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為何總降不下來?六個原因逐一排查,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2020-12-21 腎病早知道

尿蛋白總不能完全降下來?這是腎友及家屬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也常常被會發生腎衰竭的擔心困擾著。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與腎功能的變化發展有直接關係,此外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涉及到病理因素、免疫力、日常用藥、飲食、運動等多個方面,具體到每位腎友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引起尿蛋白升高或反覆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腎友們可以通過自身情況,逐一排查。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盲目的加藥,或干著急。

原因一:原發病處理不當

尿蛋白的發生是基於腎小球基底膜出現損失,而腎小球損失基於腎臟內部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的活躍程度與具體的病理類型直接掛鈎。

降蛋白還要一步步的來,要先弄清楚是哪類腎病,相關病理類型,再來降尿蛋白就好說了。

例如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毛細血管增生性腎小球腎炎,還是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如果是新月體性腎炎,那是抗腎小球基底膜型,還是免疫複合物型,還是非免疫複合物型等等。

這是所有原發性慢性腎病類型都需要首先明確的一點,繼發性腎病比如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一般存在明顯繼發因素,同時病理類型特點明確,比較容易穩定住。

原因二:藥物使用不準確或不規範

多數類型腎病發生尿蛋白後,一般根據並且不同,往往會採用以激素、免疫抑制劑為主的方案和以沙坦或普利類藥物為主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及時糾正。尿蛋白的穩定性反應的就是用藥後的結果。

如果尿蛋白下降不理想,同樣要注意藥物是否合理規範。往往容易出現這麼4點問題:

藥物應用不準確。單純激素治療適合腎病綜合症類型的腎病,且不存在激素依賴性。但如果出現減激素就復發的情況,則需要先加免疫抑制劑,而不是先加激素量或者換藥。免疫抑制劑選擇上也要注意,如他克莫司、環孢素都是一線藥物,大多類型腎病都可以用,但有些腎病只「認」一種,如膜性腎病往往用他克莫司降蛋白會更穩定。

藥物用量。一般醫生會明確告訴你每天吃多少激素,什麼時間吃等問題,少吃或多吃都可能造成病情復發甚至加重。

用藥方案不完整。病情是用藥的基礎,有些患者尿蛋白加重了,但還是「老方子」,固然作用有限,甚至會越來越嚴重。切忌一成不變或千篇一律的方法。

停藥或減量太急。是處於病情好轉後復發的患者常出現的問題。

原因三:處於炎症反應應激狀態

雖然腎臟內部炎症反應控制住了,但如果其他部位存在炎症病灶,也會引起尿蛋白的反覆,加重腎小球的損失。比如各種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泌尿感染等等。因此除了重視激素抑制腎臟炎症,還要重視全身炎症疾病的防治。

原因四:飲食管理不長久

維持較低的尿蛋白水平,需要配合適當攝入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一些患者在發病之初,尿蛋白比較嚴重時,非常重視低蛋白飲食,但隨著尿蛋白的下降,或病情的穩定,就開始「三心二意」,恢復了之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入蛋白過多,尿蛋白自然也易反覆。

原因五:不重視運動,免疫力低下

尿蛋白的患者不能劇烈運動,但也不能不運動。長期臥床或缺乏運動,不利於促進全身血液流通,也對控制水腫、血壓、血脂、體重等各方面因素不利。進而影響到整體腎功能的穩定,也會導致尿蛋白的不穩定。

原因六:長期存在焦慮抑鬱的心情

很多人不知道心情不好,也會加重尿蛋白,影響腎功能的穩定。不良情緒會引起指標的變化,比如血糖、血壓,還要尿蛋白,此外,還會導致失眠焦慮的情況,身體心理負擔過重對病情的恢復自然不利。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大尿蛋白誤區,儘早糾正,有利於預防慢性腎衰竭!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三類常見的尿蛋白誤區,「中招」的腎友可得記得趕緊糾正過來。02尿蛋白降得越快越好有腎友唯「降尿蛋白」是務,認為尿蛋白降得越快越好。降蛋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穩,穩了才會降低復發率,真正維持腎功能的穩定。
  • 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5大原因,找到後或可解決難題!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尿蛋白高,總希望儘快把它降下來。尿蛋白升高,不僅是營養物質的丟失,也是造成腎功能進行性損害的危險因素。雖經積極治療,可有的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卻非常難降。這就需要醫生尋找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而後才有希望解決難題。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如下這五大原因。
  • 尿蛋白沒有降至正常,腎友還要換藥或加藥嗎?4種情況各不相同!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可有多種表現,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尿蛋白升高,其它還包括水腫、血尿及高血壓等,嚴重者可表現為血肌酐與尿素氮升高及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等。腎病患者出現尿蛋白超標,治療的重點就是降蛋白。
  • 尿蛋白一直沒轉陰,害怕腎衰竭?3種情況很好控制,無需擔心
    腎病尿蛋白有兩點特點:持續性和頑固性。尿蛋白持續的時間相對較長,甚至貫穿於整個腎病發展過程中,對腎功能的影響深遠,還決定著腎病的預後。尿蛋白水平越低,對保護剩餘腎小球等腎單位越有利。及時對抗腎臟內出現的劇烈免疫嚴重反應,是降低尿蛋白水平的關鍵。多數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激素還有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針對病灶治療後,尿蛋白基本可以降下來。但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現為「頑固性尿蛋白」,吃藥一段時間後,指標降下去了,但卻容易復發,還有一類情況是雖然處於較低水平,但一直沒轉陰。
  • 尿蛋白總不穩定,飲食要注意什麼?記住4個要點
    針對這種情況,及時抑制蛋白的漏出非常關鍵,有些腎友為了補充丟失的蛋白質,每天攝入高蛋白食物,反而尿蛋白越來越嚴重了。大量尿蛋白能多吃點肉補補嗎?其實還需要綜合評估。如果正處於病情活躍期,尿蛋白還沒有控制住,此時多攝入太多高蛋白的食物,反而會導致蛋白流失得越來越嚴重。病情穩定後,尿蛋白下降到一定程度,可以正常攝入蛋白質,補充營養問題不大。
  • 腎友及時掌握3個降尿蛋白的小技巧,關鍵時刻不怕踩雷
    降低尿蛋白的過程中,關鍵是對腎臟內出現的免疫複合物引起的炎症反應加以抑制,減輕腎小球的損傷,來從根本上解決尿蛋白漏出的問題。大部分類型的腎病在積極用藥進行免疫治療後,尿蛋白基本上都會下降到1g以下,腎功能進展速度不會太快。但也有個別的患者,用藥後出現依賴或藥效不達標的情況,導致指標反覆,病情久治不愈。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尿蛋白升高,會引起肌酐升高尿蛋白高了,說明腎臟有炎症,這種炎症和平時說的感染、發炎不一樣,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出現了免疫炎症。出現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腎臟生病了,但不能說明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嚴重到了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不想耽誤病情,4項指標最好快點弄清楚
    但更深入的了解腎功能,還有腎臟內部生存環境,只看尿蛋白還不夠。還有一些尿檢的相關指標,同樣對治療腎病具有重要意義,不可忽視。除了尿蛋白,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指標,其實對腎病治療也非常關鍵。有些腎炎早期並沒有明顯的尿蛋白異常,但存在尿潛血、尿紅細胞、白細胞、膽紅素等指標異常,同樣表明腎臟內存在炎症反應,需要及時診斷糾正。膽紅素是比較特別的一項指標,不少患者檢查發現膽紅素升高,常常懷疑是肝膽器官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想到腎功能。
  • 血肌酐又升高了,腎病朋友先在自身找原因,糾正4點,或可逆轉!
    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血肌酐又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與病情緩慢進展有關,即腎小球硬化與小管間質纖維化的比例越來越高;有的則與腎病復發或病情進入「活動」狀態有關。然而,更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血肌酐又升高,並非如上原因引起,而是與「自己」有關,即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就是說,血肌酐又升高了,不要總在別人身上找原因,而應該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牙疼發作太難受,提醒:6個原因逐一排查,對症治療方能快速止痛
    而且牙齒部位也會因為很多的原因,出現生病的異常,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牙痛出現。牙疼起來真要命!6個原因逐一排查,或能對症快速止痛。1.上火牙疼起來真要命,可能是因為上火所導致,比如因為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等等的情況,會出現上火的情況。而有些人上火時就會出現牙疼的情況,所以要注意多喝水,吃清淡的飲食,緩解牙疼的不適感。
  • 尿蛋白加號「+」,怎樣換算為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進來對照一下
    要衡量一個人的尿蛋白排洩量(率),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最準確的金標準。但由於需要留取24個小時的尿液並從中取樣,過程較為繁瑣,有時候會通過單次尿液,來推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誤差較小為了減小濃度對尿蛋白的影響,我們引入了「尿肌酐」來進行糾正:用尿蛋白的數值,除以(÷)尿肌酐的數值,用商來作為衡量尿蛋白的指標。比如你的尿太濃了,引起尿蛋白結果異常偏高,那麼尿肌酐肯定也濃、也偏高。
  • 尿蛋白原來一直2+且腎功能受損的腎友,已十多年依然非常好!
    我們首次檢查結果顯示為:尿常規之尿蛋白2+,尿紅細胞70-100個/uL,兩次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檢測結果為920-1100mg,腎功能示血肌酐137μmol/L、尿素氮7.4mol/L,彩超顯示雙腎為正常大小,當時及此後一直未做腎穿刺病理檢查(患者拒絕檢查)。
  • 秋天總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五個原因,需逐一排查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一瞬間會突然感覺自己的喉嚨裡有異物感,一開始以為是痰,但是又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像有個什麼東西堵著一樣,而且自己也沒有吃魚被卡著,也沒有噎著。雖然這種情況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不是太大,但總是會讓人不自覺地想把這個「異物」咽下去,也有不少人擔心怕拖得久了,影響到健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現象的原因。總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咳不出咽不下,是怎麼回事?辛辣刺激的食物吃得過多了。
  • 尿蛋白忽高忽低?預防尿毒症,這些尿檢常識腎友們不得不知
    但要明確腎功能受損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做檢查相關的尿液檢查。既有利於確診腎病及腎臟受損部位,也有利於儘快制定治療方案,穩定後續的治療。預防尿毒症,這些尿檢常識腎友們不得不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反應腎臟「金指標」腎病治療過程中,提到尿檢的指標不得不提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鈣!5個「禍根」,需要逐一排查
    為了排除心中的疑慮,就要弄清楚,抽筋到底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再來根據自身的情況一一排查,也好對症下藥。這5個因素會引起抽筋,要記牢。1、勞累在白天的時候,小腿運動量太大,過於使勁,到了晚上,肌肉還處於緊張狀態,沒有放鬆,身體的乳酸沒有代謝完全,到了晚上就容易小腿抽筋。這不是什麼疾病,不用太擔心。可以在做完運動後,讓小腿做一些輕鬆的放鬆動作,這樣可以緩解腿抽筋的症狀。
  • 尿蛋白尿越多腎病越嚴重?帶你30秒看懂尿檢報告
    很多患者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不看不懂檢查結果,對自己的病情也一知半解,很容易耽誤治療。腎病尿常規常看的指標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等,那這些指標的變化又代表什麼?今天就給大家一一揭開答案。
  • 尿蛋白有「+」號,是什麼意思?會不會得尿毒症?醫生詳解
    在體檢的時候,尿常規檢查是體檢中必須檢查的一項,而尿常規檢查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尿蛋白檢查,因為尿蛋白的多少,與人的腎臟疾病有關,所以很多人在體檢之後,發現自己的體檢單上有+號,就會特別的擔心。其實尿蛋白有+號,並不需要太擔心,因為這並不意味著患者就一定患有腎病。
  • 可能是7個問題引起的,不妨對照一下,逐一排查!
    很多朋友之所以會出現胃痛,其多半原因是吃得太飽,但有時候消化系統疾病和其他疾病也會引起胃痛問題。7個問題會導致胃痛的出現,不妨對照一下,平時還請多加注意!■為什麼會胃痛?可能是7個問題引起的,不妨對照一下,逐一排查!
  • 別克威朗高速行駛時失速 青島頤軒通正排查原因
    蘇先生表示,期間他多次與青島頤軒通4S店交涉,但對方直到現在也未出具有效的解決方案。信網(0532-80889431)聯繫到4S店,對方稱公司技術人員已經對車身傳感器進行了導換,並正在積極排查故障原因。
  • 尿蛋白轉陰後又復發是怎麼回事?不想尿蛋白總復發,應該怎麼做?
    王阿姨今年57歲,半年前查出腎臟出現問題,尿蛋白當時已經出現了三個加號,後來在王阿姨的大夫的積極配合下,她的尿蛋白終於變陰了,不過這幾天她發現自己排尿的時候又出現了大量的泡沫,於是急急忙忙地去查,發現尿蛋白又出現加號了。這可把王阿姨急壞了,明明都轉陰,怎麼又復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