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的電影空間塑造

2020-12-23 鹹魚娛噠楽

奉俊昊的《寄生蟲》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又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社交媒體上說:「《寄生蟲》以最獨特的韓國故事打動全世界觀眾,向世界證明了它的力量」。

奉俊昊的電影從《殺人回憶》、《漢江怪物》、到《雪國列車》一直是大家喜歡的對象,《寄生蟲》也不例外,口碑好評不斷。

奉俊昊的《寄生蟲》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很像,都是講兩個家庭的生活,將家庭放在社會當中,去觀看個人的命運。

不過不同的是是枝裕和像個暖男,溫和地揭開傷疤又撫慰傷痛,現實很殘酷,但電影裡又呈現潤物細無聲的力量。而奉俊昊則用他擅長的黑色幽默攪渾這兩個家庭,激烈震蕩,用死亡去撕開階層的對立,電影裡也充滿深刻的隱喻符號。

這裡特別想分享一下《寄生蟲》的電影空間塑造。

我總覺得片名寄生蟲就很有狹小的空間感,寄生蟲就是寄生在寄體上,依附別人的空間生存。它的海報,裡面的陽光、草地、別墅,用黑白線條遮蔽起來的人物,躺在地上的,站立的,拿著酒杯躺著和玻璃門後面的人物,這裡的空間距離大家可以細品。

01

對比性場景空間

這裡對比性場景空間,半地下室和地下室是封閉空間,別墅多是開放的空間,在構圖和造型設計上也是強調這點。在半地下室和地下室裡都是以近景和固定鏡頭為主,別墅裡都是中全景和運動鏡頭居多。

別墅、半地下室、地下室

其實這個房子二樓都是虛擬摳像拍攝的。

衛生間和浴室

很明顯生存空間的對比,是貧富對立和階級的分化。

看電影的時候注意去看場景空間的特徵,往往有象徵或者隱喻的含義。

也要去區別一些常規用法和導演風格化的處理,甄別造型空間風格化的藝術特色,更能認識理解影片。

而在具體拍攝畫面當中,畫面區別很大。比如半地下室裡大部分都是中近景鏡頭,四五個人物都擁擠在近景裡,畫面產生封閉擁堵的視覺效果,空間感非常窄。

比如這組鏡頭:近景鏡頭利用變焦把空間填滿

開始的時候只有賣披薩的女孩在中間,然後後景基澤往前面走,在對話過程中,基婷、她母親分別過來圍著近景人物,包括後景的兩人,整個畫面空間非常狹小,壓迫侷促。

02

鏡頭場景分割電影畫面空間

細心地會發現,電影畫面空間經常被分割開不同空間,而且有意地去強調這種空間的分割,凸顯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

也經常利用場面調度和多層次景物的構圖方式,有意強化這種電影空間的分割,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03

隱喻寄生的電影空間

《寄生蟲》就是一則現實的寓言故事,既荒誕又現實。電影裡面有很多象徵性的符號元素。比如能帶來財運的盆景石、房子、氣味、蟑螂等等。在闡釋表達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的時候,利用以下的電影空間場景來呈現這種寄生的隱喻。

比如像蟑螂的視角在搜索WIFI信號。

比如像暗渠裡的過街老鼠。

比如像蟑螂一樣縮在地上。

比如像爬蟲一樣上樓梯。

全家人想當然的想寄生在宿主身上,只是沒想到寄生蟲上還有寄生蟲。

在空間的塑造裡,我還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空間造型,就是長長的階梯。電影為了強化這種高層和底層的階級對立,社長好像住在山上一樣,從別墅出來回到基澤的底下室內,就經過長長的下斜坡、走不盡的樓梯,不斷往下走,最後才回到地下室。

樓梯:連接不同階層的通道

當然,也是連接別墅、半地下室、地下室的唯一通道

結尾,基宇有一段幻想,父親光明正大地走出地下室,當然這只能是想像。

電影裡說他努力奮鬥成為上層有錢人後,改變了父親和自身的環境。這才是電影最可怕的地方,是不是只能自己成為有錢人後這個世界才會有所不同?但貧富的差距和階級的固化一點都沒改變。

最後,我們想一想,透過電影裡的印第安人元素,美國產品元素,韓國何嘗不是依附meiguo身上的寄生蟲?

相關焦點

  • 《寄生蟲》,何以成為一部建築電影?
    《寄生蟲》的導演與他的場景設計李河俊共同講述電影中多層別墅的精密建造過程。電影百分之六十的內容都發生在這個樸家人的豪華別墅裡。大多數觀眾或許意識不到,這棟別墅是為了電影拍攝,完全從零開始建造的。 故事中,這座精美的現代建築,是由一位虛構建築師南宮賢子建造的。而現實中,它其實是《寄生蟲》的場景設計李河俊的作品。
  •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憑什麼?
    我以自己並不高明的藝術判斷力確認:《寄生蟲》一定是我們在未來時時仰望的那顆星。而上一顆令我迷醉的「星」還是小說《三體》。這真是一個寥寥數人便橫掃千軍的電影國度啊!》是可以做博士論文的電影,它一定會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拉片篇目。
  • 電影《寄生蟲》全新精彩解讀,深入了解真正的「寄生蟲」
    影片分析影片《寄生蟲》中的"寄生蟲"有哪些?影片以《寄生蟲》命名,片中雖然隻字未提"寄生蟲",大家看完之後卻能很清楚的感覺到基宇一家以及女管家兩夫婦就是寄生在僱主家生活的寄生蟲。當然大家理解並沒有錯,他們可以被認為是被生活所迫,而不得不依靠僱主家才能生存下去的"寄生蟲",但我認為整部影片的表達不止於此。寄生蟲通常指那些能勞動而不勞動,依靠剝削,或依靠他人為生的人。
  • 《寄生蟲》口碑撕裂:它是拍給中產觀眾的「激素電影」?
    由此,兩個底層家庭的命運被聯繫在一起,他們互相理解的同時也互相傾軋,為了爭奪生存的空間,不得不以命相搏。而主人的到來,則讓這部電影的後半段充滿了緊張感。在這部對空間藝術玩弄到極致的電影中,幾乎只出現過兩大空間,一個是富人的地上豪宅,一個是窮人的地下住所。事實上,電影在極少的幾個場景中展現了很強的戲劇張力。即使這樣,導演依然沒有忘記植入韓國歷史的悲劇感,電影裡當主人公得意忘形地在富人僱主不在的一家人歡聚的時候,所做的娛樂項目是戲仿朝鮮播音員的聲音,而這座鬼魅一般的豪宅也被賦予了日據時代遺留的背景。
  • 電影大揭秘,撕破亞洲困惑的韓國電影,如何將《寄生蟲》送上神壇
    我們不得不承認,今天的韓國電影早已再次甩開我們國產電影一大截,這其中自然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寄生蟲》的成功便是印證這些的最好證據。所以對於這部電影,我們必須好好聊聊,試圖找出那些值得我們學習、探討的精髓所在。
  •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什麼意思? 韓國電影寄生蟲30個彩蛋分析(2)
    Sir說的是《寄生蟲》。二刷,三刷,四刷,震撼程度,不減反增。四刷就真的看懂了嗎?Sir不敢說。但Sir敢說——奉俊昊埋下的暗語,細節之豐富,信息量之龐大,絕對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為此,Sir反覆拉片、分析,並搜集了所有目前可見的訪問和資料,總結出以下這30個重點彩蛋。當然不止。
  • 奧斯卡獲獎電影——《寄生蟲》中的室內設計
    在第92屆奧斯卡獎上,《寄生蟲》獲得4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橫掃本屆奧斯卡成最大贏家。這是奧斯卡史上,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外語片。也是亞洲人第一次奪得最佳影片獎項。
  • 《寄生蟲》榮獲奧斯卡,及對一種新類型電影的構想!
    10號起了一個大早,就是為了看今年這個電影大年的奧斯卡。看之前心裡總覺得會爆一個冷門。寄生蟲而這樣的一種潮流是從何而起的呢?克里斯多福·諾蘭。自從他的蝙蝠俠三部曲以及《盜夢空間》之後,我們不僅發現超英可以這麼拍,甚至發現所謂的「藝術片」也可以這麼拍。
  • 鳥瞰經典電影《寄生蟲》、《樂來越愛你》主場景!用平面圖解密,建築與電影之間的關係
    Boryana Ilieva 將以空間著名的電影之中主要場景繪製成平面,讓大眾能透過俯瞰視角,瞧見觀影時沒遇到的訊息。藝術無所不在,無論身在哪個職場領域,或許小小轉個彎,就會相遇。來自保加利亞的Boryana Ilieva,原先作為一家建築工作室合伙人,從事的是小家庭住宅、公寓室內設計案,然而她只是去參加個講座,即迎來職涯大轉彎,如今全心致力於電影建築的藝術研究。
  • 《寄生蟲》一部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電影
    當時韓國一年一度極為成功的《寄生蟲》已經播出,就成了朋友們的熱門話題。導演奉俊昊的最新作品《寄生蟲》(Parasite)於2019年5月在坎城電影節首映,好評如潮,並獲得金棕櫚獎。不管是故事,細節,還是人物,《寄生人》都是一部偉大的電影,當然,最精彩的部分是故事本身。這種魅力的關鍵在於《寄生蟲》的敘事風格,它給了觀眾很大的思考空間。電影中的很多地方都是空白的。
  • 韓國電影寄生蟲彩蛋有哪些?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什麼意思?
    《寄生蟲》前半場透過對話與空間環境與人物反應,精準勾勒出社會階級的差異,電影最厲害的設計在於片中沒有一個壞人,或者說沒有典型的壞人形象;不同階級的人對同一事本來就不會有相同的看法,因為生存環境不同,在意的事情的眉角自然也不會相同;影片中基澤稱讚樸太太是個善良的人,妻子卻覺得有錢人才有資格表現善良、餘裕(餘裕-有多餘的心力去關心他人),低階人民耍點惡毒手段不代表他們不善良,只是想在困境中求生
  • 電影寄生蟲是恐怖片嗎 寄生蟲講什麼的嚇人嗎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寄生蟲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很多人都討厭它們,這是寄生蟲的普遍設定,最近有一個韓國電影名字叫做寄生蟲,那麼就有不少網友好奇韓國電影寄生蟲是恐怖片嗎?這個電影究竟在講述一個什麼故事呢?寄生蟲講什麼的嚇人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寄生蟲所講的故事吧。
  • 《寄生蟲》階級氣味引發的悲劇
    首先《寄生蟲》是一部非常有韓國味道的電影,近年來,韓國電影立足於本民族的歷史現實,努力彰顯本民族的審美風格,同時又融入了現代價值觀,這也是本部電影受到韓國本土和海外觀眾喜歡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階級矛盾在當今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很難調和的矛盾,這種題材自然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因此可以說是本部電影做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從它斬獲海外各項大獎也可以看出它的成功,
  • 《寄生蟲》是一部植根於階級鬥爭的荒謬電影
    《寄生蟲》是一部植根於階級鬥爭的荒謬電影文:約翰·塔姆尼(John Tamny)譯 禪心雲起當2019年韓國電影《寄生蟲》引起了影評人的興奮情緒時,凡此總總可以被那些旨在對這一熱情澆冷水的評論視為背景。本部電影由奉俊昊執導和聯合編劇,是目前入圍周日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影片,雖然賭注大卻是熱門之選。該片甚至獲得了提名本身就提醒人們一切變得多麼政治化,包括影評。
  • 銀狐影視影評:《寄生蟲》值得學習的藝術商業電影
    幾個月前,第72屆坎城電影節於凌晨落幕,作為世界性的電影盛典,電影人們的目光無疑落在了捧走金棕櫚的《寄生蟲》身上。上個月《寄生蟲》又因為「技術原因」無法在First電影節上正常上映,幾個月的翹首以盼,國內影迷終於在近日一睹其真容,一下子引發大量討論。
  • 電影《寄生蟲》裡的「計劃」問題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榮獲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也是奧斯卡歷史上首個非英語類最佳影片。為了寫一篇像樣的影評,這部電影我看了五遍以上。做了很多記錄和分析,角度也各不相同。
  • 電影《寄生蟲》:貧窮的味道
    就這樣,基宇來到了樸社長家中,並且見到了他的太太,沒過多久,基宇的妹妹和父母也如同寄生蟲一般的進入了樸社長家裡工作。然而,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止步於此,基宇更是和大小姐墜入了愛河。隨著時間的推移,樸社長家裡隱藏的秘密漸漸浮出了水面……該片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等獎項。
  • 電影評論;《寄生蟲》喜劇和悲劇的傑作
    寄生蟲社會階層的現實韓文標題《 》直譯成寄生蟲讓我想起了怪獸災難電影《駭人怪物》,標題TheHost(主機)。無論是電影早期的半地下室四口之家,因為沒有關窗戶和大量消毒過的白煙,還是女管家只是拍手叫醒不能喊出來的女主人,這就像導演的把戲,把觀眾的期待引向生化恐怖。
  • 電影《寄生蟲》中暗藏的秘密...
    昨天,自然君去看了豆瓣評分9.1,幾乎零負評的電影《寄生蟲》。影片中,「建築學」式影像鏡頭,無時無刻不在為故事做服務,人物空間站位,建築物的攝影角度選取等,實際上都是在暗示人物關係、人物情緒和社會隱喻。
  • 韓國電影《寄生蟲》簡評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本人近半年以來看的電影中評價最高的,因此有必要寫點東西給此部電影。首先,韓國電影《寄生蟲》是一部內涵寬廣的優質電影。再者,《寄生蟲》是自韓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又一座高峰。其三,該片電影導演奉俊昊是人類電影史上具有深刻人性洞察力的傑出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