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保持足夠的專注力,也希望孩子保持足夠的專注力。但是,實際生活中,可能你會發現我們並不擅長集中注意力。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表面上看來我在專注地工作,可是偶爾我也會走神:孩子現在靜悄悄,是不是偷偷在作妖?
01 關於注意力的真相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保持長時間專注的學習,那你可能註定要失望。有些時候,孩子堅持很長時間都坐在桌前學習,但實際情況可能是,他時不時地在發呆,或者在想別的事情。
當我們要求孩子專注時,需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有一些關於人類注意力的基本情況,需要你知曉:
兒童,毫無疑問,不擅長集中和專注注意力,多數三歲的孩子只能保持專注3~5分鐘。在6~12歲之間,孩子的注意力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期,孩子專注時間可以提高到10分鐘左右。15歲左右,注意力集中能力也會有一個飛躍,可以保持20~25分鐘,與成人基本持平。
02 提高專注力的嘗試
相信你一定也和孩子嘗試過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比如減少周圍其他的幹擾物。我們會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書桌收拾整齊,我們會在自己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把手機放得遠一點。
或者,給自己找一個夥伴,創造專注的氛圍。
但這些都是被動的方法,更主動的方法是: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就像尤文·韋伯所說「讓自己專心的秘訣是:使自己對所做的事感興趣。」
當我們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就能夠主動的投入,做這件事本身就是對我們很大的獎勵,完全忘掉時間的流逝,達到「心流」狀態。
對孩子也一樣。
03 找到孩子的興趣
我女兒英語啟蒙的過程,給我特別大的啟發。
最初我選擇的是動畫片小豬佩奇,結果沒看兩集,看到消防員救火,嚇哭了,再也不看了。還好她能接受英語兒歌,跟著super simple songs一起唱唱跳跳,完成了初始的語感積累。
閱讀的時候,最初我們選擇的是分級讀物,比較枯燥,雖然是一條很棒的學習路徑,換了好幾個分級讀物的體系,每次需要我陪著她,費很大力氣才能夠堅持。
後來,我們選擇了一些繪本,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吳敏蘭書單、廖彩杏書單等的低幼讀物,我都買全了,挑選出她能夠大致聽懂的繪本讀給她聽,會比分級讀物好一點,但是每次都需要我來主導,從來不會主動選擇看英文繪本,甚至時不時講講條件,要換成中文的故事。
真正讓這件事情發生轉機的是,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讀物《牛津樹》,故事中的Biff,Chip和Kipper ,這些小朋友就像她的朋友一樣,看著他們在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有趣的故事,跟著magic key一起去進行奇妙的探險,她自己看著圖,就能夠樂得哈哈大笑。
對這些故事感興趣,她時不時地就願意去選擇讀一讀,用點讀筆聽一聽,有時一讀就能堅持一個多小時,對於才5歲的她而言,真真是讓我很欣喜。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進步也特別快,又給了她很好的正向反饋,越發願意閱讀了。
因為孩子喜歡這些故事,英語就變成了她的一個工具,不再是我要督促她進行的一項學習任務。
你有什麼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的小故事麼?歡迎一起來分享。
我是@悠球媽,做過10年全職媽媽的清華學霸,現為「學霸媽媽育兒團」聯合創始人,P.E.T.父母效能訓練認證講師,親子優勢教練。如果你對發揮孩子優勢感興趣,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