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個綜藝節目最火,我估計大家第一反應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麼呢?
因為節目夠吸睛,話題度夠高,還有就是一次可以欣賞到30位娛樂圈不同領域的小姐姐。
所以,個人也就跟風,一口氣追完了第一期。
看完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這個節目的策劃是真犀利!國內綜藝這塊,芒果臺說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
下面僅從個人思考的角度談一下。
首先,一檔節目要成形,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現在很多綜藝都是爭相模仿。你出了個生活類真人秀,我這邊立馬就跟著模仿來個類似的。他出了一檔說唱類的,馬上就上一檔差不多的。這樣的人云亦云,一定做不出口碑好,有流量的爆款。為什麼?因為不夠新。
那《乘風破浪的姐姐》夠新嗎?說實話,節目的主體思路還是女團,來回也就是唱歌、跳舞那些,那為什麼大家願意看呢?這就要說節目組厲害了,雖說是換湯不換藥,但關鍵就在於這個湯太厲害了。
以前的女團大部分都是草根,說白了大家看的就是個原生態。而《乘風破浪的姐姐》把目光放向了30+的女性,而且還是已經成名的娛樂圈的女性。就光網羅到這幫人,就挺不容易的吧?30位、30+女明星,你就光聽這人員構成,你不好奇想瞄一下?
其次,混娛樂圈的,要麼能演、要麼能唱、要麼能跳,總得有個一技之長。而且,顏值這塊肯定不能差。甭管你是喜歡可愛也好、性感也好、嫵媚也好、知性也好,總有一款適合你。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1月17日公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其中,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即男性人口佔了50%以上。而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0%;從這些數據來看,60歲以下(我估摸著60歲以上還看這類節目的畢竟是少數)男性大概有4.5億人。這些人就是節目組的目標群體。男人,誰還不喜歡漂亮的小姐姐呢?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那為啥不去看既年輕又漂亮的女團節目呢?根據2018年婚戀調查數據顯示,姐弟戀佔比已經超過40%以上(更近點的數據沒查到),這個是不是可以側面說明,男人更喜歡成熟一點的女性,而30歲正是一個女性最好的時光。
還有,每個參加的女明星都有自己的粉絲團或者後援團,看看他們的粉絲數量,這就是最好的流量和話題保障啊。我初步看了一下30位女明星的微博粉絲,最高的黃聖依,3000多萬粉絲,最低的也有百來萬,均值估計能去到500萬。按照30%為活躍粉絲,那也有5000萬用戶啊,這還不包括向周邊親朋好友各種安利的。
另外,人們常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那30個女人呢?得拍成連續劇了吧?用數學的排列組合來算,30*29*28/3/2=4060,這個數字最後能換多少次熱搜?12號開播到今天,芒果超媒的股票都漲了約15個點,可見熱度有多高。
節目需要小姐姐後面的粉絲和流量,小姐姐需要平臺給予的曝光度,大家相互成就對方。有人可能會說那有些小姐姐已經很大腕了,為什麼還要來參加呢?這個背後肯定各有各因,張萌的回答,算是其中一個答案。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節目設置,絕對的會製造衝突和話題。
(1)初評打分
事先未通知30位女星初評是會打分的,而且還是公開亮分。說白了就是誰高誰低大家都清楚。分數有了高低,自然就有了競爭,而競爭不僅僅存在於女星之間,各家的粉絲也會相互討論,甚至不排除最後互相diss。
(2)採用評委打分,就一定會有爭議。而剛好杜華女士很好的扮演了這個角色,成功了帶動了話題和流量。
(3)第一次組團是按照初評分數高低來挑的,有先後順序就會有優劣勢之分。好的被人選了,靠後的沒選擇的權力,好歹都是在娛樂圈摸爬滾打這麼多年,誰受得了這個?你看第一期最後張雨綺和王麗坤選團的表現,就知道節目組這麼安排有多棒。
最後,還是要表達下個人的觀點,節目創意不錯,方向、定位準確,既滿足了觀眾的視覺享受,又迎合了當下老百姓對於明星私下狀態的窺探欲望。但我想提醒的各位小姐姐的粉絲,不管節目中最後結果如何,這就是一檔綜藝,即使他宣傳的是節目無剪輯,明星真實生活體現。但最終你看到的,其實就是節目組想讓你看到的。所以,放鬆心情,看看自己心愛的偶像或者女神如何展現自己不一樣的魅力就好。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節目第一期一經上線,前四天有三天收視率登頂全網熱度榜綜藝類,說是今夏最大的贏家不為過吧?名字叫《乘風破浪的姐姐》,乘風的是姐姐,破浪的其實是芒果臺。
每年有那麼多的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上線,要能從各路諸侯中殺出一條血路,分得市場的一杯羹,需要的就是乘風破浪的精神。
結尾再安利下,節目開頭的文案真好。一開場那文案,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甭管你真懂還是假懂,是真明白還是裝明白,就問你是不是很帶感?
有人說,每個人的歷史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愛與煩惱,幸福與秘密,時間與魔幻,永恆交替。
女人,從母親開始,就是我們一生中最早記得和最後忘卻的名字。
三十歲以後,人生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但還可以自我見證。
三十歲以後,所有的可能性不斷褪卻,但還可以越過時間,越過自己。
三十而勵,在時光的洗鍊,時代的鏗鏘中,
我們不斷更新,對世界,對生命提問的能力。
三十而立,我們從每一寓言裡,辨認自己。
也認識他人的內心,他人的真理。
三十而驪,驪色駿馬,飛雲踏海。
我們關心成功,也關心失敗,更關心每個人要面對的那座山。
我們關心美好,關心熱愛,更關心日新月異的未來。
努力與翻越;不餒與堅信肆意笑淚,青春歸位。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直掛雲帆,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