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各種法器的用途

2021-12-29 紅陽遁甲法術

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稱為法器。一般在醮壇配合經韻及科儀使用,有些也可在專行法術時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 
笏: 
又稱朝簡、朝板等。是用來朝拜神仙時所執的手板,上面可以記事,以免遺忘。古時朝拜天子的笏有一定的規制,天子用玉,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則不受此限,根據條件均可使用。舉行道場時,高功登壇,雙手捧笏,如對天庭。 

   
如意: 
一般為玉、木、骨製成。形狀略曲如心字,有三點:首尾兩端作雲形或芝形,中央一點圓形。象徵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寶,即道寶、經寶、師寶。道教方丈在宣說經教或其他隆重科儀中,亦手持之。 

   
法印: 
一般為木製、銅製或玉制。印面上刻著具有道教含義的文字,甚至有的還刻著完全符式化的圖案,印鈕一般是獅子或其他避邪獸。道教自從祖天師張道陵開始傳有法印,沿襲至今。法印是道教奏達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經》:「法印照處,魅邪滅亡。」 

法劍: 
又名寶劍、令劍、七星劍。在鋼鐵鍛制的劍身兩面,各鑲有青銅製的北鬥七星圖樣,靠近劍柄處有龍、虎或符的圖案。寶劍是斬妖誅魔的強力法器,張天師的家傳寶物即為寶劍及天師印。通常劍身單薄的七星劍是以兩把並握使用,有時也可分持兩手,又稱雙劍或合劍。也有一種是在劍身上刻有符咒的木劍,多半使用可以避邪的桃木雕制,又稱桃木劍。 

   
令牌: 
又名雷令、五雷號令。為圓頂平底之木牌。側面邊圍刻有二十八宿的名稱。上圓下方的形狀,象徵天地。令牌是道士差遣神靈的神聖法器,有闢邪的作用,也可用於差遣雷神。令牌的形狀與圖案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刻有龍或寶劍,有的刻有五雷號令、總召萬神等。 

甘露碗: 
又稱水盂、水碗或清水碗。在道場上用來盛裝法水,又稱甘露。古為竹製品,今多為黃銅製。其器如茶杯狀,口略大,杯子周圍繪有五嶽真形圖。但也有飯碗狀的水盂,口略窄。道場上的高功,常以左手持盂,右手拿著楊柳枝,沾取盂中的聖水,遍酒醮壇以示淨場,《靈寶濟度金書》:「楊枝灑淨業垢,解除塵穢於無形。」有時象徵普施甘露,濟度亡魂,《太上全真晚壇功課經》:「甘露流潤,遍灑空玄,拔度沉溺,不滯寒淵。」 
     
鎮壇木: 
又名震壇木、奉旨、淨板等。為略呈長方體之木塊。頂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塗成紅色。正面刻有萬神鹹聽四字,兩端刻有乾坤、坎離四卦。在道場進行中,鎮壇木被置於桌上,由高功配合科儀使用。道士專行法術時,也用來拍擊桌面,威嚇惡鬼邪魔。 
     
令旗: 
為高功在醮壇發號施令的旗子。旗為三角形,旗面為黃色,鑲以齒狀紅邊,上有一條黃色紅邊的飄帶,旗杆一般為藤製。旗子上書敕召萬神四字。 
     
法尺: 
為長形木片。形狀和舊式的尺相同,兩面均有刻度,並且雕有葫蘆等吉祥圖案,一般漆成紅色。除此之外,也有一種不帶刻度和圖案的鐵尺,法尺不單是上古神仙丈量天地的法器,有除魔的力量。 
天蓬尺: 
亦名法尺。為長形方木。六面雕滿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稱,及三星、北鬥七星、南鬥六星等圖案,還有天蓬元師的聖號。以此行使天蓬元帥的神力,具有闢邪除魔的作用。《道書援神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於桃棒,故後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類也。」 
     
法繩: 
又名法鞭、淨鞭或法索等。木柄上雕有蛇頭狀花紋,其下接有苘麻或棕櫚等纖維搓成的繩身,繩後亦有結尾,看去儼然一條完整的蛇。蛇頭部分塗有朱漆,上有八卦圖案,更精細者甚至從蛇口處還有人頭露出。此外,也有的利用天然的曲木來表現蛇身。法鞭可以鞭撻妖魔,闢除邪怪。 
     
師刀: 
即法師所用的刀。一種是黃銅製的短劍,劍鋒很鈍,前端呈橢圓形,柄上串有銅錢或小鐵環,形狀頗為怪異。另一種是銳利的鐵刀,形態介於法劍和菜刀之間,上面刻著太上老君的聖號。 
鈴: 
又名三清鈴、帝鍾、法鍾、法鈴等。一般為銅製,有柄,鈴內有舌,搖動發聲。柄的上端為山字形,象徵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道教認為,法鈴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在道場上使用時,須以單手持之,向一邊有節奏地搖動。《上清靈寶大法》:「振動法鈴,神鬼鹹欽。」 
     
木魚: 
又稱木鼓,俗稱魚子。形圓而刻做魚形,故號木魚。中間掏空,擊之作聲。通常放在經案的右手邊,以右手持木棰敲之。誦念經文時配合經韻而使用,經文的每個字都要落在木魚的點子上。《無上秘要》:「木魚清磐,振醒塵寰。」 
磬: 
分為兩種。一種稱為圓磬,圓形而中空,銅製或鐵製。通常放在經案的左手邊。磬的主要作用是通報神靈,也可以消災解厄。平時道教徒或香客進殿朝拜,殿主在其抬頭起身之時擊磬。道場誦經時配合科儀,也要擊磬磐。 
     
引磬: 
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狀,銅製,器底隆起之頂端,附有木柄,以便攜持。木柄有繩,連一鐵桿或銅杆。道眾在醮壇朝拜或轉天尊時,持而鳴之,用以引導道眾,故名引磬。 
     
鍾: 
一般由銅或鐵鑄成。鍾內無舌,擊之發聲。有大鐘和小鍾之別;大鐘用於道觀早晚開靜、止靜時,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鍾用於道場作為法器,與鼓配合擊打。 
     
鼓: 
圓桶形或扁圓形,邊圍鼓起,中空,兩面或一面蒙以皮革。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用於道觀早晚開靜、止靜時,配合大鐘和板使用;小鼓在道場作為法器,配合小鍾使用。鼓的聲音,具有通神和闢邪的作用。道教對擊鼓頗有講究,可以打出風雲雷雨的模擬音響,且能配合經韻板眼,謂之花點。《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凡建醮道場行法事時,必先鳴法鼓」。 
   
鐺: 
又稱單音、銅鼓等,俗稱鐺子。是用小銅鑼固定在長柄的木框上,用撥子敲打出聲。如果是十面小鑼固定於同一木架,安上長柄,則稱雲鑼或雲璈。 
     
鈸: 
亦名銅盤。一般為銅製。形狀是中央隆起的圓片,在其隆起部位系有紅布條。有大小之別:大的稱為饒鈸、鬧鈸或大鈸,小的稱為釵或釵子。擊打時雙手各持一片的布條,合擊發聲,也有的把一片置於圓形的凹狀布墊上面,用另一片去擊打。在道場上,通常和鐺子配合使用。

相關焦點

  • 道教法器:鬥燈
  • 道教法器
    」,是指道教儀式中所使用的各種用具。無論舉行何種道教儀式,均離不開法器的使用。在道教儀式上使用法器,主要是為了使儀式具有法力的效能,從而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與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因此,當道士在執行儀式時,除了要注重壇場的設置(如香爐、供品等的擺設)和本身的服飾(如頭上的道冠、道巾,身上的道服、道履等)外,還要因應儀式所需而使用和種法器。此等法器,或有用以闢邪驅魔的,或有用以召神遣將的,或有用以靖綏壇場的,或有用以節制經頌的……。
  • 道教法器之三清鈴
    道教流傳至今,因為種種原因,在很多普通人心目中,仍然比較神秘。提起道教,不少人首先聯想到的不是道觀、道士或者道學知識,而是90年代道士捉鬼捉殭屍的港臺片。三清鈴鈴口朝外,有收納之用例如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形象就十分深入人心,他常常手持各種眼花繚亂的道教法器與妖魔鬼怪們你來我往打鬥紛紛,一會嘴裡持誦神秘咒語,一會手上各種花式掐訣…最後總能彰顯道法,化險為夷。藝術來源於生活,影視劇中常出現的各種道教法器自然也是我們道士日常齋醮科儀中使用的「傢伙」,三清鈴便是其中之一。
  • 認識一下神秘的道教法器——三清鈴
    如果問哪位道士形象最令人深刻,那就當屬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了,在一系列的殭屍類型的電影中,九叔使用各種道教的法器與殭屍打鬥。開壇作法時,九叔嘴裡念著神秘的咒語,左手搖著三清鈴,右手揮舞桃木劍,法壇上還布滿各種其他法器。眾多的法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清鈴,道長在前面搖著鈴鐺,後面跟著一排殭屍趕路,那麼三清鈴到底有什麼威力呢?
  • 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至今民間的道教齋醮,多仍舊慣,諸般法器依舊具有除厄斬邪之用。道教法器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漢代道教之出現、中經盛唐、直到近代,上至朝廷巨室的齋醮,下及民間百姓的道場,舉凡各種道教科儀或法事活動,大都可以看到道教法器的蹤影。凡舉行齋蘸法會,修眞護身,通靈達神,驅邪伏魔,鍊度濟人等道教科儀與宗教活動中,都必須使用,故歷來為道教中人所重視。
  • 道教法器介紹及功用!
    免費訂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句容茅山道院,弘揚道教文化!    道教法器繁多.各有不同功用法尺通常用在道教齋醮法事上,形狀面刻有尺度、繪有吉祥圖案,如葫蘆等。另外,形狀四稜的天蓬尺是發揮天蓬神的闢邪力量的法器,他比法尺更有威力。古人認為,度量衡講究「規矩」及「合法」,且具有驅魔的力量。尺則被廣泛利用在信仰活動,僅次鬥。道士利工匠也以魯班尺、文公尺、丁蘭尺等作為計算兇禍福。
  • 道家的各種法器
    道教法印:法印,有各種材料製成的。石、玉、木、金屬等,雷擊木最好。一般都是師父開光後授予弟子,法印的作用很大,一般加蓋在符咒上以增強符咒的威力,或者是向上呈遞疏文表文時加蓋。法印有許多種,一般用的是道經師寶印、八卦印,就像世間的公章一樣,處處通暢!法印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
  • 揭秘道教:為何雷擊棗木被認為是「法器之王」?
    道教是一個發源於我國本土的傳統宗教,它以「道」為最高信仰,並且是結合了原始鬼神崇拜發展而來。自道教正式誕生以來,由於其內部包含著諸如符咒、秘術等玄之又玄的神秘元素,因此道教也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道教的高功法師在開壇作法時,法師步罡踏鬥,嘴裡唱誦著古老的咒語,法壇上會出現一些神秘的物品。道教將這些物品稱為「法器」,法器簡單的說就是齋醮法壇上法師們所用的器物,道教認為運用法器可以達到召神遣將,闢邪驅魔的目的。道教的法器分為多種,在法壇上常見的法器有三清鈴、木魚、引磬、鼓、令旗、法劍、天蓬尺等等,一些供養類的法器如靈幡、燭臺等。
  • 道教的法劍【法器】
    道教的法劍,又稱寶劍、神劍、神鋒、惠劍、靈劍、七星劍、青龍劍、斬妖劍。法劍是道士行法的法器,在道教法術運用中具有特殊功能。本文擬對道教法劍進行探討,以見其中蘊涵的宗教意義。 一.道教史上所見的法劍劍本來是中國古代的兵器,早在遠古的夏商周時代,就有冶煉製劍的傳說。道教在東漢創立以後,劍成為道教的法器之一。古代道士要佩帶法劍,此為道教法具威儀的要求。
  • 神秘的道教法器
    道教方丈在宣說經教或其他隆重科儀中,亦手持之。法印一般為木製、銅製或玉制。印面上刻著具有道教含義的文字,甚至有的還刻著完全符式化的圖案,印鈕一般是獅子或其他避邪獸。道教自從祖天師張道陵開始傳有法印,沿襲至今。法印是道教奏達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
  • 道教法器眾多,聊聊雷擊棗木為何被推崇
    不管是在仙俠影視劇裡,還是修仙小說中,我們都能見到道長們手持各種材質製成的法器或降妖除魔或闢邪蕩穢。現實中,常來道觀的信眾們也會看到高功法師在開壇作法時,法師步罡踏鬥,手拿各種形狀的法器,嘴裡唱誦著古老咒語。
  • 道教法器——銅錢劍
    而現如今銅錢劍不光是道教的法器,道士們吃飯的傢伙事,還是我們用於鎮宅闢邪的吉祥物。古銅錢經歷了千年的洗禮,具有很強大的能力,銅質在風水被視為吉物,能夠洩去二黑及五黃之土氣,有極強的化煞驅邪功效。一般銅錢劍都是有紅線穿掛而成。漢民族視紅色為吉祥的顏色,紅色寓意喜氣、成功、忠勇,被視為能夠驅邪化煞,而銅錢力量強大,二者相配法力無邊。
  • 鎮煞驅邪,收妖降魔,道教法器中的尺、板、如意、扇!
    道教法器中多有世俗之物,因作為禮器、貴重之物或特殊人物持用物品而成為法器。劍、鏡、錢幣、樂器等皆為如此,尺、朝板、如意、扇等物也是如此。道教造像中道尊和協侍真人多有持玉圭或朝板的形象。道士原本也根據品級不同使用不同材質的朝板,現在道士則多根據自身條件選用,各種材質均有使用,一般多用木質。舉行道場時,高功登壇,雙手兩手相合捧笏於胸前,仍尊古意以示法師向帝尊奏告,如對天庭。《道書援神契》:「古之公侯皆執圭。周禮有桓圭、信圭、躬圭。禮記:士執魚須文竹木簡之類也。」
  • 陝西出土12條「龍」,純金打造卻作用不明,專家:唐代的道教法器
    陝西出土12條「龍」,純金打造卻作用不明,專家:唐代的道教法器龍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我們的圖騰、是我們中國人的象徵、是中國精神的寫照,所以自古以來我們對於和龍有關的東西都很痴迷。我們知道龍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動物,那它的形象又是怎麼來的呢?
  • 乾坤圈 (道教法器)
    在民間小說《西遊記》裡有一回記載到太上道祖的坐騎青牛私自下凡到人間,並與齊天大聖進行了非常精彩的鬥法,而他之所以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就是因為他手上有一個很厲害的法器陰陽環,又稱乾坤圈,為道家法器,是道教重要宗教修持用品之一。乃為連在一起的兩個圓環,可以拿在手中來迴轉動,代表「陰陽循環,周而復始」之意。一般為木製或玉制。亦有三環相套者,稱為「三才環」或「三環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為活動指腕之用。
  • 道教常用十九種法器,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圖文詳解
    道教在舉行如祈請、度亡、甚至是羅天大醮等科儀時,都會用到的各種用具,我們稱之為法器。道教認為在開壇做法時法師運用法器可以召神遣將,役使雷霆。下文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常見的十九種法器的文化內涵。(1)鼓鼓是通神及闢邪之用及醒人振奮的傳訊工具。
  • 為什麼雷擊棗木被視為法器之王
    乙未羊年 九月初七日 大 宜:祭祀 齋醮 納財 求嗣 作灶 立券忌:入宅 開市 出行 求財 動土 祈福 嫁娶 安床今日衝合:與肖狗相衝,肖龍相自刑,與肖兔相害,與肖牛相破,與肖雞相合,與肖鼠肖猴三合,與肖雞六合法器在道教運用是最廣泛的
  • 道教知識之道教法器大全
    道教法器「法器」,是指道教儀式中所使用的各種用具。無論舉行何種道教儀式,均離不開法器的使用。在道教儀式上使用法器,主要是為了使儀式具有法力的效能,從而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與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木質法器,又稱木鼓,道教行儀時用以敲擊節奏以控制誦經速度。由於魚晝夜都不合眼,所以把木頭雕刻成魚形,藉以警戒修行者應晝夜思道,切勿懈怠。木魚樣式和大小有多種:小木魚可握在手中敲打;大木魚通常放在經案旁邊。
  • 請神召將,降妖伏魔——道教手印
    幾千年前,原始人類獨創了手勢語言符號,經過長期演變,得到道教的精選、提煉,加以規範,乃轉變成為賦有特殊思想魅力的手印。中國道教手印,在中國道教徒中秘密傳授和運用,其獨具的宗教思想義蘊,只有道教人士才能深刻理解。手印是道士們用雙手的卜指按照祖師口傳圖式結構聯結而成。每個手印有著特定思想內涵,並有固定的名稱。
  • 法器的種類
    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舉凡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乃至行者所攜行之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統稱為法器。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寶髻長者章)中說:「如諸菩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乃至修無分別功德道具。」又<觀自在章>云:「善財作如是念: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