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同行-與狼群共處2000多個日夜的真實故事

2021-02-15 rlyl的自然世界

▲點擊選購精選好物

《狼圖騰》這部耗時七年拍攝完成的電影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因為啟用真狼拍攝的膽識與氣魄令人大感佩服。

不過,[ 馴養 ] 狼和真正 [ 融入 ] 狼群之間還是有些區別的。與狼同行,不是讓狼的野性屈從人的意志,而是在兩個種群中,建立一種平等的理解機制。

在狼的眼中

你能看到自己的靈魂

1對夫婦,1頂帳篷,6年,零下40度

與1群狼朝夕相伴2000多個日日夜夜

會見證怎樣的故事?

《與狼同行:狼的隱秘生活》

戳視頻查看

👇

只要看一眼狼的眼睛,無論是誰,都會為之震撼。這是為什麼?也許是因為恨它,也許是因為愛它。也許,是說不清楚的複雜。沒有一種動物像狼這樣,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如此相互牴牾又匪夷所思的意象。

1990-1996年,野生動物電影製作人 [ 達徹夫婦 ] 在美國愛達荷州邊境的索圖斯荒野區生活了6年,用鏡頭記錄下了狼群的真實生活,用絕美照片與充滿溫度的文字,向人們展示了狼不為人知的真實生活。

並且,他們創辦了『與狼同行』非盈利組織,提升大眾對狼的認識,傳播關於狼的真相。

 吉姆·達徹

傑米·達徹

狼天性怕人,尤其成年狼更是拒人於千裡之外。彼時,美國已經基本找不到狼的蹤跡。親手撫育狼崽顯然是培養信任、與狼相處的唯一途徑。

【 建立狼營 】

驅車沿75 號公路往北進入愛達荷中部,開上通往加萊納山口(Galena Pass)蜿蜒曲折的山路。過了山口,下方是索圖斯河谷。鮭魚河(Salmon River)的溪流匯入河谷。臨河的幾塊牧場背後,是一望無際的曠野。茫茫的西部景象堪比聞名遐邇的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National Park)。

尋了大半年,終於找到建立狼營的理想地點。荒野腹自然環境好,水源,遮蔽物和開闊地相交雜,適合建造洞穴,適合狼的棲息。夏天開車能進,冬天乘雪地車能達。最重要的是,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或打擾到當地居民。

狼的再引入項目獲得了美國林務局、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愛達荷漁獵局的批文。1990 年秋,達徹夫婦 圈了25 英畝土地,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狼圈。在圍欄外架起了兩頂帳篷和一座蒙古包,分別作為廚房、工作區和野營中心。

狼營初步建立完畢,但是維護帳篷和照顧狼群是一周七天都不得閒的差事。愛達荷漫長的冬季格外難熬。尤其是在夜間氣溫降到零下40℃的日子裡,必須劈柴運木頭來保證充足的燃料供應。也必須與當地的治安部門保持聯繫。

【 索圖斯狼群的第一批成員 】

狼群的中心人物是 達徹夫婦 當初餵養的兩隻幼崽,取名 「卡莫茨(自由)」和「拉科塔(朋友)」 。

『我們深知,要詳細觀察狼的生活,只有成為它們社會中的成員,與它們共同生活才行。我們不是要遠遠地觀察它們,而是想融入它們之中。』

『為讓狼崽習慣與我們相處,它們剛一睜眼,我們就用奶瓶餵養它們。我們早就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狼的信任……這窩狼崽離不開我們,我們也離不開它們。』

為了不打擾狼群

夫妻倆也儘量保持中立

『一切都由狼群決定,我們從不主動接近它們……早晨我們起來離開帳篷時,它們會像和同伴打招呼那樣與我們打招呼,過來舔我們的臉,然後各自幹各自的事情。』

項目開展了幾個季節後,夫婦倆建了一座離地面8 英尺(約為2.4米)高的平臺,四周圍上一圈籬笆。這樣不必每天出入狼的地盤,而是「成了其中的一員」。

 「卡莫茨」和「拉科塔」 相貌幾乎一模一樣,但性格卻一陰一陽,體現了狼社會的兩個極端。仿佛兩根砥柱,維護狼群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卡莫茨(「自由」):從睜開眼睛那一刻起,就可以看出它是一個勇敢自信的小傢伙,它揚起小腦袋,發出聲聲嗥叫,衝過高高的草叢。它始終渴望探究新事物。剛滿一周歲,它便確立了一個不爭的地位:阿爾法,也就是頭狼。

獵食的時候,它撲在鹿身上,其兇狠殘暴的模樣,常常讓人不敢直視。其他狼吃食,都要看它的臉色,一邊吃,一邊瞄著它。但卡莫茨絕不是吝嗇、狹隘。它告訴我們,頭狼並不是要暴虐、自私,而是要承擔起照顧整個狼群的責任。林子裡只要出現怪異的響動,無一例外的是卡莫茨前去看個究竟。它的威望來自於它的嚴肅以及對秩序的渴望,但我們也經常看到它放下架子,與其他狼開心地追逐嬉戲。


拉科塔(「朋友」):狼的社會等級有尊,也有卑。這個尷尬的角色落到了卡莫茨的同胞兄弟拉科塔的頭上。我們不清楚一匹狼淪落到這個地位的具體原因,但在這群狼中,似乎無關個頭和力氣。拉科塔長成了這個群裡最大的一匹狼,不過,在其他狼面前,它俯首帖耳、低頭哈腰,千方百計地扮作一匹小狼的模樣。

收錄狼群叫聲的過程中,拉科塔的聲音婉轉動聽。每逢群狼「集合」長嗥,一向是拉科塔最緊張的時候。興奮和狂熱的集會會引發狼對自身優勢的展示,藉此鞏固自己在狼群中的地位,拉科塔一向表現欠佳。不過,它從不怯場,閉目仰頭,盡心盡力地嚎著。側耳傾聽,我們敢保證它是在演唱著藍調。

相處時間久了,群狼對夫婦倆愈發視而不見。此時,這群狼已發展成六公兩母的八口之家,將它們的生活一一展現在 達徹夫婦 的面前。每每想起索圖斯狼群,對它們的回憶都使我倍感溫馨。

6年後,林務局的許可證期限將滿,達徹夫婦 給索圖斯狼群找到了一個永久棲息地,也不得不跟它們說再見了。在記錄他們這6年經歷的《與狼同行:狼的隱秘生活》一書後記中,他們寫到:

對我們來說,同情是索圖斯狼群給予我們的禮物。同情是我們可以與大家分享的一個有關狼的重要啟示。狼具備的遠不止美、力量和智慧這些外在的品質。這種世代背負惡名,被污衊為猥瑣、殘忍、無情的動物,明確地懂得彼此關愛。我們認為,它們表現出的同理心和同情心絲毫不亞於人類。

在3萬年前或更早時候的某一個夜晚,狼這種動物中的一支走進了人類的篝火,成為了我們忠實的夥伴——狗;而另一部分則選擇繼續過狂放不羈的生活,留在曠野,成為了狼。

可能就是從那時候起,狼便給人帶來了一半獸性,也帶走了一半人性。這也許就是我們看到狼的眼睛時,如此震撼的原因。

正如印第安人的諺語所講

  從狼的眼睛裡  

  你可以看到自己的靈魂  

和世界著名的索圖斯狼群

共處2000多個日夜

真實見證的動人故事

美國國家地理出品的「紙上電影書」《與狼同行:狼的隱秘生活》硬殼精裝,近200幅絕美攝影作品,全銅版彩色印刷。橫開本,跨頁圖片,零距離了解狼的珍藏科普讀物!

聽說看到最後的人,運氣都很不錯!

點擊查看

👇


該書內容和視野非常獨特,第一次用關注生命狀態的方式去講述這些瀕臨滅絕或者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掃碼查看【好物嚴選】爆品匯總

👇

相關焦點

  • 書薦《與狼同行》 狼的隱秘生活
    1對夫婦,1頂帳篷,6年,零下40度,與1群狼朝夕相伴2000多個日日夜夜,會見證怎樣的故事?
  • 《重返狼群》:人類母親與狼兒子感人的親子成長故事
    文/沐恩佳音你相信人會把狼當兒子養嗎?你相信狼會認人為母親嗎?你相信狼和人能像母子一樣相處嗎?你相信狼會保護人嗎?你覺得狼會開電視、開鎖嗎?你相信人敢和狼同床共眠嗎?你相信狼和藏獒能和諧共處嗎......
  • 《重返狼群》女人與狼的真實故事: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放手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重返·狼群》成都女孩「千裡送狼」,人狼月下共舞戳淚點
    電影《重返·狼群》將於6月16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此前已經參與路演看片的觀眾紛紛表示被影片中生命的真實力量所震撼,為小狼格林回歸狼群的曲折歷程所感動。一人一狼砥足而立的靜謐景象既令人震撼於人狼和平共處的神奇,更傳達出影片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價值理念。
  • 觀影,即刻與狼同行 福利
    中國暢銷故事+法國殿堂級導演的組合早早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而電影馴養並啟用真狼進行拍攝的膽識與氣魄也讓不少人大感佩服。不過,馴養狼和真正融入狼群之間還是有些區別的。與狼同行,並不應讓狼的野性屈從人的意志,而是應該在兩個種群中,建立一種平等的理解機制。
  • 《重返狼群》,震撼心靈
    收養幼狼《重返狼群》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紀錄片,用唯美、真實的鏡頭向人們展現了人與狼的和諧相處,帶給觀眾深深的思考。,但這又談何容易,狼群不會輕易接受一匹陌生的狼,三番五次敗興而歸,通過各種準備工作,做後選擇在一個冬天狼群集體出來覓食時讓格林順利入群。
  • 催人淚下的人與狼的故事:因為愛,所以我願意陪你《重回狼群》
    所以,我即使再難受、再不舍,也只能陪你重回狼群,讓你真正成為一隻草原上的狼。而狼山上的日子固然艱苦,但因為有了你,我就充滿了期盼!我想,我之所以這麼拼,如此沉浸到這套書中,完全就是被書中的一人一狼的真實故事深深感動了。這套書,也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套我連續翻開四篇,還不過癮,感動上百萬讀者的紀實小說。因此書,讓我對狼有了新的看法,世間萬物皆有靈性,敬畏生命!保護動物,關注動物生存環境,人人有責!
  • 「三無產品」《重返狼群》呈現真實版狼神話
    《重返狼群》由四川重返狼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亦風飛揚文化傳媒(成都)有限公司出品,青春光線影業、貓眼影業聯合出品。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世界首例成功放歸野生草原狼的故事。影片導演亦風與製片人李微漪亦是故事原型,他們深入若爾蓋大草原7個月,幫助小狼「格林」重拾野性、重返狼群。其後,他們基於途中拍攝的原始影像素材,耗時7年完成這部電影。
  • 《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愛是放手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   《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重返狼群》:人比狼更可怕?
    這是一部講述被人收養的狼(格林)在收養人的幫助下重返自然的故事,攝影剪輯加上出演都是亦風、李微漪這對收養人。 但是劇情細節的豐富給了兩人很大的創作空間,更重要的是兩人在這頭狼上身上的情感投入,這一點最終讓《重返狼群》站住了腳。
  • 《重返·狼群》| 帶你看見不一樣的狼
    5月20號(星期六)14:00,由天津大學青年文化促進會主辦的《重返·狼群》超前點映會暨主創交流會在天南樓C4報告廳準時開始。
  • 《重返·狼群》:人與狼的格林童話
    一個女人和一隻狼,讓我們走進這個七年傳奇故事,走進這部2017年最震撼的電影!當小格林在大都市李微漪的家裡,猶如母子般的親情交融,我被這種人狼之間的溫情深深感動,這個時候,你會真正體會到狼性裡豐富的人性,體會到眾生平等的真正內涵。
  • 格林重返狼群的象徵意義
    小說講述了作者在若爾蓋草原偶然獲知一隻出生五天的小狼崽,父母被人類殺害,他的五個同胎兄弟也因失去父母而夭折,李微漪決定拯救這隻小狼,帶回成都飼養,命名為「格林」,從此與狼一起生活,並返回若爾蓋草原通過野化訓練,最後成功放狼歸群的故事。《重返狼群》2012年7月10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前我知道有這本書,但從未在意,沒有找來閱讀。
  • 《重返狼群》:讓我最驚心動魄的是在城市居民區圈養狼的那一段
    這部《重返狼群》書籍,因為是真實的事件記錄,看的時候就會不只動魄,更多的是揪心。整部書籍分上下兩部,從若爾蓋草原起,從若爾蓋草原結束。這期間,李微漪從一位無憂無慮的少女,變成了一位「狼媽」、「狼奶奶」,從一位城市80後野生動物女畫家,到若爾蓋野生狼保護站站長。
  • 紀實小說《重返狼群》:一隻狼,一個女人,演繹一場「母子情深」
    文/學乃身之寶 2017年6月,紀錄片《重返 狼群》上映,一隻狼,一個女人,給觀眾們上演了一個「人狼奇情,前所未有」的感動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2010年4月,八零後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採風中意外收養了狼王遺孤,為取名為格林,並帶回成都餵養。
  • 月色書香:與狼共舞——重返狼群(2) | FM887悅讀
    電影《重返狼群》片段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小狼格林的故事,讓它和狼群在草原上可以自由奔跑、一生平安。李微漪變賣家產,四處奔走,用了7年的時間,把攝影機記錄下的1700個小時的素材, 拍成了一部紀錄影片《重返狼群》。這部紀錄片非常真實,畫質有的不是很清晰,有的非常抖動。
  • 重返狼群
    老牧民們常說:「人和人不一樣,狼和狼一個樣。」《重返狼群》,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狼性,也看到了真正的人性。 狼  性狼是智慧的。李微漪剛剛找到小狼崽格林的時候以為他死了。他一動不動軟綿綿地趴在地上,連呼吸都沒有,直到他聽見她那一聲像極了母親呼喚的哭聲,才激靈一下子「活」了過來。
  • 《重返狼群》狼的成長過程是艱難而殘酷的,成長環境更是一個戰場
    這個是《重返狼群》裡的真實故事,裡面的公狼和母狼就是格林的父母,而格林是5隻狼崽裡唯一的倖存者。當時的一個80後小姑娘李微漪在聽到這個故事後,因為對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所以她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5隻小狼崽。然而,在她出現時,只剩下了「裝死」的格林這一隻狼還活著。
  • 《重返狼群》第二部
    編輯推薦 《重返狼群》**部於2012年出版,講述的是80後女畫家李微漪收養了一隻剛出生的草原狼,為他取名格林,在城市生活了幾個月後又帶格林回到草原,歷經生死磨難找到狼群並放歸小狼的真實經歷。時隔兩年,格林幼時的玩伴,那隻叫喬默的草原流浪狗都找到了李微漪,而格林依然遲遲未來,李微漪與亦風常懷不測之感,卻依然在《狼圖騰》作者——「老狼」姜戎的頻頻電話安慰支持下在草原苦苦堅守尋找,直到他們與狼子的故事真相大白,畫上句號。姜戎稱她為「中國第一狼女」,並說「這是她的榮譽,但也是她、中國生態環境、動物以及狼群的悲哀。」作者簡介李微漪,女,漢族,四川人。
  • 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並成功重返狼群的狼,八個月的人狼親情
    這隻小狼叫格林,它是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最後成功返回狼群的狼。接下來你看到的所有鏡頭,所有畫面,所有臺詞,全都是真實發生的。這是一位親身經歷者通過手機、單反、DV,拍下了長達八個月的視頻素材,通過剪輯後壓縮成90分鐘,把這個真實又辛酸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電影名叫《重返狼群》。這篇文章從頭至尾都不會用到「主人」這個詞,因為,狼,不屬於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