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的這條古街很有意思,雖然歷史悠久,卻一直無名。因為當地人一直是按照人名、地名來稱呼這條街的所在地。當時稱街的有北端黃坊橋,南頭攬秀樓,中間地段從北至南稱為紫陽宮、一洞天、奉仙坊、十字街口、迎仙坊、白塔橋頭、方一仁、德清巷口、牌門周、臘巷口、安樂天、炭行街等,類似的地名竟然有50多處,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經歷了千年的歲月滄桑,直到1998年,在經過詳細全面的調查研究後,為了紀念南宗始祖張伯端(號紫陽),才正式冠名為紫陽街。
深入古街,這個十字路口非常讓我喜歡,狹窄的街巷上不時會穿行過當地居民的三輪車和自行車,人來人往間,還有位老太太熱心地告訴我,這裡以前是最熱鬧的地段,甚至還邀我隨她去坐坐。
紫陽街的老舊建築大多是木結構,歷史上曾經有過數次火災,好在「未雨綢繆」,街上的數道「坊牆」起到了極好的防火作用,不知道這算不算世上最早出現在現實版防火牆呢?
用一組航拍照片做成星球全景,領略紫陽古街的別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