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無論是乘風的,還是破浪的,最後都歸於平靜

2020-12-28 圈外扒姐

昨天晚上,朋友圈突然被一檔綜藝節目刷了屏。

《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家習慣稱之為「浪姐」。

原來,8月28日是「浪姐」的總決賽,儘管哪幾位姐姐最終能夠「成團出道」,要幾天之後才揭曉答案,但是大家似乎並不在意最後的結果,反而聊的更多的是對這檔綜藝節目的反思。

一時間,前浪後浪們都變成了娛評人。

扒姐自然不甘落後,我也發了一個動態:《乘風破浪的姐姐》:無論是乘風的,還是破浪的,最後都歸於平靜!

你以為的乘風破浪,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6月12日,《浪姐》第一期開播。

一個又一個的熱搜,再加上一個又一個破紀錄的收視率,很容易給人一種創新型明星真人秀的感覺。

可是當我們冷靜分析之後,發現:《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是當下最流行的養成型團綜節目,只不過參賽的選手變成了娛樂圈30+的成名女明星。

它其實並沒有在模式上進行創新,就好像很多觀眾看了第一期之後,覺得浪姐們懟評委、無視規則,呈現出了霸氣和不羈的狀態,像極了「美式真人秀」,哪知看到後來就會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假象:姐姐們一開始對杜華的標準特別不感冒,後來她們不還是按照杜華的標準在比賽嗎?

說到底,這檔節目只是把團綜選秀的選手替換成了姐姐們。

新瓶裝舊酒這種模式在綜藝市場頗為流行,比如《中國好聲音》、《歌手》、《樂隊的夏天》等節目都是此類。也就是說,在這種模式下,誰來參加,誰晉級了、誰淘汰了,萬變不離其宗。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類似的節目大都會出現「高開低走」的狀態。比如我們通過「藝恩數據」來觀察,雖然《浪姐》的播放量有波動和起伏,但總體上是呈下降趨勢的。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中國好聲音》、《歌手》、《樂隊的夏天》等同模式節目身上。

相反的情況像《超級女神》開啟了中國素人選秀時代,《爸爸去哪兒》掀起了明星親子綜藝浪潮,《跑男》將中國明星遊戲類綜藝推向巔峰......這類創新型綜藝節目的熱度維持和生命周期,遠遠要比《浪姐》要做的好。

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浪姐》在立意上特別討巧:它迎合了觀眾「苦流量不配咖久矣」的痛處,讓一批成熟的女明星搶走原本屬於年輕藝人成名方式的流量,讓資本重新做出選擇。我們對比一下同一時期《浪姐》和《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少年之名》的熱度和影響力,兩者能同日而語嗎?

在同一個流量池(娛樂圈)之中,浪姐們搶走的流量越多,年輕藝人們能夠獲得的流量就會減少。那麼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短期內,浪姐們還會持續霸榜,常常出現在大眾視線之內。

無論是乘風的,還是破浪的,浪姐們都有人設

養成類綜藝節目的最大特點就是,誰能快速地立起一個一以貫之並被觀眾接受的人設,誰就能笑到最後。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青春有你2》中虞書欣的人設最為清晰,抓馬呆萌的性格深受觀眾們喜愛。她不僅將這個人設從頭到尾立在了《青春有你2》中,而且還延續到了《聲臨其境》等其它節目之中,結果觀眾們不斷地加深了對她的印象,所以虞書欣成功了。

《浪姐》也是如此,我們試想如果寧靜和張雨綺突然變得不霸氣和彪悍了,觀眾們還會接受嗎?

其他姐姐們也是如此,人設立起來了,偶有風吹草動就極容易產生討論。參加節目時的姐姐,和淘汰掉的姐姐,兩者哪個關注度和討論度更高?

可能有小夥伴們要反駁了:感覺寧靜和張雨綺平時也這樣啊,她們大多數的時候也這樣啊,——你只需把她們第一期的表現和後幾期的表現對比一下即可。

同時,像姐姐們這個段位,綜藝的劇本都會根據她們所立的人設進行適當調整。這個時候,節目組再會根據姐姐們的表現,持續放出一些爭議鏡頭,相關的話題素材。於是,熱搜就出來了。

通過這樣來看,節目組和姐姐們是「一榮俱榮」的關係,姐姐們有熱度,自然會為節目帶來熱度;節目有熱度,自然會為姐姐們帶來熱度。

那麼昨天已經總決賽了,比賽之後,特別是最後不成團的姐姐們,她們還會像在參加節目期間一樣「乘風破浪」嗎?

姐姐們並沒有重塑價值觀,額外的意義只是觀眾們的自我理解

姐姐們都是縱橫娛樂圈多年的明星,她們參加節目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演藝夢、女團夢嗎?很明顯不是!

如果按照這個價值導向,那麼直接請一些同年齡段的素人們來參加,不是更適合嗎?

她們在節目中的狀態和表現,其實跟現實生活中並無兩樣。練習生們渴望成名、渴望出道是逐夢,而對於大多數的姐姐們來說,《浪姐》只是她們的一個通告之一。

趙兆說「是為了重新定義女團」,這種說法也是不靠譜的,這幾位姐姐個個「能打能扛」,即使成團,那麼她們按女團的模式「抱團」發展現實是不現實的。至少目前看來,在定義上還是按照杜華的標準在走——虛擬的臨時團體!

也就是說,《浪姐》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劇本和劇情去推進,它並沒有改變賽道。觀眾從節目中看到的女性獨立、女性勇敢逐夢等價值,只是觀眾們的自我感動而已。

但是浪姐們最大的價值是通過節目的方式,讓流量重新回到她們手中。這是一次努力和嘗試,等到節目全部結束之後,大家回頭再去看:是不是有種看女團版《歌手》的感覺?

既然姐姐們沒有重塑價值觀,那麼她們演出結束之後,無論是乘風的,還是破浪的,最後都將歸於平靜。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去探討《浪姐》背後的邏輯,只需記得在這77天中,張雨綺曾把我們逗笑過,孟佳曾讓我們心疼過,黃齡曾讓我們感動過......姐姐們陪我們度過了燥熱的夏天,為我們迎來了涼爽的秋天,看完她們精彩的表演之後,我們能有乘風破浪的勇氣,來積極面對我們接下來的生活。

如此,足矣。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無論是乘風的,還是破浪的,最後都歸於平靜
    《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家習慣稱之為「浪姐」。原來,8月28日是「浪姐」的總決賽,儘管哪幾位姐姐最終能夠「成團出道」,要幾天之後才揭曉答案,但是大家似乎並不在意最後的結果,反而聊的更多的是對這檔綜藝節目的反思。一時間,前浪後浪們都變成了娛評人。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乘風」而來未「破浪」
    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高凱)《乘風破浪的姐姐》4日晚成團,這檔經歷驚豔亮相、口碑走低,始終保持熱度的選秀綜藝,最終在一片爭議聲中落幕。《乘風破浪的姐姐》是由湖南衛視推出的一檔有別於其他的選秀節目,節目組邀請了30位在娛樂圈中早已成名的年紀處於30+的女明星參加,計劃經過訓練選拔,最終遴選7位組團「出道」。
  • 《乘風破浪的姐姐》——乘風的姐姐,破浪的芒果臺
    最近哪個綜藝節目最火,我估計大家第一反應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麼呢?因為節目夠吸睛,話題度夠高,還有就是一次可以欣賞到30位娛樂圈不同領域的小姐姐。所以,個人也就跟風,一口氣追完了第一期。現在很多綜藝都是爭相模仿。你出了個生活類真人秀,我這邊立馬就跟著模仿來個類似的。他出了一檔說唱類的,馬上就上一檔差不多的。這樣的人云亦云,一定做不出口碑好,有流量的爆款。為什麼?因為不夠新。那《乘風破浪的姐姐》夠新嗎?說實話,節目的主體思路還是女團,來回也就是唱歌、跳舞那些,那為什麼大家願意看呢?
  • 《浪姐》:沒發現姐姐們在破浪,為何卻看見杜華在乘風?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到現在已經快要收官了,回顧《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的兩個多月時間裡,我們了解了30位不同的姐姐阿朵的實力和溫柔又堅定的力量感,黃聖依面對惡評和舞臺次次都輸的好心態和好風度,藍盈瑩一度被黑那麼慘到了最後依然笑容灑脫
  • 《乘風破浪的姐姐2》來襲,這次是「乘風」還是「破浪」?
    雖然當天 #乘風破浪的姐姐2嘉賓關鍵詞# 頂上了熱搜,但很明顯,這些關鍵詞都非常具有指向性,有些剛剛上過熱搜,有些曾經涉及過不少觀眾們的童年回憶殺。第二期,《大碗寬面》收穫了多方稱讚,至今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中下載量最多的一首歌曲,但當時綜合表現率卻排到了第五,這更讓觀眾認為投票像兒戲。之後大眾都喜歡的「大碗寬面組合」也被拆得分散各地,許多粉絲不滿在官微下面憤憤不平。節目組面對日漸下滑的收視率,只好開始展開補救措施,急忙啟動復活賽,適應觀眾。
  • 乘風的姐姐,破浪的姐姐,娘們兒聚集花樣百出
    沒做過多的宣傳就火爆全網,佔據綜藝榜首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引發熱議。有說想看寧靜站那兒懟別人的,有說想看剪章魚的張雨綺如何霸氣全開的。每天網上衝浪的網友對這檔節目操碎了心,於是乎當它播出後,懷抱期待的心情堅持看完將近四個小時的花樣裝bi。
  • 比「乘風」更重要的是「破浪」
    作者:多肉葡萄6月12日,第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在芒果TV播出,兩個多月過去了,如今所有公演已結束,而其口碑卻直線下滑。原本,作為國內少有的30+姐姐選秀出身的《浪姐》萬眾期待,但隨著節目的播出與選拔衡量標準的曝光,這檔節目也不免讓人直呼「泯然眾人矣」。
  • 《乘風破浪的姐姐》 ​一播就火,它的英文要怎麼說?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檔專注 30 位 30+ 歲女藝人的選秀成團節目,這些女藝人有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有不少人的初代偶像,還有不少人的夢中女神。而這檔節目卻選擇讓這 30 個女藝人進行比拼,最後成團。既然說到「乘風破浪」,可能有小夥伴會好奇這節目的英文名該怎麼說。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驪,教你如何用英文說「乘風破浪」
    你也追乘風破浪的姐姐對嗎?我們擁有同一片海域!!30+姐姐們,嫵的媚的帥的酷的甜的颯的靜的躁的,風格迥異,各具魅力,每一位姐姐都值得小易細細品,每一位姐姐都超級圈粉,超級黑馬藍盈瑩,全場最高91,丁當意難平,唱哭觀眾才得75,張雨綺反向可愛,手拿X牌以為自己無限可能~張含韻化身知性小性感,網友直呼再也不是那個唱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小女生啦!
  • 《乘風破浪的姐姐》:有個性的張雨綺小姐姐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以來,話題度一直居高不下,畢竟三十個女人站在一起,要從中不斷的比拼,留在最後的將是強者。節目播出以來,張雨琦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我認為她是十分可愛的,並且情商很高。第一期的她幽默,話多,搞笑,讓我們一下就喜歡上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火遍全球?且看姐姐們如何slay英文媒體
    無論是上至50+的寧靜、伊能靜、鍾麗緹,還是下至剛剛30+的黃齡、朱婧汐,這些女藝人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或初代偶像,還是不少人的夢中女神。 那麼,今天中譯君就帶大家學習幾個關於「乘風破浪」的英文表達。先來看看各家英文媒體都是如何翻譯節目名的吧! 《乘風破浪的姐姐》如何翻譯?
  • 姐姐乘風破浪,少年迎風而起!《乘風少年》即將接檔浪姐
    上周《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後一次公演已經播出,微博熱搜不斷刷新,而今晚姐姐們終於要逐夢成團。自開播以來,這群30+的女團成員熱度不減。其中,萬茜、寧靜、張雨綺、鄭希怡等人更是刷爆朋友圈,引來新一輪的追星熱潮。
  • 口碑翻轉的黃聖依,一直在破浪,卻從未乘風
    黃聖依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第一次露面的時候,穿的是一身粉紅色的外套,乾淨清爽。當被問到最想與之合作的人,她滿臉笑容地提到了口碑極好的萬茜。最後黃聖依只能被「剩下」到了《花樣年華》組。三,我這一路好心酸四公的黃聖依,展現了一種乘風破浪的精神。四公的時候黃聖依還是和原來的隊伍合作,但很明顯她已經懂得如何駕馭舞臺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四個月之後解散,至始至終都不是為了成團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檔明星競技類綜藝節目,綜藝結束熱度還在,除了感嘆中年女藝人的不容易,還有節目中如花似玉氣質女神們。披荊斬棘後姐姐們終於成團,但是你還記得成團的都有誰嗎?跨年晚會上,幾位成團的姐姐們再次團聚在一起,共同演唱經典曲目《無價之姐》。
  • 張靚穎發歌惹怒李宇春,互揭老底,《乘風破浪的姐姐》成最大受益
    其實他們兩個人已經很久關係不好了,這一次互撕和火爆的姐姐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那到底是因為什麼事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在之前的時候張靚穎在中國新說唱這檔節目當中錄了一首rap,而歌詞可以說是相當的有看點,她在裡邊寫的有的姐姐忙著到處乘風又破浪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分明是「興風作浪」!
    姐姐們並非都是一線,也不都是完美的,但她們對人生這一階段自我的接納,讓她們都顯得很美。有人會把《乘風破浪的姐姐》視作「過氣女星翻紅合輯」,但首先「過氣」就是偏見,節目裡有人始終都發展很好,有人在上升期,也有人只是人生選擇而工作量減少。
  • 《乘風破浪的姐姐》越來越多姐姐被淘汰,而她很傷心但也無能為力
    《乘風破浪的姐姐》就像今年夏天的興奮劑,讓觀眾焦躁不安。毫無疑問,這個節目很好,姐妹們也很好。今天的主角——黃玲姐姐,面若少女,聲音輕柔,一邊說話嗲嗲的,一邊有著精湛的裁縫技巧,觀眾應該很難不注意到她。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到底乘什麼風,破什麼浪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開播以來高開低走,雖然播出前人們對他的期待值很高。但對他期待值高的原因,本質上因為這檔節目集結了現在社會所聚焦的女性和女性30+兩個層面上。而如今低走,許多網友紛紛表示,姐姐們都開始迎合公眾的喜好,完全沒有最初的個性和「姐範兒」。
  • 觀《乘風破浪的姐姐》感悟
    這幾天看了一個叫《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節目,節目裡都是30+、40+甚至50+的大牌明星們。節目詳實記錄了她們在活動中吃苦受累的經歷以及傾盡全力努力爭先的拼鬥過程。每次舞蹈的編排,刻意的練習,強度都特別大。
  • 《乘風破浪的姐姐》 ​一播就火,那「乘風破浪」的英文要怎麼說?
    6月12日《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式開播,剛開播不久便獲得了 1.4 億的播放量,在豆瓣上也收穫了不少好評……《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檔專注 30 位 30+ 歲女藝人的選秀成團節目,這些女藝人有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有不少人的初代偶像,還有不少人的夢中女神。而這檔節目卻選擇讓這 30 個女藝人進行比拼,最後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