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強勁拉動中國製造業復甦

2021-01-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人民日報12月29日報導:路透社報導稱,在強勁的外部需求助推下,中國製造業迅速復甦,勢頭超出預期。相關工廠正急於填補用工缺口以完成出口訂單。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出口激增,貨櫃供不應求。中國最新的出口貨櫃運輸指數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稱,今年第二季度,當大多數國家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時,中國的工廠已經逐步復工復產,城市也逐步恢復正常運作,中國經濟得以迅速恢復。

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復工復產以後,中國的出口增長超出預期。

在工業生產基礎方面,中國的優勢之一是供應鏈完整,對外部零配件、原材料的依賴程度相對較小。

在供給側與消費側的關係方面,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最重要的特點是對供給側的影響大於消費側,這在發達國家表現得尤為顯著。疫情對人員流動的限制和運輸的管控,導致多國的生產無法恢復。但由於各國政府都積極推出消費刺激計劃,疫情對消費側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出現了供給和消費的缺口。而中國由於生產迅速恢復,正在為全世界提供物資,把世界工廠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同時,中國企業適應市場能力強,能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民營企業表現得更加突出。民營企業的生產是自主式而非訂單式的。而加工外貿類的企業,其生產往往是訂單化的,進口商要求什麼就生產什麼,也只能生產什麼。但中國的民營企業擅長控制自己的生產線和生產方向,所以一旦外部市場出現變化,就能靈活調整。

未來中國出口能否持續增長,既面臨挑戰,也有廣闊機遇。外部市場還會存在波動,但外部生產能力同樣可能下降,對中國製造的需求依然存在。在企業角度上,企業要通過創新提高自身競爭力。企業創新有多重含義。一般意義的創新指高端技術創新,但真正能做到的企業屬於少數。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最實際的創新是結合市場的創新,有時簡單的產品設計或功能創新,往往能夠適應當地市場的需求。

當前,中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同其他國家商籤貿易協定、投資協定,不斷幫助企業開拓新市場。例如剛剛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生效後將進一步帶動貿易的增長。



相關焦點

  • 逆風破浪的中國經濟丨「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從各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項政策舉措以及全球範圍內經濟修復節奏來看,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四大隱憂。  隱憂之一,全球經濟低迷導致外需持續性承壓。11月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遠超預期,外貿保持較高熱度,這種強勁態勢在2021年或不可持續。
  • 美媒:11月中國出口增速超預期 其中對美出口激增
    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以美元計,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這些亮眼的貿易數據引發關注,外媒發表文章稱,得益於中國的抗疫措施,中國經濟快速復甦,讓世界經濟看到希望。
  • 廣東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89%,顯示經濟復甦強勁!
    用電量增長的背後,是廣東製造業用電需求的增長,這也反映出經濟的強勁復甦。據了解,廣東作為製造業大省,製造業用電量佔工業用電量比例超8成。今年1-11月,廣東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25%。從電量增速走勢看,製造業5月實現單月用電量同比轉正後,從6月起已連續6個月保持較快增長。製造業大類中的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增速高於全省製造業水平。
  • 後疫情時期中國製造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中金宏觀團隊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拆解宏觀數據,並走訪20餘家製造業企業和1個工業園區,涉及醫藥、化工、通信電子、軟體、港口、紡織、汽配、機械設備、家電、智能家居等行業,以深入了解我國製造業的疫後復甦態勢及研判明年出口走勢。
  • 興證策略:復甦行情的三條主線
    1—11 月份,裝備製造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 11.2%,增速比 1—10 月份加快 1.6 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 3.8 個百分點。   美國9000億美元刺激機會有望達成,國內相關出口的美國汽車、地產後周期鏈條有望受益。美國有望出台歷史第二大的刺激計劃,規模達9000億美元,對於居民將繼續維持較大維度的補貼措施。結合當前美國的經濟階段,無論是庫存處於底部的汽車,還是地產銷售展現出的景氣,後續補貼到位後,美國可選消費有望持續強勁,給我們相關出口鏈條帶來較好的復甦機會。
  • 中國經濟復甦帶動保廢金屬出口
    保加利亞回收協會預計今年廢金屬銷售好於預期,同比下降20%,中國經濟復甦帶動保廢金屬出口。保加利亞回收協會稱,自3月新冠疫情爆發至9月,保加利亞的廢金屬銷量同比減少30%。但9月以後,廢金屬銷售突然增長並迅速恢復至疫前水平,該業務預計全年僅下降約20%。該協會稱,中國經濟復甦帶動了保廢金屬出口。保目前的廢金屬出口價格已達價格上限,但預計至2021年1月,出口仍將增長。
  • 製造業服務業9月持續擴張 境外媒體:中國經濟復甦進一步穩中加速
    因實施嚴格的抗擊新冠疫情措施而經歷了2月份的暴跌後,中國的製造業活動很大程度上出現反彈。報導稱,9月份製造業PMI小幅上升至51.5%,8月份該指數為51.0%。這一指數高於50%表明增長,低於50%則意味著收縮。報導稱,中國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9月份的數據顯示出經濟「穩定復甦」和節前假日消費增長。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外國企業也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在本月早些時候該組織發布的《經濟展望》中表示:「中國較早開始復甦,預計將實現強勁增長,在2021年佔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
  •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東協韓國】製造業復甦加速
    2020年第4季度,東協六國和韓國經濟繼續復甦,景氣和外貿走勢顯示復甦加速。疫情方面,第4季度印尼和菲律賓疫情持續,馬來西亞和韓國也再度出現新增病例大幅上升,但區內狀況總體好於全球。第4季度PMI繼續回升。東協整體製造業PMI回升至49.8,較上季上升1.9;韓國製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上,為52.3,較上季上升3.9。
  • 「慧眼」中國經濟成全球唯一「大V」!出口異常火爆傳聞坐實 A股...
    三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出爐,繼續「V型」反轉。一季度下行明顯,二季度復甦強勁,三季度再度提速。 具體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三季度經濟增速加快至4.9%,前三季度整體「轉正」至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進一步反彈至4.9%。
  • 國泰君安策略:東風已至 強資本開支下的製造業主線
    邏輯三:當前我國經濟彰顯強勁增長動能,後續逆周期政策預計有序退出,2021年製造業投資將接棒基建地產,而基建地產為主的傳統投資鏈條將暫歇。經濟需求復甦、融資改善共同驅動本輪企業資本開支意願提升。剖析本輪製造業資本開支回升,核心原因有二:其一,疫情後海內外經濟復甦的時點不同,中國與世界經濟體供需節奏錯峰,預計2021年出口增速仍維持6%-7%,供需缺口下企業有望持續擴產。其二,2020年以來國內融資環境趨於寬鬆,企業財務費用/有息負債指標由3.3%下行至2.9%,財務負擔減弱有利於企業資本開支意願及能力的增強。
  • 專訪摩根史坦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看好明年中國消費復甦...
    邢自強認為,2020年中國經濟總體方向是在全球疫情中「先進先出」,供給恢復快,建築施工和出口兩大板塊率先強勁復甦,此外消費和服務業也在四季度總產出呈現迎頭趕上的勢頭。實際總產出在二季度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更有望在四季度回到疫情前的軌跡,即同比增速回到6%左右,大致彌補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短期衝擊。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挖掘機銷量素有中國經濟「溫度計」之稱。挖掘機銷量的「冷熱」表現,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
  • 中國製造業核心資產分析展望與投資策略
    2、中短期展望:未來半年,中國製造業核心資產的景氣將持續上行2.1、展望中國經濟此輪復甦仍將延續,先進位造業受益於新一輪主動補庫存2.1.1、製造業龍頭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仍在繼續「隨著疫苗問世並 量產,刺激政策將作用於實體經濟,推動歐美需求復甦,特別是 2020 年聖誕節到 2021 年復活節有望中外經濟共振復甦,提升中國製造業景氣度。快則四季度,慢則明年初,新冠疫苗的普及,將為歐美需求的持續復甦保駕護航。
  •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
    新華社哈拉雷12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挖掘機銷量素有中國經濟「溫度計」之稱。挖掘機銷量的「冷熱」表現,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
  • 日本GDP強勢回正,但復甦的真正挑戰還在後頭
    中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0.7%,成功實現由負轉正;美國也在第三季度收復了約三分之二的經濟產出損失。 這意味著,日本經濟並未真正實現V字形復甦,距離擺脫危機還有很長距離。目前企業業績兩極分化、冬季獎金不理想,給個人消費投下陰影。外貿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隨著新一波疫情席捲歐美,進一步壓抑消費者和企業情緒,日本經濟再次面臨考驗。
  • 美媒:18個月前,幾乎沒人會預料到中國現在的表現
    文章還稱,2020年初,中國的出口受到了全球對個人防護用品和醫療用品需求的提振。而近期,最明顯的驅動因素是電腦等電子產品,這是因為歐美消費者在居家隔離期間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強勁。 同時,隨著新冠肺炎病例在全美範圍內再次激增,大量工人生病或待在家裡,美國工廠在完成訂單方面遭遇更多困難。
  • 專家:中國出口非常強勁,人民幣明年或升值至6.25!投行看衰美元
    展望2021年美元走勢,在全球經濟復甦預期之下,投資者避險意願減弱,加上美聯儲維持低利率,市場關注美國債務問題,機構普遍認為美元仍將維持弱勢。荷蘭國際集團(ING)德國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Brzeski)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期,2021年美元將再跌5%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