已經進城了。

如果斯嘉麗再不離開,她們會死在北佬手下。

斯嘉麗看著遠處火光沖天,又無助又害怕。她想回塔拉,回到父母身邊。可是看看剛剛生產完虛弱不堪的媚蘭和剛落地的孩子,她無計可施。

這時,她想到了白瑞德。只要能找到白瑞德,一切都不是問題。

白瑞德果真來了,帶著一匹瘦馬和一輛貨運馬車,那是他冒著送命的危險從軍隊偷來的。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時刻,他依然是一副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樣子。

白瑞德小心翼翼地把媚蘭抱上馬車,帶著斯嘉麗一行人穿行在戰火連天的夜裡,直到把她們送到一個離塔拉不遠,相對安全的地方,便去參軍了。

白瑞德曾說他把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最大限度的愛都給了斯嘉麗,這話一點不假。他在斯嘉麗身上花費的不只是金錢和時間,如果能用他的命換斯嘉麗的命,他也不會猶豫半分。

從斯嘉麗的角度來講,她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白瑞德,說明白瑞德在她心裡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她的潛意識裡,白瑞德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一樣的存在,白瑞德是她堅實的依靠和後盾,是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03愛你,所以明知你愛著別人,還是要娶你為妻

愛一個人到靈魂深處最明顯的表現是什麼?

我認為是卑微。

一如張愛玲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所寫:「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在塵埃裡開出花來。」

清冷孤傲如張愛玲這樣的女子,一旦墜入愛情也變得卑微起來,愛情當真會讓人忘了自己。

安東尼說過這樣的話:「真正的愛情需要等待,誰都可以說愛你,但不是人人都能等你。」

從初遇對斯嘉麗傾心到成為她的第三任丈夫,白瑞德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十年間,他不是沒有嘗試過忘記斯嘉麗,不是沒有嘗試過換個人來愛,但是情根深種無法自拔,只能默默忍受煎熬。

其實,白瑞德在求婚時何嘗不知道斯嘉麗心裡還裝著艾希禮呢?只是愛情面前,驕傲如他,也只能放下男人的自尊心,寄希望於用十二分的真心來換對方的一絲愛意。

04沒有任何一種感情,是不求回報的

很多人不明白,白瑞德等了斯嘉麗那麼多年,愛了斯嘉麗那麼多年,為何在斯嘉麗看清自己內心所愛不是艾希禮而是他時,毅然決然離家遠行。

為大結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不好嗎?

其實,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講,悲劇和遺憾的力量遠遠勝於圓滿結局。我想,這也是《飄》經久不衰的一個原因。

再者,從故事的情節發展來看,白瑞德離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用網絡世界裡到處流竄的那句話來講,就是「失望攢夠了,就可以安靜地離開。」

這世間沒有任何一份感情是不求回報的,無論男人女人,無論你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地位,從內心來講都會期待從另一半那裡得到關心、愛護、體諒與呵護。因為,每個人都有情感需求,這是一種本能。

在愛裡,時間點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像白瑞德和斯嘉麗一樣,我愛你的時候,你把一顆心都給了另一個男人;你回過頭來追我的時候,我已疲憊不堪,無力再愛。

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人會站在原地一直等你,有想愛的人趕緊去愛,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追悔莫及,錯過的感情不能重來,就像破鏡不能重圓。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飄》:風流成性的白瑞德,真的愛斯嘉麗嗎?愛,愛到骨子裡
    文|不愛看書的花花晨01 白瑞德真的愛斯嘉麗嗎?電影《亂世佳人》是根據世界文學名著《飄》改編而成,於1939年在美國上映,隨即引起國內萬人空巷,一舉拿下奧斯卡十項大獎。在美國,它的地位僅次於聖經。81年後的今天,這部電影依然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 亂世佳人:白瑞德真的愛斯嘉麗嗎?最後他們重新在一起了嗎?
    最後瑞德消失在濃霧當中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接受這個設定,希望他們能有個圓滿的結局。也有很多人在猜測,斯嘉麗最後究竟有沒有想到辦法,他們倆有沒有破鏡重圓。一向理解斯嘉麗的白瑞德知道她內心缺乏安全感,經歷失去的陰影,他像孩子一樣寵著她,極盡所能給她提供物質條件。
  • 亂世佳人:斯嘉麗失去白瑞德有三個原因,艾希禮不拒絕有四個原因
    所以他覺得自己不愛斯嘉麗,是因為梅蘭妮更好更有安全感,更適合做老婆。而斯嘉麗的言行在大眾眼裡,多少有點逆經叛道,有點不合規矩。因為他自己是那種守規矩的人,講舊禮的人,有些裝有些有假的人。他其實也不理解不了解斯嘉麗,他看不到她的可貴之處,看不懂她的真實,看不到她的可愛。
  • 亂世佳人:斯嘉麗失去白瑞德有三個原因,艾希禮不拒絕有四個原因
    所以他覺得自己不愛斯嘉麗,是因為梅蘭妮更好更有安全感,更適合做老婆。而斯嘉麗的言行在大眾眼裡,多少有點逆經叛道,有點不合規矩。因為他自己是那種守規矩的人,講舊禮的人,有些裝有些有假的人。他其實也不理解不了解斯嘉麗,他看不到她的可貴之處,看不懂她的真實,看不到她的可愛。他就像個老氣橫秋的大人,講究的是符合理制那一套。
  • 書評:飄-白瑞德
    前天寫過了飄裡面衛希裡和斯佳麗的故事之後,自然而然有一種衝動想要繼續就著這本小說展開點什麼。不過這一次,我準備把目光放在白瑞德身上。
  • 亂世佳人:可能遇見艾希禮,人間難覓白瑞德
    艾希禮英俊瀟灑,風度翩翩,是個會看星星看月亮對風吟詩對雨彈琴的文藝貴族公子。這樣一個人,完美得仿佛自古典愛情小說中飄然而出的男主角,能獲取斯嘉麗的芳心也是意料之內。但艾希禮卻在與活潑美麗的斯嘉麗曖昧之時同蒼白弱小的梅蘭妮定了親。這讓斯嘉麗怒不可遏,賭氣嫁給了梅蘭妮的弟弟查爾斯。
  • 瑪格麗特《飄》:白瑞德是理想型嗎?最合適的伴侶應該什麼樣
    白瑞德是個很有魅力的男人。 白瑞德的身上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他能帶給人濃厚的安全感,所有的困難到了他的面前都不是什麼事,輕而易舉就能得到解決。 儘管所謂貴族都看不起他,但玫蘭妮卻認為白瑞德是位紳士。同樣白瑞德也評價玫蘭妮是「自己所認識的極其高貴的夫人之一,厚道、真誠、沒有一點私心雜念的人。」
  • 《飄》中白瑞德和斯嘉麗:男人有多大的耐心,來等待女人的成長
    有些人對《飄》這部書並不熟悉,但是對根據《飄》改編的亂世佳人卻耳熟能詳,裡面白瑞德與斯嘉麗的感情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大家都希望著斯嘉麗能儘快從對艾希禮的迷戀中走出來,看清楚誰才是對她最好的。本來大家以為這時斯嘉麗應該認識到其實艾希禮不愛自己,而自己也對艾希禮只是一種迷戀,再想到原來梅蘭妮早已告訴自己,要珍惜身邊的人,驚覺自己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白瑞德。這應該是大團圓的結局,白瑞德一直愛著斯嘉麗,斯嘉麗也驚覺自己愛上的是白瑞德,多好的愛情,雖然遲到,但是沒有缺席。
  • 《飄》:感情的世界裡沒有人能縱橫不敗。白瑞德一走,即是訣別
    應該說,相信白瑞德最後會回到思嘉身邊,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和期望。原因有三個:首先人們都喜歡結局圓滿;其次是對於思嘉個人魅力的信心;第三來自於白瑞德對思嘉的愛。其實這三個理由都沒有問題,從哪一方面講,白瑞德都應該回來。
  • 《飄》:那個撕窗簾當裙子,敢做敢為的斯嘉麗原型果然還是她!
    直到讀了《作家的後花園:想像有你的全世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故事裡的主人公斯嘉麗不是別人,恰恰就是作者自己——瑪格麗特·米切爾!她和小說的女主一樣,同樣生長在亞特蘭大這座城市。在這裡,我不分析人物經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從網上搜索。在這裡,我只分析她的情感經歷,以及究竟是怎樣的經歷使她能寫出《飄》這部絕世作品。
  • 《飄》中白瑞德與郝思嘉的感情告訴我們:愛,是消耗不起的
    他,便是白瑞德。白瑞德無意間聽到了郝思嘉和衛希禮的談話,她的所有秘密在白瑞德面前瞬間變成透明。思嘉不喜歡這種被人看透的感覺,她衝著白瑞德發飆,讓他對今晚的事守口如瓶,不然就要他好看。然而,郝思嘉的潑婦模樣,卻加速了白瑞德對她的喜愛。他喜歡她的狂野、敢愛敢恨、不做作。但白瑞德此時卻不敢對思嘉表白,越是遇到愛的人,我們越會躊躇不前。
  • 瑪格麗特《飄》:年少不懂白瑞德,再讀方知斯佳麗
    瑪格麗特巨著《飄》中,白瑞德在第一次看到斯佳麗的時候,便被她深深的吸引。 那時的斯佳麗只有17歲,並不算是最漂亮的女人,但她身上的韻味卻吸引到了白瑞德。 她甜美、果敢,敢愛敢恨,但同時也是自負、自私、任性的女人。
  • 《飄》: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艾希禮,卻未必有幸遇到一個白瑞德
    讀完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不由想起張愛玲寫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一段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飄》之白瑞德,這位神秘的巴特勒船長,勾走了無數少女的心魂
    而這一切,首先取決於白瑞德,這個睿智男人敏銳的洞察力,是她發現了斯嘉麗身上的新女性潛質。他很快看透了斯嘉麗。我始終認為,充分了解一個人後還能繼續愛她,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只有對人生、社會有足夠深刻的體悟,才有可能在洞悉一個人所有的缺點後去包容她,繼續愛這個不完美的人。這才是成熟、深沉並基於現實的愛情。
  • 《飄》——衛希禮和白瑞德,一片樹葉的正反面
    《飄》這部作品,也許是想表達一個女人的成長吧,對兩位男士,越寫越走偏鋒,漸漸都變成了讓人不喜歡的樣子。圖片來自電影《亂世佳人》關於愛情,希禮當然是愛思嘉的,愛她區裡頭一等的美貌,愛她健康的食慾活潑的性格,也愛她看他時眼中的光
  • 放蕩不羈的白瑞德,比貝克漢姆還「女兒奴」:要星星,不敢摘月亮
    斯嘉麗和白瑞德結婚後,渡過了難忘的蜜月之旅,有過幾年的幸福時光,還為他生下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白瑞德產生錯覺,他以為,美滿的家庭生活,讓斯嘉麗已經忘掉了初戀情人艾希禮。可是,他錯了。斯嘉麗不滿當前幸福安逸的生活,總會時不時拿出艾希禮的照片,偷偷欣賞,並藉故提出和白瑞德分房而睡。
  • 閆紅:白瑞德與郝思嘉,永遠不同步的愛情
    文 | 閆紅《飄》裡的郝思嘉,固執地痴愛衛希禮,看得旁觀者直跳腳,怪她不懂白瑞德的愛。相對於衛希禮的靜如深水,白瑞德始終是實力寵溺,他英俊如金幣上異教徒的王子,多金得像是能買整個天下,三教九流皆有來往,超強的辦事能力是作者特地幫他開了掛,借用周迅當年對李亞鵬的那句讚美也不為過:「他滿足了我對男性的所有想像」。
  • 《飄》我哭得最厲害的兩個地方:媚蘭去世,白瑞德離家遠行
    關於《飄》的書評,我前前後後寫過許多篇,可總覺得意猶未盡。我想,這就是經典著作的魅力吧,在不同的年齡和心境讀它,體會到的東西亦會有所不同。世紀文豪楊絳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飄》:橫看全書,是一部老南方種植園文明的沒落史,一代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而縱觀全書,則似一部令人悲慟的心理劇,以戲劇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與內心的衝突中走向成熟的過程。
  • 《飄》:艾希禮和白瑞德,哪一個才是斯嘉麗的真愛?
    《飄》:艾希禮和白瑞德,哪一個才是斯嘉麗的真愛?《飄》的主線之一,就是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愛情。或者,女主在追尋自己以為的愛情。有小夥伴問美迪婭,斯嘉麗真地愛艾希禮嗎?應該是像她在《飄》的結尾說的那樣,她愛的是瑞德,只是她自己不知道。她不知道。她不知道。她不知道。好吧,怎麼說呢?
  • 《飄》:艾希禮和白瑞德,哪一個才是斯嘉麗的真愛?
    《飄》:艾希禮和白瑞德,哪一個才是斯嘉麗的真愛?原創作者:美迪婭的讀書世界什麼是真愛?怎樣才能鎖住真愛?《飄》的主線之一,就是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愛情。或者,女主在追尋自己以為的愛情。有小夥伴問美迪婭,斯嘉麗真地愛艾希禮嗎?應該是像她在《飄》的結尾說的那樣,她愛的是瑞德,只是她自己不知道。她不知道。她不知道。她不知道。好吧,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