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溼疹很常見,你真的會護理嗎?

2020-12-27 騰訊網

黃疸和溼疹都是寶寶的常見病,你知道應該怎麼護理嗎?

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寶寶黃疸和溼疹的護理方法,一起來學習吧!

黃疸

寶寶出生2-3天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的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主要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正常足月兒出生2-3天後出現,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周。

病理性黃疸: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發展速度快,變化大,整體退黃較慢,容易反覆。

可以參考以下方法判斷是否為新生兒黃疸:

把寶寶帶到有充足自然光線或日光燈(螢光燈、白熾燈)的屋子裡。

如果寶寶的皮膚白,用你的手指輕輕地按壓寶寶的前額、鼻子或胸部,仔細觀察當你放開手指時按壓處的皮膚是否顯黃色。

如果寶寶的膚色偏暗,那就檢查他的眼白(鞏膜)是否感染,如發現感染建議到醫院去測試黃疸值。

寶寶黃疸需要就醫嗎?主要看下面這三點:

是否持續加重

生理性黃疸在寶寶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7天左右就開始消退了,如果高峰期之後還一直加重,或者消退了之後又出現,那就要及時就醫。

是否有其他症狀

如果寶寶在出現黃疸的同時,還有厭奶、睡眠不好、精神不振、腹脹甚至是抽搐的現象,就要趕緊就醫。

黃疸的位置在哪

通常黃疸都集中在腹部以上的部位,如果發展到腹部以下或者四肢,那就要警惕了。

溼疹

溼疹指的是特異性皮炎,俗稱「奶癬」,是一種慢性、長期、反覆發作的皮膚問題。

溼疹最先出現於臉部和耳部,其表面粗糙,基底發紅。

許多人認為,夏天潮溼多雨易滋生病菌才引發寶寶溼疹,秋冬季節就常常忽略了對寶寶皮膚的護理。

其實寒冷乾燥的冬季反而更容易引發溼疹。冬季溼疹又稱為「冬季癢」或乾性溼疹。

由於天氣乾燥,皮膚水分流失、皮脂分泌減少,乾燥的肌膚一旦遇上過敏源更易誘發溼疹。所以在冬天更要注意保護寶寶的皮膚。

溼疹護理:

首先,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確定過敏源,儘可能迴避過敏源。

溼疹護理的原則是儘量少洗、少刺激,特別注意不要用熱水與肥皂水洗,洗臉時也不要用力擦洗,用溫水將眼部的分泌物洗掉,其他地方輕微擦洗即可。

溼疹已結痂的寶寶,可塗抹嬰兒潤滑油,使痂皮逐漸軟化。注意,千萬不要用手揭痂皮。

患溼疹的部位要避免溼熱和抓癢,因為溼熱出汗會加重溼疹症狀,抓癢可能導致局部出血。

如果皮膚有破損需要遵醫囑用藥,切忌擅自用藥。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很嚴重嗎?別急,教你不吃藥不打針的「快速退黃法」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新生兒早期,也屬於新生兒正常發育過程中的症狀。但是,有些時候也是某些疾病的表現。所以,出現新生兒黃疸時,有正常生理現象,也有異常病理現象。每個新生兒都會黃疸嗎黃疸幾乎是每個新生兒都會患的一種病症,一般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的2~4天中,患黃疸的主要原因是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等。黃疸並不是每個新生兒都會患的,還有百分之十五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並不會出現黃疸的現象。新生兒黃疸有辦法預防嗎?
  • 9種最常見的寶寶皮膚疹子護理方法之溼疹的誘因與護理
    新生爸媽護理經驗不足加上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嬰幼兒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皮膚疹子問題。總結下來一共有9種最常見的皮膚疹子:乳痂、口水疹、痤瘡、粟粒疹、痱子、尿布疹、蕁麻疹、溼疹以及幼兒急疹。
  • 如何對待和護理新生兒,新手父母必看減負手冊
    新生兒怎麼辦:抱孩子的糾結第三課:可大可小的黃疸寶寶溼疹,用偏方還是用激素?哭鬧亂扭不睡覺,為什麼我家的新生兒這麼鬧人?寶寶的臍帶你好好護理了麼?原來還有這麼多要注意的!從一開始就要這麼做哄睡止哭神器,你家寶寶也有一個比媽還親的安撫物麼給寶寶安全地打疫苗,每個父母都應該弄清這些疫苗知識寶寶不要紅屁屁!護臀膏的選購和使用方法寶寶不肯吃奶粉怎麼辦?不同月齡有不同對策新生兒期就是個適應期,寶寶在適應新世界,父母在適應新身份,整個家庭都在適應新的氛圍,所以有些手忙腳亂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 新生兒10種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資深月嫂分享護理經驗
    寶寶皮膚嬌嫩,尤其在秋冬季節,寶媽一疏忽,就容易乾燥起屑,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皴裂。其實寶寶的皮膚問題遠不止這種,新生兒出生後的30天內,有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就高達10種,每一種幾乎都能讓寶媽寶爸心驚膽戰。怎麼辦?快來看看有經驗的月嫂是怎麼護理的吧!!!
  • 媽媽O型血,爸爸A或B,寶寶真的會溶血性黃疸嗎?嚴重到要換血?
    死亡:部分病情嚴重的嬰兒會導致死亡。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產生原理:新生兒黃疸主要是由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皮膚、眼睛、臉部等發黃的病徵,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ABO溶血性黃疸屬於典型的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大多黃疸數值低於12.9mg/dl,且發黃較輕,而病理性比較嚴重。
  • 生理性黃疸多發病於新生兒,前期症狀明顯,雖然常見,但要重視
    導語:生理性黃疸是指新生兒體內發生的生理性超共軛膽紅素血症,主要由新生兒早期膽紅素代謝的特徵引起,是新生兒發育中的正常生理現象。主要表現為皮膚黃,鞏膜黃和大便黃。該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自發解決,但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諸如病理性黃疸和膽紅素腦病等併發症。
  • 蘇州科技城醫院開設新生兒黃疸日間光療病房
    為了更好的滿足新生兒健康服務需求,同時滿足患兒家長的心理需求,蘇州科技城醫院正式啟用新生兒黃疸日間光療病房,為廣大市民提供更為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 病理性黃疸是新生兒異常表現,父母認識不足會「坑娃」,多注意
    要知道,太陽光中的藍光和綠光能使寶寶體內的膽紅素值有所降低,所以,對於新生兒輕度黃疸來說,通過曬太陽是會得到緩解或者減輕症狀的。另外曬太陽還可以補充維生素D,促進寶寶體內對鈣元素的吸收,降低缺鈣風險。要說新生兒黃疸,還要從它的源頭開始。
  • 新生兒也會起痘痘?溼疹和嬰兒粉刺你能分清楚嗎?
    然後老師一看發過來的照片,這根本不是溼疹啊,這是嬰兒粉刺。嬰兒粉刺是滿月前後的新生兒非常常見的現象,很多新媽媽不知道也就算了,抱到醫院居然很多兒醫也不知道,都當成溼疹治,甚至抹激素類藥膏。今天就專門來講講嬰兒粉刺這件事。
  • 《延禧攻略》五阿哥得了黃疸,只因愉貴人愛吃餅? | 新生兒黃疸不完全指南
    還記得當年《甄嬛傳》裡的麝香、紅花、苦杏仁嗎?
  • 新生兒長溼疹怎麼辦?用這4招來搞定,不做「紅寶寶」
    新生兒溼疹,是有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新生兒出現了溼疹,其皮膚表面就會有明顯的紅疹。紅疹產生之後會讓皮膚莫名的瘙癢,新生兒受到溼疹的影響可能會啼哭不止,甚至幹擾正常的睡眠。
  • 新生兒黃疸到底該怎麼辦?聽聽醫生怎麼說
    看到這裡,內心emmmm……果然劇情邏輯還是不能深究呀不過新生兒黃疸確實常見又揪心我們就來嚴肅地科普一下新生兒黃疸饞死個人的大餅子 |《延禧攻略》劇情截圖 孕期媽媽吃什麼,真的會影響寶寶健康嗎?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孕婦的飲食跟新生兒黃疸之間存在直接關係。
  • ABO溶血性黃疸藍光照退下後會復發嗎?溶血性黃疸會影響智力嗎?
    很多人都知道「新生兒黃疸」,但對於「溶血性黃疸」還是很陌生。更不知道新生的寶寶如果患上溶血性黃疸的危險性。所以,如果新生寶寶如果在出生24小時之內出現黃疸現象,一定要及時治療,預防核黃疸的發生,做好新生兒圍產期保健,儘早診斷,做針對性治療。
  • 新手媽遭遇難題:黃疸、腸絞痛、溼疹、紅屁屁、感冒、紅脖子
    我也因此放下了警惕,同意了婆婆用艾葉水給寶寶洗澡,結果滿月去社區體檢打疫苗,寶寶黃疸值一下到了13.9,我順口問了句,黃疸是測寶寶什麼的。醫生說是測寶寶皮膚,中午我帶寶寶去遊了個泳,再去市婦幼複查,真是大跌眼鏡,黃疸值2點幾的3點幾,去打疫苗吧!!!寶媽經驗:艾葉水洗澡對於溼疹,總比清水好。可是黃疸,真的呵呵,有艾葉水去黃疸說法的婆婆,趕緊不要!不要!不要!
  • 關於新生兒護理,最常遇到的問題都在這裡,新手爸媽要牢記
    新生命誕生,總是會給這個家庭帶來無限的喜悅,而喜悅過後該如何正確地照顧寶寶,是擺在很多新手爸媽面前的一道難題,面對剛剛出生、身體軟軟的寶寶,連把他抱起來都會覺得無從下手,經常會弄得手忙腳亂,可謂是「不當爹,不知父母恩」。初生嬰兒第一個月,應該如何照顧呢?
  • 喜多嫂丨寒冷冬季,新生兒寶寶應該怎樣護理?
    很多年輕的寶爸寶媽初為人父人母,在感受著新生兒寶寶帶來歡愉的同時,肯定也在苦惱於怎麼樣更好地護理寶寶。畢竟,第一次當爹做媽,那必須得讓著寶寶啊,尤其是進入冬季,一不注意寶寶就會生病。那麼,新生兒寶寶在冬季的護理,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又有什麼地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呢?準爸準媽、寶爸寶媽看過來,增加知識的時刻就是現在,刻不容緩!
  • 新生兒的護理請提前做以下攻略,從容迎接寶寶的到來
    寶寶出生時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我們小心呵護,謹慎對待,那麼新生兒護理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新生兒餵養注意事項。寶寶出生第一天,出產房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寶寶吸母乳,國家提倡母乳餵養,對於寶寶的成長,母乳也是第一選擇。這樣可以促進泌乳。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秘密屬性1:新生兒的胃,當時還詢問了護士,而後才知道,這是胎便,非常正常,後續會逐漸變成"黃金便便"。 秘密屬性3:新生兒並沒有眼淚 家長:"你瞅瞅,這小子哭了這麼久,一滴眼淚都沒有,這才剛出生,就懂得假哭了!"
  • 黃疸真的連眼睛都會變黃嗎?如何治療見效快?
    皮膚和鞏膜出現黃染就是醫學上稱為的「黃疸」,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這是因為胎兒在宮內的低氧環境中,為了滿足胎兒對氧的需要,大量的紅細胞產生,出生後寶寶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濃度迅速升高,因此過多的紅細胞被破壞;另外新生兒紅細胞的壽命短、大約為70~90天,而成人為120天。
  • 酪酸梭菌聯合常規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顯著
    母乳性黃疸是母乳餵養新生兒出現的黃疸,足月兒多見,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根據發病時間的不同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近年來隨著母乳餵養的普及,以及臨床工作者對母乳性黃疸認識的提高,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因而成為近幾年黃疸相關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