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威廉密採《G弦上的詠嘆調》
《G弦上的詠嘆調》是根據德國作曲家巴赫《樂隊組曲第三號》的第二樂章主題改編。在巴赫的《樂隊組曲第三號》誕生百餘年後,十九世紀德國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採用這首作品的第二樂章,將其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由於獨奏小提琴必須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這首《G弦上的詠嘆調》以其純樸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渾厚、豐滿音色,成為倍受小提琴演奏家們鍾愛的曲目。有意思的是,聽過《G弦上的詠嘆調》的聽眾要遠比聽過巴赫《樂隊組曲第三號》的人多。
由於這首樂曲旋律優雅迷人,更有許多版本的改編曲,即使是小提琴演奏曲也並非只在G弦上演奏,但這些演奏仍令人陶醉。
斯蒂潘·豪瑟(Stjepan Hauser),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大提琴家。豪瑟出身音樂世家,中學畢業後就讀於薩格勒布音樂學院,曾在英國,美國求學,並師從美國著名大提琴家伯納德·格林豪斯學習。
豪瑟的演出生涯雖不算長,卻已經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演出,包括威格摩爾音樂廳、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倫敦南岸藝術中心等一系列著名音樂廳。曾獲得過近30項國內外比賽的大獎,並因其出色的音樂表現應邀先後在白金漢宮和聖詹姆斯宮的音樂會上為查爾斯王子演奏。
今日分享的是克羅埃西亞大提琴演奏家斯蒂潘·豪瑟與室內弦樂隊演奏的《G弦上的詠嘆調》。
巴赫、威廉密採《G弦上的詠嘆調》大衛·格瑞