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字,又稱為「拆字」,在古代的時候,又叫做「相字」。要考證其由來沿革,簡單說,開創自周代,盛興於唐、宋年間。限於篇幅,測字的歷史我就不再細說,你想了解,可以上百度去搜素。說測字,一定繞不開兩宋時期著名的測字高人,被眾人稱之為神仙的謝石大師,我就先說他的故事作為開篇吧。
有一次,宋高宗微服私行,在路途中遇到當時名滿天下的測字大師謝石,有意要看看這位盛名之下的測字家本事,所以,宋高宗表示要測字,以求解答。當時,宋高宗手持一根手杖,用手杖順手在地上劃了一個「一」字,然後要謝石回復。謝石回答說,土上加一划,成「王」字,他心裡揣摩著,問的人不是一般人。宋高宗又拿手杖寫了一個「問」字,命謝石繼續解答,謝石看後,驚慌的說,左看是「君」字,右看也是「君」字。必定是皇上無疑,所以立即跪拜在地。你可能會疑惑,「問」字怎麼會左看是「君」字,右看也是「君」字?如果你用繁體字來看「問」字,就恍然大悟了。
第二天,宋高宗命令手下大臣召謝石到殿,書寫一個「春」字,命謝石測字。謝石直言相告:「秦頭太重,壓日無光。」宋高宗聽後,默然無語,因為當時正是秦檜弄權之時。這事迅速的傳到了秦檜耳中,讓他大為震怒,所以下罪謝石,發配邊遠。
謝石在發配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這個女子問謝石要拆字嗎?謝石覺得稀奇,竟然有人要給我測字?所以寫了一個「謝」字。那女子非常不屑的回答說:「不過是一介術士。」 謝石追問她是如何行出這個結論的。女子回答說:「你不是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寸言中立身。」 謝石又寫一個「皮」字,請女子再測,女子說:「皮逢石破」。押解謝石發配的人正是姓皮。女子的測字本事讓謝石大驚嘆服。謝石說,「我也能相字,你可寫個字,讓我為你測一下吧?」女子說:「不需要寫,我在這裡就是一個字,你測吧。」謝石定睛一看,人旁山立,是「仙」字啊。謝石剛要說出口,但見女子一笑就消失得無蹤無影。
在中國歷史上,凡精於測字的高人,都擅長天文地理,廣博文韜武略,他們都是鑽研五行易學及術數大家,對天下古今百科了如指掌,才具備了測字超凡才能,同時也被當時的帝皇、朝廷所重用,例如,姜太公為周文王效力;袁天罡、李淳風、受唐太宗知遇;謝石,邵康節得宋帝之識;諸葛孔明有劉備三顧草廬之邀;劉伯溫蒙明太祖朱元璋之重用,哥哥名留史記,才華卓越。
測字需要綜合學術的支持,包括字形加減、正負面、含蓄、象形、會意、諧聲、天時、地利、人和、季節、氣候、五行、八卦,六神,陰陽、事物,變化取格等等都是破解字面的中樞。邵康節曾對人說:我為人測字,筆畫上當添亦添,當減亦減。有人問為什麼要添減筆畫呢,既然有整個字體作為憑斷,足以分別休咎。邵康節不以為然,他說添筆畫是彌補不足,比較減筆畫更為重要。以測「一」字為例,如果是問六甲。他回答說:添筆便成「丁」字,可以斷定有添丁之兆。如果問疾病,添筆就是「生」、「死」兩個字,生死未卜,難以樂觀。如果有屬牛的人代為問之,或者當事人屬牛,或者是丑日等,則有生的希望。若自己來問,必定是身患絕症,如果是夕陽斜照的時候來問,必死無疑。從字面上你就可以看到,牛一則生,見夕陽自己必死。
再以測「一」字為例,問婚姻嫁娶。如果是男子來問,婚姻無成。女子來問,嫁娶成功。因為無女何來迎「娶」?娶字要有女成娶,無女不成婚。如果以「一」字,問事業。可以確定,事主已在工作事業中,卻困難重重。因事字有中,心事重重。如果是問求財呢。在問的當時,下雨則有財可求,否則財告落空。因求字要有水方成。
古代的測字高手,並非今天懂一點易學的人所能望其項背,他們都有著述流傳後世,皆屬負盛名之飽學大師,他們的心得足以成為我們後學的財富。現在能測字的人,都屬於隨字隨事測機論斷,大致的方法如出一轍,更多的是聯想附會。所以對測字有興趣者,應多參考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及文字變化等,反覆研究,以人體工程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積累靈感心得,自然能心領神會,豁遠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